改进课堂教学从“根”出发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0702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教师;教学技能大赛;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1—0022—02
   每年,省市区都要举办各类教学技能比武。教学技能比武对展示教师教学技艺,推动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作用不言而喻,其过程本身出现的种种问题,也衬托出区域课改的现状。下面,笔者就技能大赛谈谈对区域课堂教学的点滴思考,与同行共勉。
   一、问题分析
   1. 农村教师成长脚步游离家园的“关照”。教学技能大赛是个人教学智慧的展示,也是区域课改工作的集中反映。从参赛中不难看出,个别农村学校参赛教师游离于学校之外,孤独地来,孤独地去,学校方面给予的帮助十分有限;而城区学校参赛教师的背后则有一个团队的支撑,从课的设计,流程的把控,到教师的课堂行为,都经过反复打磨。“孤独行走”构成了农村参赛教师真实的“境遇”,反衬出这些农村教师职业成长的基本色调。一个学校如果忽视了教师个体的发展,或者说忽视了教师的职业人生,这对于教师自身发展和学校发展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没有教师的专业成长就不可能有学校的发展。
   2. 教育行为远离教学伦理的“田园”。尊重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发展是课堂的基本伦理。从课堂看,教师“一言堂”仍是课堂的主色调,师生之间有“交”而无“往”,课堂呆板、枯燥、乏味。就教学设计而言,个别教师与“陌生内容和陌生的学生”相遇,无从下手而刻意回避,有的教师在“用一课时还是两课时”上纠缠不止,教师还没有从教材的“圣坛”上走下来,谈不上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更谈不上整合资源为我所用。就课堂提问而言,教师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有的教师刚提出问题即让学生回答,有的学生还没回答问题,屏幕上已经出现了答案,提问是假提问,讨论是假讨论,这些表面上的互动,都是实质上的“独奏”。就课堂语言而言,不难发现,教师并没有多少自己的话,说来说去说得都是别人的话,个体性课堂语言始终没有到场,完全是一种舍我其谁、“真理发布”的言说姿态。就课堂评价而言,教师还是使用“真棒、很好、不错”之类的习惯性的话语。另外,“字”是教师形象的“代言人”,有的教师书写不规范,标点叠加,字距行距宽窄不已,字体大小不同,让人看了很不舒服。“细节决定成败”,课堂本身没有细节,面对鲜活的生命,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另一个生命言行举止的“复印机”,应该引起警惕。
   3. 探索实践脱离教学理论的“养分”。笔者曾参与过一次初中教师的技能大赛,其中设计了答辩环节,从答辩中能够看出,个别教师对基本的教学理论缺乏认知,对新课程传播最广的两个标志性提法——三维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一知半解,有的教师对诸如孔子、陶行知等教育家的基本教育观点知之甚少。“人之无根,行之不远”,由于答辩不尽如人意,个别上课好的教师最终还是名落孙山,让人扼腕叹息。
   二、 对策和建议
   1. 让阅读行动成为改进课堂品质的“活水”。教育的“成色”要看教师,教师的“成色”要看课堂。要让教与学的设想找到可以着陆的“根基”,就必须打开教师理论视野的“窗口”,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怎样教”的问题。新课程浑身上下都打着丰富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烙印,只有将这些理念转变成自己的教育观念,才能促使教与学的行为发生质变。如果不从根本上构建自己的教学主张,改变课堂教学流于形式的现状,那么其必然会滑向“喂”学的深渊。“教育是行者的宗教”,教育需要从理念设计层面深入实践操作。所以,在当今社会,教师应该在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提升教育理论素养,开发、锻造自我的“源头”,以“活到老学到老”的生存姿态去找寻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教育“活水”。如是,课堂才能充满自信,充盈灵气,教学探索才不会是墙头的芦苇,无根之树,教师才能走得踏实,才能走得更远。
   2. 让每一个生命成长成为改进课堂行为的灵魂。“天地之性人为贵。”在人和物的关系上,人永远高贵,同样,关照人、促进人、发展人是改进课堂教学行为的灵魂。教学技能大赛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来检验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就是引导教师明确一个道理:同一个内容,可以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同一个目标,可以有不同的实现路径。不同的教师可以有不同的风格,但有一样始终不能改变,那就是必须围绕“为了学生的发展,促进生命成长”选择合适的形式和路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生命需要爱护、需要关怀、需要呵护。好的课堂从根本上而言是“立足人的发展”,是实现生命的对话和抵达交流的现场,总的来说,课堂就是为了生命的成长。因此,教师所做的任何一次好的改变都应获得掌声。“不甘平庸、勇于实践”的精神是当前教学改革最稀缺和最珍贵的资源,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个体创造性的投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促进生命的觉醒、成长,这是课堂改进的魂,是必须坚持的。
   3.让爱与激情成为兑现课程价值的底色。教育不是强加,不是强迫,不是灌输。课程的价值是基于生命真诚的交流而发生的“人”的精神世界的逐渐丰润,逐渐生长。所以教师应用一双充满爱的眼睛来看待生命的成长,用最朴实的爱来兑现课程的价值。课堂有两个基本着眼点,一是立足个人的发展,二是立足社会的需要。人是鲜活的生命,生命需要爱护和关照。长期以来,课堂是“钢化”的,缺少爱的味道,缺少爱的方式,教师一本正经,一是一、二是二,学生一动教师就慌张,就连鼓掌也是“一切行动听指挥”。不论是优质课还是常态课,个别教师把学生训练得像个机器人似的,其眼光异常“犀利”,死死盯着学生(特别是特殊学生)的一举一动,这样的课堂还有趣味吗?学生是人,教师也是人。因此,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情感定位,给学生一点爱,把课堂看得平凡一点,也许一个手势、一句智慧的玩笑,都能使课堂焕发别样的生命力。可见,教师要俯下身倾听,蹲下来对话,相信学生,尊重差异,让“学与教”回归到应有的立场上——“儿童的立场”。我们相信,一个教师如果对学科教学有十足的热爱,他的课堂就会有百分之百的激情;教师只有在课堂上挥洒自如,课堂才充满无限的魅力和情趣,生命才能自由地舒展和成长
   4. 让“尊重、关怀”成为滋润教学气质的“源头”。课堂是一个小社会,好的课堂一定是合乎道德的课堂,课堂中的每一个生命可以自由呼吸。不难看出,教师在课堂教学无意中的言行举止,甚至是教学方式的选择,都有很深的原学校文化的“烙印”。在改进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课堂文化重建,要大力营造充满德性化、人性化、生命化的课堂。只有尊重的课堂,才能唤醒生命尊重的自觉,只有关怀的课堂,才能使得生命自由绽放,也才能出现生动的互动、真诚的对话,只有“学与教”的文化因子合乎道德的基本要求,课堂才能散发出探究发现的惊奇,也才能孕育发现的冲动,洋溢创造的光辉。
   5. 让改进课堂教学成为学校发展的新航母。教学工作是教育领域重中之重的工作,课堂是教师成长的主阵地、主战场,学校校长一定要把改进教师课堂教学的工作抓在手上、放在心上,不能因为教学设备的落后和环境的不足而在促进课堂教学改进上因噎废食。学校校长要信任教师、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做教师成长的贴心人,以包容的姿态使教师的职业生涯不断完善和成长,让教师个人的职业生涯盛满团队的笑声,让更多的教师不是以孤独者、旁观者的姿态游离于“团队”之外,只有教师的发展仰仗更多的智慧参与,课改才能成为一个个生命“对话交流”的场域,而不是冷冷清清个人独白的空间,如此,教育发展之路才能越来越广阔。
   理想的学与教的探索和实践,不可能上几节优质课即可,它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从教育现场出发,脚踏实地,不断探索、实践和反思。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站上三尺讲台,牵手生命,行走在共同成长的旅程。编辑:马德佳
其他文献
名校抢状元为那般  据《法制晚报》报道,每年招生季,各大名校都会使尽浑身解数去抢夺优秀生源。6月28日上午,北大四川招生组和清华四川招生组为抢夺优秀生源,在官方微博上公开“掐架”,相互指责对方争抢优质生源。在前一天,一名自称北大招生组成员的网友爆料称,北大招生组已经接到考生,却遭到清华招生组师生强行拦车,造成交通堵塞,双方发生冲突。高考作为教育指挥捧,对中小学特别是高中教育的影响巨大,近年来,教育
期刊
与历史文化圣地武威文庙相毗邻的凉州区发展街小学,布局紧凑,环境优美。多年来,学校坚持“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为教师专业成长助力”的理念,积极营造和谐育人氛围,全力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认可。2014年,学校被评为甘肃省首批德育示范校。  爱与宽容,让学生收获成长的幸福  “当老师一定要把孩子们的信任当作自己的荣耀,把培育孩子的事业当作自己人生光辉的阵地,要
期刊
【关键词】 白居易;送别;野火;春风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4—0087—01  在光輝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才华横溢、英气袭人的早熟诗人,他们锦心绣口,慧性灵根,出口成章,下笔成诗,把自己的非凡理想寄托于所描写的对象中,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若即若离,亦人亦物,言在此而意在彼,举类迩而见义远,表现出惊人的才智、高
期刊
【关键词】 物理教学;三维目标;落实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4—0076—01  新课程提出了“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并列的、互为支撑的目标,要求教师在物理课程的教学中不能过分或者一味地强调知识的传授,而是要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学会学习,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
期刊
内容简介:《羊皮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励志丛书,《羊皮卷全书》所辑录的11本书的作者都是近200年來美国各个行业中的成功人士,他们根据自己的经历,循循善诱地向世人告知成功的秘密以及由之所带来的幸福生活的意义。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但是,做人处事的原则却是亘古不变的。心灵的纯净会带来纯净的生活和纯净的身体。同样,肮脏的心灵会带来肮脏的生活和腐化的身体。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颇具启发性的经典之作。“上
期刊
最近,电视剧《虎妈猫爸》热播,引起了观众对中国式家庭教育的热议。事实上,几年来,关于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得失利弊,不仅在中国社会引起广泛的争议和讨论,在美国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媒体的持续报道。   在现代社会仍然沿用传统社会的教育观来衡量家庭教育的成败得失显然不合时宜。学业的成功与未来人生的事业成就、生活幸福并无必然关系。学业的成功更可能谋求好的职业,也更容易跻身社会上层,但这与一个人一生的幸福没有
期刊
近日,一所中学的高三教室里拍摄的个性化励志标语在网络走红。上面写着“扛得住给我扛;扛不住,给我死扛”。每每看到这样的高考标语,都替坐在教室里的高三学子们捏把汗。对于寒门子弟来说尤其如此,高考是他们“鲤鱼跳龙门”、改变一生命运的最佳途径,谁都想认真对待。但为了激励学生考出好成绩,也没有必要在教室里挂上“扛不住,给我死扛”之类的军营化语气十足的标语。   在这样的环境里待久了,孩子们的精神状态可想而
期刊
老师自建教学楼,点赞之余须反思   重庆长寿区万顺镇代课老师黄明芳,用了大半辈子的心血自建教学楼。自建教学楼是个伟大的行为,但是在一片点赞声中,我们不能将眼光停留在赞美黄老师高尚人格和教育情怀这一层面,而应去思考更深层次的教育问题。毕竟,单凭借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与帮助。(姜朝晖)   师道尊严经不起“胯下之辱”   近日,武汉理工大学的讲师张能力趴在地上
期刊
每逢毕业季,“不发毕业证”就成为一些高校特别喜欢念的一道“紧箍咒”。近期发生的典型案例就包括:西安某高校要求,学生不交8万字读书笔记不发毕业证。纵观此类事件,“不发毕业证”成为高校惯用的“大招”,因为高校管理者能够约束学生的方法并不是很多,而毕业证是学生比较看重的,于是不少高校喜欢拿它来说事。   在毕业证的发放上,高校拥有很大自主权,一般而言,只有学生在校期间犯有重大过失被责令退学或没能完成规
期刊
一所只有77名教职工的小学,教育质量却连年位居全县之首:近五年来有9项省级课题、15项市级课题通过结题鉴定;有6项省级课题、5项市级课题立项在研;有164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是什么原因让这所小学在教研方面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呢?阳春三月,记者采访了渭源县清源镇第二小学。   “学校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但如何把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何把提高质量和提高效率有机结合起来也不是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