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市场经济的确立为中国企业管理带来巨大变化,大量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思想和理论被引用到管理实践中,尤其具有代表性的是大批留洋归来的管理人才带着崭新的管理理念融入到中国的企业中,西方的现代管理理念如何适应中国的企业,西方的管理哲学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到底谁最适合中国的土壤。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管理
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同时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被称为金砖四国,中国国门的敞开也为西方国家提供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机遇,西方一些大的管理咨询公司纷纷着陆中国市场,希望以它们丰富的管理经验从中国大陆掘金挖宝,譬如麦肯锡、德勤、罗兰.贝格等。但并不是所有的外来和尚都能念好经,从麦肯锡与实达的合作败笔,到大批“海龟(归)”的水土不服,在众多国际化的大公司纷纷将《孙子兵法》作为高级管理人员必读书目,哈佛大学商学院将其融入其高级管理战略课程时,我们开始反思西方的管理哲学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到底谁最适合中国的土壤。
作为中国民航第一家A股和B股同时上市的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公司创造了一个奇迹,其运行成本控制和运行效率都在行业中排行第一,其成功依赖于背后蕴藏着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公司董事长陈峰要求员工阅读《中国传统文化导读》,高级管理干部都要研习《大学微言》,在海航任何一名员工要转为正式员工必须参加考试,而题目中往往是摘自《论语》等国学的内容。海航的成功使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翻阅《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其中玄妙无法言表。现代的企业管理格外重视人的因素,提倡以人为本,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所传达的理念相吻合,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宣扬做人是做事的基础,不会做人,便不能成事。当企业具备了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谐的文化环境,个人与企业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同心协力一致朝着企业既定的战略方向努力时,做大做强就不再是一个梦想和奢望。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有很大差别,中国文化注重的是“情、理、法”,而西方则为“法、理、情”,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中国管理更需要侧重于人的管理,因为人情往往是绕不开的结,而现实的管理中管理者面对成本的压力、追求经营效益的最佳化,将注意力集中于各种报表显示的数字,单纯追寻引起报表数字不佳背后的技术性因素,不去考慮人的影响,舍本逐末,自然不能求得最佳答案。常有管理者无视员工的建议,自认为拥有无上权力,丝毫不考虑员工的想法,以种种制度约束员工行为,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只有从上而下的命令执行,没有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靠的是强权管理,一则企业没有创新能力,缺乏活力,二则员工凝聚力降低,工作的意愿只为获得生活必需的报酬,企业效率不断降低,竞争力逐渐减弱直至灭亡。细数世界上知名企业,无不具有其鲜明的企业文化,没有自己文化的企业注定没有长久的生命力,所以在企业管理中要从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吸收精华,并依赖于人,也就是企业员工的努力来达到企业发展的目标。须把“以人为本”、“任人唯贤”、“贵在人和、”“敬天爱人”等作为企业的经营信条,管理者则必须做到正人先正己,严于律己宽于待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管理作为一门学问,不同于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化学,需严谨的推理演绎和认真的实验来证明其正确性,且存在各种公理、定理,为人们所统一认识。管理无定式,尤其是西方管理学派的多样化足以说明这一点,如经验主义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经理角色学派、行为学派等等。当然西方的管理学也建立有大量的数理模型,从无数经营管理的数据中归纳其特点。然而无论哪一种管理学派,其落脚点都必须是解决管理的有效性,唯有有效的管理才是真正的管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就在于其文化内涵中可体现种种管理流派的思想,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其代表国学论作中汲取精华,用于企业管理的实践当受益无穷,读国学一本,胜杂书万千,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管理者正将中国的国学作为治理企业的妙方。
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也不是包治企业管理百病的良方,它所提供的只是一种予以人的思想的启迪,取精华而去糟粕,辩证的应用才是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如果说西方管理好比参与竞技的装备和武器,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则是驾驭这些装备的智慧和技巧,单纯的任何一方都不足以战胜对手,只有将其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克敌制胜。如果说有谁还质疑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请看看新加坡的发展吧,区区一个弹丸之国,竞能30余年保持近9%的经济增长速度,成为全球四大金融中心之一,人均国民收入超过2万美金,堪与欧美抗衡,且保持亚洲最具效率和廉洁度的政府形象,皆因其大力提倡的儒家治国思想。
发展的中国需要强盛的经济,强盛的经济源自大批能搏击市场风险的企业,倘若我们的企业都能如海南航空一样,以国学之识,纳西洋之技,我们执世界经济牛耳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管理
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同时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被称为金砖四国,中国国门的敞开也为西方国家提供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机遇,西方一些大的管理咨询公司纷纷着陆中国市场,希望以它们丰富的管理经验从中国大陆掘金挖宝,譬如麦肯锡、德勤、罗兰.贝格等。但并不是所有的外来和尚都能念好经,从麦肯锡与实达的合作败笔,到大批“海龟(归)”的水土不服,在众多国际化的大公司纷纷将《孙子兵法》作为高级管理人员必读书目,哈佛大学商学院将其融入其高级管理战略课程时,我们开始反思西方的管理哲学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到底谁最适合中国的土壤。
作为中国民航第一家A股和B股同时上市的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公司创造了一个奇迹,其运行成本控制和运行效率都在行业中排行第一,其成功依赖于背后蕴藏着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公司董事长陈峰要求员工阅读《中国传统文化导读》,高级管理干部都要研习《大学微言》,在海航任何一名员工要转为正式员工必须参加考试,而题目中往往是摘自《论语》等国学的内容。海航的成功使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翻阅《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其中玄妙无法言表。现代的企业管理格外重视人的因素,提倡以人为本,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所传达的理念相吻合,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宣扬做人是做事的基础,不会做人,便不能成事。当企业具备了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谐的文化环境,个人与企业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同心协力一致朝着企业既定的战略方向努力时,做大做强就不再是一个梦想和奢望。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有很大差别,中国文化注重的是“情、理、法”,而西方则为“法、理、情”,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中国管理更需要侧重于人的管理,因为人情往往是绕不开的结,而现实的管理中管理者面对成本的压力、追求经营效益的最佳化,将注意力集中于各种报表显示的数字,单纯追寻引起报表数字不佳背后的技术性因素,不去考慮人的影响,舍本逐末,自然不能求得最佳答案。常有管理者无视员工的建议,自认为拥有无上权力,丝毫不考虑员工的想法,以种种制度约束员工行为,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只有从上而下的命令执行,没有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靠的是强权管理,一则企业没有创新能力,缺乏活力,二则员工凝聚力降低,工作的意愿只为获得生活必需的报酬,企业效率不断降低,竞争力逐渐减弱直至灭亡。细数世界上知名企业,无不具有其鲜明的企业文化,没有自己文化的企业注定没有长久的生命力,所以在企业管理中要从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吸收精华,并依赖于人,也就是企业员工的努力来达到企业发展的目标。须把“以人为本”、“任人唯贤”、“贵在人和、”“敬天爱人”等作为企业的经营信条,管理者则必须做到正人先正己,严于律己宽于待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管理作为一门学问,不同于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化学,需严谨的推理演绎和认真的实验来证明其正确性,且存在各种公理、定理,为人们所统一认识。管理无定式,尤其是西方管理学派的多样化足以说明这一点,如经验主义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经理角色学派、行为学派等等。当然西方的管理学也建立有大量的数理模型,从无数经营管理的数据中归纳其特点。然而无论哪一种管理学派,其落脚点都必须是解决管理的有效性,唯有有效的管理才是真正的管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就在于其文化内涵中可体现种种管理流派的思想,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其代表国学论作中汲取精华,用于企业管理的实践当受益无穷,读国学一本,胜杂书万千,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管理者正将中国的国学作为治理企业的妙方。
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也不是包治企业管理百病的良方,它所提供的只是一种予以人的思想的启迪,取精华而去糟粕,辩证的应用才是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如果说西方管理好比参与竞技的装备和武器,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则是驾驭这些装备的智慧和技巧,单纯的任何一方都不足以战胜对手,只有将其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克敌制胜。如果说有谁还质疑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请看看新加坡的发展吧,区区一个弹丸之国,竞能30余年保持近9%的经济增长速度,成为全球四大金融中心之一,人均国民收入超过2万美金,堪与欧美抗衡,且保持亚洲最具效率和廉洁度的政府形象,皆因其大力提倡的儒家治国思想。
发展的中国需要强盛的经济,强盛的经济源自大批能搏击市场风险的企业,倘若我们的企业都能如海南航空一样,以国学之识,纳西洋之技,我们执世界经济牛耳的日子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