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年前,19岁的四川女孩罗玮为陌生人无偿捐肝,感动了无数人。后来,她用捐款和家里的房屋拆迁补偿款创办了专门收留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的托管中心。为了公益事业,她背负巨债。她的善举赢得了社会尊重,并被推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2013年9月,她当选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2014年3月,她将在全国“两会”上,为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以及留守儿童的教育献言献策。她说她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为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营造快乐的家园,用自己的行动助力中国梦……
无偿为陌生人捐肝感动中国
2005年3月,19岁的罗玮中专毕业后到成都一家公司实习。当月,她领到了工作后的第一笔工资——500元钱。拿着这些钱,罗玮正想着该如何分配的时候,无意间被报纸上的一则新闻攫住了眼球。新闻写的是:四川蒲江一位叫廖红霞的农民身患肝癌,丈夫愿意割肝救妻,无奈医疗费太高,这对夫妻陷入了困境……看到这里,罗玮决定将原本想给爸妈买礼物的200元钱捐给当事人廖红霞。她想,这些钱虽然不多,但捐的人多了,廖红霞就能如愿以偿。
第二天,罗玮按报纸报道中所说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找到了廖红霞。病床上的廖红霞脸色蜡黄,瘦得皮包骨头,在她无助的眼神里,罗玮能感受到她对生命的强烈渴盼。然而,面对罗玮递过来的200元钱,廖红霞却执意不收。廖红霞的丈夫神情暗淡地说:“谢谢您的好意,可能用不上了,我的肝脏与她的肝脏配型没有成功,我怕辜负了好心人,这钱您还是留着吧!”罗玮心里非常难过,但又想不出合适的话来安慰这对苦命的夫妻。她把钱塞给廖红霞的丈夫,扭头走出了病房。这时,廖红霞13岁的女儿梦雪从后面追上来,拉着罗玮的手说:“姐姐,谢谢你来看我妈妈,可我妈妈的命不知道能不能保得住?”说着,她哭了起来。罗玮赶忙安慰梦雪不要难过,并说:“有这么多好心人的帮助,一定能救你妈妈的!”说着,她的眼圈也红了。
梦雪挥着手转身离去。看着她单薄、瘦弱的身影,罗玮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小时候,父母长年在外打工,爷爷在她9岁那年去世,她只好跟着奶奶生活,靠着邻居们的接济,才得以长大。沐浴着乡亲们的恩泽长大的罗玮,很喜欢帮助别人。现在,小梦雪面临着失去妈妈的残酷现实,自己一定要帮她一把!
经过慎重思考,罗玮做出了一个决定:捐肝给廖红霞,让她的女儿继续享受母爱。罗玮没想到的是,她的这个决定竟成了2005年春天最大的新闻事件,也让她成为轰动全国的知名人物。
打定主意后,第二天,罗玮跑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向廖红霞夫妇说出了自己的决定。廖红霞不敢相信眼前这位女孩能有这样的决心,摇着头说:“小妹妹,你的心意我领了,我还是听天由命吧!”廖红霞不同意她捐肝,罗玮只好去找华西医院肝移植中心主任严律南教授,要求为她和廖红霞做配型检查。严教授惊讶之余,非常感动,并说服廖红霞配合做了检查。没想到,两人的肝脏竟然匹配。
捐肝毕竟是件大事,按规定需要家人在意愿栏中签字。罗玮怕父母不同意,她只告诉了哥哥。起初,哥哥也不同意她为陌生人捐肝。罗玮对哥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说服了哥哥,并让哥哥答应她,不要告诉父母。罗玮的哥哥在手术家属意愿栏中签字后,罗玮开始配合医生进行术前检查。这时,罗玮的哥哥心理压力非常大,他觉得这么大的事情,不让父母知道心里总是不安,就背着妹妹告知了父母。罗玮的父母知道后,大吃一惊,火速从老家赶往成都。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女儿,两位老人生气地斥责罗玮太不听话,这么大的事情怎能擅自做主,并明确表示不同意她捐肝。罗玮只好苦苦哀求父母,说自己不想眼睁睁看着廖红霞的女儿失去妈妈,她还请严教授给父母分析捐肝后对身体的影响。在多方劝说下,父母最终含泪答应罗玮捐肝。
此时,又有意外情况出现了。廖红霞虽然已经出现肝腹水症状,却态度坚决地拒绝罗玮捐肝,理由只有一个:不愿让罗玮的父母承受痛苦。这让心意已决的罗玮做出一个决定:瞒着廖红霞完成捐肝。罗玮的大爱和善良感动了严律南教授,他配合罗玮向廖红霞撒了一个谎。严教授至今仍为罗玮的大义之举感慨唏嘘:“不要说他们素不相识,就是现在我的好多病人,亲属之间不愿捐肝的都很多!”
2005年3月30日,罗玮要进行捐肝手术。手术的头天晚上,她写下遗书:如果明天手术失败,我想捐出我所有有用的器官……那天,罗玮的捐肝手术经过漫长的14小时,最终获得成功。与罗玮素昧平生的廖红霞获得了第二次生命,罗玮也成了我国器官移植史上无偿为陌生人捐肝第一人。
值得一提的是,罗玮捐肝两年后,国务院就颁布了《人体器官捐赠条例》,规定活体器官的接受人限于活体器官捐献人的配偶、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有证据证明与活体器官捐献人存在因帮扶等形成亲情关系的人员。国家颁布此条例是为防止非法买卖器官,而罗玮这份超乎寻常的勇气和大爱被媒体报道后,立马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
创办老幼托管中心播撒爱
因为罗玮的善良和大爱,她获得了中央电视台“2005年度三农人物公益奖”。很多爱心人士纷纷为她捐款,让她养好身体,开始新的生活。
在接受人们赞誉的同时,一些意想不到的流言也不时传入罗玮的耳中。有人说她捐肝是为了出名,置父母的感受于不顾,太自私了。也有人说她太有心计,捐肝的目的是想利用人们的同情心挣钱……面对这些中伤和流言,罗玮感到很委屈,但她始终保持着平和的心态。
在调养身体的过程中,罗玮一直想为社会做些什么,来回击社会上那些对她的偏见和误解。一天,她从电视里看到一则新闻:湖北某地一户农家,父母在外打工,5岁的孩子与七旬高龄的爷爷在家里留守。因为患有心脏病,一天晚上爷爷突然发病身亡,孙子两天没有吃饭,饿得直哭。直到邻居来家里借东西时,才发现了这幕人间惨剧。这则新闻让罗玮感到非常震撼,她想,时下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挣钱,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留守,老人照顾孩子本来已是力不从心,如果身体再出了状况,很可能会发生悲剧。我何不为留守群体做些事情呢? 春节期间,罗玮到广元市郊区农村进行调查。她发现,很多在外打工的人春节都没有回家,有的想在厂里挣加班费,有的则嫌路费太贵而选择在打工的地方过年。有的父母提前把孩子接到打工的地方团聚,但大多数孩子仍和爷爷奶奶一起在老家过年。
调查得越深入,罗玮的心情就越沉重。她想为这些留守老人和儿童办一个托管机构,为他们建造一个温馨的家园。家人听了罗玮的想法后,都表示支持。母亲还把家里的8万多元房屋拆迁补偿款交给罗玮,罗家从此开始了租房生活。
2006年3月,经过多次考察,反复比较,罗玮在广元市利州区雪峰寺附近成立了当地第一家民间公益机构——广元市老幼托管中心。为了宣传自己的托管中心,罗玮和志愿者到处散发传单,很快就有留守老人带着孙子来了。
为了让老人和孩子在托管中心生活得安心、愉快,罗玮买来健身器材供老人们使用,还添置了许多玩具供孩子们玩。每到周末,她和志愿者就指导孩子们自编自演一些节目,让托管中心时时充满欢声笑语。
经过口口相传,很多老人带着孙辈来到了罗玮的托管中心。罗玮来者不拒,遇到一些有特殊困难的老人,她还亲自去接。有一次,罗玮去买菜时听市民们议论,说在附近一家工厂门口,有位老太太在那里搭窝棚长期居住。那个老太太含辛茹苦把两个儿子拉扯大,好不容易盼到了小儿子结婚,却被小儿子赶了出来,大儿子也不愿接纳她,老人只好在马路边搭了个棚子栖身……
听说了这件事,罗玮既生气又难过。按市民的指点,她一路寻过去,果然在一家工厂门口旁边看到了一个低矮的窝棚,窝棚旁边一个老人正用捡来的木块烧火做饭,老人的脸被烟熏得黑乎乎的。罗玮心酸不已,马上走过去和老人攀谈,说想接她去托管中心生活。谁知,老人摇着头说:“我没有钱,住不起那地方。”罗玮笑着说:“放心吧,奶奶,我不收你的钱,在那里吃住一切免费。”老人这才半信半疑地跟着罗玮到了托管中心。
在罗玮的精心运作下,老幼托管中心的人气越来越旺,最多时接纳了60多个老人和200多个孩子。看着他们快乐地生活在自己建造的乐园里,罗玮很有成就感。
2007年春天,罗玮又在老家苍溪县成立了3个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并招募了许多志愿者,利用双休节假日为孩子们辅导功课,跟孩子们一起做互动游戏,开展“我给爸妈写封信”活动。罗玮非常细心,看到一些孩子因为长期和父母分离,出现了不同的心理问题,她还请来了心理专家帮助他们,让他们和爸爸妈妈通电话,让孩子们互相帮扶,取得了良好效果。
2008年5月12日,广元市成了汶川地震的重灾区,罗玮的老幼托管中心被夷为平地,所幸没有人员伤亡。为了安抚大家的情绪,罗玮带着父母、一些志愿者和托管中心的老人、孩子共同生活在大帐篷里,她还收留了来自重灾区的300多名灾民。在救灾现场,罗玮火线入了党。
灾后,罗玮实在没有能力让老幼托管中心及时重建,只好将老人和孩子分流到民政帮扶机构。这时,罗玮已经为老幼托管中心投入了近20万元,而且还欠了数万元债务。对此,家人对罗玮没有任何怨言,而且很支持她,因为他们清楚,罗玮做的是好事、善事,向社会播撒的是爱心。
人代会上为留守儿童谋福祉
时光荏苒,一晃罗玮步入了谈婚论嫁的年龄。顶着“捐肝女孩”的光环,罗玮在感情上一直不太顺利。有不少提亲的男孩听说罗玮就是几年前被媒体广为宣传的“捐肝女孩”,感到压力很大,都退缩了。
开办老幼托管中心时,有一位被罗玮称为“张姐”的义工,对罗玮非常敬佩。看罗玮的婚事一直没着落,她很是着急,就把姐夫的弟弟陈波介绍给罗玮认识。
陈波毕业于西昌大学,平时喜欢帮助人,经常做志愿者,可以说和罗玮志趣相投。起初,陈波并不知道罗玮就是当年那个闻名全国的“捐肝女孩”,对罗玮印象很好。两人熟识后,陈波才知道罗玮当年的爱心之举,非常吃惊。他诚恳地对罗玮说:“如果一开始就知道你的身份,我可能会退缩,因为我心里确实有压力。”罗玮开玩笑说:“现在知道也晚了,上了‘贼船’下不来了!”陈波对罗玮了解得越多,对她越是钦佩。陈波的细心、幽默也深深打动了罗玮,两颗年轻的心越靠越近……
2009年5月1日,罗玮和陈波走进婚姻殿堂,那些曾经得到过罗玮帮助的老人和孩子,也都从各地赶来道贺。更让罗玮意外的是,受过她最大帮助的廖红霞也带着女儿梦雪出现在她的婚礼现场。
手术后第一次相见,廖红霞拥住罗玮又哭又笑:“妹妹,我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你捐了肝就断绝了和我们的联系,可你的肝在我体内,我们永不可分。对你的帮助我无以为报,以后就让梦雪将你的爱心延续下去,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时,梦雪说了一句:“今天是小姨(廖红霞让女儿叫罗玮小姨)的好日子,就别说这种太严肃的话了,祝小姨新婚快乐!”梦雪的话把大家逗乐了。
婚礼之后,罗玮迎来了新的生活。2011年8月,罗玮成功怀孕了,这也让家人和关心罗玮的人稍稍放了心。捐肝后的6年间,罗玮身体上一有问题,就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移植中心的专家们求助,她当年的主刀医生之一杨家印,成了她的医学顾问。在杨医生的细心指点下,罗玮顺利度过了10个月的孕期。
2012年6月1日,罗玮在广元老家顺利产下一个健康女婴。孩子满月那天,当年给她做过手术的专家们给她打来祝贺电话,严律南教授欣慰地对罗玮说:“7年来,你一直是华西医院肝移植中心最年轻的供体,现在你能够平安生下孩子,足以说明当年的捐肝没有对你的身体造成影响,这是我最高兴的!”
罗玮的善心和大爱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她被推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成为四川省代表团中最年轻的全国人大代表。2012年11月,因为女儿正在哺乳期,罗玮被大会组委会特批可以带着5个月大的女儿参会。带着孩子参政议政,罗玮成了十八大会场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拥有自己的感情和幸福生活的同时,罗玮并没有停下帮助他人的脚步。2013年上半年,她和几个朋友在四川省剑阁县承包了300亩闲置土地,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种植核桃。她希望通过艰苦创业,赢利后再次开办老幼托管中心。
为了履行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一年多来,罗玮利用节假日走村串户,调查研究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及留守儿童的教育、安全方面的问题,倾听了很多有益的意见,并为2014年3月举行的全国“两会”酝酿提案。
罗玮一直认为,在农村开办老幼托管中心是个行之有效的办法,这方面她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她将把在农村推行老幼托管中心的建议写进“两会”提案中,为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争取更大的福祉。接受记者采访时,罗玮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为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建造一个温馨的家园,用自己的行动传递正能量,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梦贡献一份力量。
〔编辑:刘波〕
无偿为陌生人捐肝感动中国
2005年3月,19岁的罗玮中专毕业后到成都一家公司实习。当月,她领到了工作后的第一笔工资——500元钱。拿着这些钱,罗玮正想着该如何分配的时候,无意间被报纸上的一则新闻攫住了眼球。新闻写的是:四川蒲江一位叫廖红霞的农民身患肝癌,丈夫愿意割肝救妻,无奈医疗费太高,这对夫妻陷入了困境……看到这里,罗玮决定将原本想给爸妈买礼物的200元钱捐给当事人廖红霞。她想,这些钱虽然不多,但捐的人多了,廖红霞就能如愿以偿。
第二天,罗玮按报纸报道中所说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找到了廖红霞。病床上的廖红霞脸色蜡黄,瘦得皮包骨头,在她无助的眼神里,罗玮能感受到她对生命的强烈渴盼。然而,面对罗玮递过来的200元钱,廖红霞却执意不收。廖红霞的丈夫神情暗淡地说:“谢谢您的好意,可能用不上了,我的肝脏与她的肝脏配型没有成功,我怕辜负了好心人,这钱您还是留着吧!”罗玮心里非常难过,但又想不出合适的话来安慰这对苦命的夫妻。她把钱塞给廖红霞的丈夫,扭头走出了病房。这时,廖红霞13岁的女儿梦雪从后面追上来,拉着罗玮的手说:“姐姐,谢谢你来看我妈妈,可我妈妈的命不知道能不能保得住?”说着,她哭了起来。罗玮赶忙安慰梦雪不要难过,并说:“有这么多好心人的帮助,一定能救你妈妈的!”说着,她的眼圈也红了。
梦雪挥着手转身离去。看着她单薄、瘦弱的身影,罗玮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小时候,父母长年在外打工,爷爷在她9岁那年去世,她只好跟着奶奶生活,靠着邻居们的接济,才得以长大。沐浴着乡亲们的恩泽长大的罗玮,很喜欢帮助别人。现在,小梦雪面临着失去妈妈的残酷现实,自己一定要帮她一把!
经过慎重思考,罗玮做出了一个决定:捐肝给廖红霞,让她的女儿继续享受母爱。罗玮没想到的是,她的这个决定竟成了2005年春天最大的新闻事件,也让她成为轰动全国的知名人物。
打定主意后,第二天,罗玮跑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向廖红霞夫妇说出了自己的决定。廖红霞不敢相信眼前这位女孩能有这样的决心,摇着头说:“小妹妹,你的心意我领了,我还是听天由命吧!”廖红霞不同意她捐肝,罗玮只好去找华西医院肝移植中心主任严律南教授,要求为她和廖红霞做配型检查。严教授惊讶之余,非常感动,并说服廖红霞配合做了检查。没想到,两人的肝脏竟然匹配。
捐肝毕竟是件大事,按规定需要家人在意愿栏中签字。罗玮怕父母不同意,她只告诉了哥哥。起初,哥哥也不同意她为陌生人捐肝。罗玮对哥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说服了哥哥,并让哥哥答应她,不要告诉父母。罗玮的哥哥在手术家属意愿栏中签字后,罗玮开始配合医生进行术前检查。这时,罗玮的哥哥心理压力非常大,他觉得这么大的事情,不让父母知道心里总是不安,就背着妹妹告知了父母。罗玮的父母知道后,大吃一惊,火速从老家赶往成都。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女儿,两位老人生气地斥责罗玮太不听话,这么大的事情怎能擅自做主,并明确表示不同意她捐肝。罗玮只好苦苦哀求父母,说自己不想眼睁睁看着廖红霞的女儿失去妈妈,她还请严教授给父母分析捐肝后对身体的影响。在多方劝说下,父母最终含泪答应罗玮捐肝。
此时,又有意外情况出现了。廖红霞虽然已经出现肝腹水症状,却态度坚决地拒绝罗玮捐肝,理由只有一个:不愿让罗玮的父母承受痛苦。这让心意已决的罗玮做出一个决定:瞒着廖红霞完成捐肝。罗玮的大爱和善良感动了严律南教授,他配合罗玮向廖红霞撒了一个谎。严教授至今仍为罗玮的大义之举感慨唏嘘:“不要说他们素不相识,就是现在我的好多病人,亲属之间不愿捐肝的都很多!”
2005年3月30日,罗玮要进行捐肝手术。手术的头天晚上,她写下遗书:如果明天手术失败,我想捐出我所有有用的器官……那天,罗玮的捐肝手术经过漫长的14小时,最终获得成功。与罗玮素昧平生的廖红霞获得了第二次生命,罗玮也成了我国器官移植史上无偿为陌生人捐肝第一人。
值得一提的是,罗玮捐肝两年后,国务院就颁布了《人体器官捐赠条例》,规定活体器官的接受人限于活体器官捐献人的配偶、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有证据证明与活体器官捐献人存在因帮扶等形成亲情关系的人员。国家颁布此条例是为防止非法买卖器官,而罗玮这份超乎寻常的勇气和大爱被媒体报道后,立马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
创办老幼托管中心播撒爱
因为罗玮的善良和大爱,她获得了中央电视台“2005年度三农人物公益奖”。很多爱心人士纷纷为她捐款,让她养好身体,开始新的生活。
在接受人们赞誉的同时,一些意想不到的流言也不时传入罗玮的耳中。有人说她捐肝是为了出名,置父母的感受于不顾,太自私了。也有人说她太有心计,捐肝的目的是想利用人们的同情心挣钱……面对这些中伤和流言,罗玮感到很委屈,但她始终保持着平和的心态。
在调养身体的过程中,罗玮一直想为社会做些什么,来回击社会上那些对她的偏见和误解。一天,她从电视里看到一则新闻:湖北某地一户农家,父母在外打工,5岁的孩子与七旬高龄的爷爷在家里留守。因为患有心脏病,一天晚上爷爷突然发病身亡,孙子两天没有吃饭,饿得直哭。直到邻居来家里借东西时,才发现了这幕人间惨剧。这则新闻让罗玮感到非常震撼,她想,时下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挣钱,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留守,老人照顾孩子本来已是力不从心,如果身体再出了状况,很可能会发生悲剧。我何不为留守群体做些事情呢? 春节期间,罗玮到广元市郊区农村进行调查。她发现,很多在外打工的人春节都没有回家,有的想在厂里挣加班费,有的则嫌路费太贵而选择在打工的地方过年。有的父母提前把孩子接到打工的地方团聚,但大多数孩子仍和爷爷奶奶一起在老家过年。
调查得越深入,罗玮的心情就越沉重。她想为这些留守老人和儿童办一个托管机构,为他们建造一个温馨的家园。家人听了罗玮的想法后,都表示支持。母亲还把家里的8万多元房屋拆迁补偿款交给罗玮,罗家从此开始了租房生活。
2006年3月,经过多次考察,反复比较,罗玮在广元市利州区雪峰寺附近成立了当地第一家民间公益机构——广元市老幼托管中心。为了宣传自己的托管中心,罗玮和志愿者到处散发传单,很快就有留守老人带着孙子来了。
为了让老人和孩子在托管中心生活得安心、愉快,罗玮买来健身器材供老人们使用,还添置了许多玩具供孩子们玩。每到周末,她和志愿者就指导孩子们自编自演一些节目,让托管中心时时充满欢声笑语。
经过口口相传,很多老人带着孙辈来到了罗玮的托管中心。罗玮来者不拒,遇到一些有特殊困难的老人,她还亲自去接。有一次,罗玮去买菜时听市民们议论,说在附近一家工厂门口,有位老太太在那里搭窝棚长期居住。那个老太太含辛茹苦把两个儿子拉扯大,好不容易盼到了小儿子结婚,却被小儿子赶了出来,大儿子也不愿接纳她,老人只好在马路边搭了个棚子栖身……
听说了这件事,罗玮既生气又难过。按市民的指点,她一路寻过去,果然在一家工厂门口旁边看到了一个低矮的窝棚,窝棚旁边一个老人正用捡来的木块烧火做饭,老人的脸被烟熏得黑乎乎的。罗玮心酸不已,马上走过去和老人攀谈,说想接她去托管中心生活。谁知,老人摇着头说:“我没有钱,住不起那地方。”罗玮笑着说:“放心吧,奶奶,我不收你的钱,在那里吃住一切免费。”老人这才半信半疑地跟着罗玮到了托管中心。
在罗玮的精心运作下,老幼托管中心的人气越来越旺,最多时接纳了60多个老人和200多个孩子。看着他们快乐地生活在自己建造的乐园里,罗玮很有成就感。
2007年春天,罗玮又在老家苍溪县成立了3个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并招募了许多志愿者,利用双休节假日为孩子们辅导功课,跟孩子们一起做互动游戏,开展“我给爸妈写封信”活动。罗玮非常细心,看到一些孩子因为长期和父母分离,出现了不同的心理问题,她还请来了心理专家帮助他们,让他们和爸爸妈妈通电话,让孩子们互相帮扶,取得了良好效果。
2008年5月12日,广元市成了汶川地震的重灾区,罗玮的老幼托管中心被夷为平地,所幸没有人员伤亡。为了安抚大家的情绪,罗玮带着父母、一些志愿者和托管中心的老人、孩子共同生活在大帐篷里,她还收留了来自重灾区的300多名灾民。在救灾现场,罗玮火线入了党。
灾后,罗玮实在没有能力让老幼托管中心及时重建,只好将老人和孩子分流到民政帮扶机构。这时,罗玮已经为老幼托管中心投入了近20万元,而且还欠了数万元债务。对此,家人对罗玮没有任何怨言,而且很支持她,因为他们清楚,罗玮做的是好事、善事,向社会播撒的是爱心。
人代会上为留守儿童谋福祉
时光荏苒,一晃罗玮步入了谈婚论嫁的年龄。顶着“捐肝女孩”的光环,罗玮在感情上一直不太顺利。有不少提亲的男孩听说罗玮就是几年前被媒体广为宣传的“捐肝女孩”,感到压力很大,都退缩了。
开办老幼托管中心时,有一位被罗玮称为“张姐”的义工,对罗玮非常敬佩。看罗玮的婚事一直没着落,她很是着急,就把姐夫的弟弟陈波介绍给罗玮认识。
陈波毕业于西昌大学,平时喜欢帮助人,经常做志愿者,可以说和罗玮志趣相投。起初,陈波并不知道罗玮就是当年那个闻名全国的“捐肝女孩”,对罗玮印象很好。两人熟识后,陈波才知道罗玮当年的爱心之举,非常吃惊。他诚恳地对罗玮说:“如果一开始就知道你的身份,我可能会退缩,因为我心里确实有压力。”罗玮开玩笑说:“现在知道也晚了,上了‘贼船’下不来了!”陈波对罗玮了解得越多,对她越是钦佩。陈波的细心、幽默也深深打动了罗玮,两颗年轻的心越靠越近……
2009年5月1日,罗玮和陈波走进婚姻殿堂,那些曾经得到过罗玮帮助的老人和孩子,也都从各地赶来道贺。更让罗玮意外的是,受过她最大帮助的廖红霞也带着女儿梦雪出现在她的婚礼现场。
手术后第一次相见,廖红霞拥住罗玮又哭又笑:“妹妹,我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你捐了肝就断绝了和我们的联系,可你的肝在我体内,我们永不可分。对你的帮助我无以为报,以后就让梦雪将你的爱心延续下去,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时,梦雪说了一句:“今天是小姨(廖红霞让女儿叫罗玮小姨)的好日子,就别说这种太严肃的话了,祝小姨新婚快乐!”梦雪的话把大家逗乐了。
婚礼之后,罗玮迎来了新的生活。2011年8月,罗玮成功怀孕了,这也让家人和关心罗玮的人稍稍放了心。捐肝后的6年间,罗玮身体上一有问题,就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移植中心的专家们求助,她当年的主刀医生之一杨家印,成了她的医学顾问。在杨医生的细心指点下,罗玮顺利度过了10个月的孕期。
2012年6月1日,罗玮在广元老家顺利产下一个健康女婴。孩子满月那天,当年给她做过手术的专家们给她打来祝贺电话,严律南教授欣慰地对罗玮说:“7年来,你一直是华西医院肝移植中心最年轻的供体,现在你能够平安生下孩子,足以说明当年的捐肝没有对你的身体造成影响,这是我最高兴的!”
罗玮的善心和大爱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她被推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成为四川省代表团中最年轻的全国人大代表。2012年11月,因为女儿正在哺乳期,罗玮被大会组委会特批可以带着5个月大的女儿参会。带着孩子参政议政,罗玮成了十八大会场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拥有自己的感情和幸福生活的同时,罗玮并没有停下帮助他人的脚步。2013年上半年,她和几个朋友在四川省剑阁县承包了300亩闲置土地,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种植核桃。她希望通过艰苦创业,赢利后再次开办老幼托管中心。
为了履行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一年多来,罗玮利用节假日走村串户,调查研究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及留守儿童的教育、安全方面的问题,倾听了很多有益的意见,并为2014年3月举行的全国“两会”酝酿提案。
罗玮一直认为,在农村开办老幼托管中心是个行之有效的办法,这方面她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她将把在农村推行老幼托管中心的建议写进“两会”提案中,为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争取更大的福祉。接受记者采访时,罗玮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为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建造一个温馨的家园,用自己的行动传递正能量,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梦贡献一份力量。
〔编辑: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