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有人都将老去。
哪怕是出生于1997年,还没离开大学校园的周滴娅,也曾在某个时刻感到自己老了。“我想人的巅峰是不是18岁,”周滴娅对《第一财经》杂志说,“18岁的我那么敢想,但过了那个年龄想的东西就越来越窄,是不是以后的人生就只能不断失去了。”
年轻人总是更轻易说老,因为他们不怕。
已经度过两轮18岁生日的yoyo,认为自己现在正处于“最好的年纪”——有一定阅历,又没有被生活磨平棱角。至于变老,于她而言,或许是20年以后的事了。
是的,所有人都将老去,但究竟怎样才算变老?按照国际规定,老年人是指65周岁以上的人。而根据《中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条规定,只要年满60岁,就会被划入老年人行列。但很多时候,变老与年龄无关,个体差异的影响远远大于社会对老的定义。
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中,男主角本杰明刚出生就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随着年龄增长,他越来越年轻,最终变成婴儿在爱人的怀中死去。现实中我们永远无法像本杰明一样同时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年轻健壮的身体,无法抗拒时间流逝带来的生理上的衰老,但15岁步履蹒跚的本杰明和50岁年轻力壮的本杰明哪个更老?或许年龄从来不是判断老的标准,一个人变老,是从他对一切失去好奇心和探索欲开始的。
yoyo最爱的装扮是卫衣、牛仔裤和球鞋。如果她不说,很难看出她已经是一个12岁女孩的妈妈,而且是一名单亲妈妈。从上一段婚姻脱身后,她不打算再婚。她并不认为结婚能让自己的老年生活更加幸福,相反,婚姻可能带来麻烦。这份自信来源于经济实力,她的另一个身份是创业公司CEO,丰厚稳定的收入让她至少不用为老年的物质生活担忧。如果需要照顾,她会住进养老院。身体允许的话,她计划去学潜水和吉他。“我不觉得老了就不能做想做的事,人还是需要不断学习。”现在,yoyo正在考经纪人资格证,准备跨行做娱乐经纪人。理由很任性:为了追星。
“我特别怕老了变丑。”孙丽娟对《第一财经》杂志说,她与丈夫李清松有3个孩子。两年前小女儿出生后,孙丽娟发现自己眼角多了许多皱纹,那是她第一次感到自己老了。虽然有3个孩子,但孙丽娟和李清松并不打算老年后与孩子们生活在一起,而是计划回到河北承德老家,过“归隐田园”的生活。
杨真最害怕的,是一个安稳的老年。她曾患有抑郁症,过去5年间,她辗转北京、深圳、杭州,最终来到上海。没有固定的工作,也不在任何一个城市扎根,她在寻找一个可以激发生活乐趣的城市,上海满足了她的期待。在杨真的观念里,安稳,代表着无趣。杨真曾看过一个老人的演讲,那个80岁的老人过了70年平凡的生活,却在70岁时决定学习摄影,10年后,他成了一名专业摄影师,“这可能就是我想要的老年生活。”当杨真老了,她想写书。
“对生活失去追求,不是说要有多大目标,而是觉得生活就得这样过,这是最可怕的状态,”看看身边的老人,那是杨真最害怕的活法,“每天买菜、做饭、打麻将、跳广场舞。”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对于独自在上海打拼的房产中介罗亿来说,安稳的老年生活正是他的理想。
罗亿来自湖南长沙的一个县城,从小在农村长大。他在上海没有房子,也没有社保,老年生活的唯一物质保障就是工资。他计划在上海工作到50岁,攒够钱回老家继续找工作或者开个小卖铺。“像上海老人退休了就下下棋、喝喝茶、跳跳广场舞,我们没有他们那么幸福。”罗亿对《第一财经》杂志说。
妻子和女儿都在浙江,罗亿独自留在上海的原因只有一个:这里工资高。来上海之前,他做过保安、服务员、货车司机,大多是体力活,成为房产中介让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可以用脑力赚钱,在租房旺季,他的月收入可以超过3万元。
不过对于罗亿而言,上海只适合打拼,不适合养老。“老了肯定回湖南。”他喜欢自己出生的地方,可以种菜,邻居都互相认识,而留在上海,他要面对的是高昂的生活成本。
渴望安稳的不止接近40岁的罗亿,还有23岁的张杰伊。一个朝南的房间、一把躺椅、一条狗,就是张杰伊理想的老年生活。大学毕业后,张杰伊进人数据咨询行业,工作第一年就存了10万元,每年还要花费1万多元购买保险——这在年轻人中并不多见。
张杰伊开玩笑说自己现在就“过着老年人般的生活”。每晚十点半之前睡觉,7点起床,不抽烟、不喝酒,也不打游戏,每个月花销控制在月收入的1/3。自律背后是他对老年的焦虑。“我是年轻,但未雨绸缪总没有问题。”张杰伊对《第一财经》杂志说。
张杰伊曾看过日本的一部关于老年破产的纪录片,片中因各种原因陷入贫困的老年人让他开始认真思考养老这件事。“我怕老了没钱,太惨了。”张杰伊的外婆就是一名患病且独居的老人,除了日常开销,老人根本无力负担自己的医疗费用。为了避免老了以后出现这样的情况,他认为自己必须做好物质和身体的双重准备。每天早睡早起、健身、存钱、投资、买保险,都是他抵御老年风险的武器。
从事保险行业的卡佳同样认为买保险是保障老年生活的正确选择。卡佳与丈夫并不打算要孩子,他们从不认为“丁克”会影响老年生活的质量。“做我这个行业日常会接触到很多养老数据,看下来的结论就是不要指望孩子。”在他们的规划里,老了以后一起住進养老院是不错的选择。为此他们已经考察过一些商业机构的养老院,并为此准备好了资金。“人的寿命会越来越长,所以最大的问题不是你活得够不够长,而是养老金够不够。”
卡佳和丈夫算了一笔账,在上海养老,无病无灾、无通胀的情况下,从60岁退休到80岁,至少需要240万元。而想要过上优质的老年生活,至少要准备1000万现金,心里才会安定一点。在35岁之前,卡佳都是一个“及时行乐”的人,赚多少花多少,也没有存款的意识。35岁之后,在保险行业见多了老来没钱的案例,自己也有了家庭,卡佳才开始存款。今年,她和丈夫把存款目标设在7位数。
所谓优质的老年生活,在卡佳看来就是过自由的生活,做许多年轻时不能做的事。“很多事不一定要到老了才能做,现在不能做的原因其实是时间不够,或者说它在你生命中优先级的排序不够。”卡佳说自己小时候学过画画,后来因为学习放弃了,等老了有时间她想重新学起来。
我们俩讨论过谁会先走,我觉得是我。他比我更关注健康,我知道我的体重对健康不好,可我依然放不下甜食,他自控力比我强。所以我觉得老天爷会眷顾他。我跟他说要是有一天我挂了,不要土葬,先把我烧成灰,然后现在可以把人的骨粉压成钻石的,我说就把我压成钻石戴在你的耳洞上,大大闪闪的一颗。
不会期待老的那一刻,也不会害怕,这是一个正常的生命过程,没有人会愿意说我要尽快老去。很多人害怕变老是因为他对未来是未知的,所以多谢保险行业能让我对未来的老年生活想得更多。养老无非是三个方面,一个是经济上的支撑,还有生理和心理上的支撑,都顺利的话是没有任何担忧的。大部分人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年轻人都觉得时间花不完,不会做规划。
最担心自己生活不能自理,其他倒不担心。万一哪天生活不能自理,那我还不如拜拜算了。久病床前无孝子,这是我经历过的。不管孩子有多孝顺,你在病床上躺久了他都会没有耐心。那种生不如死的感觉,还不如拜拜。以后孩子长大了,希望我老婆健康一点,我们—起慢慢变老。我欠她的比较多,她带两个小孩很辛苦。谁能陪自己走到最后呢?应该还是伴侣。孩子是陪不了自己的。
我朋友有次喝醉了在回家路上摔了一跤,腿都摔断了,躺在地上半个小时,路边人来人往,没有人理他。他说上海是很残酷、很现实的。但上海的生活也有我喜欢的一面,这里能锻炼自己,收入比其他地方高一点,能实现自己的小梦想。只是老了以后我不会想留在这里。
我跟很多客户也聊到,以后会不会留在上海,大部分都说不会,如果要背很大压力买房,情愿回去盖别墅。300万元差不多能过上不错的生活。太大的理想也实现不了。有句话说得好,医院里没有亲人,平安健康最大。能吃饱饭,钱够用就可以了。
罗亿
38岁/房产中介
湖南
最想好好陪陪家人,要是有能力就帶他们去一些地方玩。我岳父岳母也是农民,很多地方都没去过,我妈上海都没来过。我老婆在浙江带小孩,有时候一个人晚上会胡思乱想,想家,想孩子,想朋友。如果多个伴聊聊天,会好一点。
我很佩服我二叔,有能力把孩子都留在自己身边。像我就是四分五裂,很遗憾。其实我每次看到别人带着小孩,那种欢乐有孩子的人才能体会到。我大女儿6岁,小女儿一生下来我就到外面来了。其实很伤心,有时候看到她的视频会想哭。以后要是她们有了小孩愿意给我带的话我很愿意,但现在让他们来上海读书,我做不到。如果我去温州,又得换个行业,重新建立人脉。
熬夜,通宵加班之后需要好久才能恢复体力,再就是现在喝酒容易断片,记不住事。心态上的确没有年轻时有那么多冲动的时刻了。男生经常会有那种比较讲义气、血性的时刻,现在会更多衡量利弊,觉得很多事情没那么重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是好事,随着年龄增长,沉稳一些比较好。一直像个小男孩的话,会感觉不够稳重,不够负责任。
徐沐寒
26岁/国企员工
辽宁
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还是想出去旅游,因为上班的时候没有特别大块的时间去旅游。还害怕老年孤独,最理想的情况还是离朋友都近一些,希望他们能健健康康地跟我—起玩耍。
老了以后还是会需要子女的陪伴,定期见面,每天见也不行。住的地方不要离得特别远。需要把握一个度,我现在回家见爸妈都要把握一个时间点,基本上3到4周见一次,一次3天左右,就很开心。每周都回去对他们来说幸福指数不会很高,时间间隔长了他们又会觉得寂寞。掌握好节点,就能达到最幸福的状态。老人也需要自己的空间。
想早点生孩子,不想孩子十几岁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老了,对孩子不太负责任——如果我很老了才生孩子,孩子还没有养活自己的能力,我已经需要ta照顾了,这是对孩子的一种不负责任。
最担心的可能是年龄大了之后,身边的亲戚朋友都会相继离我而去,我会很难过,很失落。死亡这个东西没法想,我也见过一些老人临终前的状态,大部分人还是害怕死亡的。死亡前想要延长生命是人的本能。
杨真
28岁职业者
上海
哪怕是出生于1997年,还没离开大学校园的周滴娅,也曾在某个时刻感到自己老了。“我想人的巅峰是不是18岁,”周滴娅对《第一财经》杂志说,“18岁的我那么敢想,但过了那个年龄想的东西就越来越窄,是不是以后的人生就只能不断失去了。”
年轻人总是更轻易说老,因为他们不怕。
已经度过两轮18岁生日的yoyo,认为自己现在正处于“最好的年纪”——有一定阅历,又没有被生活磨平棱角。至于变老,于她而言,或许是20年以后的事了。
是的,所有人都将老去,但究竟怎样才算变老?按照国际规定,老年人是指65周岁以上的人。而根据《中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条规定,只要年满60岁,就会被划入老年人行列。但很多时候,变老与年龄无关,个体差异的影响远远大于社会对老的定义。
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中,男主角本杰明刚出生就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随着年龄增长,他越来越年轻,最终变成婴儿在爱人的怀中死去。现实中我们永远无法像本杰明一样同时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年轻健壮的身体,无法抗拒时间流逝带来的生理上的衰老,但15岁步履蹒跚的本杰明和50岁年轻力壮的本杰明哪个更老?或许年龄从来不是判断老的标准,一个人变老,是从他对一切失去好奇心和探索欲开始的。
yoyo最爱的装扮是卫衣、牛仔裤和球鞋。如果她不说,很难看出她已经是一个12岁女孩的妈妈,而且是一名单亲妈妈。从上一段婚姻脱身后,她不打算再婚。她并不认为结婚能让自己的老年生活更加幸福,相反,婚姻可能带来麻烦。这份自信来源于经济实力,她的另一个身份是创业公司CEO,丰厚稳定的收入让她至少不用为老年的物质生活担忧。如果需要照顾,她会住进养老院。身体允许的话,她计划去学潜水和吉他。“我不觉得老了就不能做想做的事,人还是需要不断学习。”现在,yoyo正在考经纪人资格证,准备跨行做娱乐经纪人。理由很任性:为了追星。
“我特别怕老了变丑。”孙丽娟对《第一财经》杂志说,她与丈夫李清松有3个孩子。两年前小女儿出生后,孙丽娟发现自己眼角多了许多皱纹,那是她第一次感到自己老了。虽然有3个孩子,但孙丽娟和李清松并不打算老年后与孩子们生活在一起,而是计划回到河北承德老家,过“归隐田园”的生活。
杨真最害怕的,是一个安稳的老年。她曾患有抑郁症,过去5年间,她辗转北京、深圳、杭州,最终来到上海。没有固定的工作,也不在任何一个城市扎根,她在寻找一个可以激发生活乐趣的城市,上海满足了她的期待。在杨真的观念里,安稳,代表着无趣。杨真曾看过一个老人的演讲,那个80岁的老人过了70年平凡的生活,却在70岁时决定学习摄影,10年后,他成了一名专业摄影师,“这可能就是我想要的老年生活。”当杨真老了,她想写书。
“对生活失去追求,不是说要有多大目标,而是觉得生活就得这样过,这是最可怕的状态,”看看身边的老人,那是杨真最害怕的活法,“每天买菜、做饭、打麻将、跳广场舞。”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对于独自在上海打拼的房产中介罗亿来说,安稳的老年生活正是他的理想。
罗亿来自湖南长沙的一个县城,从小在农村长大。他在上海没有房子,也没有社保,老年生活的唯一物质保障就是工资。他计划在上海工作到50岁,攒够钱回老家继续找工作或者开个小卖铺。“像上海老人退休了就下下棋、喝喝茶、跳跳广场舞,我们没有他们那么幸福。”罗亿对《第一财经》杂志说。
妻子和女儿都在浙江,罗亿独自留在上海的原因只有一个:这里工资高。来上海之前,他做过保安、服务员、货车司机,大多是体力活,成为房产中介让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可以用脑力赚钱,在租房旺季,他的月收入可以超过3万元。
不过对于罗亿而言,上海只适合打拼,不适合养老。“老了肯定回湖南。”他喜欢自己出生的地方,可以种菜,邻居都互相认识,而留在上海,他要面对的是高昂的生活成本。
渴望安稳的不止接近40岁的罗亿,还有23岁的张杰伊。一个朝南的房间、一把躺椅、一条狗,就是张杰伊理想的老年生活。大学毕业后,张杰伊进人数据咨询行业,工作第一年就存了10万元,每年还要花费1万多元购买保险——这在年轻人中并不多见。
张杰伊开玩笑说自己现在就“过着老年人般的生活”。每晚十点半之前睡觉,7点起床,不抽烟、不喝酒,也不打游戏,每个月花销控制在月收入的1/3。自律背后是他对老年的焦虑。“我是年轻,但未雨绸缪总没有问题。”张杰伊对《第一财经》杂志说。
张杰伊曾看过日本的一部关于老年破产的纪录片,片中因各种原因陷入贫困的老年人让他开始认真思考养老这件事。“我怕老了没钱,太惨了。”张杰伊的外婆就是一名患病且独居的老人,除了日常开销,老人根本无力负担自己的医疗费用。为了避免老了以后出现这样的情况,他认为自己必须做好物质和身体的双重准备。每天早睡早起、健身、存钱、投资、买保险,都是他抵御老年风险的武器。
从事保险行业的卡佳同样认为买保险是保障老年生活的正确选择。卡佳与丈夫并不打算要孩子,他们从不认为“丁克”会影响老年生活的质量。“做我这个行业日常会接触到很多养老数据,看下来的结论就是不要指望孩子。”在他们的规划里,老了以后一起住進养老院是不错的选择。为此他们已经考察过一些商业机构的养老院,并为此准备好了资金。“人的寿命会越来越长,所以最大的问题不是你活得够不够长,而是养老金够不够。”
卡佳和丈夫算了一笔账,在上海养老,无病无灾、无通胀的情况下,从60岁退休到80岁,至少需要240万元。而想要过上优质的老年生活,至少要准备1000万现金,心里才会安定一点。在35岁之前,卡佳都是一个“及时行乐”的人,赚多少花多少,也没有存款的意识。35岁之后,在保险行业见多了老来没钱的案例,自己也有了家庭,卡佳才开始存款。今年,她和丈夫把存款目标设在7位数。
所谓优质的老年生活,在卡佳看来就是过自由的生活,做许多年轻时不能做的事。“很多事不一定要到老了才能做,现在不能做的原因其实是时间不够,或者说它在你生命中优先级的排序不够。”卡佳说自己小时候学过画画,后来因为学习放弃了,等老了有时间她想重新学起来。
Q 你们更能接受以什么方式告别世界?
我们俩讨论过谁会先走,我觉得是我。他比我更关注健康,我知道我的体重对健康不好,可我依然放不下甜食,他自控力比我强。所以我觉得老天爷会眷顾他。我跟他说要是有一天我挂了,不要土葬,先把我烧成灰,然后现在可以把人的骨粉压成钻石的,我说就把我压成钻石戴在你的耳洞上,大大闪闪的一颗。
Q 你们会期待或害怕变老吗?
不会期待老的那一刻,也不会害怕,这是一个正常的生命过程,没有人会愿意说我要尽快老去。很多人害怕变老是因为他对未来是未知的,所以多谢保险行业能让我对未来的老年生活想得更多。养老无非是三个方面,一个是经济上的支撑,还有生理和心理上的支撑,都顺利的话是没有任何担忧的。大部分人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年轻人都觉得时间花不完,不会做规划。
Q 变老后,你最担心的是什么?
最担心自己生活不能自理,其他倒不担心。万一哪天生活不能自理,那我还不如拜拜算了。久病床前无孝子,这是我经历过的。不管孩子有多孝顺,你在病床上躺久了他都会没有耐心。那种生不如死的感觉,还不如拜拜。以后孩子长大了,希望我老婆健康一点,我们—起慢慢变老。我欠她的比较多,她带两个小孩很辛苦。谁能陪自己走到最后呢?应该还是伴侣。孩子是陪不了自己的。
Q 上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想在回老家之前赚多少钱?
我朋友有次喝醉了在回家路上摔了一跤,腿都摔断了,躺在地上半个小时,路边人来人往,没有人理他。他说上海是很残酷、很现实的。但上海的生活也有我喜欢的一面,这里能锻炼自己,收入比其他地方高一点,能实现自己的小梦想。只是老了以后我不会想留在这里。
我跟很多客户也聊到,以后会不会留在上海,大部分都说不会,如果要背很大压力买房,情愿回去盖别墅。300万元差不多能过上不错的生活。太大的理想也实现不了。有句话说得好,医院里没有亲人,平安健康最大。能吃饱饭,钱够用就可以了。
Q 老了之后,最想做什么?
我们80后,说实话回馈父母的并不多,就不要指望将来依靠孩子。最可靠的还是靠自己,谁都不要依靠。
罗亿
38岁/房产中介
湖南
最想好好陪陪家人,要是有能力就帶他们去一些地方玩。我岳父岳母也是农民,很多地方都没去过,我妈上海都没来过。我老婆在浙江带小孩,有时候一个人晚上会胡思乱想,想家,想孩子,想朋友。如果多个伴聊聊天,会好一点。
我很佩服我二叔,有能力把孩子都留在自己身边。像我就是四分五裂,很遗憾。其实我每次看到别人带着小孩,那种欢乐有孩子的人才能体会到。我大女儿6岁,小女儿一生下来我就到外面来了。其实很伤心,有时候看到她的视频会想哭。以后要是她们有了小孩愿意给我带的话我很愿意,但现在让他们来上海读书,我做不到。如果我去温州,又得换个行业,重新建立人脉。
Q 什么时候觉得自己老了?
熬夜,通宵加班之后需要好久才能恢复体力,再就是现在喝酒容易断片,记不住事。心态上的确没有年轻时有那么多冲动的时刻了。男生经常会有那种比较讲义气、血性的时刻,现在会更多衡量利弊,觉得很多事情没那么重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是好事,随着年龄增长,沉稳一些比较好。一直像个小男孩的话,会感觉不够稳重,不够负责任。
徐沐寒
26岁/国企员工
辽宁
Q 老了想做什么?
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还是想出去旅游,因为上班的时候没有特别大块的时间去旅游。还害怕老年孤独,最理想的情况还是离朋友都近一些,希望他们能健健康康地跟我—起玩耍。
Q 老了之后,你理想中跟子女相处的方式怎样的?
老了以后还是会需要子女的陪伴,定期见面,每天见也不行。住的地方不要离得特别远。需要把握一个度,我现在回家见爸妈都要把握一个时间点,基本上3到4周见一次,一次3天左右,就很开心。每周都回去对他们来说幸福指数不会很高,时间间隔长了他们又会觉得寂寞。掌握好节点,就能达到最幸福的状态。老人也需要自己的空间。
想早点生孩子,不想孩子十几岁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老了,对孩子不太负责任——如果我很老了才生孩子,孩子还没有养活自己的能力,我已经需要ta照顾了,这是对孩子的一种不负责任。
Q 老了之后可能最担心什么?
最担心的可能是年龄大了之后,身边的亲戚朋友都会相继离我而去,我会很难过,很失落。死亡这个东西没法想,我也见过一些老人临终前的状态,大部分人还是害怕死亡的。死亡前想要延长生命是人的本能。
其实年轻人说自己老相当于一种流行语,他们也不会真正从20岁开始老。我们还没有资格说老。
杨真
28岁职业者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