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把成语编成语串让学生“读读背背”,实践证明这种练习形式是很好的,学生很感兴趣。可是我们也发现,有的语串编人了比较生僻的成语,有的连我也没见过,问别的老师,他们也说没见过。小学生刚刚开始学习书面语言,这些成语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学了用不上,学了又能有多大意义呢?成语积累的目的是为学生今后说话、写作提供更丰富的语汇,既然是积累,为什么不找些比较常用的成语呢?
答:你的意见提得好!的确是这样,有时为了语义的连贯,或为了凑韵脚,不得不用上一些比较生僻的成语。你说得很对,“成语积累的目的是为学生今后说话、写作提供更丰富的语汇”。学了用不上,或使用频率不高,积累的意义就不大。今后修订教材,我们打算将这些比较生僻的成语删掉。
有些成语,限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累,暂时可能用不上,但从长远来看,却是经常要用到的,这样的成语还是需要及早积累的。因为我们让孩子积累成语,是要让他一辈子有用,而不是仅仅满足眼前的需要。大量研究表明:儿童习得某种语言知识的年龄与语言水平呈正相关——习得越早,语言水平越高。
还有一层考虑,成语的文化含量较大,是汉语中的精华,启功先生说成语是汉语言中的“集成块”,是很有道理的。如“莘莘学子,立雪求道,春风化雨/孺子可教”,就包含了一个“程门立雪”的故事,体现了我国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经常读读语串,铢积寸累,耳濡目染,儿童的文化积淀就会日趋丰厚。从某种意义上说,丰厚的文化积淀也是儿童今后学习语文、乃至做人的重要根底。
问:记得你过去批评过,有的老师教语串,方法不科学,既不让学生读,也不让学生背,只是布置学生课外查查成语词典,并将上面的解释抄在书上完事。我认为,不好说某种教学的方法好,某种教学的方法不好。教师应该有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教学策略的自由。“课标”上不也是强调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吗?
答:语串该怎么教,教师固然有选择教学策略的自由,但有一点却是应当共同遵守的,这就是要遵循儿童的学习心理和语言发展的规律。
我们在编写语串时,其实是同时考虑到儿童的学习心理和语言发展规律的。
儿童是怎么理解一个词语的呢?从实质上说,是儿童在长期的言语交往过程中,通过特定的心智活动,在自己脑海中建立起对象的言语形式与本然生活之间对应关系的过程。由此,我们便不难看出,所谓词义,其实就是联系言语对象和生活底蕴的一个中介。三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学会查“无字词典”》就是讲了这么一个道理。什么是“骄阳似火”?爸爸说:“你看,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对象的言语形式就是“骄阳似火”,“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就是与“骄阳似火”这一言语形式相对应的本然生活情景。二者在聪聪的头脑里建立起了联系,他就初步地理解了这个词语。如果聪聪以后再读到“骄阳似火”。他的头脑里肯定会浮现出烈日当空,把树叶都晒蔫了的情景。再比如说,你问幼儿园的孩子,什么是勇敢?他们会告诉你,勇敢就是打针不哭。因为孩子在打针时,老师会在旁边鼓励孩子:你没有哭。真勇敢!在孩子的心目中,勇敢是跟打针不哭这件事联系在一起的。
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儿童对一个词语的理解,不是靠定义来支撑,而是靠相关的表象、事件来支撑。根据这样的理解,我们形成了这么一个编写思路,就是借课文内容或儿童的生活体验来帮助他们理解成语。如二年级下册“练习4”的语串是“舐犊之爱,乌鸟私情/天伦之乐/其乐无穷”。为什么安排这几个成语?因为儿童在本单元刚刚学过《母亲的恩情》《沉香救母》《木兰从军》等课文,这几课都是有关亲情的,意在依托这几个故事让儿童理解这个语串。学生只要想一想母亲是怎样连夜为出远门的儿子缝补衣服的,就能体会到什么是“舐犊之爱”;只要联系一下沉香救母、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就能知道什么是“乌鸟私情”。
有的老师不了解编写意图,在教语串的时候,不是将语串看成一个整体,结合有关的课文去理解,而是要他们查成语词典,死抄定义,这就跟编写的本意南辕北辙,背道而驰了。
问:《语文课程标准》比较强调语言积累,所以我是很重视语串教学的,在这上面没少下力气。可是,据我观察,学生学了成语,不久就遗忘了,这对学生来说,又有多大意义呢?
答:其实这反映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儿童学成语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学了又忘了,很正常。——其实不光是学成语,儿童识字、学词不都有回生的问题吗?经过反复地见面,儿童还是比较牢固地掌握了所学的生字词。教儿童学语串,就是要让他们在初步理解(注意:是“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读读背背,烂熟于胸,先储存起来。学过不久又忘了,这也不要紧。在以后的阅读和言语交往活动中。这些成语会多次见面,见了面就又回忆起来。见面多了,就不会忘记了,对这些成语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全面。这就叫做“先吞噬,后反刍”。
问:既要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发挥教材的优势,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怎么才能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呢?
答:记得《克雷洛夫寓言》里有这么一个小故事,讲的是天鹅、梭鱼、大虾共拉一辆车,尽管大家都很卖力,但由于拉的方向各不相同,形不成合力,车子还是一动不动。要用好教材,也存在编者和教者相互默契、形成合力的问题。只有把课本编写的意图吃透了,才能选择符合儿童学习心理和语言学习规律的教学策略,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者和编者形成了默契,形成了合力,才能充分发挥教材本身的优势。
当然,也不是说教师要一味遵循课本,唯编写意图是从,一点也动不得。相反,我们倒是期望老师们在此基础上再“冒高”,能对教材有所突破。最近,我在“凤凰语文网”上看了“hejinzhong”发的一份帖子《我的学生是这样学成语的》就很受启发。这位老师教语串很有创造性,其做法是,将一个语串中的成语,串成一个小故事。有了故事的线索,学生不仅能记住语串中的成语,而且能借助语境来理解成语。举例来说,如二下“练习1”中的语串“张灯结彩/欢聚一堂/普天同庆,喜气洋洋”,就可以这么串连:春节到了,小芳家门前挂上了大红灯笼,门上悬挂着彩球、彩带(张灯结彩)。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看“春节联欢晚会”,有说有笑,充满了欢乐气氛(欢聚一堂)。小芳从电视上看到,不光是我们祖国,世界各地的华人,都在欢度春节(普天同庆)。他们有的跑旱船,有的舞狮子,高兴得合不拢嘴(喜气洋洋)。
如此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值得提倡。这就不仅是形成了合力,而且是给车子装上了引擎,使车子跑得更快一些。(本文2003年11月完稿,原载《张庆文集》第1卷,第164-167页)
答:你的意见提得好!的确是这样,有时为了语义的连贯,或为了凑韵脚,不得不用上一些比较生僻的成语。你说得很对,“成语积累的目的是为学生今后说话、写作提供更丰富的语汇”。学了用不上,或使用频率不高,积累的意义就不大。今后修订教材,我们打算将这些比较生僻的成语删掉。
有些成语,限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累,暂时可能用不上,但从长远来看,却是经常要用到的,这样的成语还是需要及早积累的。因为我们让孩子积累成语,是要让他一辈子有用,而不是仅仅满足眼前的需要。大量研究表明:儿童习得某种语言知识的年龄与语言水平呈正相关——习得越早,语言水平越高。
还有一层考虑,成语的文化含量较大,是汉语中的精华,启功先生说成语是汉语言中的“集成块”,是很有道理的。如“莘莘学子,立雪求道,春风化雨/孺子可教”,就包含了一个“程门立雪”的故事,体现了我国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经常读读语串,铢积寸累,耳濡目染,儿童的文化积淀就会日趋丰厚。从某种意义上说,丰厚的文化积淀也是儿童今后学习语文、乃至做人的重要根底。
问:记得你过去批评过,有的老师教语串,方法不科学,既不让学生读,也不让学生背,只是布置学生课外查查成语词典,并将上面的解释抄在书上完事。我认为,不好说某种教学的方法好,某种教学的方法不好。教师应该有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教学策略的自由。“课标”上不也是强调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吗?
答:语串该怎么教,教师固然有选择教学策略的自由,但有一点却是应当共同遵守的,这就是要遵循儿童的学习心理和语言发展的规律。
我们在编写语串时,其实是同时考虑到儿童的学习心理和语言发展规律的。
儿童是怎么理解一个词语的呢?从实质上说,是儿童在长期的言语交往过程中,通过特定的心智活动,在自己脑海中建立起对象的言语形式与本然生活之间对应关系的过程。由此,我们便不难看出,所谓词义,其实就是联系言语对象和生活底蕴的一个中介。三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学会查“无字词典”》就是讲了这么一个道理。什么是“骄阳似火”?爸爸说:“你看,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对象的言语形式就是“骄阳似火”,“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就是与“骄阳似火”这一言语形式相对应的本然生活情景。二者在聪聪的头脑里建立起了联系,他就初步地理解了这个词语。如果聪聪以后再读到“骄阳似火”。他的头脑里肯定会浮现出烈日当空,把树叶都晒蔫了的情景。再比如说,你问幼儿园的孩子,什么是勇敢?他们会告诉你,勇敢就是打针不哭。因为孩子在打针时,老师会在旁边鼓励孩子:你没有哭。真勇敢!在孩子的心目中,勇敢是跟打针不哭这件事联系在一起的。
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儿童对一个词语的理解,不是靠定义来支撑,而是靠相关的表象、事件来支撑。根据这样的理解,我们形成了这么一个编写思路,就是借课文内容或儿童的生活体验来帮助他们理解成语。如二年级下册“练习4”的语串是“舐犊之爱,乌鸟私情/天伦之乐/其乐无穷”。为什么安排这几个成语?因为儿童在本单元刚刚学过《母亲的恩情》《沉香救母》《木兰从军》等课文,这几课都是有关亲情的,意在依托这几个故事让儿童理解这个语串。学生只要想一想母亲是怎样连夜为出远门的儿子缝补衣服的,就能体会到什么是“舐犊之爱”;只要联系一下沉香救母、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就能知道什么是“乌鸟私情”。
有的老师不了解编写意图,在教语串的时候,不是将语串看成一个整体,结合有关的课文去理解,而是要他们查成语词典,死抄定义,这就跟编写的本意南辕北辙,背道而驰了。
问:《语文课程标准》比较强调语言积累,所以我是很重视语串教学的,在这上面没少下力气。可是,据我观察,学生学了成语,不久就遗忘了,这对学生来说,又有多大意义呢?
答:其实这反映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儿童学成语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学了又忘了,很正常。——其实不光是学成语,儿童识字、学词不都有回生的问题吗?经过反复地见面,儿童还是比较牢固地掌握了所学的生字词。教儿童学语串,就是要让他们在初步理解(注意:是“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读读背背,烂熟于胸,先储存起来。学过不久又忘了,这也不要紧。在以后的阅读和言语交往活动中。这些成语会多次见面,见了面就又回忆起来。见面多了,就不会忘记了,对这些成语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全面。这就叫做“先吞噬,后反刍”。
问:既要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发挥教材的优势,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怎么才能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呢?
答:记得《克雷洛夫寓言》里有这么一个小故事,讲的是天鹅、梭鱼、大虾共拉一辆车,尽管大家都很卖力,但由于拉的方向各不相同,形不成合力,车子还是一动不动。要用好教材,也存在编者和教者相互默契、形成合力的问题。只有把课本编写的意图吃透了,才能选择符合儿童学习心理和语言学习规律的教学策略,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者和编者形成了默契,形成了合力,才能充分发挥教材本身的优势。
当然,也不是说教师要一味遵循课本,唯编写意图是从,一点也动不得。相反,我们倒是期望老师们在此基础上再“冒高”,能对教材有所突破。最近,我在“凤凰语文网”上看了“hejinzhong”发的一份帖子《我的学生是这样学成语的》就很受启发。这位老师教语串很有创造性,其做法是,将一个语串中的成语,串成一个小故事。有了故事的线索,学生不仅能记住语串中的成语,而且能借助语境来理解成语。举例来说,如二下“练习1”中的语串“张灯结彩/欢聚一堂/普天同庆,喜气洋洋”,就可以这么串连:春节到了,小芳家门前挂上了大红灯笼,门上悬挂着彩球、彩带(张灯结彩)。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看“春节联欢晚会”,有说有笑,充满了欢乐气氛(欢聚一堂)。小芳从电视上看到,不光是我们祖国,世界各地的华人,都在欢度春节(普天同庆)。他们有的跑旱船,有的舞狮子,高兴得合不拢嘴(喜气洋洋)。
如此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值得提倡。这就不仅是形成了合力,而且是给车子装上了引擎,使车子跑得更快一些。(本文2003年11月完稿,原载《张庆文集》第1卷,第164-1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