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亲子阅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幼儿和父母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提高亲子阅读能力应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发挥身教言教的积极作用,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提升幼儿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亲子阅读;现状;要点
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幼儿和父母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
一、“亲子阅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没有好的亲子阅读环境
调查发现,现在很多年轻父母有孩子的家庭,有80%把家居装潢的很漂亮、很舒适,却唯独漏了做一个书房。就算有书房,里面也只是放了电脑及大人的用书,完全没有小朋友的图书,也就谈不上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读书环境了。
2.缺少亲子共读的时间
时代在飞速发展,大千世界精彩而又诱人,随着电视、网络、游戏的兴起,孩子们离图书越来越远,而年轻的父母因为忙于事业而无暇顾及到子女,他们只会花费大量的金钱带孩子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几乎没有人愿意静下心来陪孩子一起阅读一本书。
3.不会选择适合孩子的图书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父母在为幼儿选购图书时,有三分之二是从自我感觉出发,为孩子将来的学习发展考虑,而没有尊重孩子的喜好和需求。还有三分之一的父母是根本不知道该给孩子选什么样的图书,只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风。
4.父母对亲子阅读的理解错误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父母都以为只有幼儿阶段才需要亲子阅读,其余的时候不需要,因此导致父母在孩子幼儿时期还能关注重视一下亲子阅读,一旦孩子长大会自己看书了,父母也就不管了。还有的父母是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不了解,在指导孩子阅读图书时,只是纯粹的讲故事,随性而至,或是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强压给了孩子,从而大大减弱了孩子的读书兴趣。
著名专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所有那些有教养、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的爱心的家庭。”而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上也有这样一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这一切都告诉我们,“亲子阅读”在孩子的一生当中是起到多么重要的作用。
那么针对当前亲子阅读所存在的问题,我们该如何来解决问题呢?结合幼儿的发展特点、父母的自身素养、环境等因素,我们作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总结出以下几个要点:
二、“亲子阅读”问题的解决
1.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这包括物质环境和语言环境两方面。从事亲子教育的老师建议,我们的爸爸妈妈一定要为孩子单独创设一个温馨、舒适的读书环境,可以是家中的某个房间或角落,光线一定要充足,有书桌,有书柜,还有椅子或地毯,书柜里面放了各种各样的幼儿书籍,可以方便孩子自己随意取放,轻松自在地看书。此外,爸爸妈妈还可以在家的角角落落,放上几本图书,便于幼儿随时翻看。在房间的墙壁上,瓷砖上也可以贴一些认知图片、益智图形,使幼儿充分感受到阅读的良好氛围。语言环境是指除了让孩子爱看图书,还要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幼儿多听多讲,多和幼儿对话,使幼儿能大胆的把看到的、听到的说出来。首先爸爸妈妈在给孩子阅读时,要做个好的榜样,把对故事中内容和情感变化的理解,通过声音表现出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发孩子对阅读图书的兴趣,从而让孩子爱上阅读。爸爸妈妈除了在家里的图书角里,让孩子边看图书边讲故事外,还可以在外面散步时,教孩子读看到的东西,广招牌,商店名等,都是孩子的学习读物。
2.发挥身教言教的积极作用
亲子阅读,说明父母要和孩子一起阅读,父母所起的就是身教言教的作用。一个家庭,如果爸爸妈妈爱看书,那么孩子肯定也是个读书迷;如果爸爸妈妈从不看书,那么肯定会影响孩子在阅读方面能力的发展。那么,爸爸妈妈需要怎样做呢?首先,我们要把阅读书籍放入日程表,固定为一日生活中的一个常规活动,让幼儿感觉和刷牙洗脸吃饭一样平常而重要,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形成一个固定模式,并能一直保持下去。其次,爸爸妈妈每天要坚持和孩子一起阅读一段时间,这很重要。大概很多爸爸妈妈都会说没空,因为工作,因为家务,或是其他原因。但如果现在不做的话,以后就可能要我们翻倍地付出。每天坚持一小会儿,不仅能增加亲子间的感情,还能极大地提高孩子的阅读水平,对他们的成长发展,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3.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爸爸妈妈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根据他们不同时期的能力选择相应的书籍,并不断的提高孩子的理解、思考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阅读水平,不会出现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结果。
如何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材料呢?对于幼儿来说,当然是具体、形象、生动的书籍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图书的语言要生动有趣,简单易懂,画面要色彩协调,图文清晰,主要人物鲜明、突出,故事内容不杂乱无章,要适合幼儿的理解水平。针对幼儿不同的年龄阶段,我们的爸爸妈妈可以这样选择:3岁的孩子开始对儿歌、童谣感兴趣,这个时侯可以为他选择词语简短、念来朗朗上口的图书,同时可以选择一些连环画的书,训练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4岁的孩子,语言开始快速发展,喜欢听故事,讲故事,我们应该多选择一些富有扩散性思维能力的故事,以及训练感官的书籍;5岁孩子的词汇量已经很多了,这时可以开始选择多人物或多情节的故事,增加一些孩子为人处世、社会交往方面的能力,并可适量加入一些科普知识类书籍;6岁孩子的各方面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已开始为进入小学做准备。这时可以给孩子多种自由的选择,拓开知识面,培养他的自主性和概括能力。
4.提升幼儿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爸爸妈妈要鼓励幼儿从读书中找到乐趣。要想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我们要帮助幼儿阅读,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耐心地给予解答。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儿歌童谣开始引导,从幼儿感兴趣的方面下手,逐步发展到其他各类书籍。我们和幼儿一起谈论故事内容,多向宝宝请教简单的问题,提供他说话的机会,启发他主动思考,帮助他正确用词和使用语句,鼓励他接受新的词汇和句式,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爸爸妈妈不能强迫孩子阅读,对幼儿的表现要及时给予表扬,让其产生勇气和信心。我们爸爸妈妈要不断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经常带他们去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并以身作则,多看书,爱看书,不断学习,那孩子也就能爱上读书了。
“亲子阅读”,已被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所认可,被早期教育所推崇。书是人生在成功道路上的伙伴,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却能改变人生的宽度。亲子阅读能培养宝宝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拓展思维等。它能够引领孩子进入知识的殿堂,为孩子打开智慧之门,更重要的是,给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以及分享读书乐趣的机会,也更为孩子的终生学习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中国儿童阅读顾问网.《指导幼儿图书阅读,早期阅读的重要性》
[2]周兢.《早期阅读发展与教育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3]牟群英.《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实践和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关键词:亲子阅读;现状;要点
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幼儿和父母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
一、“亲子阅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没有好的亲子阅读环境
调查发现,现在很多年轻父母有孩子的家庭,有80%把家居装潢的很漂亮、很舒适,却唯独漏了做一个书房。就算有书房,里面也只是放了电脑及大人的用书,完全没有小朋友的图书,也就谈不上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读书环境了。
2.缺少亲子共读的时间
时代在飞速发展,大千世界精彩而又诱人,随着电视、网络、游戏的兴起,孩子们离图书越来越远,而年轻的父母因为忙于事业而无暇顾及到子女,他们只会花费大量的金钱带孩子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几乎没有人愿意静下心来陪孩子一起阅读一本书。
3.不会选择适合孩子的图书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父母在为幼儿选购图书时,有三分之二是从自我感觉出发,为孩子将来的学习发展考虑,而没有尊重孩子的喜好和需求。还有三分之一的父母是根本不知道该给孩子选什么样的图书,只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风。
4.父母对亲子阅读的理解错误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父母都以为只有幼儿阶段才需要亲子阅读,其余的时候不需要,因此导致父母在孩子幼儿时期还能关注重视一下亲子阅读,一旦孩子长大会自己看书了,父母也就不管了。还有的父母是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不了解,在指导孩子阅读图书时,只是纯粹的讲故事,随性而至,或是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强压给了孩子,从而大大减弱了孩子的读书兴趣。
著名专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所有那些有教养、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的爱心的家庭。”而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上也有这样一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这一切都告诉我们,“亲子阅读”在孩子的一生当中是起到多么重要的作用。
那么针对当前亲子阅读所存在的问题,我们该如何来解决问题呢?结合幼儿的发展特点、父母的自身素养、环境等因素,我们作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总结出以下几个要点:
二、“亲子阅读”问题的解决
1.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这包括物质环境和语言环境两方面。从事亲子教育的老师建议,我们的爸爸妈妈一定要为孩子单独创设一个温馨、舒适的读书环境,可以是家中的某个房间或角落,光线一定要充足,有书桌,有书柜,还有椅子或地毯,书柜里面放了各种各样的幼儿书籍,可以方便孩子自己随意取放,轻松自在地看书。此外,爸爸妈妈还可以在家的角角落落,放上几本图书,便于幼儿随时翻看。在房间的墙壁上,瓷砖上也可以贴一些认知图片、益智图形,使幼儿充分感受到阅读的良好氛围。语言环境是指除了让孩子爱看图书,还要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幼儿多听多讲,多和幼儿对话,使幼儿能大胆的把看到的、听到的说出来。首先爸爸妈妈在给孩子阅读时,要做个好的榜样,把对故事中内容和情感变化的理解,通过声音表现出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发孩子对阅读图书的兴趣,从而让孩子爱上阅读。爸爸妈妈除了在家里的图书角里,让孩子边看图书边讲故事外,还可以在外面散步时,教孩子读看到的东西,广招牌,商店名等,都是孩子的学习读物。
2.发挥身教言教的积极作用
亲子阅读,说明父母要和孩子一起阅读,父母所起的就是身教言教的作用。一个家庭,如果爸爸妈妈爱看书,那么孩子肯定也是个读书迷;如果爸爸妈妈从不看书,那么肯定会影响孩子在阅读方面能力的发展。那么,爸爸妈妈需要怎样做呢?首先,我们要把阅读书籍放入日程表,固定为一日生活中的一个常规活动,让幼儿感觉和刷牙洗脸吃饭一样平常而重要,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形成一个固定模式,并能一直保持下去。其次,爸爸妈妈每天要坚持和孩子一起阅读一段时间,这很重要。大概很多爸爸妈妈都会说没空,因为工作,因为家务,或是其他原因。但如果现在不做的话,以后就可能要我们翻倍地付出。每天坚持一小会儿,不仅能增加亲子间的感情,还能极大地提高孩子的阅读水平,对他们的成长发展,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3.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爸爸妈妈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根据他们不同时期的能力选择相应的书籍,并不断的提高孩子的理解、思考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阅读水平,不会出现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结果。
如何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材料呢?对于幼儿来说,当然是具体、形象、生动的书籍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图书的语言要生动有趣,简单易懂,画面要色彩协调,图文清晰,主要人物鲜明、突出,故事内容不杂乱无章,要适合幼儿的理解水平。针对幼儿不同的年龄阶段,我们的爸爸妈妈可以这样选择:3岁的孩子开始对儿歌、童谣感兴趣,这个时侯可以为他选择词语简短、念来朗朗上口的图书,同时可以选择一些连环画的书,训练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4岁的孩子,语言开始快速发展,喜欢听故事,讲故事,我们应该多选择一些富有扩散性思维能力的故事,以及训练感官的书籍;5岁孩子的词汇量已经很多了,这时可以开始选择多人物或多情节的故事,增加一些孩子为人处世、社会交往方面的能力,并可适量加入一些科普知识类书籍;6岁孩子的各方面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已开始为进入小学做准备。这时可以给孩子多种自由的选择,拓开知识面,培养他的自主性和概括能力。
4.提升幼儿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爸爸妈妈要鼓励幼儿从读书中找到乐趣。要想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我们要帮助幼儿阅读,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耐心地给予解答。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儿歌童谣开始引导,从幼儿感兴趣的方面下手,逐步发展到其他各类书籍。我们和幼儿一起谈论故事内容,多向宝宝请教简单的问题,提供他说话的机会,启发他主动思考,帮助他正确用词和使用语句,鼓励他接受新的词汇和句式,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爸爸妈妈不能强迫孩子阅读,对幼儿的表现要及时给予表扬,让其产生勇气和信心。我们爸爸妈妈要不断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经常带他们去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并以身作则,多看书,爱看书,不断学习,那孩子也就能爱上读书了。
“亲子阅读”,已被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所认可,被早期教育所推崇。书是人生在成功道路上的伙伴,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却能改变人生的宽度。亲子阅读能培养宝宝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拓展思维等。它能够引领孩子进入知识的殿堂,为孩子打开智慧之门,更重要的是,给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以及分享读书乐趣的机会,也更为孩子的终生学习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中国儿童阅读顾问网.《指导幼儿图书阅读,早期阅读的重要性》
[2]周兢.《早期阅读发展与教育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3]牟群英.《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实践和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