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汉语词义丰富、用法灵活,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与教学中,词义的辨析及应用非常重要,而“二”“两”“双”的辨析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与学习中,是一大重难点,三者常因词义过于相近而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混淆。通过对“二”“两”“双”三字词性及词义在历时及共时层面的对比,说明三字在语用方面的异同,并分析出适合不同阶段留学生的教学内容,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对外汉语;对比研究;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H13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4-0166-02
关于“二”“两”“双”的辨析问题很早就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当前学界关于这三个字的研究主要有三种:一是针对单个汉字的研究,主要从历时和共时角度对汉字的词义及用法进行相关探讨;二是针对几个汉字之间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这部分主要以“二”与“两”的对比分析居多,不论是吕叔湘先生还是朱德熙先生都对此进行过相关的说明;三是在对外汉语学习与教学的视角下,对“二”“两”“双”进行辨析,其中有针对留学生的偏误分析,也有汉外对比的相关研究。
“二”“两”“双”的辨析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与学习中是一大重难点,三者常因词义过于相近而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混淆。本文通过对“二”“两”“双”三字词性及词义在历时及共时层面的对比,说明三字在语用方面的异同,以期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中起到良好的效果。
一、“二”类字的比较研究
笔者主要从“二”“两”“双”三字的特征入手,首先从历时角度分析三者的区别,接着从共时角度分析现代汉语中三者的词性及词义差异,最后对这三字进行语用对比,以期为对外汉语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一)“二”“两”“双”历时研究
“二”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地之数也,从偶一”。其形态与今“二”字基本相同,由此可知,“二”字表平行二物。在之后的演变中,“二”字的含义基本未发生变化,主要强调事物的数量,如:
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
2.二子相顾渐骇。(韩愈《石鼎联句诗序》)
“两”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二十四铢为一两……从■,平分也。”,而■的意思是:“再也。从冂,阙。《易》曰:‘參天地。’凡■之属皆从■。”由此可知,“两”主要展示一种事物平分的现象。在之后的演变中,“两”更侧重于强调事物一分为二,侧重一个整体中的两个个体的情况,如:
1.五管在上,两髀为胁。(《庄子·人间世》)
2.翩翩两骑来是谁。(白居易《卖炭翁》)
“双”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隹二枚也。从雔,又持之。”“雔,双鸟也。”由此可知,“双”本义为一手捉二鸟,之后,“双”引申出合二为一的意义。至此,“双”多用于强调两个个体在一个整体中的情况,如:
1.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李白《长干行》)
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二)“二”“两”“双”共时研究
“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义项主要有三个:①数词,一加一后所得的数目;②两样:不二价/不二法门;③不专一:二心/三心二意。“二”字的义项与古代汉语中的差异不大,说明该字的历时演变较小,且从共时角度看也担任着计数的功能,而除此之外,“二”也有了新的引申义,用于表示二心、两样等含义,但该义项实际并未脱离“二”字的本义。因此,“二”在共时与历时角度都指数词或与计数相关的概念。
“两”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义项主要有五个:①数词,一个加一个是两个,一般用于量词和“半、千、万、亿”前:两扇门/两千块钱;②数词,双方:兩可/两厢情愿;③数词: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两天再说/我跟你说两句话;④名词,姓;⑤量词:质量或重量单位。“两”字的义项中量词及名词的方面不作为本文的研究要点,因此不做考虑,其他三个数词的含义都与“二”相关,包括实指和虚指,都可以用于量词和“半、千、万、亿”前,这一部分的与“二”的区别主要是是否用于量词前。
“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义项主要有五个:①形容词,属性词,两个(多为对称的,跟“单”相对):双翅/双手;②量词,用于成对的东西:一双鞋/买双袜子;③形容词,属性词,偶数的(二、四、六、八等,跟“单”相对):双数/双号;④加倍的:双料/双份;⑤名词,姓。“双”字义项中的名词部分不包含在本文的研究中,其他四个义项主要分为形容词和量词两种,所指的意思也是与数目“二”相关的概念,但侧重于二者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合二为一的概念,这一部分与古代汉语中的含义相似。
综上所述,现代汉语中“二”“两”“双”三字的词性及词义有一定的区别,主要是:“二”用于表示单纯的计数词;“两”字在古代汉语中侧重于一分为二的词义有所脱落,在做数词之余也可以充当表示重量单位的量词,可置于“半、千、万、亿”前表示计数的实指及虚指义;“双”字的词性主要是形容词,也有量词。
(三)“二”“两”“双”对比研究
从语法上看,“二”“两”“双”三字后面都可以直接跟名词,组成名词性短语,但所表示的意义有差异。“二+名词”主要表示事物的次序,如“二小(第二小学)”“二院(第二医院)”“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二哥(排行老二的哥哥)”等;“两+名词”主要表示事物的数量,如“两弹(原子弹和氢弹)”“两证(卫生许可证和生产许可证)”“两宋(北宋和南宋)”“两夫妻(丈夫和妻子两个人)”等;“双+名词”主要用于表示成双成对的物体,如“双手”“双翅”“双轨”等。 “双+名词”的结构与“单+名词”相对,如“单眼皮—双眼皮”“单轨—双轨”“单手—双手”,而“两+名词”的结构则没有这种对比,如“双手”与“两手”含义截然不同,且“两手”不与“单手”相对,“双翅”不可以表达为“两翅”等。
“二+名词”与“两+名词”结构的区别不只表现在表意功能的差异上,也表现在语体色彩上,如“二人”与“两人”,“二人”具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而“两人”则是明显的口语色彩,如:
1.叔嫂二人不再提起婚嫁之事。(池莉《你是一条河》)
2.然后我和苏杭互相看了一眼,也许是因为激动,我们两人都哭了起来。(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现代汉语中“二”“两”“双”三字除了上述区别外,“二”与“两”以及“两”与“双”的区别也很明显。
现代汉语“二”与“两”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二”独立用于句中或前面加“第”等词表示序数词,如“二哥喜欢喝茶”“小明考了第二名”等,但“两”没有这种用法,因为“两”更多强调事物的数目,而不是顺序。
2.“两”在词句中常表虚指,如“三言两语”表示很少的几句话,“三三两两”表示不多的几个人成群结队的样子,而“二”不可以这么用,因为“二”更多强调的是顺序,而不是数目多少。
3.表示数字时,小数、个位、十位用“二”,“千、万、亿”前多用两,“百”前可以用“二”也可以用“两”,如“十二”“两千二”“二百/两百”等。
4.量词前多用“两”,少数度量词前可以用“二”,如“两个人”“二斤/两斤”等。
5.“两”在部分词语中表示成对的事物,强调全面性,如“两袖清风”“两手一摊”“两小无猜”等,“二”则无此用法。
现代汉语“两”和“双”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两”可与量词搭配,“双”则不行,如“两斤苹果”不可以说“双斤苹果”,因为在现代汉语中“两”有数词的词性,后面可以接量词,而“双”只有形容词和量词的词性,其后不可以接量词;另外,“双”侧重于体现事物成对的特点,用在量词前不合语义。
2.当“两”和“双”都指量词时,二者的计量范围不同,“两”多用于标记事物的重量,而“双”多用于标记成对事物的数量,如可以说“三两酒”不可以说“三双酒”,可以说“一双手”,不可以说“一两手”等。
3.在语义方面,“两”和“双”的指称类型不同,“两”多指事物的数量,而“双”多强调事物的对称性,因此存在单双对立的情况时,用“双”不用“两”,如“双轨”“双眼皮”等;相反则用“两”不用“双”,如“两兄弟”“两地”“两性”等。
二、“二”“两”“双”三字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二”“两”“双”三字的辨析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应根据学生汉语水平的不同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及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一)初级阶段教学
对于初级水平的学生,教师应主要帮助学生区分“二”与“两”的区别,特别是“二”用于表示数字,如“二十”“十二”等,量词前用“两”,如“两个人”“两节课”等;也要向学生强调在称说百位以上的数时要用“两”,如“两千”“两万”;而在称说百位数时二者皆可,如“两百/二百”。“双”字在这一阶段涉及较少,可以不予区分。
(二)中级阶段教学
对于中级水平已具备一定汉语基础的学生,可以加大难度,向学生讲解“二”用于小数及序数词的用法,如“二楼”“零点二”“第二”等;此外还可以向学生讲解“二+名词”和“两+名词”的感情色彩区别以及“二”与“两”的语体色彩的区别:“两”多用于口语,“二”多用于书面语。在“双”的讲解上,可以讲解“双”作为量词的用法及其表示成双成对的事物的含义。
(三)高级阶段教学
对于高级水平的留学生,可以适当扩展“二”的含义,比如“二”在口语中作为形容词,指傻傻的样子等;在此阶段也可以讲解作为量词的“两”的含义,讲解中国传统的度量单位;而该阶段“双”的讲解则可以扩展到形容词上,讲解更多“双”的用法及其与“两”的区别。
针对具有不同的汉语水平的留学生准备教学内容无疑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可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利大于弊的,因此,笔者认为“二”“两”“雙”的区别是很有必要的。
三、结语
汉语词义丰富、用法灵活,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与教学中,词义的辨析及应用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二”“两”“双”的对比,讨论了三字在历时与共时角度的不同:从历时角度看,现代汉语“二”“两”“双”三字在《说文解字》中已经出现,且已具备了如今的意义雏形,之后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如今的语义体系,它们开始由最初单一的词性发展出了多种词性,由单一的含义引申出了很多相关的含义;从共时角度看,“二”“两”“双”三字的词性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具有了多重性,而其意义也具有多重性,但不同含义之间又具有一定的联系,这对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词义辨析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除此之外,本文还分析出适合不同阶段留学生的教学内容,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4]王希杰.说“二”道“两”[J].汉语学习,1982(4).
[5]金廷恩.汉语和韩国语的“两”和“双”的用法比较[J].汉语学习,1994(3).
[6]张德鑫.“二”话[J].世界汉语教学,1994(3).
[7]傅力.“双”、“两”释异[J].中国语文,1996(5).
[8]吕叔湘.“二”和“两”[J].语文世界,1998(11).
[9]张静静.上古汉语“二、两、双、再”用法再考察[J].中国文字研究,2007(1).
编辑 郑晓燕
[关 键 词] 对外汉语;对比研究;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H13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4-0166-02
关于“二”“两”“双”的辨析问题很早就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当前学界关于这三个字的研究主要有三种:一是针对单个汉字的研究,主要从历时和共时角度对汉字的词义及用法进行相关探讨;二是针对几个汉字之间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这部分主要以“二”与“两”的对比分析居多,不论是吕叔湘先生还是朱德熙先生都对此进行过相关的说明;三是在对外汉语学习与教学的视角下,对“二”“两”“双”进行辨析,其中有针对留学生的偏误分析,也有汉外对比的相关研究。
“二”“两”“双”的辨析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与学习中是一大重难点,三者常因词义过于相近而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混淆。本文通过对“二”“两”“双”三字词性及词义在历时及共时层面的对比,说明三字在语用方面的异同,以期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中起到良好的效果。
一、“二”类字的比较研究
笔者主要从“二”“两”“双”三字的特征入手,首先从历时角度分析三者的区别,接着从共时角度分析现代汉语中三者的词性及词义差异,最后对这三字进行语用对比,以期为对外汉语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一)“二”“两”“双”历时研究
“二”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地之数也,从偶一”。其形态与今“二”字基本相同,由此可知,“二”字表平行二物。在之后的演变中,“二”字的含义基本未发生变化,主要强调事物的数量,如:
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
2.二子相顾渐骇。(韩愈《石鼎联句诗序》)
“两”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二十四铢为一两……从■,平分也。”,而■的意思是:“再也。从冂,阙。《易》曰:‘參天地。’凡■之属皆从■。”由此可知,“两”主要展示一种事物平分的现象。在之后的演变中,“两”更侧重于强调事物一分为二,侧重一个整体中的两个个体的情况,如:
1.五管在上,两髀为胁。(《庄子·人间世》)
2.翩翩两骑来是谁。(白居易《卖炭翁》)
“双”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隹二枚也。从雔,又持之。”“雔,双鸟也。”由此可知,“双”本义为一手捉二鸟,之后,“双”引申出合二为一的意义。至此,“双”多用于强调两个个体在一个整体中的情况,如:
1.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李白《长干行》)
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二)“二”“两”“双”共时研究
“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义项主要有三个:①数词,一加一后所得的数目;②两样:不二价/不二法门;③不专一:二心/三心二意。“二”字的义项与古代汉语中的差异不大,说明该字的历时演变较小,且从共时角度看也担任着计数的功能,而除此之外,“二”也有了新的引申义,用于表示二心、两样等含义,但该义项实际并未脱离“二”字的本义。因此,“二”在共时与历时角度都指数词或与计数相关的概念。
“两”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义项主要有五个:①数词,一个加一个是两个,一般用于量词和“半、千、万、亿”前:两扇门/两千块钱;②数词,双方:兩可/两厢情愿;③数词: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两天再说/我跟你说两句话;④名词,姓;⑤量词:质量或重量单位。“两”字的义项中量词及名词的方面不作为本文的研究要点,因此不做考虑,其他三个数词的含义都与“二”相关,包括实指和虚指,都可以用于量词和“半、千、万、亿”前,这一部分的与“二”的区别主要是是否用于量词前。
“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义项主要有五个:①形容词,属性词,两个(多为对称的,跟“单”相对):双翅/双手;②量词,用于成对的东西:一双鞋/买双袜子;③形容词,属性词,偶数的(二、四、六、八等,跟“单”相对):双数/双号;④加倍的:双料/双份;⑤名词,姓。“双”字义项中的名词部分不包含在本文的研究中,其他四个义项主要分为形容词和量词两种,所指的意思也是与数目“二”相关的概念,但侧重于二者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合二为一的概念,这一部分与古代汉语中的含义相似。
综上所述,现代汉语中“二”“两”“双”三字的词性及词义有一定的区别,主要是:“二”用于表示单纯的计数词;“两”字在古代汉语中侧重于一分为二的词义有所脱落,在做数词之余也可以充当表示重量单位的量词,可置于“半、千、万、亿”前表示计数的实指及虚指义;“双”字的词性主要是形容词,也有量词。
(三)“二”“两”“双”对比研究
从语法上看,“二”“两”“双”三字后面都可以直接跟名词,组成名词性短语,但所表示的意义有差异。“二+名词”主要表示事物的次序,如“二小(第二小学)”“二院(第二医院)”“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二哥(排行老二的哥哥)”等;“两+名词”主要表示事物的数量,如“两弹(原子弹和氢弹)”“两证(卫生许可证和生产许可证)”“两宋(北宋和南宋)”“两夫妻(丈夫和妻子两个人)”等;“双+名词”主要用于表示成双成对的物体,如“双手”“双翅”“双轨”等。 “双+名词”的结构与“单+名词”相对,如“单眼皮—双眼皮”“单轨—双轨”“单手—双手”,而“两+名词”的结构则没有这种对比,如“双手”与“两手”含义截然不同,且“两手”不与“单手”相对,“双翅”不可以表达为“两翅”等。
“二+名词”与“两+名词”结构的区别不只表现在表意功能的差异上,也表现在语体色彩上,如“二人”与“两人”,“二人”具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而“两人”则是明显的口语色彩,如:
1.叔嫂二人不再提起婚嫁之事。(池莉《你是一条河》)
2.然后我和苏杭互相看了一眼,也许是因为激动,我们两人都哭了起来。(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现代汉语中“二”“两”“双”三字除了上述区别外,“二”与“两”以及“两”与“双”的区别也很明显。
现代汉语“二”与“两”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二”独立用于句中或前面加“第”等词表示序数词,如“二哥喜欢喝茶”“小明考了第二名”等,但“两”没有这种用法,因为“两”更多强调事物的数目,而不是顺序。
2.“两”在词句中常表虚指,如“三言两语”表示很少的几句话,“三三两两”表示不多的几个人成群结队的样子,而“二”不可以这么用,因为“二”更多强调的是顺序,而不是数目多少。
3.表示数字时,小数、个位、十位用“二”,“千、万、亿”前多用两,“百”前可以用“二”也可以用“两”,如“十二”“两千二”“二百/两百”等。
4.量词前多用“两”,少数度量词前可以用“二”,如“两个人”“二斤/两斤”等。
5.“两”在部分词语中表示成对的事物,强调全面性,如“两袖清风”“两手一摊”“两小无猜”等,“二”则无此用法。
现代汉语“两”和“双”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两”可与量词搭配,“双”则不行,如“两斤苹果”不可以说“双斤苹果”,因为在现代汉语中“两”有数词的词性,后面可以接量词,而“双”只有形容词和量词的词性,其后不可以接量词;另外,“双”侧重于体现事物成对的特点,用在量词前不合语义。
2.当“两”和“双”都指量词时,二者的计量范围不同,“两”多用于标记事物的重量,而“双”多用于标记成对事物的数量,如可以说“三两酒”不可以说“三双酒”,可以说“一双手”,不可以说“一两手”等。
3.在语义方面,“两”和“双”的指称类型不同,“两”多指事物的数量,而“双”多强调事物的对称性,因此存在单双对立的情况时,用“双”不用“两”,如“双轨”“双眼皮”等;相反则用“两”不用“双”,如“两兄弟”“两地”“两性”等。
二、“二”“两”“双”三字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二”“两”“双”三字的辨析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应根据学生汉语水平的不同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及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一)初级阶段教学
对于初级水平的学生,教师应主要帮助学生区分“二”与“两”的区别,特别是“二”用于表示数字,如“二十”“十二”等,量词前用“两”,如“两个人”“两节课”等;也要向学生强调在称说百位以上的数时要用“两”,如“两千”“两万”;而在称说百位数时二者皆可,如“两百/二百”。“双”字在这一阶段涉及较少,可以不予区分。
(二)中级阶段教学
对于中级水平已具备一定汉语基础的学生,可以加大难度,向学生讲解“二”用于小数及序数词的用法,如“二楼”“零点二”“第二”等;此外还可以向学生讲解“二+名词”和“两+名词”的感情色彩区别以及“二”与“两”的语体色彩的区别:“两”多用于口语,“二”多用于书面语。在“双”的讲解上,可以讲解“双”作为量词的用法及其表示成双成对的事物的含义。
(三)高级阶段教学
对于高级水平的留学生,可以适当扩展“二”的含义,比如“二”在口语中作为形容词,指傻傻的样子等;在此阶段也可以讲解作为量词的“两”的含义,讲解中国传统的度量单位;而该阶段“双”的讲解则可以扩展到形容词上,讲解更多“双”的用法及其与“两”的区别。
针对具有不同的汉语水平的留学生准备教学内容无疑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可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利大于弊的,因此,笔者认为“二”“两”“雙”的区别是很有必要的。
三、结语
汉语词义丰富、用法灵活,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与教学中,词义的辨析及应用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二”“两”“双”的对比,讨论了三字在历时与共时角度的不同:从历时角度看,现代汉语“二”“两”“双”三字在《说文解字》中已经出现,且已具备了如今的意义雏形,之后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如今的语义体系,它们开始由最初单一的词性发展出了多种词性,由单一的含义引申出了很多相关的含义;从共时角度看,“二”“两”“双”三字的词性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具有了多重性,而其意义也具有多重性,但不同含义之间又具有一定的联系,这对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词义辨析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除此之外,本文还分析出适合不同阶段留学生的教学内容,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4]王希杰.说“二”道“两”[J].汉语学习,1982(4).
[5]金廷恩.汉语和韩国语的“两”和“双”的用法比较[J].汉语学习,1994(3).
[6]张德鑫.“二”话[J].世界汉语教学,1994(3).
[7]傅力.“双”、“两”释异[J].中国语文,1996(5).
[8]吕叔湘.“二”和“两”[J].语文世界,1998(11).
[9]张静静.上古汉语“二、两、双、再”用法再考察[J].中国文字研究,2007(1).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