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6日,《财富》刊文称,今年,中国与债务缠身的西班牙签署了73亿欧元的合同,涵盖了从能源、银行到石油等各个领域的投资。去年,中国曾经承诺与希腊签署十多个重要的合约以发展商业。
《经济学人》的文章称,深陷欧元区危机的欧洲首脑希望中国多买他们的债券;而美国政客则担心中国持有美国债务过多。欧洲迎合中国部分是由于它处于弱势。欧元区外围国家的代表持续飞往北京,推销债券。为中国公司工作的中介公司报告称,现金短缺的欧洲公司源源不断地向它们咨询。即使是欧洲较强的经济体,政治主流意见是促进来自中国的投资,而不是设阻。
欧洲的债务问题使众多投资者惴惴不安,同样也可能使这些采购合同的价值变化不定,但是中国的重点并不在此。投资于欧洲的未来对于中国来说利大于弊。虽然欧元区存在悲观情绪和不确定性,但是欧元区仍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约占其总出口量的20%),抑制欧洲的危机符合中国的利益。
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3万多亿美元,在全球遥遥领先,被视为重要的资本来源。由于中国对其持有的欧洲债券明细保密,因此尚不清楚中国增持了多少欧债,但是通过宣布愿意投资于欧洲,中国间接地帮助稳定了市场和欧元,并向世界传达这样一个讯息,即中国是一个良好的全球伙伴,愿意在出现危机时提供帮助。
7月23日消息,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当日对欧盟就对希腊的第二轮救助机制达成一致表示欢迎;并称,中国将继续投资欧洲金融市场。
德国看好中国投资
一项最新发布的调查显示,中国企业在德国的投资高于在其他中西欧国家。
德国《明镜》周刊近日发布调查显示,“德国制造”以高质量取胜,欧洲中部的地理位置及当地人的购买力对中国商人很具吸引力。在德国,70%的中国投资商来自中小企业,投资项目在5万到25万美元之间,多数来自运输、电子、太阳能以及汽车零部件行业。《明镜》周刊估计,中国在德国有2000家直接投资企业,每年中国投资德国的资金为6亿到10亿欧元。此外,通过各种并购和“第三方”投资,中国企业已为德国创造数干个工作岗位。
德国经济部长罗斯勒和外交部长韦斯特威勒近日表示,德国欢迎中国企业对德国经济或德国公司的长期投资。
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中国企业在德直接投资的项目数已占到其在欧洲投资总数的一半。2010年,中国在德国的绿地投资项目比前一年增长了50%。
中国商务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迄今已有超过1000家中国企业在德国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且大多集中于北威州、黑森州、汉堡州等德国工业经济的“传统高地”。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首席行政官米夏埃尔-普法费尔表示,近年来,一些中国企业已成为开拓德国东部市场的先行者。过去20年来,德国东部在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长足发展。“走出来”的中国企业充分利用东部的新兴优势,兴业投资,德国政府对此将给予一如既往的支持。
目前,德国东部已建成现代的物流与通信网,许多产业群与大学、科研机构联系紧密,确保了研发的高水平和高质量,而众多高素质的劳动力也为企业的本土化发展提供人力支持。此外,德国东部还是通向波兰、捷克等东欧市场的门户。中国投资者在这里不仅能开拓德国市场,也可以由此辐射东欧。
中国中小企业成英1国“新宠”
“为促进经济增长,英国政府目前把吸引外国投资作为工作重点之一。”英国驻华使馆经济及贸易政策参赞邓肯-斯巴克斯说。中国作为英国的“共同增长伙伴”,对英投资尤其受到欢迎。
2011年,英国政府颁布新政策,要在2015年之前将英国的企业所得税降到24%。英国政府将在英格兰地区兴建10个企业区,预计四年内政府将向这些企业区投入1亿英镑。
中英经贸合作,中小企业始终占“大头”,因为中国70%的进出口贸易额就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统计资料显示,中小企业在中英两国企业的数量中均占99%以上,分别贡献了50%以上的经济总量和就业。在2009-2010财政年度,按项目数量计,中国已经跃升至对英投资来源国的第六位,投资了74个项目,为英国提供了1572个工作岗位,其中中小企业是投资主体。
“到欧洲去投资的中资企业最想得到的是:品牌、市场经验、渠道。这也是英国企业最强的地方。我建议应该重点扶持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到英国进行实体经济投资、合资、兼并的中小企业。”
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说,“品牌经营和渠道等中国企业想得到的东西,在英国,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由中小企业操作。”
英国吸引中国企业去投资的领域——IT、ICT、创意产业、媒体等产业比较突出,但相对而言,前两项的增长速度更高。“就传统业务领域来说,伦敦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所以很多其他国家的国际性银行都在伦敦建有办事处或分支机构,现在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银行开始在伦敦进行投资。这一点和其他国家不一样,其他国家的银行在之前都已经在在伦敦建立了分支机构或办事处,但中国之前没有,未来我们会看到更多的中资银行进入伦敦市场。”毕保罗表示。
目前,英国约有中资企业400多家,在英国生活的华人接近50万人。卢森堡将成中国对欧投资门户位于法国、比利时和德国之间的卢森堡,因其铁矿资源和炼钢业的发达,曾一度是欧洲工业中心之一。卢森堡与中国的渊源也与钢铁有关。早在一个多世纪之前,一位来自卢森堡的名叫欧仁吕贝尔的工程师来到中国,帮助建造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炼钢上汉阳钢厂,成为中国与这个西欧大公国交往的开端。
卢森堡位于欧洲的中心,可谓通往欧洲各国的“十字路口”,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创新的金融中心之一,是世界第一的国际证券上市中心,其投资基金业的规模居世界第二,可以为包括中国投资者在内的全球投资者提供专业、多元、成熟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2009年,外国对欧洲直接投资总额中的40%左右是通过卢森堡转进的,因为位于欧洲中心的卢森堡已成为一个合约服务、物流和增值服务的国际中心。
卢森堡对中国投资者而言,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扩大海外市场、收购品牌和技术等战略资产、采购稀有资源及实现成本效率的驱动下,中国公司2009年在欧洲投资逾30亿美元。此外,最近全球经济不景气,加之欧元贬值,增强了对欧投资对于中国投资者的吸引力。
税收是中国对欧投资的一个关键考虑,卢森堡在确保投资者(纳税)义务最小化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除充当对其他26个欧盟成员国投资的中介外,卢森堡广泛的税收条约网络使之成为想在更远的其他国家进行投资的中国投资者的高效门户,这些国家有加拿大、以色列、日本、蒙古、挪威、瑞士、美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等等。
业内专家认为,卢森堡将成为中国对欧投资的最佳门户。
渣打银行6月末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今年已将更多新增外汇储备用于购买欧元资产。报告认为,今年上半年中国外储的总增加额与中国总体净购入的美债的数额差额在增大。换言之,中国最近新增的大部分外汇储备没有用来购买美国国债。
中国企业对欧投资增长趋势明显,投资领域不断拓宽,投资形式日益多样。欧盟呼吁,中国正在购买欧洲各国政府发行的国债,这对中欧双方都有利。欧盟各成员应该进一步开放,让中国前往投资。如果中国要求实质投资于欧洲的公司,各国不能让中国吃闭门羹。
《经济学人》的文章称,深陷欧元区危机的欧洲首脑希望中国多买他们的债券;而美国政客则担心中国持有美国债务过多。欧洲迎合中国部分是由于它处于弱势。欧元区外围国家的代表持续飞往北京,推销债券。为中国公司工作的中介公司报告称,现金短缺的欧洲公司源源不断地向它们咨询。即使是欧洲较强的经济体,政治主流意见是促进来自中国的投资,而不是设阻。
欧洲的债务问题使众多投资者惴惴不安,同样也可能使这些采购合同的价值变化不定,但是中国的重点并不在此。投资于欧洲的未来对于中国来说利大于弊。虽然欧元区存在悲观情绪和不确定性,但是欧元区仍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约占其总出口量的20%),抑制欧洲的危机符合中国的利益。
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3万多亿美元,在全球遥遥领先,被视为重要的资本来源。由于中国对其持有的欧洲债券明细保密,因此尚不清楚中国增持了多少欧债,但是通过宣布愿意投资于欧洲,中国间接地帮助稳定了市场和欧元,并向世界传达这样一个讯息,即中国是一个良好的全球伙伴,愿意在出现危机时提供帮助。
7月23日消息,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当日对欧盟就对希腊的第二轮救助机制达成一致表示欢迎;并称,中国将继续投资欧洲金融市场。
德国看好中国投资
一项最新发布的调查显示,中国企业在德国的投资高于在其他中西欧国家。
德国《明镜》周刊近日发布调查显示,“德国制造”以高质量取胜,欧洲中部的地理位置及当地人的购买力对中国商人很具吸引力。在德国,70%的中国投资商来自中小企业,投资项目在5万到25万美元之间,多数来自运输、电子、太阳能以及汽车零部件行业。《明镜》周刊估计,中国在德国有2000家直接投资企业,每年中国投资德国的资金为6亿到10亿欧元。此外,通过各种并购和“第三方”投资,中国企业已为德国创造数干个工作岗位。
德国经济部长罗斯勒和外交部长韦斯特威勒近日表示,德国欢迎中国企业对德国经济或德国公司的长期投资。
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中国企业在德直接投资的项目数已占到其在欧洲投资总数的一半。2010年,中国在德国的绿地投资项目比前一年增长了50%。
中国商务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迄今已有超过1000家中国企业在德国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且大多集中于北威州、黑森州、汉堡州等德国工业经济的“传统高地”。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首席行政官米夏埃尔-普法费尔表示,近年来,一些中国企业已成为开拓德国东部市场的先行者。过去20年来,德国东部在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长足发展。“走出来”的中国企业充分利用东部的新兴优势,兴业投资,德国政府对此将给予一如既往的支持。
目前,德国东部已建成现代的物流与通信网,许多产业群与大学、科研机构联系紧密,确保了研发的高水平和高质量,而众多高素质的劳动力也为企业的本土化发展提供人力支持。此外,德国东部还是通向波兰、捷克等东欧市场的门户。中国投资者在这里不仅能开拓德国市场,也可以由此辐射东欧。
中国中小企业成英1国“新宠”
“为促进经济增长,英国政府目前把吸引外国投资作为工作重点之一。”英国驻华使馆经济及贸易政策参赞邓肯-斯巴克斯说。中国作为英国的“共同增长伙伴”,对英投资尤其受到欢迎。
2011年,英国政府颁布新政策,要在2015年之前将英国的企业所得税降到24%。英国政府将在英格兰地区兴建10个企业区,预计四年内政府将向这些企业区投入1亿英镑。
中英经贸合作,中小企业始终占“大头”,因为中国70%的进出口贸易额就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统计资料显示,中小企业在中英两国企业的数量中均占99%以上,分别贡献了50%以上的经济总量和就业。在2009-2010财政年度,按项目数量计,中国已经跃升至对英投资来源国的第六位,投资了74个项目,为英国提供了1572个工作岗位,其中中小企业是投资主体。
“到欧洲去投资的中资企业最想得到的是:品牌、市场经验、渠道。这也是英国企业最强的地方。我建议应该重点扶持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到英国进行实体经济投资、合资、兼并的中小企业。”
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说,“品牌经营和渠道等中国企业想得到的东西,在英国,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由中小企业操作。”
英国吸引中国企业去投资的领域——IT、ICT、创意产业、媒体等产业比较突出,但相对而言,前两项的增长速度更高。“就传统业务领域来说,伦敦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所以很多其他国家的国际性银行都在伦敦建有办事处或分支机构,现在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银行开始在伦敦进行投资。这一点和其他国家不一样,其他国家的银行在之前都已经在在伦敦建立了分支机构或办事处,但中国之前没有,未来我们会看到更多的中资银行进入伦敦市场。”毕保罗表示。
目前,英国约有中资企业400多家,在英国生活的华人接近50万人。卢森堡将成中国对欧投资门户位于法国、比利时和德国之间的卢森堡,因其铁矿资源和炼钢业的发达,曾一度是欧洲工业中心之一。卢森堡与中国的渊源也与钢铁有关。早在一个多世纪之前,一位来自卢森堡的名叫欧仁吕贝尔的工程师来到中国,帮助建造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炼钢上汉阳钢厂,成为中国与这个西欧大公国交往的开端。
卢森堡位于欧洲的中心,可谓通往欧洲各国的“十字路口”,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创新的金融中心之一,是世界第一的国际证券上市中心,其投资基金业的规模居世界第二,可以为包括中国投资者在内的全球投资者提供专业、多元、成熟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2009年,外国对欧洲直接投资总额中的40%左右是通过卢森堡转进的,因为位于欧洲中心的卢森堡已成为一个合约服务、物流和增值服务的国际中心。
卢森堡对中国投资者而言,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扩大海外市场、收购品牌和技术等战略资产、采购稀有资源及实现成本效率的驱动下,中国公司2009年在欧洲投资逾30亿美元。此外,最近全球经济不景气,加之欧元贬值,增强了对欧投资对于中国投资者的吸引力。
税收是中国对欧投资的一个关键考虑,卢森堡在确保投资者(纳税)义务最小化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除充当对其他26个欧盟成员国投资的中介外,卢森堡广泛的税收条约网络使之成为想在更远的其他国家进行投资的中国投资者的高效门户,这些国家有加拿大、以色列、日本、蒙古、挪威、瑞士、美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等等。
业内专家认为,卢森堡将成为中国对欧投资的最佳门户。
渣打银行6月末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今年已将更多新增外汇储备用于购买欧元资产。报告认为,今年上半年中国外储的总增加额与中国总体净购入的美债的数额差额在增大。换言之,中国最近新增的大部分外汇储备没有用来购买美国国债。
中国企业对欧投资增长趋势明显,投资领域不断拓宽,投资形式日益多样。欧盟呼吁,中国正在购买欧洲各国政府发行的国债,这对中欧双方都有利。欧盟各成员应该进一步开放,让中国前往投资。如果中国要求实质投资于欧洲的公司,各国不能让中国吃闭门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