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对主流电影艺术表现手法的拓展,还是市场表现和社会影响,2009年的《建国大业》都将在我国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部成本仅3700万元的影片不仅创造了内地国产影片票房的新纪录,同时在商业运作方面也为业界竖起了新的标杆。更重要的是,《建国大业》的成功标志着主流电影在国内市场取得重大突破,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内地商业电影类型的多样化发展。
商业电影的最新高峰
9月17日首映半天票房1477万元,首周四天半高达1.2亿多元,并把上映强度一直延续到10月底,强势冲过4亿元的关口。
《建国大业》最终惊人的票房恐怕没有任何人能够预料到。影片上映前,包括片方在内的诸多业内人士对其市场前景都比较保守,毕竟这只是一部成本3000多万元的主流电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影,)董事长、该片导演兼出品人韩三平之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低调地把票房目标定在1亿元,基本在影片的盈利线上下。
然而,《建国大业》的票房走势却从一开始就让所有人目瞪口呆:首映日半天票房1477万元,第二天即上升55%左右,高达2300多万元;接下来影片良的好口碑开始发挥功效,3天实现票房8650万元,首周4天半全国内地可统计票房就高达1.2亿多元,观众人次近400万,刷新了国产新片首映周的纪录。第二周市场曲线超强稳定,上映12天累计直逼2.5亿元,并把上映强度一直延续到10月底,强势冲过4亿元的关口。作为一部主流电影,能够在市场化的环境下取得如此成绩实属难能可贵。负责该片营销的中影营销公司总经理蒋德富曾向《综艺》记者表示,《建国大业》其实并没有得到什么“红头文件”等特殊支持。为了保证团体票的销售,中影营销公司还专门制作了一万多张片花、MV的DVD,“主攻各地政府的文化厅局、宣传部和组织部等相关部门。”
在市场环境中,一部影片能够取得如此的商业成功,其幕后的营销团队功不可没。从今年初开机以来,几乎每月都至少有一次《建国大业》的大型活动。而整个上半年举办的活动场次多达80场。此外,通过广泛的媒体合作,影片的广告几乎覆盖到了全国各地的传媒渠道。
电影宣传、营销的目的就是赢取足够的关注度,而《建国大业》在上映前就做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在影片上映的一个多月里,围绕《建国大业》的明星阵容和幕后故事,又引发了大量的社会话题与公众反馈。在影片的总策划,原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张和平看来,《建国大业》“几乎成了全社会关注的文化现象。”
《建国大业》的成功是电影商业化与市场化的成功。蒋德富介绍说,《建国大业》在商务推广方面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升温的过程。尤其在后期,随着明星的不断进入、宣传活动的日益频密,参与该片的广告主也越来越多,其热情节节高涨。到了影片首映时,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有多家赞助商参与。仅在形象授权与冠名领域一项就有蒙牛、奥迪等5大知名品牌。“除了现金收入以外,很多广告商还为影片贡献了大量的宣传机会,这直接助推了影片随后的票房走势”蒋德富向《综艺》记者表示。
《建国大业》的商业成功无疑让中影等出品方收获颇丰,同时对成立刚刚两年的中影营销公司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营销公司去年的总收入为4780万元,而2009年仅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就有4900万元。除了现金收入,在置换资源方面,一部《建国大业》置换的媒体资源就接近5000万元。如果以20%的比例折算,营销公司2009年实际获得的宣传资源价值超过8000万元,“甚至超过了发行公司的利润。”
主流电影的成功典范
韩三平表示,《建国大业》的创作原则“是要把历史事件放到电影中公正、客观、真实地叙述”,并且还要“让观众觉得好看”。
《建国大业》的故事情节本身在内地已是屡见不鲜,但影片上映后却赢得了观众的热烈反响,真正做到了街知巷闻。一部主流电影,提供的片酬基本为零,却吸引了172位明星加盟。这样的案例即便不能绝后,但肯定已是空前。另一方面,虽然拥有的明星如此之多,但影片却并没有因为星光过于璀璨而流于支离破碎。相反,有相当一部分观众盛赞影片本身的品质,尤其是演员们真诚精彩的表演。
尽管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与社会影响,但该片导演黄建新等主创还是更看重《建国大业》作为电影本身的成功。在他看来,“这不是一部宣传片”。影片的另一位舵手韩三平也不喜欢“主旋律”的提法,他更认可的分类是“主流意识形态电影”。韩三平表示,《建国大业》的创作原则“是要把历史事件放到电影中公正、客观、真实地叙述”,并且还要“让观众觉得好看”。从观众的反响来看,这些初衷基本实现。
《建国大业》也体现了内地电影人最新的一些思考成果。在韩三平看来,这部电影创作、运作的很多手法都具有实验性质,其成功未必可以完全复制,但其经验与模式无疑对国产电影的未来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比如,相比之前很多同样题材和类型的电影,《建国大业》的主创在讲故事时把视点放得很低,试图“从最简单的人的角度”去看待、描写那些曾经的历史风云人物。事实上,观众们最为津津乐道的也是对这些伟人们最真性情一面的表现。
与此同时,在具体的表现手法上,影片也不失新意。黄建新向记者表示,在创作之初,他就一再强调该片应是一部“有现代意识、现代表现手法的现代电影”。在他看来,电影本身一定要有 “表现力”。在拍摄过程中,黄导“充分调动了几乎所有的表现手段,希望能够通过电影的综合表现力来打动、影响观众”,并借鉴了很多电影的艺术手法,以期“透出一种独特的气质”。
电影人精诚团结的最佳体现
《建国大业》见证了“中国电影人的团结”。
最终的结果皆大欢喜。但鲜为人知的是,《建国大业》的整个运作过程其实极为紧张和仓促。按常理,这样的影片应该有6个月左右的时间酝酿、调整剧本,并完成各种人物设计和演员选择;再有5-6个月的时间完成各种布景和道具,之后是4—5个月的拍摄时间;最后还需要6-8个月的时间做后期。然而《建国大业》从项目确定到最终上映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韩三平最初接到拍摄任务时,时间就已经是2008年的10月份了。两个多月以后,他找到了自己的老友黄建新,“因为看重他的电影叙事能力。”而该片也实现了这两位老同学26年后的首次银幕合作。
2009年2月2日,《建国大业》正式开机。在随后的3个多月里,剧组先后辗转北京、南京、上海等地90多个场景,“差不多每天换一个地方。”影片的投资只有3700万元,面临的困难是巨大的。比如明星阵容的搭建,一开始并不像后来那么顺利。影片运作初期,出于对商业利益和具体角色的考量,明星们的态度并不坚决。“一直到了大约20位明星加入时心里才有了底。”黄建新透露,之后出演《建国大业》逐渐在电影圈中成为了一时的风潮,很多知名演员纷纷主动打来电话要求出演。最终,影片的表演阵容中前所未有地出现170多位华人明星,其中也囊括了成龙、章子怡、李连杰等几乎所有的一线大牌。
有了大把明星,如何排戏又成了难题。从监制的角度,黄建新认为大量明星的加盟是极有价值的,“第一这么多好的演员与明星,电影的质量有保证,小人物都能有彩儿;第二就是帮影片赢得了巨大的市场,明星变成影片最热的看点。”虽然陈可辛等同行好友都给他打来电话表示“嫉妒”,但身为导演,他坦言自己也很头疼,众多明星的加盟也为剧组的制片管理带来了巨大难度。例如片中有一个场景设在上海科协一栋历史建筑里,剧组一拍就是两个月,因为“很多明星都是从别的片场赶来,档期不固定,好不容易有两天时间,很宝贵,所以没办法,谁来就得拍谁”——《建国大业》的拍摄就是这样一个异常复杂、且非常“以人为本”的过程。
虽然拍摄的过程辗转无数,但黄建新还是对剧组成员的奉献精神赞赏有加。很多演员为了出演《建国大业》也承受了不少损失,张国立就因为拍摄超期,致使另一边他身兼导演、主演的一部电视剧停机多日,损失不菲。此外,许多大牌明星在片中也是甘当绿叶,有些连一句台词都没有,甚至还有些明星最后戏份被剪,白辛苦了一场。在今年金鸡奖的颁奖礼上,曾参演该片的著名导演吴宇森特意调侃道:“本来可以凭借《建国大业》跻身演技派。”“《建国大业》见证了中国电影人的团结。”黄建新向记者表示,作为导演,影片的拍摄过程也让其颇为享受,毕竟拍片所到之处几乎一路绿灯,“南京的总统府和中山陵等历史景点都破例为剧组敞开了大门。”这也成为了他几十年拍片生涯中最难忘的记忆。
《建国大业》大事记
2008年10月:中影董事长韩三平接到任务——拍摄一部“全方位的、立体的、纪实色彩很浓的、正面表现建立新中国的影片”,为建国60周年献礼——《建国大业》由此诞生。
2009年1月:身为中国导演协会会长的黄建新接受韩三平的邀请,正式加盟《建国大业》,随后成为影片的联合导演。
2009年2月2日:影片正式开拍,整个拍摄时间持续3个多月。
2009年4月:影片进入剪接等后期程序,初剪版本长达3小时10分钟,最终则剪到了2小时15分钟。
2009年6月30日:影片正式确定上映档期——9月17日全国公映。
2009年7月3日:初步完成的《建国大业》送审,随后开始在专家、业内等领域多次试映。
2009年9月10日:《建国大业》在北京奥体中心举办盛大的全球首映礼,随后在天津、上海、南京、深圳等各地举办了数十场首映活动。
2009年9月17日:《建国大业》正式上映,当天票房1477万元。
2009年9月18日之后:首周4天半的票房即超过1.2亿元。影片在国内的最终票房约为4.2亿元,创下国产影片票房新纪录。目前仍在广大农村和二级市场放映。
商业电影的最新高峰
9月17日首映半天票房1477万元,首周四天半高达1.2亿多元,并把上映强度一直延续到10月底,强势冲过4亿元的关口。
《建国大业》最终惊人的票房恐怕没有任何人能够预料到。影片上映前,包括片方在内的诸多业内人士对其市场前景都比较保守,毕竟这只是一部成本3000多万元的主流电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影,)董事长、该片导演兼出品人韩三平之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低调地把票房目标定在1亿元,基本在影片的盈利线上下。
然而,《建国大业》的票房走势却从一开始就让所有人目瞪口呆:首映日半天票房1477万元,第二天即上升55%左右,高达2300多万元;接下来影片良的好口碑开始发挥功效,3天实现票房8650万元,首周4天半全国内地可统计票房就高达1.2亿多元,观众人次近400万,刷新了国产新片首映周的纪录。第二周市场曲线超强稳定,上映12天累计直逼2.5亿元,并把上映强度一直延续到10月底,强势冲过4亿元的关口。作为一部主流电影,能够在市场化的环境下取得如此成绩实属难能可贵。负责该片营销的中影营销公司总经理蒋德富曾向《综艺》记者表示,《建国大业》其实并没有得到什么“红头文件”等特殊支持。为了保证团体票的销售,中影营销公司还专门制作了一万多张片花、MV的DVD,“主攻各地政府的文化厅局、宣传部和组织部等相关部门。”
在市场环境中,一部影片能够取得如此的商业成功,其幕后的营销团队功不可没。从今年初开机以来,几乎每月都至少有一次《建国大业》的大型活动。而整个上半年举办的活动场次多达80场。此外,通过广泛的媒体合作,影片的广告几乎覆盖到了全国各地的传媒渠道。
电影宣传、营销的目的就是赢取足够的关注度,而《建国大业》在上映前就做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在影片上映的一个多月里,围绕《建国大业》的明星阵容和幕后故事,又引发了大量的社会话题与公众反馈。在影片的总策划,原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张和平看来,《建国大业》“几乎成了全社会关注的文化现象。”
《建国大业》的成功是电影商业化与市场化的成功。蒋德富介绍说,《建国大业》在商务推广方面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升温的过程。尤其在后期,随着明星的不断进入、宣传活动的日益频密,参与该片的广告主也越来越多,其热情节节高涨。到了影片首映时,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有多家赞助商参与。仅在形象授权与冠名领域一项就有蒙牛、奥迪等5大知名品牌。“除了现金收入以外,很多广告商还为影片贡献了大量的宣传机会,这直接助推了影片随后的票房走势”蒋德富向《综艺》记者表示。
《建国大业》的商业成功无疑让中影等出品方收获颇丰,同时对成立刚刚两年的中影营销公司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营销公司去年的总收入为4780万元,而2009年仅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就有4900万元。除了现金收入,在置换资源方面,一部《建国大业》置换的媒体资源就接近5000万元。如果以20%的比例折算,营销公司2009年实际获得的宣传资源价值超过8000万元,“甚至超过了发行公司的利润。”
主流电影的成功典范
韩三平表示,《建国大业》的创作原则“是要把历史事件放到电影中公正、客观、真实地叙述”,并且还要“让观众觉得好看”。
《建国大业》的故事情节本身在内地已是屡见不鲜,但影片上映后却赢得了观众的热烈反响,真正做到了街知巷闻。一部主流电影,提供的片酬基本为零,却吸引了172位明星加盟。这样的案例即便不能绝后,但肯定已是空前。另一方面,虽然拥有的明星如此之多,但影片却并没有因为星光过于璀璨而流于支离破碎。相反,有相当一部分观众盛赞影片本身的品质,尤其是演员们真诚精彩的表演。
尽管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与社会影响,但该片导演黄建新等主创还是更看重《建国大业》作为电影本身的成功。在他看来,“这不是一部宣传片”。影片的另一位舵手韩三平也不喜欢“主旋律”的提法,他更认可的分类是“主流意识形态电影”。韩三平表示,《建国大业》的创作原则“是要把历史事件放到电影中公正、客观、真实地叙述”,并且还要“让观众觉得好看”。从观众的反响来看,这些初衷基本实现。
《建国大业》也体现了内地电影人最新的一些思考成果。在韩三平看来,这部电影创作、运作的很多手法都具有实验性质,其成功未必可以完全复制,但其经验与模式无疑对国产电影的未来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比如,相比之前很多同样题材和类型的电影,《建国大业》的主创在讲故事时把视点放得很低,试图“从最简单的人的角度”去看待、描写那些曾经的历史风云人物。事实上,观众们最为津津乐道的也是对这些伟人们最真性情一面的表现。
与此同时,在具体的表现手法上,影片也不失新意。黄建新向记者表示,在创作之初,他就一再强调该片应是一部“有现代意识、现代表现手法的现代电影”。在他看来,电影本身一定要有 “表现力”。在拍摄过程中,黄导“充分调动了几乎所有的表现手段,希望能够通过电影的综合表现力来打动、影响观众”,并借鉴了很多电影的艺术手法,以期“透出一种独特的气质”。
电影人精诚团结的最佳体现
《建国大业》见证了“中国电影人的团结”。
最终的结果皆大欢喜。但鲜为人知的是,《建国大业》的整个运作过程其实极为紧张和仓促。按常理,这样的影片应该有6个月左右的时间酝酿、调整剧本,并完成各种人物设计和演员选择;再有5-6个月的时间完成各种布景和道具,之后是4—5个月的拍摄时间;最后还需要6-8个月的时间做后期。然而《建国大业》从项目确定到最终上映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韩三平最初接到拍摄任务时,时间就已经是2008年的10月份了。两个多月以后,他找到了自己的老友黄建新,“因为看重他的电影叙事能力。”而该片也实现了这两位老同学26年后的首次银幕合作。
2009年2月2日,《建国大业》正式开机。在随后的3个多月里,剧组先后辗转北京、南京、上海等地90多个场景,“差不多每天换一个地方。”影片的投资只有3700万元,面临的困难是巨大的。比如明星阵容的搭建,一开始并不像后来那么顺利。影片运作初期,出于对商业利益和具体角色的考量,明星们的态度并不坚决。“一直到了大约20位明星加入时心里才有了底。”黄建新透露,之后出演《建国大业》逐渐在电影圈中成为了一时的风潮,很多知名演员纷纷主动打来电话要求出演。最终,影片的表演阵容中前所未有地出现170多位华人明星,其中也囊括了成龙、章子怡、李连杰等几乎所有的一线大牌。
有了大把明星,如何排戏又成了难题。从监制的角度,黄建新认为大量明星的加盟是极有价值的,“第一这么多好的演员与明星,电影的质量有保证,小人物都能有彩儿;第二就是帮影片赢得了巨大的市场,明星变成影片最热的看点。”虽然陈可辛等同行好友都给他打来电话表示“嫉妒”,但身为导演,他坦言自己也很头疼,众多明星的加盟也为剧组的制片管理带来了巨大难度。例如片中有一个场景设在上海科协一栋历史建筑里,剧组一拍就是两个月,因为“很多明星都是从别的片场赶来,档期不固定,好不容易有两天时间,很宝贵,所以没办法,谁来就得拍谁”——《建国大业》的拍摄就是这样一个异常复杂、且非常“以人为本”的过程。
虽然拍摄的过程辗转无数,但黄建新还是对剧组成员的奉献精神赞赏有加。很多演员为了出演《建国大业》也承受了不少损失,张国立就因为拍摄超期,致使另一边他身兼导演、主演的一部电视剧停机多日,损失不菲。此外,许多大牌明星在片中也是甘当绿叶,有些连一句台词都没有,甚至还有些明星最后戏份被剪,白辛苦了一场。在今年金鸡奖的颁奖礼上,曾参演该片的著名导演吴宇森特意调侃道:“本来可以凭借《建国大业》跻身演技派。”“《建国大业》见证了中国电影人的团结。”黄建新向记者表示,作为导演,影片的拍摄过程也让其颇为享受,毕竟拍片所到之处几乎一路绿灯,“南京的总统府和中山陵等历史景点都破例为剧组敞开了大门。”这也成为了他几十年拍片生涯中最难忘的记忆。
《建国大业》大事记
2008年10月:中影董事长韩三平接到任务——拍摄一部“全方位的、立体的、纪实色彩很浓的、正面表现建立新中国的影片”,为建国60周年献礼——《建国大业》由此诞生。
2009年1月:身为中国导演协会会长的黄建新接受韩三平的邀请,正式加盟《建国大业》,随后成为影片的联合导演。
2009年2月2日:影片正式开拍,整个拍摄时间持续3个多月。
2009年4月:影片进入剪接等后期程序,初剪版本长达3小时10分钟,最终则剪到了2小时15分钟。
2009年6月30日:影片正式确定上映档期——9月17日全国公映。
2009年7月3日:初步完成的《建国大业》送审,随后开始在专家、业内等领域多次试映。
2009年9月10日:《建国大业》在北京奥体中心举办盛大的全球首映礼,随后在天津、上海、南京、深圳等各地举办了数十场首映活动。
2009年9月17日:《建国大业》正式上映,当天票房1477万元。
2009年9月18日之后:首周4天半的票房即超过1.2亿元。影片在国内的最终票房约为4.2亿元,创下国产影片票房新纪录。目前仍在广大农村和二级市场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