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关注朗读的有效性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vin_c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目前朗读指导教学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了解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朗读的指导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朗读目的不明确,忽略文本
  在朗读这一环节上,教师大多改变了过去学生集体朗读为主的方式,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个体读了小组读,小组读了集体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有效地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既不用心,也不用情,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脱离文本的要求,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2.朗读流于形式,忽略实效
  其一,朗读的时间不够充足。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5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足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
  其二,朗读重形式而轻实效。在实施课标改革之后,教师开始更新了教学观念,认识到了朗读训练的重要性,也改变了“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读”慢慢走进了我们的课堂,但效果不佳。
  3.朗读缺乏情境,忽略主体
  学生的情感是丰富的,但他们的情感流露不是随时涌现出来的,而是需要慢慢地酝酿,再通过一个个触发点才能激发出学生的深情和真情。在语文教学中光靠纯粹的朗读技巧,学生是无法读出感情的。
  二、如何关注朗读的有效性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上好“朗读”这一环节,让朗读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重焕光彩,让学生因朗读而“灵秀”起来,让课堂因有效的朗读而“灵动”起来呢?笔者认为应该在朗读教学中做到如下几点:
  1.朗读要有明确的目的
  朗读不是没有目的的乱读,而是为感悟和解读文本服务。但有的老师只是把朗读当作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一环,或者把朗读作为教学过渡的一种形式,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情绪,朗读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未雨绸缪,全盘考虑,从最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方面来精心设计朗读方法,让学生的朗读有明确的目的。
  2.朗读要切实有效
  叶圣陶曾告诫我们:语文老师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而是引导学生读书的。可见“读”是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拥有的权力,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学生是课堂主人的地位,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
  (1)充分朗读,勿走过场
  仔细观察我们的课堂,朗读教学没有真正促进阅读教学的展开。即便是大型的语文公开课在朗读教学上也只是走走过场而已。而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蕴藏情感的最佳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并要求使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走过场,草草收兵。
  (2)激发兴趣,体验成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为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我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如学生朗读时可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情况录音后进行比赛等等。
  3.朗读要深入情境
  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要引导学生体味文章内涵,深入文章情境,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当他们进入情境、进入角色,便容易“情动辞发”地读出感情,达到朗读的效果。
  (1)情感渲染,以情促情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的确,情是开启人们心扉的一把钥匙,情到之处,金石为开。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如何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拨动情感之弦,使抽象语言文字的学习变得情趣盎然,有滋有味。我认为首先应该从教师自身做起,以情促情,以情激情。当学生的心融于文本之中,真情注入文字之中时,感情就自然流露出来,从而“情融融,意切切”。
  (2)迁移意象,触发联想
  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大多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但要通过抽象的语言符号体会到作者浓浓的深情,并不是学生一读就能体会得到的。这时,教师应注意学生头脑中意象的迁移,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作品中的词语,引导学生从生动形象的文字描绘中,感知事物的特点,与头脑中已有的意象进行联系,从而触发联想,形成作品词语所蕴涵的意象。如此一番想象联想,才会使学生更容易走入到作品中去,学生读起来自然情动辞发。
其他文献
农村中学生质朴、纯性的一面,决定着这个群体的文质清新纯净,但他们生活阅历贫乏,使得他们的创作思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很多中学生在作文时无话可说,望题兴叹,脑袋一片茫然。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出一篇内容充实、生动的文章呢?这是我们语文老师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我在教学中总结了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一、化叙述语言为描写语言  学生词汇的贫乏,使其在进行对人物或者事物的描写上习惯于平铺直叙,当我们把
期刊
读好文章,如饮啍酒,久而弥笃。精妙的评语,同样使人如沐春风。它不但能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点燃学生的写作激情,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而且还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明确改进方向,使得作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写作文评语时,一定要注意字斟句酌,用心去写。既要讲求评语的实效性和艺术性,又要充分挖掘学生作文的优点,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学生在评语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信心,激发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因此
期刊
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与学生平等相处  首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是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的热心辅导者,要让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随意批评、讽刺、挖苦学生,致使他们不敢说话。相反,要耐心引导和鼓励学生,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  其次,教师应是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的营造者。只有师生处在一个平等地位进行研讨、争论,才能使学生真正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  二、
期刊
环境是文学作品内容的构成要素之一,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不论是散文还是小说诗歌,都有部分环境描写,对环境描写的考核也是高考考点之一,因此,对环境描写作用的分析归类很有必要。  一、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让故事的发生显得自然。例如鲁迅的小说《祝福》
期刊
一、语言训练的现状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在繁荣的背后出现了不少值得忧思的现象,其中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就是语言训练的削弱。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很多教师重视了“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等阅读形式,语言训练的内容越来越少。我们很难看到老师带领学生扎扎实实地学词写字,也很难看到老师切出大块时间进行默读、复述、背诵等训练。即使有这样的训练,也因为过分强调了自主而使得训练不到位;过分强调想怎么
期刊
一、钻研教材,引入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语文课程的评价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教学,改善课堂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中教学要求的安排和教学策略的选择,体现了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那么教师在教学中更要去积极响应,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在学习者身上培养发现快乐,创设符合学生心理,
期刊
一、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未成形,学习完全凭兴趣。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填鸭式硬灌,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的枯燥无味的“苦学”,就会导致学生 “ 畏学”“拒学”。因此,作为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创造学习语文的愉悦氛围,使他们变苦学、畏学、拒学为想学、乐学、勤学。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讲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那么,有哪些艺术技巧呢?
期刊
浙江地区初中段现普及了人教实验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生初次接触了“新闻”这一文体,对于陌生的文体,书中介绍为: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还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
期刊
一、“参”  《考试说明》是指导师生正确认识考试性质和要求、理解考试形式和范围的资料,是命题和应考的依据。它把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分为41个考点,能力量化为五个层级。如果我们能够引导学生“参”透《考试说明》,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其在复习中陷入各种练习的八卦阵。学生能根据《考试说明》和平时学习情况做好内容细化,循序渐进地把握知识的内涵、外延、异同、应用范围等,这样就抓住了能力要求的“神”。  具体操作时
期刊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一句在教参(人教版《必修三》)上有如是解释:“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怎能不泛起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据此种说法,“处处”为诗人寓居之地的家家户户。我认为,这种理解有值得推敲的地方。  首先,《秋兴八首》作于公元766年,正值安史之乱平定不久,民不聊生之际,果腹尚大为不易,又何来那么多新布新棉供夔州城里处处户户去“催刀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