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快速发展,是个体成长的一个特殊时期,也是一个关键时期。随着学生社会阅历不断丰富,思维能力迅速发展,促使他们产生了对成人感的强烈追求和感受。在追求独立自我的过程中,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会出现各种特殊的心理适应不良,产生迷茫、失落、无助等消极心理,渴望得到理解、支持和帮助。因此,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老师,要及时观察并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常见的心理问题,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班主任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学校工作的需要。
一方面,学校为实施全面素质教育,落实好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目标,在重视学校层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同时,也会重视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引起人们对身心健康的重视,也唤起了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有更多的学生开始关注自身的心理状况。在面对学习压力、人际交往中各种困惑时,他们也需要得到老师的帮助。在这种情况下,靠学校仅有的一两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努力,已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班主任老师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班级管理的需要。
经济的发展给社会带来深刻变化,特别是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加,以及社会对教育的高期望,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多挑战和更高要求。沿用传统的说教模式,已无法有效解决学生中出现的厌学、早恋、打架斗殴等问题。班主任要区别对待学生的品德问题和心理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以德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因此,班主任老师要综合运用教育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组织好班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坚持全面教育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以有效解决自己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二、班主任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班主任要做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应深入了解学生。第一,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学生的家庭结构、家庭经济情况、父母的工作及教育方式都是要了解的内容,还要了解一下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家庭地位等,因为这些因素都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产生影响。第二,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兴趣爱好、人际交往等,都要作为了解的内容。
班主任要做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应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活动设计、榜样学习、实践训练等集体形式,向学生传授一些必要的心理知识,针对学生提出的有普遍性的问题给予解答或辅导。在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健康心理的认识,并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必备的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2.针对不同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谈话与辅导
班主任在做好集体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要关注个别有心理问题学生的成长。学生所具有的成长烦恼、考试焦虑、交际障碍,多是个人问题,用集体教育的方法肯定不能有效解决。要区别对待学生的个别问题,可采用单独谈话、专项辅导、针对训练等方式,帮助学生分析利害关系,设置合理预期目标,建立信心,减轻压力与负担,消除困惑和障碍。如,对学生的成长烦恼,老师要了解产生原因后对症进行谈话与辅导。若是生理变化引起的成长烦恼,应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生理变化,防止学生步入认识误区或情感歧途。对有考试焦虑的学生,老师也要分清学生产生焦虑的原因来自自身还是父母等,通过沟通交流确定合理的期望值,提高应试技能,减轻或消除学生的焦虑症状。
3.加强家校协作,形成教育合力
新形势下,班主任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指导家长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外部环境而言,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家庭结构、家庭关系等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都有可能诱发学生的一些不良情绪。因此,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工具和手段,通过电话、微信群、 QQ群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向家长宣传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与技巧,如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家庭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等,指导家长在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总之,在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竞争激烈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等特点,对学校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班主任要承担起更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通過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每一个学生都成长为身体健康、心灵美好的人。
【参考文献】
[1]杨玲,赵国军主编.《学校心理学》,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宋丽微.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科学》,2014年10期
[3]刘晓西.对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J].《新课程学习(下)》,2012年03期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班主任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学校工作的需要。
一方面,学校为实施全面素质教育,落实好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目标,在重视学校层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同时,也会重视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引起人们对身心健康的重视,也唤起了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有更多的学生开始关注自身的心理状况。在面对学习压力、人际交往中各种困惑时,他们也需要得到老师的帮助。在这种情况下,靠学校仅有的一两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努力,已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班主任老师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班级管理的需要。
经济的发展给社会带来深刻变化,特别是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加,以及社会对教育的高期望,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多挑战和更高要求。沿用传统的说教模式,已无法有效解决学生中出现的厌学、早恋、打架斗殴等问题。班主任要区别对待学生的品德问题和心理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以德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因此,班主任老师要综合运用教育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组织好班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坚持全面教育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以有效解决自己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二、班主任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班主任要做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应深入了解学生。第一,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学生的家庭结构、家庭经济情况、父母的工作及教育方式都是要了解的内容,还要了解一下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家庭地位等,因为这些因素都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产生影响。第二,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兴趣爱好、人际交往等,都要作为了解的内容。
班主任要做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应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活动设计、榜样学习、实践训练等集体形式,向学生传授一些必要的心理知识,针对学生提出的有普遍性的问题给予解答或辅导。在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健康心理的认识,并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必备的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2.针对不同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谈话与辅导
班主任在做好集体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要关注个别有心理问题学生的成长。学生所具有的成长烦恼、考试焦虑、交际障碍,多是个人问题,用集体教育的方法肯定不能有效解决。要区别对待学生的个别问题,可采用单独谈话、专项辅导、针对训练等方式,帮助学生分析利害关系,设置合理预期目标,建立信心,减轻压力与负担,消除困惑和障碍。如,对学生的成长烦恼,老师要了解产生原因后对症进行谈话与辅导。若是生理变化引起的成长烦恼,应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生理变化,防止学生步入认识误区或情感歧途。对有考试焦虑的学生,老师也要分清学生产生焦虑的原因来自自身还是父母等,通过沟通交流确定合理的期望值,提高应试技能,减轻或消除学生的焦虑症状。
3.加强家校协作,形成教育合力
新形势下,班主任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指导家长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外部环境而言,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家庭结构、家庭关系等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都有可能诱发学生的一些不良情绪。因此,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工具和手段,通过电话、微信群、 QQ群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向家长宣传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与技巧,如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家庭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等,指导家长在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总之,在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竞争激烈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等特点,对学校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班主任要承担起更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通過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每一个学生都成长为身体健康、心灵美好的人。
【参考文献】
[1]杨玲,赵国军主编.《学校心理学》,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宋丽微.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科学》,2014年10期
[3]刘晓西.对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J].《新课程学习(下)》,2012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