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液罗氏菌的常规鉴定及其耐药性研究

来源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06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临床痰液标本中分离的220株黏液罗氏菌进行系统鉴定,试图建立1种简便适合常规实验室的黏液罗氏菌的鉴定方法,并了解其对临床常用的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特性.方法 常规方法分离菌株,对分离的菌株进行系统的生化鉴定,采用K-B法对分离菌株的耐药性进行检测.结果 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220株黏液罗氏菌菌落大多牢固黏附于血琼脂平板上,灰白色,不溶血,革兰阳性球菌,镜下多呈四联排列,也可见成双排列着,触酶阴性,在6.5% NaCl肉汤中不生长,杆菌肽、呋喃唑酮均敏感,据此可以简单、快速鉴定,并与相关菌属快速鉴别.黏液罗氏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利福平、四环素和万古霉素敏感,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庆大霉素、克林霉素、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和复方磺胺甲噁唑均高度耐药.结论 通过对分离出220株黏液罗氏菌的系统鉴定,总结出可以利用菌落黏性、镜下形态、触酶试验等简便的鉴定试验对临床标本中的黏液罗氏菌进行快速鉴定.确定为黏液罗氏菌引起的感染,可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用药.
其他文献
在肿瘤微环境中,树突细胞具有特异的免疫原性并上调免疫应答,但研究表明,在肿瘤微环境中也存在有专职行使免疫抑制功能的树突细胞.现就肿瘤微环境树突细胞诱导免疫耐受产生的机制及相关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与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探讨二者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 对深圳市松岗人民医院2006年3月-2011年10月应用腹腔镜与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72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纯胆总管结石1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61例.结果 72例患者中除3例因腹腔内粘连严重转为开腹手术治疗外均痊愈,总治愈率为95.83%,无感染、胆道损伤、胆瘘、腹腔出血、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再生障碍性贫血(AA)病理机制十分复杂.近年来对造血微环境方面的研究揭示AA患者造血微环境成分的异常越来越凸显,尤其是其骨髓基质细胞与淋巴细胞间的异常相互作用为免疫致病学说增添了新的内容并拓展了研究方向.AA免疫紊乱并非仅限于淋巴细胞,骨髓微环境成分亦参与其异常免疫反应.对骨髓微环境的研究不仅为AA与其他疾病的鉴别提供了新的方法,而且也能为其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的临床经验,并探讨其手术技巧和技术改进.方法 2010年11月-2012年11月,共实施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31例.采用4孔法,先游离胆囊,行胆道造影,然后扩大脐部切口提出空肠,完成Roux-Y吻合,还纳肠管后再切除囊肿,行胆肠吻合术.结果 31例患者,2例中转开腹,29例完成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根治术,手术时间为200 ~ 460 min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是在自然杀伤NK细胞表面呈克隆性分布、能够识别靶细胞上相应HLA Ⅰ类分子表位、调节NK细胞活性的一类具有抑制和激活功能的重要受体.KIR基因
目的 比较相同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预后不同的早期(Ⅰ、Ⅱ期)乳腺癌样本的基因表达差异,寻找有显著差异的基因,探索与早期乳腺癌预后有关的基因分型.方法 用Agilent4×44K人全基因组Oligo芯片对47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组织样本,结合其预后好、差数据,根据其临床预后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预后好)24例和实验组(预后差)23例,进行差异基因表达分析;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对两组乳腺癌样本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