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课是对学生实施思想影响、陶冶情操的一种重要教育途径和方式。德育课教学要充分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突出教学的实践性。本文通过对我国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德育课进行实践性教学的意义以及实践性教学在中职德育课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校 实践性教学 学生主体作用
目前,我国部分中职学校德育课的实效不尽人意,作为德育课的教学工作者,笔者认为德育课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知行合一”。因而,只有通过加强中职学校德育课的实践性教学,才能提高德育课的实效性。
一、当前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职生学习观念存在偏差。大多数中职生学习观念存在偏差,只强调专业课的学习,对于“为何学习”和“学什么”的认识比较局限。他们不愿意在德育课上花费太多时间,因此,教师只能在德育课教学中唱“独角戏”,学生难以主动溶入课堂教学,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不尽人意。
2.中职德育教师的教学方法欠缺。德育课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德育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目前虽然很多学校都拥有多媒体教室。但是在教学中很少有教师会真正认真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在德育课课堂教学中经常对学生照本宣科,同时对学生觉得难懂的地方也是一带而过,草率了事。
针对以上问题,在德育课教学中,发现实践性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模式。
二、德育课课堂实践性教学的意义
1.能够促进德育理论知识指导道德行为的养成。德育课实践性教学能够将书本中的理论性知识更形象生动地让学生理解掌握,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近社会,走近生活,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中的知、情、意、行有机地结合。在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中知、情、意、行是一个整体,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同时知、情、意、行与德育课的实践性教学关系密切。只有通过德育课的实践性教学才能更好地使道德品质中的知、情、意、行有机结合。道德品质中的知、情、意、行又能很好地指导德育课的实践性教学,因此两者是相互作用的。
三、实践性教学在中职德育课中运用的策略
1.通过情境教学,体现课内实践性教学效果。开展德育课内实践性活动教师要从学生平常的生活、学习、工作实践中发现、收集德育素材作为课堂德育活动的背景资料,根据素材设计情境,并以辩论、演讲、经历分享、角色扮演等活动为载体,融入相关的道德知识,借助学生的以往经历、体验、情感等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体验,学习相关的德育内容。学生通过自身的表演参与到课内道德教学中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了课堂德育课效果。例如:笔者在上《感受道德之美》时,通过学生表演小品《让座》创设两个人在公交车上针对为一位老人让座而引发争执的教学情境。小品是笔者自己根据教学内容编写的,课前先让学生练习。当在课堂上展示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整个小品表演下来,同学们观看得非常认真,比平时讲课的效果好了很多。表演结束后,当笔者问起在小品中两位人物有哪些行为是符合道德规范的,哪些行为是不符合道德规范的,学生们都能积极地回答。整堂课下来,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很好。通过这种小品活动学生不仅学习了课本内容,更学到了在实际的消费活动中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2.通过带领学生亲临现场,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法律、政治经济学等德育学科有些知识比较抽象,有的知识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很难理解。通过带领学生亲临现场,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易于构建知识,巩固知识。如在组织我校部分学生进行模拟法庭表演活动时,组织学生深入县人民法院旁听法官审判,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审判程序。这样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了活动,更好地理解了知识,形成了认识。
3.通过组织道德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感受道德。道德实践活动是学校日常教育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学校把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列入日常教育计划。每学期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一定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如开展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的实践活动,把学生置身于创造优美校园环境的实践中,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美、珍惜美;开展维护交通安全的实践活动,对学生来说提出了更高的纪律要求,更有利于遵纪守法习惯的养成。
总之,在中职德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只要把握好实践性教学,便可以凸显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中职学校德育课的实践性教学是中职学校德育课走出困境,同样也是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职业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易连云.重建学校精神家园[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杜威.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中职学校 实践性教学 学生主体作用
目前,我国部分中职学校德育课的实效不尽人意,作为德育课的教学工作者,笔者认为德育课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知行合一”。因而,只有通过加强中职学校德育课的实践性教学,才能提高德育课的实效性。
一、当前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职生学习观念存在偏差。大多数中职生学习观念存在偏差,只强调专业课的学习,对于“为何学习”和“学什么”的认识比较局限。他们不愿意在德育课上花费太多时间,因此,教师只能在德育课教学中唱“独角戏”,学生难以主动溶入课堂教学,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不尽人意。
2.中职德育教师的教学方法欠缺。德育课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德育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目前虽然很多学校都拥有多媒体教室。但是在教学中很少有教师会真正认真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在德育课课堂教学中经常对学生照本宣科,同时对学生觉得难懂的地方也是一带而过,草率了事。
针对以上问题,在德育课教学中,发现实践性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模式。
二、德育课课堂实践性教学的意义
1.能够促进德育理论知识指导道德行为的养成。德育课实践性教学能够将书本中的理论性知识更形象生动地让学生理解掌握,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近社会,走近生活,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中的知、情、意、行有机地结合。在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中知、情、意、行是一个整体,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同时知、情、意、行与德育课的实践性教学关系密切。只有通过德育课的实践性教学才能更好地使道德品质中的知、情、意、行有机结合。道德品质中的知、情、意、行又能很好地指导德育课的实践性教学,因此两者是相互作用的。
三、实践性教学在中职德育课中运用的策略
1.通过情境教学,体现课内实践性教学效果。开展德育课内实践性活动教师要从学生平常的生活、学习、工作实践中发现、收集德育素材作为课堂德育活动的背景资料,根据素材设计情境,并以辩论、演讲、经历分享、角色扮演等活动为载体,融入相关的道德知识,借助学生的以往经历、体验、情感等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体验,学习相关的德育内容。学生通过自身的表演参与到课内道德教学中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了课堂德育课效果。例如:笔者在上《感受道德之美》时,通过学生表演小品《让座》创设两个人在公交车上针对为一位老人让座而引发争执的教学情境。小品是笔者自己根据教学内容编写的,课前先让学生练习。当在课堂上展示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整个小品表演下来,同学们观看得非常认真,比平时讲课的效果好了很多。表演结束后,当笔者问起在小品中两位人物有哪些行为是符合道德规范的,哪些行为是不符合道德规范的,学生们都能积极地回答。整堂课下来,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很好。通过这种小品活动学生不仅学习了课本内容,更学到了在实际的消费活动中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2.通过带领学生亲临现场,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法律、政治经济学等德育学科有些知识比较抽象,有的知识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很难理解。通过带领学生亲临现场,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易于构建知识,巩固知识。如在组织我校部分学生进行模拟法庭表演活动时,组织学生深入县人民法院旁听法官审判,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审判程序。这样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了活动,更好地理解了知识,形成了认识。
3.通过组织道德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感受道德。道德实践活动是学校日常教育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学校把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列入日常教育计划。每学期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一定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如开展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的实践活动,把学生置身于创造优美校园环境的实践中,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美、珍惜美;开展维护交通安全的实践活动,对学生来说提出了更高的纪律要求,更有利于遵纪守法习惯的养成。
总之,在中职德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只要把握好实践性教学,便可以凸显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中职学校德育课的实践性教学是中职学校德育课走出困境,同样也是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职业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易连云.重建学校精神家园[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杜威.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