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国两制”理论对中国传统大一统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iffinro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之中,每当国家和民族出现分裂的时候,人民发出统一与和平的心声,犹为强烈。之所以人们有如此强大的统一之心,是因为中国传统的大一统思想早已渗入炎黄子孙的血液之中,反对分裂、和平统一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共识。因为只有和平与统一这一重要基础的存在,国家才能繁荣富强,人民才可以安居乐业。中华民族多难兴邦,特别是在近代饱受外国列强的侵略,长达有150年之久,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到处割地赔款,使中华民族丧失了民族尊严。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用他令人叹绝的政治智慧,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香港、澳门问题成功解决,不仅洗刷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耻辱,而且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的影响力。此外,“一国两制”理论在香港、澳门地区成功实践,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一国两制”;大一统思想;中华民族
  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勤劳勇敢、爱好和平的光荣传统,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充分体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曾创造出璀璨的文化,在人类文明与发展史册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的文明。纵观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文明,虽然有些国家曾经创造出绚丽多彩的文化,但是由于遭受外敌侵略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很多文明销声匿迹,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唯独中华文明是绵延不断的,一直从古延续至今。这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中国历史是分分合合的历史,自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后,中国就进入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随着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秦朝开始,中国又经历了多次朝代更替,在此期间,国家有过分裂,也有过统一。中华民族处在分裂时期,无论遇到多大的艰难与险阻,人民对于国家统一的信念,从未动摇过。
  1.大一统思想在中国具有深远影响
  中国古代的大一统思想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这一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就曾提出過“万国和”的主张。“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王国,万国和。’‘万国和’即天下各国一统于德者、道者、仁者,实现天下大同。这种‘万国和’的思想就为后来的大一统思想打下了基础。”[1]
  1.1共同思想文化意识
  在中国古代,统治者都会选择以一种具有统治地位的思想作为其统治的根基,如果要问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哪一家思想最具有影响力?答案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从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开始,在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可以说儒家思想是中国的正统思想,历代君王统治者,将儒家思想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
  在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的乱世社会中,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提出了“克己复礼,仁者爱人”的理念。春秋诸侯争霸,使得战火聊聊、民不聊生,这破坏了周朝的礼乐制度,孔子希望能够恢复周礼和实行仁政,进入一个有秩序的等级社会。“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一生的政治追求,实现国家统一,结束分裂是他一生的心愿。
  不但孔子有着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而且在中国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爱国志士,每当国家和民族处在危难之际,都会有人站出来,发出时代的最强音,激发炎黄子孙的爱国意识。国家和平与统一,贯穿每个历史时期,并且早已成为全体中国人的共鸣,这是中国传统大一统思想最为深刻的体现。
  1.2中国历史上民族长期不断的融合,形成了对统一民族的认同感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总共有56个民族,汉族占了人口绝大多数,还有其他55个少数民族,56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人,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当今中国之所以拥有56个民族,是因为在中国古代,民族之间长期的融合所形成的,一些少数民族和文化落后的民族,在历史上与汉族交往,学习汉族文化,尤其是学习儒家文化,对汉文化和儒家文化高度的认可。少数民族就这样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各民族之间逐步形成和认同一个共同的整体-----中华民族。
  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少数民族在吸收汉族文化精华的同时,汉族也吸收了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的观念深入人心,这是大一统思想集中的体现,团结统一已经成为民族的灵魂。在近代,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上上下下团结一心,共同反抗外族的侵略和西方殖民者的压迫,这是民族向心力的重要体现。
  1.3中国传统大一统思想的核心是维护国家统一
  中国近代历史是一段遭受外国列强侵略的屈辱历史,由于清政府前期闭关锁国,后期腐败无能,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中华民族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近代许许多多的爱国志士,带领中华儿女奋起抗击列强的侵略,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甲午海战、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这些都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的历史大事。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面对着外敌的侵略,中国人民顽强不屈,发起了强有力的抗争。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从此有了前进的方向,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近代两大历史任务,坚持不懈的努力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结束了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共产党现在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奋进。
  邓小平同志从小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在中华传统文化耳濡目染的影响下,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重大理论,使香港、澳门历史遗留问题成功解决,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统一成为中国人共同的思想意识。历史证明 “一国两制”理论,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祖国的和谐稳定和繁荣发展。   2.“一国两制”理论继承并超越了中国传统大一统思想
  2.1“一国两制”理论继承大一统思想
  “一国两制”理论与中国传统大一统思想有着密切联系,关于“一国两制”的根本出发点和基本原则,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2]大一统思想的核心就是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而“一国两制”理论表现在它继承了大一统思想中的“一个国家”的主体思想,以及追求统一的精髓。香港和澳门相继回归后,一个国家的主体思想没有改变,采用两种社会制度来解决现实的矛盾问题。“一国两制”理论对中华民族的民族统一和团结,起到了巩固作用,特别是“一国两制”理论在香港和澳门地区的成功实践,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2.2“一国两制”理论对中国传统大一统思想的超越
  “一国两制”理论不仅继承了传统的大一统思想的核心内涵,还对其有所超越,超越的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方式。历史上实现国家的统一多半是通过武力的方式实现统一,众所周知,战争使老百姓居无定所,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处在战火纷飞时期的人们,对于和平的渴望,尤其是对于幸福安定的生活,特别向往。
  而“一国两制”理论最显著的特征在于用和平的方式,成功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促成了国家的统一,维护了国家和民族尊严,避免了兵戎相见的不利局面,“骨肉相残”带给中华民族的只是心灵上的创伤,采用非和平的方式带给同胞们的是难以愈合的伤口。只有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才有助于维系同胞们的感情,使彼此不受伤害,因此和平是最佳的统一方式。“一国两制”理论是前无古人的创造性思想,是邓小平同志智慧的结晶,这一思想成功的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这对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一国两制”理论的历史意义
  3.1香港、澳门问题成功解决
  香港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失败后,于1842年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南京条约》中有一项条款就是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三个部分,从那时起香港就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香港回归祖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英双方前后经过22轮谈判,英国才同意将香港归还给中国。香港问题成功解决后,澳门也于1999年12月20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洗刷了百年的历史耻辱,这大大增强国民的凝聚力,对于台湾问题的解决,也给予了极大的信心。香港和澳门的回归,邓小平同志功不可没,他结合中国历史和实际情况,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方法,采取“一国两制”的方针,成功的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这对世界上还处在分裂的国家,具有借鉴意义。
  3.2“一国两制”对解决台湾问题,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起初是解决台湾问题,后来这一构想率先解决了香港问题。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后,一直保持稳定繁荣发展,这对解决台湾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所做的政治报告中,明确强调“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3]习总书记的这番讲话在海峡两岸引起了强烈反响,对于实现国家完全统一,两岸同胞有着充分的信心。
  “海峡两岸分离已将近70载,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中,这种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血浓于水的关系是不可改变的。”[4]“九二共识”是海峡两岸和平交往的政治基础,也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台海和平稳定的“定海神针”,一旦失去这个“定海神针”,就会地动山摇。因此,要坚持“九二共识”,促进两岸在各领域间的交往与发展,增强两岸同胞之间的感情。
  4.总结
  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与中国传统大一统思想,既是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的,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既是对中国传统大一统思想的继承,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也有所超越。香港、澳门问题成功解决,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国国际地位大幅提升,这是载入史册的大事。
  参考文献
  [1]裴传永.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12):341.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外文出版社,1993:30.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人民出版社,2017(10):57.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9):248-249.
  (作者單位: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必须“围绕‘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核心开展工作,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也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核心”。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能否落到实处,关键要抓基层党组织,从根本上重视起来。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组织的机体细胞,在党组织架构中位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要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做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是关键。  关键词: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考核;问题;对策  1
期刊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这样论述共产党人和全体无产者之间的关系的,他们提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可见,共产党始终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他们具有一致的利益。在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缔造
期刊
摘 要:新时期,企业做好党建思政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发展。党建思政工作的落实情况,直接关系着企业持续发展,影响到企业优秀文化建构。不过,现阶段企业内部在人事、文化、制度等诸多层面都存在局限,党建思政工作开展同样面临诸多困境。针对于此,本文即对新时期企业党建思想证工作的要点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提升企业党建思政工作有效性,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企业;党建;思政工作;要点
期刊
摘 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新时代的新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打造中华民族这支“梦之队”的筑梦人。师德师风关乎党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关乎教书育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更关系到教育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师德师风不正势必会损害教师队伍的形象和声誉,给教育事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务必下大力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师德、规范师行,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做“有理想
期刊
摘 要:工会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肩负着重要职责,发挥着特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每一个工会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企业工会;思想政治工作;职工  工会具有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先天优势,如熟悉职工基本情况,更容易被职工所接受等,但一般而言工会并没有将思想政治工作列为日常工作范畴,且在具体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时也面临一些困难,从而使得工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
期刊
摘 要:科学区是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材料、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地方,幼儿在操作中发现事物的属性、感知事物的变化,从而积累经验,并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通过一系列的材料投放,能够让幼儿喜欢科学探究,引起幼儿的探索兴趣从而培养良好的动手动脑探究行为。教师以观察为前提,根据幼儿的活动现状进行细致的观察,并对幼儿进行有效指导,通过一系列的指导使得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到一个跟高更深层次的水平。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众所周知,篮球运动员的心态对于比赛的结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有的运动员即使有很好的篮球的技术,但是由于过度的紧张,从导致在赛场上面的发挥失常,从而没有造成学生的比赛的结果不是十分的理想,尤其是对于中职生的篮球运动员来说,学校不重视运动员的心理的训练,所以为了提高中职生篮球运动员比赛的水平,基于此,本文对于中职生篮球运动员赛前紧张和克服方法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中职生;篮球运动員;赛前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企业发展已经步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给企业的发展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常态社会背景之下,企业要做好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企业内部的党组织一定要在企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要加大对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优化途径的探讨。  关键词:党建;思想政治;加强;创新  引言  现阶段,企业市场竞争日益严峻,各行各业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区的物业管理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小区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其也是当前我国小区物业管理中的一项重点难点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较高的话题。怎样进行小区管理中难题的化解,这是我们每个工作人员所要去思考的问题。而本文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中引入了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的思想,通过万物的矛盾对立和事物的发生规律等理念来融入到当前的小区管理中,希望能够借此来提升小区管理的效果。因此,本文以此为出发
期刊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开展对高校学生党支部整体功能及作用的发挥研究,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解决我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促进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为把我校建设成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提供组织保障。  但是现阶段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整体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尚存在一定的不足,相关研究也相对欠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