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脾气的文学大家郑板桥

来源 :小星星·阅读100分(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147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板桥(1693—1765)是我国清代大名鼎鼎的书画家和诗人,也是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大清官。不过,板桥可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的号。他名燮(xiè),字克柔,号板桥。
  关于这位老兄……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考中秀才,雍正十年(1732年)中举,乾隆元年(1736年)中进士。
  ●刚正不阿,机智幽默,做官清廉,为人慷慨。
  ●“扬州八怪”(扬州地区风格相近的书画家的总称)之首,诗、书、画样样都很棒。
  揭发人:潍县村民  王麻子
  活了六十几岁,我王麻子还从没见过这么怪的县官老爷。
  记得郑大人来我们潍县上任的那天,县城里面张灯结彩,鞭炮齐鸣。可是,郑大人来到衙门前,还没进门,就吩咐手下在墙上凿洞。一会儿工夫,衙门的墙就被凿出了十个铜盆大的窟窿。大家不知道郑大人的用意,围在衙门门口议论纷纷。
  听了郑大人的话,大家都说他做得好。一时间,喊冤告状的百姓络绎不绝,郑大人每天都要忙到深夜。他判案公正,我们都称他为“青天大老爷”。
  这位青天大老爷的怪事还有很多呢……
  ●每次出巡都不让人举“回避”和“肃静”牌子(别的官都爱逞威风)。
  ●不许鸣锣开道。
  ●穿着布衣草鞋,跟我们这些老百姓没区别。
  每遇到灾年,粮食歉收,郑大人都尽最大努力救济百姓。他责令富人们轮流施粥,还带头捐出自己的俸禄。灾情严重时,他还开官仓借粮给百姓应急。有小道消息(我女婿在衙门里当差)说,朝廷并没批准借粮,可是郑大人为了救济我们,自作主张打开官仓。这可是要摘乌纱帽的事啊!
  因为郑大人,我们平安度过了灾年。可是……
  郑大人被罢了官。他离开潍县的那天,我们大伙儿都去送行。他在这里做县令好几年,行李却只有一箱书和几件旧衣服,这跟前任县令离任时的场景差别太大了。
  揭发人:画家  吕子敬
  你也许不太认识我,我是个没什么名气的画家,住在苏州。我在梅花巷西头开了家画馆,靠卖画为生。我最擅长画的是梅花。
  有一天,郑板桥突然来到苏州,也开了家画馆,位置就在梅花巷东头。他的名声那么大,找他作画的人络绎不绝,我的生意一下子变差了很多。不过,奇怪的是,他常画竹子和兰花,也有时候画些山水花鸟,就是不画梅花。
  有一次,一位吏部尚书退休回到苏州,听说郑板桥在这里开了画馆,就指名让郑板桥为他画一幅梅花图,还说要付很多银子给他。不过,郑板桥却拒绝了他。
  哈,原来大名鼎鼎的郑板桥不会画梅花!在苏州城,说起画画,除了他当然就要数我画得最好了。不出所料,尚书大人真的来找我了。我的生意重新好起来,甚至比以前还要好。
  就这样,三年过去了。郑板桥要去扬州了,临走之前请几个朋友吃饭,我也去了。大家提议让郑板桥画幅画留作纪念,于是,郑板桥铺开画纸,拿起画笔……
  天哪,原来他不仅会画梅花,而且画得惟妙惟肖,比我还要好!这时,其中一个朋友跟我说,当年尚书大人来找我画梅花其实就是郑板桥推荐的。
  看,他这个人就是这么怪,明明会,却愿意被别人认为不会。他的气度让我佩服,他这个朋友,我这辈子交定了!
  揭发人:“扬州八怪”之一   金农
  在我们“扬州八怪”里面,艺术成就最高的就是郑兄了。他有个怪脾气,就是写字时,要把几种字体混在一起写,号称“板桥体”,画画只肯画兰、竹、石,还说……
  他六十一岁时被罢了官,没有了朝廷俸禄,就来到扬州,靠卖书画为生。他啊,竟然自己定了一个书画价目表,还写得大大的贴出来。
  這怎么像话?!我们的观念一直是这样……
  不过,我们表面不赞同,心里还是挺羡慕的。他定了价目表以后,请他写字作画的人络绎不绝,生意好得不得了。不过别误会,他可不是贪钱的人,相反,看到有才气的穷书生,他还会大方地拿出银子来资助呢。
  说实话,我倒是挺喜欢他这种做法的——聪明、坦诚、自由自在。我也挺喜欢他——尽管他真的有点儿怪。
其他文献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如果你以为玩太多就会“玩物丧志”,那可真是大错特错啦!会玩的孩子也许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哦!不信就来认识一下这些玩出来的大科学家吧!  博物学家、社会生物学创始人:我的父母用一根扫帚柄、一个衣架和一片薄纱布帮我做了第一张捕蝴蝶的網,它是我最喜欢的玩具。我从9 岁开始用这张网,它先把我变成了一个猎手,后来使我成了博物学家。  数学家、物理学家:我小时候一直喜欢组装玩具,我觉得亲
期刊
我是一個小侦探。每当我偷偷摸摸玩游戏的时候,注意力都会高度集中,生怕被爸爸妈妈发现。这时,我的耳朵和蝙蝠一样灵敏,能够准确分辨家人的脚步声。  听,十二点钟方向传来一阵小碎步声。这明显是没有穿鞋的人脚丫子踩在地板上发出的声音。我缓缓地舒了一口气,这一定是我两岁的弟弟——跳跳!果不其然,他用小胖手粗鲁地推开门,用稚嫩的嗓音冲我喊道:“姐姐,我想看《小猪佩奇》啊!”我只好分一点儿薯片给他,把他哄去看电
期刊
“啊啊啊!要迟到啦!”今天起得太晚,为了不迟到,我只好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近道。  跑啊跑,马上到了,前面就是学校!咦,路中间怎么有个门?我刹不住脚,一头就冲过了门。这是哪儿?稻浪层层,鸟语花香,莫非刚才跨进了动画片《哆啦A梦》里的任意门?我找到一位村民,向他说明了情况。他惊讶得张大了嘴巴,连连摊手,表示他也没有办法。我情急之下推开他的家门,没想到眼前又是另一番景象……  一座巨大的铁塔高高耸立,
期刊
草叶上趴着的毛毛虫会变成翩翩起舞的蝴蝶,可是,为什么看起来丑丑的毛毛虫会变成漂亮的蝴蝶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毛毛虫的变身过程吧!  观察内容  用剪刀將大塑料瓶的顶部剪去,然后把带有毛毛虫的枝条放进铺有湿纸巾的瓶子里。  再剪一块薄纱布盖在瓶子开口处,用铁丝固定住。定时往瓶子里添加新鲜的叶子,最后观察里面毛毛虫的变化。(注:此实验需家长陪同。)  你会发现  若干天后,里面的毛毛虫变成了蝴蝶。 
期刊
今天一出门,调皮的阳光就跳到我身上,暖暖的,让人感到愉悦。同学们来到北湖公园,快乐得像一群小鸟。在这里,我们举行了一场令人难忘的运动会。  首先举行的是拔河比赛。一声清脆的哨声过后,男生们开始比赛了。我们女生站在两队的旁边拼命地喊:“加油!加油!”好让男生们有更多的力气赢得比赛。“一二,一二……”队员们也喊着号子给自己鼓劲儿。“嘀——”哨声再次响起,原来我们这边的男生取得了胜利,他们高兴得连蹦带跳
期刊
春节俗称“过年”,千百年来民间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年俗文化。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江西年俗文化具有自己的特色。  南 昌  对南昌人来说,“过了廿四,天天都是年”,不过有人早上过年,有人中午或晚上过年,外出的家人都要在除夕之前赶回家“团年”。  抚 州  元宵夜,女孩们三五成群,前往户外菜地“掸青”,每人扯下一把菜叶,然后在周身上下抽打一遍。  吉 安  除夕夜吃完团圆饭后,要在灶膛里埋入木炭、茶枯饼等
期刊
我的家乡——南昌,是八一起义打响第一枪的地方,这里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迹、静静流淌的赣江……  气派的滕王阁坐落在赣江东岸。它始建于唐永徽四年,也就是公元653年,因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所作《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百世。夜幕降临时,古老的南昌因它而变得格外美丽。在五颜六色的灯光的装饰下,它那亮丽的身姿倒映在水中,犹如一座镶嵌
期刊
一提到猪,你是不是立刻会想起它憨憨笨笨、肥头大耳的模样呢?可千万别小看了猪哦,它的本领可大著呢,平时只是深藏不露而已,不信就往下看吧!  会狩猎的猪  早在18世纪的时候,英国人狩猎时,常用猪来追捕猎物。因为猪的嗅觉非常灵敏,能嗅出40米远的沙鸡和其他猎物,且能飞速地去追赶猎物。所以,猪可以做猎人的得力助手。  会救生的猪  意大利有位动物学家,曾训练出一对会救生的猪。这对救生猪曾在阿尔卑斯山区雪
期刊
改革开放,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已走过了40年的历程,成为几代人的时代记忆。出生于新时代的小学生们,可能还没能理解“改革开放”这一名词背后的深刻意义。近日,《小星星》杂志社的编辑们来到兴国县第三小学,举行了一场“迎国庆·颂改革——亮眼看家乡”主题活动。  活动伊始,主持人首先为同学们介绍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生活及国家建设的种种变化。接着,合唱团的同学走上台来,饱含热情地为大家带来了歌曲小
期刊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眼神就是一个人心灵的晴雨表。从小到大,我见过许多眼睛,见过各种不同的眼神:有的和蔼可亲,有的坚定自信,有的忧郁悲伤……其中我最难忘的是王老师的眼睛。  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王老师正兴致十足地给我们讲一道阅读分析的难题。她神采飞扬,吸引着所有人的注意力,除了我的同桌。  我的同桌是个调皮的男生,那段时间他迷上了玩陀螺。我知道他刚刚入手了一个新的战斗陀螺,这不,他正低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