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诚实务实
商机无穷
梁淦基
梁淦基
1947年出生於印尼华侨世家。1973年来港创业,成立美丽达实业有限公司、东莞美丽达电子有限公司。现任中国侨联委员、香港侨界社团联会副会长、香港华侨华人总会会长、中国高等院校香港校友会联合会名誉会长兼副会长、香港侨友社名誉会长、华侨大学香港校友会荣誉会长、北京大学中国研修班同学会会长等职。
Nio Kam Kie,
Born in an Indonesian overseas Chinese's family in 1947. He came to Hong Kong to start his business in 1973 and established Marido Industrial Co., Ltd. and Dongguan Mei Li Da Electronics Co., Ltd..Currently, he serves as the committee member of the Associ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vice president of the Feder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Society in Hong Kong, the chairman of Gener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 and Overseas Chinese in Hong Kong, honorary president and vice chairman of the Hong Kong Alumnus Federation of Chinese University, honorary president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Friends Club in Hong Kong, honorary president of Hong Kong Alumnus Feder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University, the chairman of Classmates Association of Further-Education Class of Peking University etc..
“温文尔雅”,是梁淦基先生给人的第一感觉。他身材修长、面容和善,不俗的言语散发出学者气质,体现的是儒者风范。这种气质与其从事的商业活动结合,形成了特定的称谓——儒商。
作为一名印尼归侨,他秉承海外华侨慈善博爱之传统,尽己所能博施广济。並在担任中国侨联委员、香港侨界社团联会副会长、香港华侨华人总会会长、香港北京大学中国研修班同学会会长等多项社会职务期间,广泛维护广大归侨权益,投入到慈善公益事业之中,用拳拳的爱国心架设起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桥樑。
知青岁月铸品格
众所周知,印尼有数以百万计的华侨华人,他们为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1947年,梁淦基出生於印尼,成为家族中的第五代华侨。他的父亲是当地侨领之一,曾参与接待当年访问印尼的中国代表团。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在长辈们经常谈论中国事情的耳濡目染中,他懂得了自己身上流淌着炎黄血液,对祖国的嚮往成为他儿时的梦想。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印尼政权的更替,导致了军人执政,一场血风腥雨与此同时向印尼华侨华人侵袭而来,很多华侨选择了离开这个令人失望的国家。当时,梁淦基正读大学二年级,摆在他面前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到欧美国家继续读书完成学业;一是回到祖国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如果没有受到父亲和长辈们爱国之情的影响,那麽他或许会选择去发达国家,这对於将来的发展非常有利。但是,回到祖国是他儿时的梦想,是绿叶对根的情意,选择回国成为他心中的唯一。
令梁淦基没有想到的是,当他的脚步踏上祖国土地不久之後,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在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下,千万知青离开了教室,走进了农村的大课堂。梁淦基再次失去了读书的机会,成为知青行列中的一员,被分配至海南岛国营农场。虽然海南有“自古琼崖称此岛,琼崖毕竟佔春光。”之美誉,但也有宋朝著名诗人苏轼的“九死南荒”之语。迤逦的风光並不是为知青们所呈现,等待他们的只有荒凉的不毛之地。他们住在茅草堆砌的房屋里,昏暗的油灯灯光下,时常有毒蛇悠闲地缠绕於蚊帐顶部,蜈蚣从床沿穿梭而过,蚊虫的哼鸣组成了夜间的“交响曲”。环境的艰苦令人难以想象,夜里担惊受怕过後,白天还要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生活及工作条件十分艰苦。
然而,文明的落後、环境的恶劣、土地的荒凉並没有让梁淦基丧失斗志,他每天都很乐观地勒紧裤带进行垦荒生产。孟子云:“天将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或许,梁淦基知道这是精神与意志的锤炼,咬紧牙关、快乐地面对一切,也因此获得人生境界的昇华。在这段难忘的知青岁月,汗水的洒播为他带来了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奋勇前进的精神,更为他铸造了如同儒者般宠辱不惊、豁达开朗的品格,为开启事业的大门提供了精神钥匙。
诚实守信为儒商
1973年,梁淦基从内地来到了香港。虽然生活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他並没有醉心於都市的灯红酒绿。“成由俭、败由奢”的古语和知青时的一贯作风,让他懂得只有勤俭才能立业。做过几个月的散工之後,他很快积累了一些资金,便与人合作做起了生意。有了人力和物力的双重保障之後,他又与人合办了电子手表加工厂。七十年代末,电子表大行其道,是表类市场的宠儿。正是在这种欣欣向荣的市场环境中,他的商业呈现出春天般生机盎然发展态势,当资金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後,他决定进行事业的拓展。1984年,他将工厂迁至东莞。起初公司只是生产电子数字表,用的是日本精工的材料,日商见他为人朴实诚信,指定他的工厂代理生产其品牌电子表,从而奠定了美丽达在行业内的重要地位。八十年代,其生产的各类精工手表畅销於亚洲、欧美、中东、南美洲等地区,月产量曾一度达到200多万隻。到了九十年代,他的商业活动不再局限於电子表行业,当掌上遊戏机风靡全球时,他很快抓住了这一商机,投入资金进行研发和生产。现在,美丽达每月生产的掌上电子遊戏机多达100多万台,远销至世界各地。2003年8月份,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规模16000多平方米、可容纳1000多员工的美丽达新厂在东莞正式落成,据梁淦基先生介绍,年底员工数量将会增至1500多人。他的事业之帆因新厂的投入而变得充满动力,也以最快的速度破浪前行。
事业能够如此平稳地发展,梁淦基先生认为诚实守信最重要。他是个“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认为做生意固然要获利,但其前提必须是互惠互利的原则。在与他合作的各国商人中,以犹太人、印度人和中东人居多,为了和他们结成朋友般的合作关係,他还专门学习了这两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交往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他们的生活习惯,谈判活动中做到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正是这种细心,让他与具有国际商业智慧的犹太人周旋得游刃有餘,且赢得对方的信任,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的成功让印度朋友很羡慕地问道:“怎麽样才能赚钱呢?”梁淦基先生笑着说:“诚信互惠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径。”有句俗语正好印证了他的话,那就是“庸人赚今日,智者赢明朝。”怎麽样成为商业上永恒的赢家?诚信使然。
在“君子重信义,诚信值万金”的儒家思想影响下,梁淦基先生採摘到了事业的丰硕果实。在诚信对待客户的同时,他还追求产品品质的完美,经常独自到日本参观和考察有关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包装,然後再将先进理念传达给研发人员,以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为了防止假冒仿製掌上遊戏机影响公司的信誉,他甚至不惜提高成本加入了防伪芯片,大大增强了客户们购买的信心。这种使产品完美化的经营理念,使得掌上遊戏机产品生产厂家面临大浪淘沙之时,美丽达依然红火,保持着旺盛的市场活力。
梁淦基先生认为,生意的蓬勃发展有赖於前述种种经营理念之外,更依靠员工们的努力工作。难道经常加班加点没有让他们懈怠吗?没有。在员工的管理上,梁先生亦保持着儒家思想,充分考虑到他们的福利待遇,每年公司都要举行丰富多彩的文艺汇演,开展具有团队精神的体育竞赛,以及进行闲情雅緻的短途旅遊等文艺康乐活动,员工生活丰富了,心情好了,必然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热火朝天的生产中去。正是他充分运用儒商所必备的诚信化经营和人性化管理,美丽达的发展才能一浪更比一浪高。
时间已经步入到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正发生着日新月異的变化。有人问:“中国需要什麽样的商人?”回答不一,多数集中於向犹太人、日本人学习,成为和他们同一类型的商人。其实,中国最需要的是运用中华儒学文化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商人,这就是时代在呼喚的儒商。梁淦基先生无疑是其中的一位,他充分领会儒家精神,融入到事业的发展之中,成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爱国侨心蕴博爱
侨者,桥也,筑慈善之路、架爱国之桥。梁淦基先生作为家族中的第五代华侨,更是将先辈们的爱国情感沉淀於心中。他创办的美丽达公司,所生产的商品主要是出口销售,从品牌意义上说,他提供了民族品牌进入国际市场的成功案例;从外汇创收角度看,他为国家的外汇储备贡献了一份力量。然而,实业报国只是他表达爱国情感的一种方式。
鑑於梁淦基先生长期发挥爱国桥樑作用,他被推选为中国侨联委员、香港华侨华人总会会长、香港侨界社团联会常务会董和副司库、香港北京大学中国研修班同学会会长等社会职务逾十个。梁淦基先生说:“担任社会职务並不是沽名钓誉,一定要做实事。有多少职务,就应当付出多少。”正是本着这种务实的工作态度,他连续两届担任香港北京大学中国研修班同学会会长,原本的一届轮流制却因为他的出色工作而产生了变化。说起北大研修班同学会,他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可见倾注精力之多。他介绍说:“1998年11月,由曾经参加过北京大学对外交流中心设立的中国研修班的香港工商界人士筹划成立。名为同学会,实际上更像是小型的商会,会员大多数是香港製造业、金融、保险、银行、物流、建筑、电子、食品、珠宝等各类企业的负责人或高级管理人士,他们有相当部分已经在香港或是国外接受过高等教育,走进北京大学研修,目的是了解国情和增进对祖国改革开放的认识,在历届会长的努力下,发挥了香港和内地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桥樑作用。” 北大研修班同学会成立後,受到了北大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曾先後受到国务院港澳办商务部、中央统战部、全国政协的热情接待。2005年11月27日,梁淦基先生率领香港北大研修班同学会一行20人来到黑龙江考察访问。当时,哈尔滨市水污染事件尚未彻底结束,他们受到了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规格接待,以此对代表团的来访表示感谢。在为期三天的考察访问中,梁淦基先生一行先後了解到哈尔滨的治水情况,询问了黑龙江省省情、重点产业以及“十一·五”规划等相关情况,並参观了“九三”油脂厂等重工企业。在此次访问期间,梁先生提出:“哈尔滨重工业和香港轻工业经济互补性强,通过考察可以让更多的港商加深对黑龙江的了解,增加投资信心。”同时,随行的一些团员经过实地考察之後表达了投资意向。
当然,诸如此类的活动已经成为梁淦基先生主持工作期间的固定会务。旨在通过香港北大研修班同学会这一平台,构筑起香港与内地经济、商贸交流与合作的桥樑,促进香港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的稳定,以及为“一国两制”政策的贯彻和落实作出积极努力。
从梁淦基先生参加北大研修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学无止境的人,前些日子他还在香港公开大学念书。他认为,书到用时方恨少,自己知道的东西,如沧海一粟,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与时俱进。在社会公益事业上,他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譬如他现任香港华侨华人总会会长,在前任会长古宣辉先生的治会方针和工作态度的影响下,他认为自己受益匪浅。前不久,他还与古会长一起,到北京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进行沟通和联繫,反映本港侨界人士的一些想法和建议。同时,他还介绍说,近年来华侨华人总会在前任会长古宣辉先生的领导下,凡本港侨界人士在内地及国外遇到不公平的事件发生时,总会都会出面协调,或从政治、经济、法律、外交等层面,寻求合理合法的方式予以解决。故而,不少香港侨界人士称总会为名副其实的侨人之家。其实作为华侨华人总会领导成员之一,梁淦基先生又何尝不是亲力而为呢?只不过他从未想过在功劳薄上写上自己的一笔,这就是一位儒者的豁达胸怀。
参加这麽多的社会职务,梁淦基先生经常要为慈善公益事业出钱出力。当然,他的所有慈善行动都是通过社团组织的名义去进行,这正是他不计名利、低调处事的风格。据不完全统计,非典疫情期间,他曾先後在香港和北京捐款;他曾在贵州省大方县捐建希望小学;他还是多个社团的名誉会长,对香港各侨社举办的各类公益活动都是热心隻持……
梁淦基先生说:“捐款是在我的能力范围内进行的,並没有多少,只是想尽一点绵薄之力。” 他之所以执著於慈善活动,是因为他的博爱,是因为他的爱国情,祖国遇到困难,内地贫困地区孩子无法正常上学,在香港举行的扶危济困活动,他能坐视不管吗?这不是他应有的儒者风范,更不符合他作为华侨的身份,他一定要去关心和关注,最大限度贡献自己的力量。据他透露,明年将有一项定点扶贫计划要去实施,届时他又要开始忙碌了。
守护家庭责任重
多年来,在梁淦基先生的关心和照顾下,曾经得过重病的夫人病情已经大为好转。这对温馨和睦的夫妇育有一女。作为父亲,梁先生永远是女儿心中的高山。在教育女儿方面,他可以说是用心良苦。为了让女儿能够见多识广,增加她的社会阅历,他每年都要带女儿去国外旅遊,足迹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他经常教导女儿学会如何为人处事,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物质生活上,他对女儿严格要求,常常告诫她说:“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不能只懂得去享受,更应该学会用双手和智慧去创造社会价值。”使她养成了勤俭的生活态度。在学习生活方面,他以自己的勤奋为女儿作出表率,激励她努力学习。
或许,正是有梁先生这样一位严厉中渗透慈爱的父亲,他的女儿才会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看得更高、更远,无论是继承家族事业,还是另辟蹊径,未来会收获得更多。
在回答笔者的最後一个问题“什麽是华侨华人的精神?”时,梁淦基先生这样阐述:“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华侨华人的经济角色很重要,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这一点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在政治上,随着当地政府的政策放开,一定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归侨,在经济上要服务祖国,在政治上要支持祖国。尽管华人是入了别国国籍,也同样会起到联繫海内外的桥樑作用。特别是那些无私捐赠给祖国的华人,令我非常感动和佩服。你问我华侨华人的精神是什麽?那就是无论从商参政,是中国人流的就是中国血,都应该有着一颗中国心,这也许是所有华侨华人精神的基本内涵。”
梁淦基先生用儒者风范开启了事业大门,是为儒商;他用慈善博爱付之於爱国报国,无愧侨心。他的人生如诗:“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掛云帆济沧海。”未来,他一定会在人生的海洋上激荡起更多的生命浪花!
商机无穷
梁淦基
梁淦基
1947年出生於印尼华侨世家。1973年来港创业,成立美丽达实业有限公司、东莞美丽达电子有限公司。现任中国侨联委员、香港侨界社团联会副会长、香港华侨华人总会会长、中国高等院校香港校友会联合会名誉会长兼副会长、香港侨友社名誉会长、华侨大学香港校友会荣誉会长、北京大学中国研修班同学会会长等职。
Nio Kam Kie,
Born in an Indonesian overseas Chinese's family in 1947. He came to Hong Kong to start his business in 1973 and established Marido Industrial Co., Ltd. and Dongguan Mei Li Da Electronics Co., Ltd..Currently, he serves as the committee member of the Associ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vice president of the Feder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Society in Hong Kong, the chairman of Gener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 and Overseas Chinese in Hong Kong, honorary president and vice chairman of the Hong Kong Alumnus Federation of Chinese University, honorary president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Friends Club in Hong Kong, honorary president of Hong Kong Alumnus Feder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University, the chairman of Classmates Association of Further-Education Class of Peking University etc..
“温文尔雅”,是梁淦基先生给人的第一感觉。他身材修长、面容和善,不俗的言语散发出学者气质,体现的是儒者风范。这种气质与其从事的商业活动结合,形成了特定的称谓——儒商。
作为一名印尼归侨,他秉承海外华侨慈善博爱之传统,尽己所能博施广济。並在担任中国侨联委员、香港侨界社团联会副会长、香港华侨华人总会会长、香港北京大学中国研修班同学会会长等多项社会职务期间,广泛维护广大归侨权益,投入到慈善公益事业之中,用拳拳的爱国心架设起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桥樑。
知青岁月铸品格
众所周知,印尼有数以百万计的华侨华人,他们为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1947年,梁淦基出生於印尼,成为家族中的第五代华侨。他的父亲是当地侨领之一,曾参与接待当年访问印尼的中国代表团。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在长辈们经常谈论中国事情的耳濡目染中,他懂得了自己身上流淌着炎黄血液,对祖国的嚮往成为他儿时的梦想。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印尼政权的更替,导致了军人执政,一场血风腥雨与此同时向印尼华侨华人侵袭而来,很多华侨选择了离开这个令人失望的国家。当时,梁淦基正读大学二年级,摆在他面前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到欧美国家继续读书完成学业;一是回到祖国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如果没有受到父亲和长辈们爱国之情的影响,那麽他或许会选择去发达国家,这对於将来的发展非常有利。但是,回到祖国是他儿时的梦想,是绿叶对根的情意,选择回国成为他心中的唯一。
令梁淦基没有想到的是,当他的脚步踏上祖国土地不久之後,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在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下,千万知青离开了教室,走进了农村的大课堂。梁淦基再次失去了读书的机会,成为知青行列中的一员,被分配至海南岛国营农场。虽然海南有“自古琼崖称此岛,琼崖毕竟佔春光。”之美誉,但也有宋朝著名诗人苏轼的“九死南荒”之语。迤逦的风光並不是为知青们所呈现,等待他们的只有荒凉的不毛之地。他们住在茅草堆砌的房屋里,昏暗的油灯灯光下,时常有毒蛇悠闲地缠绕於蚊帐顶部,蜈蚣从床沿穿梭而过,蚊虫的哼鸣组成了夜间的“交响曲”。环境的艰苦令人难以想象,夜里担惊受怕过後,白天还要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生活及工作条件十分艰苦。
然而,文明的落後、环境的恶劣、土地的荒凉並没有让梁淦基丧失斗志,他每天都很乐观地勒紧裤带进行垦荒生产。孟子云:“天将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或许,梁淦基知道这是精神与意志的锤炼,咬紧牙关、快乐地面对一切,也因此获得人生境界的昇华。在这段难忘的知青岁月,汗水的洒播为他带来了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奋勇前进的精神,更为他铸造了如同儒者般宠辱不惊、豁达开朗的品格,为开启事业的大门提供了精神钥匙。
诚实守信为儒商
1973年,梁淦基从内地来到了香港。虽然生活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他並没有醉心於都市的灯红酒绿。“成由俭、败由奢”的古语和知青时的一贯作风,让他懂得只有勤俭才能立业。做过几个月的散工之後,他很快积累了一些资金,便与人合作做起了生意。有了人力和物力的双重保障之後,他又与人合办了电子手表加工厂。七十年代末,电子表大行其道,是表类市场的宠儿。正是在这种欣欣向荣的市场环境中,他的商业呈现出春天般生机盎然发展态势,当资金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後,他决定进行事业的拓展。1984年,他将工厂迁至东莞。起初公司只是生产电子数字表,用的是日本精工的材料,日商见他为人朴实诚信,指定他的工厂代理生产其品牌电子表,从而奠定了美丽达在行业内的重要地位。八十年代,其生产的各类精工手表畅销於亚洲、欧美、中东、南美洲等地区,月产量曾一度达到200多万隻。到了九十年代,他的商业活动不再局限於电子表行业,当掌上遊戏机风靡全球时,他很快抓住了这一商机,投入资金进行研发和生产。现在,美丽达每月生产的掌上电子遊戏机多达100多万台,远销至世界各地。2003年8月份,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规模16000多平方米、可容纳1000多员工的美丽达新厂在东莞正式落成,据梁淦基先生介绍,年底员工数量将会增至1500多人。他的事业之帆因新厂的投入而变得充满动力,也以最快的速度破浪前行。
事业能够如此平稳地发展,梁淦基先生认为诚实守信最重要。他是个“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认为做生意固然要获利,但其前提必须是互惠互利的原则。在与他合作的各国商人中,以犹太人、印度人和中东人居多,为了和他们结成朋友般的合作关係,他还专门学习了这两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交往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他们的生活习惯,谈判活动中做到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正是这种细心,让他与具有国际商业智慧的犹太人周旋得游刃有餘,且赢得对方的信任,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的成功让印度朋友很羡慕地问道:“怎麽样才能赚钱呢?”梁淦基先生笑着说:“诚信互惠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径。”有句俗语正好印证了他的话,那就是“庸人赚今日,智者赢明朝。”怎麽样成为商业上永恒的赢家?诚信使然。
在“君子重信义,诚信值万金”的儒家思想影响下,梁淦基先生採摘到了事业的丰硕果实。在诚信对待客户的同时,他还追求产品品质的完美,经常独自到日本参观和考察有关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包装,然後再将先进理念传达给研发人员,以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为了防止假冒仿製掌上遊戏机影响公司的信誉,他甚至不惜提高成本加入了防伪芯片,大大增强了客户们购买的信心。这种使产品完美化的经营理念,使得掌上遊戏机产品生产厂家面临大浪淘沙之时,美丽达依然红火,保持着旺盛的市场活力。
梁淦基先生认为,生意的蓬勃发展有赖於前述种种经营理念之外,更依靠员工们的努力工作。难道经常加班加点没有让他们懈怠吗?没有。在员工的管理上,梁先生亦保持着儒家思想,充分考虑到他们的福利待遇,每年公司都要举行丰富多彩的文艺汇演,开展具有团队精神的体育竞赛,以及进行闲情雅緻的短途旅遊等文艺康乐活动,员工生活丰富了,心情好了,必然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热火朝天的生产中去。正是他充分运用儒商所必备的诚信化经营和人性化管理,美丽达的发展才能一浪更比一浪高。
时间已经步入到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正发生着日新月異的变化。有人问:“中国需要什麽样的商人?”回答不一,多数集中於向犹太人、日本人学习,成为和他们同一类型的商人。其实,中国最需要的是运用中华儒学文化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商人,这就是时代在呼喚的儒商。梁淦基先生无疑是其中的一位,他充分领会儒家精神,融入到事业的发展之中,成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爱国侨心蕴博爱
侨者,桥也,筑慈善之路、架爱国之桥。梁淦基先生作为家族中的第五代华侨,更是将先辈们的爱国情感沉淀於心中。他创办的美丽达公司,所生产的商品主要是出口销售,从品牌意义上说,他提供了民族品牌进入国际市场的成功案例;从外汇创收角度看,他为国家的外汇储备贡献了一份力量。然而,实业报国只是他表达爱国情感的一种方式。
鑑於梁淦基先生长期发挥爱国桥樑作用,他被推选为中国侨联委员、香港华侨华人总会会长、香港侨界社团联会常务会董和副司库、香港北京大学中国研修班同学会会长等社会职务逾十个。梁淦基先生说:“担任社会职务並不是沽名钓誉,一定要做实事。有多少职务,就应当付出多少。”正是本着这种务实的工作态度,他连续两届担任香港北京大学中国研修班同学会会长,原本的一届轮流制却因为他的出色工作而产生了变化。说起北大研修班同学会,他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可见倾注精力之多。他介绍说:“1998年11月,由曾经参加过北京大学对外交流中心设立的中国研修班的香港工商界人士筹划成立。名为同学会,实际上更像是小型的商会,会员大多数是香港製造业、金融、保险、银行、物流、建筑、电子、食品、珠宝等各类企业的负责人或高级管理人士,他们有相当部分已经在香港或是国外接受过高等教育,走进北京大学研修,目的是了解国情和增进对祖国改革开放的认识,在历届会长的努力下,发挥了香港和内地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桥樑作用。” 北大研修班同学会成立後,受到了北大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曾先後受到国务院港澳办商务部、中央统战部、全国政协的热情接待。2005年11月27日,梁淦基先生率领香港北大研修班同学会一行20人来到黑龙江考察访问。当时,哈尔滨市水污染事件尚未彻底结束,他们受到了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规格接待,以此对代表团的来访表示感谢。在为期三天的考察访问中,梁淦基先生一行先後了解到哈尔滨的治水情况,询问了黑龙江省省情、重点产业以及“十一·五”规划等相关情况,並参观了“九三”油脂厂等重工企业。在此次访问期间,梁先生提出:“哈尔滨重工业和香港轻工业经济互补性强,通过考察可以让更多的港商加深对黑龙江的了解,增加投资信心。”同时,随行的一些团员经过实地考察之後表达了投资意向。
当然,诸如此类的活动已经成为梁淦基先生主持工作期间的固定会务。旨在通过香港北大研修班同学会这一平台,构筑起香港与内地经济、商贸交流与合作的桥樑,促进香港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的稳定,以及为“一国两制”政策的贯彻和落实作出积极努力。
从梁淦基先生参加北大研修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学无止境的人,前些日子他还在香港公开大学念书。他认为,书到用时方恨少,自己知道的东西,如沧海一粟,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与时俱进。在社会公益事业上,他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譬如他现任香港华侨华人总会会长,在前任会长古宣辉先生的治会方针和工作态度的影响下,他认为自己受益匪浅。前不久,他还与古会长一起,到北京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进行沟通和联繫,反映本港侨界人士的一些想法和建议。同时,他还介绍说,近年来华侨华人总会在前任会长古宣辉先生的领导下,凡本港侨界人士在内地及国外遇到不公平的事件发生时,总会都会出面协调,或从政治、经济、法律、外交等层面,寻求合理合法的方式予以解决。故而,不少香港侨界人士称总会为名副其实的侨人之家。其实作为华侨华人总会领导成员之一,梁淦基先生又何尝不是亲力而为呢?只不过他从未想过在功劳薄上写上自己的一笔,这就是一位儒者的豁达胸怀。
参加这麽多的社会职务,梁淦基先生经常要为慈善公益事业出钱出力。当然,他的所有慈善行动都是通过社团组织的名义去进行,这正是他不计名利、低调处事的风格。据不完全统计,非典疫情期间,他曾先後在香港和北京捐款;他曾在贵州省大方县捐建希望小学;他还是多个社团的名誉会长,对香港各侨社举办的各类公益活动都是热心隻持……
梁淦基先生说:“捐款是在我的能力范围内进行的,並没有多少,只是想尽一点绵薄之力。” 他之所以执著於慈善活动,是因为他的博爱,是因为他的爱国情,祖国遇到困难,内地贫困地区孩子无法正常上学,在香港举行的扶危济困活动,他能坐视不管吗?这不是他应有的儒者风范,更不符合他作为华侨的身份,他一定要去关心和关注,最大限度贡献自己的力量。据他透露,明年将有一项定点扶贫计划要去实施,届时他又要开始忙碌了。
守护家庭责任重
多年来,在梁淦基先生的关心和照顾下,曾经得过重病的夫人病情已经大为好转。这对温馨和睦的夫妇育有一女。作为父亲,梁先生永远是女儿心中的高山。在教育女儿方面,他可以说是用心良苦。为了让女儿能够见多识广,增加她的社会阅历,他每年都要带女儿去国外旅遊,足迹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他经常教导女儿学会如何为人处事,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物质生活上,他对女儿严格要求,常常告诫她说:“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不能只懂得去享受,更应该学会用双手和智慧去创造社会价值。”使她养成了勤俭的生活态度。在学习生活方面,他以自己的勤奋为女儿作出表率,激励她努力学习。
或许,正是有梁先生这样一位严厉中渗透慈爱的父亲,他的女儿才会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看得更高、更远,无论是继承家族事业,还是另辟蹊径,未来会收获得更多。
在回答笔者的最後一个问题“什麽是华侨华人的精神?”时,梁淦基先生这样阐述:“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华侨华人的经济角色很重要,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这一点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在政治上,随着当地政府的政策放开,一定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归侨,在经济上要服务祖国,在政治上要支持祖国。尽管华人是入了别国国籍,也同样会起到联繫海内外的桥樑作用。特别是那些无私捐赠给祖国的华人,令我非常感动和佩服。你问我华侨华人的精神是什麽?那就是无论从商参政,是中国人流的就是中国血,都应该有着一颗中国心,这也许是所有华侨华人精神的基本内涵。”
梁淦基先生用儒者风范开启了事业大门,是为儒商;他用慈善博爱付之於爱国报国,无愧侨心。他的人生如诗:“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掛云帆济沧海。”未来,他一定会在人生的海洋上激荡起更多的生命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