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最突出的教学形式就是学生的探究活动,其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但笔者经过众多课堂听课、案例分析和调查问卷,学生的探究问题的能力不容乐观,问题在于学生在学习中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都还很弱,又谈何探究问题.这三个问题是有机结合,相互递进的,即:思考问题是基础,提出问题是关键,探究问题是目的.物理是最能体现学生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能力的一门学科.现就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谈谈看法.
1 思考问题的培养要突出问题材料的指向性
1.1改变备课方式是指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前提
传统的备课方式是:概念如何建立,如何把知识点讲解的清楚,强调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课堂反馈,进行总结等环节,基本是教师占主导地位,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很少顾及学生的感受.笔者认为落实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要从改变备课方式入手.在常规的备课基础之上,教师要将本节课学生如何思考和思考什么样的问题纳入备课内容.初中学生年龄小可能没有思考问题的习惯,更谈不上思考问题的一些方法.那么,教师要在备课过程中将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列成“问题单”,指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问题,从哪些方面思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会思考的好习惯,这一点很重要.作为教师要清醒的认识到,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是后续学习的源泉,不会思考,就不可能提出问题,更谈不上去探究问题.通过对一些后进学生的跟踪调查研究,他们学习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是不愿看书,对所学知识不愿思考,不会思考.
1.2给予充足时间是保证学生思考问题的基础
物理很多是在实验观察,动手探究的基础上,要通过对现象和过程的分析,对问题的思考,才能得出结论,掌握规律,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那种不加思考的机械性的死记硬背不但不能透彻的对知识的掌握,更违背了物理教学原则.所以,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应源于从思考问题着手,因为独立思考是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前提,没有独立的思考与认真的分析,没有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就不可能有问题的提出,或者提出的问题是非常浅显的,没有价值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问题.然而,有些教师轻视了这一环节,课堂教学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有限甚至很少.常有这样的现象,课堂中学生还来不及思考就被教师带入下一个内容学习,久而久之学生丧失了自觉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导致了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依赖于教师,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局面.要改变这一局面,教师就要精讲、少讲,留有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看书,让学生安静的去思考问题,让学生有一个思考问题的过程.因为思考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碰撞的过程,是知识消化提炼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形成良好学习品质的过程.在学生中有一些学生学习浮躁,学习成绩较差,其原因恰恰就是这种良好品质的缺失.
1.3广泛联系生活是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源泉
中学生年龄比较小,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往往只观察物理实验现象,看热闹,不知道如何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本质.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的去思考问题,分析物理现象.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开始要注意让学生思考的问题要具体,指向性要明确,指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同时,要让学生思考的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乐于在生活中思考物理问题.例如:讲授物质密度时,教师指导学生首先对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分析、思考其质量与体积之比关系如何,然后比较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之比大小是否一样,最后思考为什么不同物质取相同体积进行比较,这样通过学生一步一步的思考,得出物质密度的概念,学生理解深刻,易于掌握.再如:讲气体液化时,如果教师一开始就问学生:雾是怎么形成的?雾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可能这样让学生去思考就有一定的难度,这离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距离较远.若换成让学生回忆生活中揭开沸水锅的锅盖,锅盖上方存有大量的水滴这一现象,让学生思考:是什么变成了水滴?为什么会有水滴存在?从而得出液化的概念和液化的条件,将抽象性的物理概念,通过耳熟能详的生活现象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考,可能更有利于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2 提出问题的培养要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协调性
2.1改善心理环境,增强提问的自信心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学生过于追求提出问题的完美性(学习比较好的),不愿意提出所谓不成熟的问题,总是倾听别人提问,听他人分析;还有一些学生怕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或者提出的问题没有价值,遭到他人的取笑,于是沉默不语.这两类学生是比较突出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关注知识的建构,要与学生零距离接触,走进他们的心里,告诉学生提出问题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懂得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对问题的看法是一种很高的学习境界,也是一种能力的表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要大胆的提问题,多提问题,同时也要学会提问题.大力提倡学生之间互问互答,师生之间互问互答,在互动中使学生享受着学习快乐,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提问,敞开自己的思想和思维过程,也有利于教师有的放矢教学.
2.2创设和谐氛围,加大提问的参与度
什么样的课堂氛围就会造就什么样的学生学习性格,那种严厉、强压、一言堂的教师霸主式教学,学生不可能敢提问,就是学生提问了,也是一种小心翼翼的心态,生怕问错了问题教师不满意甚至遭到教师的责备.为了鼓励学生敢于提问,积极提问,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必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教学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学生心情愉悦、环境宽松,心态平和,亲其教师时,学生才能敢于提问,积极提问.同时,教师在学生的提问中要给予积极引导,和学生一道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只有这样学生的提出问题的意识才有持久性,能力才能得以培养和提高.
2.3挖掘生活经验,建立提问的素材库
物理的理念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同时,教师也要有选择性的将生活中发生的现象移入到课堂上,通过让学生观察和体验提出问题.例如:在讲凝固放热时,通常教师是对前面熔化吸热的学习,告诉学生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凝固要对外放热,让学生去记忆. 笔者认为凝固放热是一个教学难点,要让学生在感受和提问中解决好这一难点,我是这样做的:首先让学生手捧着铁盒盖,把蜡烛燃烧融化的液体一滴一滴的滴在铁盒盖上,过了一段时间后学生就会提出手为什么会越来越烫的问题,先由学生互相解释,然后教师点拨,这样学生对凝固放热概念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让学生在比较中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一切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通过一些物理现象的比较,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思考中提出有效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过程.例如:在讲压强时,让学生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住铅笔的两端(其中一端削尖),学生通过感受和比较就会提出为什么两个食指疼痛不一样的问题,自然为压强概念的建立做好了铺垫.利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提出问题在教材中处处可见,教师要整合和利用好这一资源.
3 探究问题的培养要始于“形”,入于“神”
3.1让学生亲身经历,从探究问题的“形”开始
新课本要求:科学探究是学生在物理和现实的生活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把科学探究分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证、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要素.在实际教学中,我是将以上七个要素作为七个模块,根据探究的课题不同,不刻意追求探究要素的完整性,而是让学生在问题探究时对七个模块合理取舍、组合,科学、有效的进行问题探究.开始并不强调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要得到什么重要结论,而是要让学生有一个参与探究问题的形式,经历探究问题的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的体验.在作业布置中,我特别重视探究性的作业,让学生自主的选择课题,选取七个模块中的几项灵活的进行问题探究.时间长了,虽然不是“强行人‘形”’,但学生就较为熟悉掌握了探究问题的一些重要步骤.奠定了进一步提高探究问题能力的基础.
3.2提高探究质量,让学生渐入“神”的状态
目前在课堂教学组织学生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让我们感受最深的是:让学生探究问题时,有的课堂教学为了追求课堂气氛活跃,课堂上展开讨论、探究、合作,呈现的形式化现象太严重,总认为这就是新课改的亮点,是好课的标准.问题是,教师根本就没有把握探究活动的内涵,学生没有切实地进入到探究问题的实质中去,学生在热闹中根本没有达到实质性的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没有真正提高,探究问题的“形”有了,但离“神”的程度还有一段距离.
诚然,探究问题是要有形式,也是学生必须经历的过程,而且,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探究形式和探究方法.但是,我们在教学中更应强调或更加重视的是学生在探究问题活动中的本质与内涵,追求的是入境入“神”.我在实际教学中,每当学生在探究活动时,总是要求学生有一段静声、静心,仔细观察,认真记录,严密思考的过程,让学生仿佛置身于一种科学的探究之中.我们的愿景是:让学生亲历科学家探究物理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真正做到从探究的有“形”到探究的入“神”,通过物理学习,培养学生真正的科学探究问题的能力.
3.3创设情境,渗透方法,让学生插上遨游科学探究的翅膀
从“形”到“神”,教师从牵手到放手,学生探究问题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又系统的工程,教师既要倾注心血,更要科学引导.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家探究的情境,营造研究问题的氛围.创设情境时要注意两点:一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二要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思维能力,探究的问题过深或过浅都不利于学生能力培养.例如:在探究物体浮沉条件时,我将一个小瓷碗放入水中,学生观察到瓷碗可以在水面漂浮,也可以沉入水底;一个鸡蛋在清水中下沉,当逐渐往水中加盐时鸡蛋会出现悬浮继而漂浮.学生观察之后很惊讶,这时,学生就会处于一种探究冲动的愿望.学生在对以上两个实验分组实验时,教师是以引导、启发的方法,放手让学生实验,学生通过亲历对问题的探究,对现象的仔细观察,对过程的认真分析,最后得出物体的浮与沉与物体所受的浮力和重力的关系.
当然,教师要在中学生探究活动中适时的渗透一些科学的方法,如:观察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比较法、推理法、归纳法等,这样,学生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进行问题探究,才能真正体验科学探究的精髓.我的做法是:每当探究的问题明确之后,我都将探究的方法作为重点让学生去讨论和确定,然后通过学生各活动小组,自选实验器材,设计探究的步骤.因为方法是探究问题之本、是探究之源,只有学生掌握了探究方法,探究的活动才有它的价值.例如,一次我组织学生在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时,同学们在自带的可乐瓶侧面打了一个小孔,往瓶中灌水时让水向外喷出,有位学生无意中用手掌盖住瓶口,顿时水停止外喷,同学们很是惊奇.于是该学生又与几位同学,对此现象进行了深入探究,通过仔细观察,分析,并与其它瓶子比较等方法,提出了这种现象可能与瓶内外气体压强、水压等因素有关.也许学生得出的结论不够严谨,也许表述的内容很稚嫩,但是,学生亲历的探究过程的欲望得到了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活动的思维得到了激活,学会了方法的应用,促进了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
4 结语
笔者对培养学生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两点堪忧:
首先,是教师的观念问题.从目前对教师课堂教学调查来看,教师对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践行还远不到位;教师对课堂探究问题活动的重要性认识很不到位,总认为带领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时,增加了自己工作量,自身投入的时间很多,在学生身上付出心血很多,短时间内学生的能力提高见效又慢,学生的学习成绩看不到明显的提高;二是让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时耗时费力,当堂课的教学任务很难按时完成;三是有些学校由于大的教改环境强势推动不够,于是乎,教师穿新鞋走老路现象依然很严重,教师能讲则讲,越过学生的探究活动环节,将结论或结果直接呈现给学生,应试教学“生机盎然”.显然,不解决教师的教学观念,新的课程理念就不可能根植于教师的心田,那么,新的课程改革就犹如是天空的浮云飘忽不定.
其次,是教育教学的评价机制.新的课程改革能否扎实、有效积极的推进,新的课程理念能否自觉的成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就必须改革不适应新课改的旧的教学评价机制,解放教师的手脚.或许多数教师十分认同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愿意积极践行新课程思想,创新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但是,现行的教学评价机制束缚着教师改革的步伐,唯分数之上在教师头上还是强有力的紧箍咒,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评估仍然是重分数轻能力.不论教师采取“盯、盘、补”,还是“题海战术”,不惜学生一切时间,只要学生的成绩高一点就认为这个教师是好教师,甚至是一个优秀的教师.所以,在这种评价机制面前,教师往课改的道路走很艰辛,往急功近利的道路走很现实,在这种状况下,教师的课改决心很难下,心里矛盾也很大.
时代赋予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物理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是否提高了学生了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对学生“三问题”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未来人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这是我们物理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作为我们一线的物理教师,在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方面,我们愿意破茧化蝶,进行有实效的改革尝试,用教师的智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 思考问题的培养要突出问题材料的指向性
1.1改变备课方式是指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前提
传统的备课方式是:概念如何建立,如何把知识点讲解的清楚,强调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课堂反馈,进行总结等环节,基本是教师占主导地位,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很少顾及学生的感受.笔者认为落实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要从改变备课方式入手.在常规的备课基础之上,教师要将本节课学生如何思考和思考什么样的问题纳入备课内容.初中学生年龄小可能没有思考问题的习惯,更谈不上思考问题的一些方法.那么,教师要在备课过程中将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列成“问题单”,指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问题,从哪些方面思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会思考的好习惯,这一点很重要.作为教师要清醒的认识到,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是后续学习的源泉,不会思考,就不可能提出问题,更谈不上去探究问题.通过对一些后进学生的跟踪调查研究,他们学习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是不愿看书,对所学知识不愿思考,不会思考.
1.2给予充足时间是保证学生思考问题的基础
物理很多是在实验观察,动手探究的基础上,要通过对现象和过程的分析,对问题的思考,才能得出结论,掌握规律,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那种不加思考的机械性的死记硬背不但不能透彻的对知识的掌握,更违背了物理教学原则.所以,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应源于从思考问题着手,因为独立思考是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前提,没有独立的思考与认真的分析,没有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就不可能有问题的提出,或者提出的问题是非常浅显的,没有价值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问题.然而,有些教师轻视了这一环节,课堂教学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有限甚至很少.常有这样的现象,课堂中学生还来不及思考就被教师带入下一个内容学习,久而久之学生丧失了自觉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导致了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依赖于教师,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局面.要改变这一局面,教师就要精讲、少讲,留有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看书,让学生安静的去思考问题,让学生有一个思考问题的过程.因为思考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碰撞的过程,是知识消化提炼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形成良好学习品质的过程.在学生中有一些学生学习浮躁,学习成绩较差,其原因恰恰就是这种良好品质的缺失.
1.3广泛联系生活是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源泉
中学生年龄比较小,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往往只观察物理实验现象,看热闹,不知道如何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本质.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的去思考问题,分析物理现象.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开始要注意让学生思考的问题要具体,指向性要明确,指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同时,要让学生思考的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乐于在生活中思考物理问题.例如:讲授物质密度时,教师指导学生首先对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分析、思考其质量与体积之比关系如何,然后比较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之比大小是否一样,最后思考为什么不同物质取相同体积进行比较,这样通过学生一步一步的思考,得出物质密度的概念,学生理解深刻,易于掌握.再如:讲气体液化时,如果教师一开始就问学生:雾是怎么形成的?雾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可能这样让学生去思考就有一定的难度,这离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距离较远.若换成让学生回忆生活中揭开沸水锅的锅盖,锅盖上方存有大量的水滴这一现象,让学生思考:是什么变成了水滴?为什么会有水滴存在?从而得出液化的概念和液化的条件,将抽象性的物理概念,通过耳熟能详的生活现象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考,可能更有利于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2 提出问题的培养要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协调性
2.1改善心理环境,增强提问的自信心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学生过于追求提出问题的完美性(学习比较好的),不愿意提出所谓不成熟的问题,总是倾听别人提问,听他人分析;还有一些学生怕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或者提出的问题没有价值,遭到他人的取笑,于是沉默不语.这两类学生是比较突出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关注知识的建构,要与学生零距离接触,走进他们的心里,告诉学生提出问题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懂得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对问题的看法是一种很高的学习境界,也是一种能力的表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要大胆的提问题,多提问题,同时也要学会提问题.大力提倡学生之间互问互答,师生之间互问互答,在互动中使学生享受着学习快乐,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提问,敞开自己的思想和思维过程,也有利于教师有的放矢教学.
2.2创设和谐氛围,加大提问的参与度
什么样的课堂氛围就会造就什么样的学生学习性格,那种严厉、强压、一言堂的教师霸主式教学,学生不可能敢提问,就是学生提问了,也是一种小心翼翼的心态,生怕问错了问题教师不满意甚至遭到教师的责备.为了鼓励学生敢于提问,积极提问,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必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教学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学生心情愉悦、环境宽松,心态平和,亲其教师时,学生才能敢于提问,积极提问.同时,教师在学生的提问中要给予积极引导,和学生一道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只有这样学生的提出问题的意识才有持久性,能力才能得以培养和提高.
2.3挖掘生活经验,建立提问的素材库
物理的理念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同时,教师也要有选择性的将生活中发生的现象移入到课堂上,通过让学生观察和体验提出问题.例如:在讲凝固放热时,通常教师是对前面熔化吸热的学习,告诉学生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凝固要对外放热,让学生去记忆. 笔者认为凝固放热是一个教学难点,要让学生在感受和提问中解决好这一难点,我是这样做的:首先让学生手捧着铁盒盖,把蜡烛燃烧融化的液体一滴一滴的滴在铁盒盖上,过了一段时间后学生就会提出手为什么会越来越烫的问题,先由学生互相解释,然后教师点拨,这样学生对凝固放热概念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让学生在比较中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一切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通过一些物理现象的比较,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思考中提出有效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过程.例如:在讲压强时,让学生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住铅笔的两端(其中一端削尖),学生通过感受和比较就会提出为什么两个食指疼痛不一样的问题,自然为压强概念的建立做好了铺垫.利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提出问题在教材中处处可见,教师要整合和利用好这一资源.
3 探究问题的培养要始于“形”,入于“神”
3.1让学生亲身经历,从探究问题的“形”开始
新课本要求:科学探究是学生在物理和现实的生活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把科学探究分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证、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要素.在实际教学中,我是将以上七个要素作为七个模块,根据探究的课题不同,不刻意追求探究要素的完整性,而是让学生在问题探究时对七个模块合理取舍、组合,科学、有效的进行问题探究.开始并不强调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要得到什么重要结论,而是要让学生有一个参与探究问题的形式,经历探究问题的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的体验.在作业布置中,我特别重视探究性的作业,让学生自主的选择课题,选取七个模块中的几项灵活的进行问题探究.时间长了,虽然不是“强行人‘形”’,但学生就较为熟悉掌握了探究问题的一些重要步骤.奠定了进一步提高探究问题能力的基础.
3.2提高探究质量,让学生渐入“神”的状态
目前在课堂教学组织学生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让我们感受最深的是:让学生探究问题时,有的课堂教学为了追求课堂气氛活跃,课堂上展开讨论、探究、合作,呈现的形式化现象太严重,总认为这就是新课改的亮点,是好课的标准.问题是,教师根本就没有把握探究活动的内涵,学生没有切实地进入到探究问题的实质中去,学生在热闹中根本没有达到实质性的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没有真正提高,探究问题的“形”有了,但离“神”的程度还有一段距离.
诚然,探究问题是要有形式,也是学生必须经历的过程,而且,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探究形式和探究方法.但是,我们在教学中更应强调或更加重视的是学生在探究问题活动中的本质与内涵,追求的是入境入“神”.我在实际教学中,每当学生在探究活动时,总是要求学生有一段静声、静心,仔细观察,认真记录,严密思考的过程,让学生仿佛置身于一种科学的探究之中.我们的愿景是:让学生亲历科学家探究物理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真正做到从探究的有“形”到探究的入“神”,通过物理学习,培养学生真正的科学探究问题的能力.
3.3创设情境,渗透方法,让学生插上遨游科学探究的翅膀
从“形”到“神”,教师从牵手到放手,学生探究问题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又系统的工程,教师既要倾注心血,更要科学引导.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家探究的情境,营造研究问题的氛围.创设情境时要注意两点:一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二要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思维能力,探究的问题过深或过浅都不利于学生能力培养.例如:在探究物体浮沉条件时,我将一个小瓷碗放入水中,学生观察到瓷碗可以在水面漂浮,也可以沉入水底;一个鸡蛋在清水中下沉,当逐渐往水中加盐时鸡蛋会出现悬浮继而漂浮.学生观察之后很惊讶,这时,学生就会处于一种探究冲动的愿望.学生在对以上两个实验分组实验时,教师是以引导、启发的方法,放手让学生实验,学生通过亲历对问题的探究,对现象的仔细观察,对过程的认真分析,最后得出物体的浮与沉与物体所受的浮力和重力的关系.
当然,教师要在中学生探究活动中适时的渗透一些科学的方法,如:观察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比较法、推理法、归纳法等,这样,学生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进行问题探究,才能真正体验科学探究的精髓.我的做法是:每当探究的问题明确之后,我都将探究的方法作为重点让学生去讨论和确定,然后通过学生各活动小组,自选实验器材,设计探究的步骤.因为方法是探究问题之本、是探究之源,只有学生掌握了探究方法,探究的活动才有它的价值.例如,一次我组织学生在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时,同学们在自带的可乐瓶侧面打了一个小孔,往瓶中灌水时让水向外喷出,有位学生无意中用手掌盖住瓶口,顿时水停止外喷,同学们很是惊奇.于是该学生又与几位同学,对此现象进行了深入探究,通过仔细观察,分析,并与其它瓶子比较等方法,提出了这种现象可能与瓶内外气体压强、水压等因素有关.也许学生得出的结论不够严谨,也许表述的内容很稚嫩,但是,学生亲历的探究过程的欲望得到了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活动的思维得到了激活,学会了方法的应用,促进了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
4 结语
笔者对培养学生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两点堪忧:
首先,是教师的观念问题.从目前对教师课堂教学调查来看,教师对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践行还远不到位;教师对课堂探究问题活动的重要性认识很不到位,总认为带领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时,增加了自己工作量,自身投入的时间很多,在学生身上付出心血很多,短时间内学生的能力提高见效又慢,学生的学习成绩看不到明显的提高;二是让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时耗时费力,当堂课的教学任务很难按时完成;三是有些学校由于大的教改环境强势推动不够,于是乎,教师穿新鞋走老路现象依然很严重,教师能讲则讲,越过学生的探究活动环节,将结论或结果直接呈现给学生,应试教学“生机盎然”.显然,不解决教师的教学观念,新的课程理念就不可能根植于教师的心田,那么,新的课程改革就犹如是天空的浮云飘忽不定.
其次,是教育教学的评价机制.新的课程改革能否扎实、有效积极的推进,新的课程理念能否自觉的成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就必须改革不适应新课改的旧的教学评价机制,解放教师的手脚.或许多数教师十分认同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愿意积极践行新课程思想,创新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但是,现行的教学评价机制束缚着教师改革的步伐,唯分数之上在教师头上还是强有力的紧箍咒,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评估仍然是重分数轻能力.不论教师采取“盯、盘、补”,还是“题海战术”,不惜学生一切时间,只要学生的成绩高一点就认为这个教师是好教师,甚至是一个优秀的教师.所以,在这种评价机制面前,教师往课改的道路走很艰辛,往急功近利的道路走很现实,在这种状况下,教师的课改决心很难下,心里矛盾也很大.
时代赋予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物理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是否提高了学生了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对学生“三问题”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未来人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这是我们物理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作为我们一线的物理教师,在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方面,我们愿意破茧化蝶,进行有实效的改革尝试,用教师的智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