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和精华,它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启迪创造性思维的必由之路。在化学实验中应该简化演示讲授模式和实验归纳模式,通过改进演示实验,强化实验探究模式。
关键词:化学 探究 教学
初中化学课如何进行探究性教学?我认为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一、优化课堂教学
首先要认真研究教材和大纲,阅读大量资料,做好课前准备,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能否与生活结合,学生应掌握的方法,准备好用于课内外训练的习题。这样在实施探究性教学时,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就会了然于胸,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引導。
其次要认真了解学生,上课前要询问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哪些内容是难点,哪些地方要讲细一些,然后计划好安排哪些优秀学生解答难题,哪些基础差的学生回答基础问题。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给不同层次学生以激发和鼓励,避免其学习中受到过多的挫折,让他们有充分的自信和自豪感。
二、完善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和精华,它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启迪创造性思维的必由之路。在化学实验中应该简化演示讲授模式和实验归纳模式,通过改进演示实验,强化实验探究模式。 传统的演示实验是老师按照书本的要求“照方抓药”,学生只看实验,游离于实验外,因此看完实验后并未留下深刻的印象。许多教师为了能使学生真正的融进实验,下了许多的功夫,力求实验简单、现象明显,这样也并未完全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演示实验的改革方向是学生真正参与,因此,让学生走上讲台,和老师一起或单独完成实验,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讲解“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如照本宣科,讲解制氧气的药品、原理、装置、步骤等,学生很难有学习的兴趣,且要花很大力气去死记这一部分知识。因此,我在处理这一块知识时,让学生完成实验,成为演示实验的主角,我成了配角,负责解答学生的疑问。准备两支试管,一支加入KClO3,另一支加入MnO2,让两个学生同时对两支试管加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观察并分析产生的现象,趁热将两支试管内的物质混合,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观察并分析现象,从而得出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指导学生阅读书本中制氧气的步骤,让学生上讲台制氧气,台下的同学观察并指出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这样台上台下的同学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的气氛特别活跃,学生的主体作用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
在初三教材中,针对第八章“酸、碱、盐”基本概念多,物质种类多,反应规律多,须记忆的多、实际运用的多、题型变化多的特点,我和同年级其他老师共同设计了探究实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接触阶段,给学生准备了三酸、四碱、八盐、三种金属、两种氧化物和指示剂。用两个课时让学生真实的“摸”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熟悉酸、碱、盐的分类并认识化学药品。
第二阶段为直观感知阶段,通过学习酸、碱、盐的各种代表性物质的性质,掌握酸、碱、盐的通性。如学习稀硫酸的性质时,设计成如下方案:提出问题:稀硫酸有哪些化学性质?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操作:稀硫酸分别与多种物质混合;通过实验现象得出实验事实:有些物质能与稀硫酸反应,有些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结论:稀硫酸能与五类物质反应;将结论进行应用:判断哪些物质能稀硫酸与反应。
第三阶段为理论感知阶段。经过第二阶段,学生对单一酸、碱、盐性质获得了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总结归纳出酸、碱、盐的通性及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第四阶段为应用创新阶段。
通过四个阶段的学习,学习对酸、碱、盐的认识较为深刻,此时引导学生将内化的知识转为外化的实践。通过这种途径训练,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如鉴别H2SO4和NaOH时,让学生设计多种方法,然后进行实验。有的学生能找出十种方法如:石蕊、酚酞、NaCO3、BaCl2、Ba(OH)2、CuSO4、FeCl3、Zn、pH试纸、CuO等等。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教师既交给了学生有关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还使他们学会了如何动手、动脑、如何搜集并加工信息,在吸收和消化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在讲授一些抽象的化学概念、变化的化学过程、瞬间发生的化学现象、复杂的化学内部结构时,由于受时间、空间或条件的限制,单纯的语言、仪器、教具等都难以实现,如恰当的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可以增强化学教学的效果。
如讲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时,播放利用flash制作的动画课件,学生观察的视野扩大到整个屏幕上,清楚的观察到反应中分子的变化情况,教师从旁加以指导,突出重点,增强效果,又如在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让学生观看用电脑模拟的一些错误的实验操作(如收集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导气管)带来的后果,使学生既掌握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知识,又深刻的认识到化学实验正确操作的重要性。
探究性教学是一种强调学生积极主动、亲身经历和体验的学习方式。采用探究性模式进行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增强了,这样才能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归根到底,只有当探究性教学能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态度,指导学生从中得到科学探究的方法,学生的探究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探究性教学也才能富有成效。
关键词:化学 探究 教学
初中化学课如何进行探究性教学?我认为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一、优化课堂教学
首先要认真研究教材和大纲,阅读大量资料,做好课前准备,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能否与生活结合,学生应掌握的方法,准备好用于课内外训练的习题。这样在实施探究性教学时,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就会了然于胸,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引導。
其次要认真了解学生,上课前要询问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哪些内容是难点,哪些地方要讲细一些,然后计划好安排哪些优秀学生解答难题,哪些基础差的学生回答基础问题。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给不同层次学生以激发和鼓励,避免其学习中受到过多的挫折,让他们有充分的自信和自豪感。
二、完善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和精华,它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启迪创造性思维的必由之路。在化学实验中应该简化演示讲授模式和实验归纳模式,通过改进演示实验,强化实验探究模式。 传统的演示实验是老师按照书本的要求“照方抓药”,学生只看实验,游离于实验外,因此看完实验后并未留下深刻的印象。许多教师为了能使学生真正的融进实验,下了许多的功夫,力求实验简单、现象明显,这样也并未完全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演示实验的改革方向是学生真正参与,因此,让学生走上讲台,和老师一起或单独完成实验,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讲解“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如照本宣科,讲解制氧气的药品、原理、装置、步骤等,学生很难有学习的兴趣,且要花很大力气去死记这一部分知识。因此,我在处理这一块知识时,让学生完成实验,成为演示实验的主角,我成了配角,负责解答学生的疑问。准备两支试管,一支加入KClO3,另一支加入MnO2,让两个学生同时对两支试管加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观察并分析产生的现象,趁热将两支试管内的物质混合,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观察并分析现象,从而得出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指导学生阅读书本中制氧气的步骤,让学生上讲台制氧气,台下的同学观察并指出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这样台上台下的同学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的气氛特别活跃,学生的主体作用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
在初三教材中,针对第八章“酸、碱、盐”基本概念多,物质种类多,反应规律多,须记忆的多、实际运用的多、题型变化多的特点,我和同年级其他老师共同设计了探究实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接触阶段,给学生准备了三酸、四碱、八盐、三种金属、两种氧化物和指示剂。用两个课时让学生真实的“摸”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熟悉酸、碱、盐的分类并认识化学药品。
第二阶段为直观感知阶段,通过学习酸、碱、盐的各种代表性物质的性质,掌握酸、碱、盐的通性。如学习稀硫酸的性质时,设计成如下方案:提出问题:稀硫酸有哪些化学性质?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操作:稀硫酸分别与多种物质混合;通过实验现象得出实验事实:有些物质能与稀硫酸反应,有些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结论:稀硫酸能与五类物质反应;将结论进行应用:判断哪些物质能稀硫酸与反应。
第三阶段为理论感知阶段。经过第二阶段,学生对单一酸、碱、盐性质获得了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总结归纳出酸、碱、盐的通性及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第四阶段为应用创新阶段。
通过四个阶段的学习,学习对酸、碱、盐的认识较为深刻,此时引导学生将内化的知识转为外化的实践。通过这种途径训练,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如鉴别H2SO4和NaOH时,让学生设计多种方法,然后进行实验。有的学生能找出十种方法如:石蕊、酚酞、NaCO3、BaCl2、Ba(OH)2、CuSO4、FeCl3、Zn、pH试纸、CuO等等。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教师既交给了学生有关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还使他们学会了如何动手、动脑、如何搜集并加工信息,在吸收和消化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在讲授一些抽象的化学概念、变化的化学过程、瞬间发生的化学现象、复杂的化学内部结构时,由于受时间、空间或条件的限制,单纯的语言、仪器、教具等都难以实现,如恰当的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可以增强化学教学的效果。
如讲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时,播放利用flash制作的动画课件,学生观察的视野扩大到整个屏幕上,清楚的观察到反应中分子的变化情况,教师从旁加以指导,突出重点,增强效果,又如在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让学生观看用电脑模拟的一些错误的实验操作(如收集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导气管)带来的后果,使学生既掌握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知识,又深刻的认识到化学实验正确操作的重要性。
探究性教学是一种强调学生积极主动、亲身经历和体验的学习方式。采用探究性模式进行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增强了,这样才能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归根到底,只有当探究性教学能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态度,指导学生从中得到科学探究的方法,学生的探究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探究性教学也才能富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