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主要运用案例研究方法,以“需求规律内涵”为思维对象,遵循思维对象“成分类别分析—成分性能分析—成分关系分析”的层内横向分析流程,对高职教学中需求规律内涵的一级分析作了完整流程分析的例解,对高职教学中需求规律内涵的二、三、四级分析仅作了成分类别分析的例解。
关键词:需求规律内涵;分析;分析流程例解
概念内涵的教学是教学的支点。辩证思维中对立统一的核心环节、方法是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高效学习概念内涵的重要方法。没有一种教学方法能够离开分析。“辩证逻辑中最重要的就是概念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原子’,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是理解概念的有力工具。”[1]我国高职教育实践忽视了对高职生分析能力的刻意培养。键入“分析”检索知网,自1982年以来,相关文章仅25篇,未能发现和“需求规律内涵教学中的分析流程例解”(后文简称例解)相同或相近的研究。例解需求规律内涵教学中的分析流程。具有多元的直接意义:一是可以凸显教学中分析这种辩证思维方法。二是可以拓展或强化高等素质教育的教学内容,引发人们对高等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的再思考和重新结构。三是强化高职教师在教学设计、实施中对高职生分析能力培养的意识、重视、争鸣和改进。
一、需求规律内涵教学中的分析流程例解的理论基础
(一)分析的内涵
分析是在思维中将整体化的思维对象分解、还原成其对立面即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各部分在一定关系中特有的本质属性、功能以及各部分之间关系的认识活动。其实质或任务就是从思维对象的整体中找出组成它的各个方面的最本质属性。[2]任何事物总是由不同的层面组成的,且有复杂的结构。这决定着思维分析的必要性,也为分析提供了客观基础。没有分析,人们对事物只能有个混沌的认识。
(二)分析的流程
由于各个具体思维对象的复杂构成,对各种情境下的具体思维对象进行分析的具体内容差别很大,但都离不开考察组成思维对象的“成分类别”、“成分性能”和“细部结构”。即任何(层级的)分析都需要考察思维对象的成分类别、成分性能、细部结构三个维度,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与此相应,先后有序的“成分类别分析——成分性能分析——成分结构分析”便是基本的分析流程。
二、需求规律内涵教学中的分析流程例解的四个层级
各层级内部的分析都具有相同的层内分析流程:成分类别分析——成分性能分析——成分结构分析。限于篇幅,只对例解的第一层级作完整分析,对例解的后三个层级分中的分析对象作其成分类别分析。
(一)需求规律内涵的一级分析
一级分析即需求规律分析。第一,需求规律成分类别分析。可将其分解为“需求”和“规律”层级并列的两个成分。第二,需求规律成分性能分析。需求的特有属性在于有条件的购买量;需求之功能在于限定规律适用的特定情境。规律的特有属性在于事物本质间的必然联系;其功能在于反映需求同价格间的本质联系。第三,需求规律成分结构分析。即关于需求和规律的关系之分析:规律是具有需求属性而非其他属性的规律,需求是涉及其同价格的本质联系的需求。
(二)需求规律内涵的二级分析
二级分析即“需求”分析和“规律”分析。按照形式逻辑的概念范式,可将需求这一思维对象整体分解为需求的内涵、外延和特征三个成分类别。如有必要可全面分析得到需求的内涵、外延、影响因素、函数、表格、曲線、弹性等七个成分类别。类似地,分析规律可得规律的内涵、外延和特征三个成分类别。如有需要可全面分析得到规律的内涵、外延、特征、影响因素、适用条件、作用、发现等成分类别。
(三)需求规律内涵的三级分析
三级分析即“需求内涵”分析和“规律内涵”分析。需求内涵的经济学定义:需求是一定时空内,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消费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对应的商品购买量。据此,就需求内涵可分析得到五个成分类别:一定时空、其他条件、消费者、价格、商品购买量。“购买量”反映了“需求”的本质。规律是在一定条件下,“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列宁说:‘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3]通过对规律内涵的分析得到其三个成分类别:事物、本质联系、一定条件,其中的“本质联系”反映了“规律”的本质。
(四)需求规律内涵的四级分析
四级分析即“需求内涵成分”分析和“规律内涵成分”分析。据教学情况,可以进一步对需求内涵五个成分类别中的某一(些)成分作必要的选择性分析。如对高职生认知结构中的薄弱点——价格,作进一步的分析,对规律内涵三个成分类别中的某一(些)成分如“本质”作进一步分析。这种分析有可能还需继续下去,直到分析出的“成分类别”同多数高职生的既有认知结构、生活体验图式能够发生直接、高效的衔接、融合。
五、结语
对高职生分析能力的培养是高等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从落实的专业教学内容、课程类别设置、教学目的描述、课堂教学内容、课程考核内容等方面看,我国高职教育实践长期、普遍忽视了对高职生分析能力培养的意识和系统行动。需求规律内涵教学中的分析流程包括其各个层级内部先后有序的“成分类别分析、成分性能分析、成分联系分析”三个环节——层内横向分析流程和不同层级间的上位分析与下位分析所构成的层间纵向分析流程。内涵教学中分析的层级数取决于分析结果同大多数高职生既有认知结构直接、高效的融合要求。横向分析流程与纵向分析流程相互交织形成需求规律内涵的教学分析流程系统。例解,对于形成分析流程的操作原型、高职教师训练高职生分析能力的教学演示、高职生模仿训练分析流程这一心智技能,提高高职生分析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迪.辩证思维中的分析与综合[J].教育时空,1982:131-132.
[2]周钺,宋国忠.论分析与综合观的历史发展[J].四川大学学报,1986(3):42-47.
[3]刘佩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辞典[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424-425.
作者简介:胡军(1971-),女,重庆万州人,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和和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关键词:需求规律内涵;分析;分析流程例解
概念内涵的教学是教学的支点。辩证思维中对立统一的核心环节、方法是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高效学习概念内涵的重要方法。没有一种教学方法能够离开分析。“辩证逻辑中最重要的就是概念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原子’,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是理解概念的有力工具。”[1]我国高职教育实践忽视了对高职生分析能力的刻意培养。键入“分析”检索知网,自1982年以来,相关文章仅25篇,未能发现和“需求规律内涵教学中的分析流程例解”(后文简称例解)相同或相近的研究。例解需求规律内涵教学中的分析流程。具有多元的直接意义:一是可以凸显教学中分析这种辩证思维方法。二是可以拓展或强化高等素质教育的教学内容,引发人们对高等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的再思考和重新结构。三是强化高职教师在教学设计、实施中对高职生分析能力培养的意识、重视、争鸣和改进。
一、需求规律内涵教学中的分析流程例解的理论基础
(一)分析的内涵
分析是在思维中将整体化的思维对象分解、还原成其对立面即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各部分在一定关系中特有的本质属性、功能以及各部分之间关系的认识活动。其实质或任务就是从思维对象的整体中找出组成它的各个方面的最本质属性。[2]任何事物总是由不同的层面组成的,且有复杂的结构。这决定着思维分析的必要性,也为分析提供了客观基础。没有分析,人们对事物只能有个混沌的认识。
(二)分析的流程
由于各个具体思维对象的复杂构成,对各种情境下的具体思维对象进行分析的具体内容差别很大,但都离不开考察组成思维对象的“成分类别”、“成分性能”和“细部结构”。即任何(层级的)分析都需要考察思维对象的成分类别、成分性能、细部结构三个维度,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与此相应,先后有序的“成分类别分析——成分性能分析——成分结构分析”便是基本的分析流程。
二、需求规律内涵教学中的分析流程例解的四个层级
各层级内部的分析都具有相同的层内分析流程:成分类别分析——成分性能分析——成分结构分析。限于篇幅,只对例解的第一层级作完整分析,对例解的后三个层级分中的分析对象作其成分类别分析。
(一)需求规律内涵的一级分析
一级分析即需求规律分析。第一,需求规律成分类别分析。可将其分解为“需求”和“规律”层级并列的两个成分。第二,需求规律成分性能分析。需求的特有属性在于有条件的购买量;需求之功能在于限定规律适用的特定情境。规律的特有属性在于事物本质间的必然联系;其功能在于反映需求同价格间的本质联系。第三,需求规律成分结构分析。即关于需求和规律的关系之分析:规律是具有需求属性而非其他属性的规律,需求是涉及其同价格的本质联系的需求。
(二)需求规律内涵的二级分析
二级分析即“需求”分析和“规律”分析。按照形式逻辑的概念范式,可将需求这一思维对象整体分解为需求的内涵、外延和特征三个成分类别。如有必要可全面分析得到需求的内涵、外延、影响因素、函数、表格、曲線、弹性等七个成分类别。类似地,分析规律可得规律的内涵、外延和特征三个成分类别。如有需要可全面分析得到规律的内涵、外延、特征、影响因素、适用条件、作用、发现等成分类别。
(三)需求规律内涵的三级分析
三级分析即“需求内涵”分析和“规律内涵”分析。需求内涵的经济学定义:需求是一定时空内,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消费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对应的商品购买量。据此,就需求内涵可分析得到五个成分类别:一定时空、其他条件、消费者、价格、商品购买量。“购买量”反映了“需求”的本质。规律是在一定条件下,“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列宁说:‘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3]通过对规律内涵的分析得到其三个成分类别:事物、本质联系、一定条件,其中的“本质联系”反映了“规律”的本质。
(四)需求规律内涵的四级分析
四级分析即“需求内涵成分”分析和“规律内涵成分”分析。据教学情况,可以进一步对需求内涵五个成分类别中的某一(些)成分作必要的选择性分析。如对高职生认知结构中的薄弱点——价格,作进一步的分析,对规律内涵三个成分类别中的某一(些)成分如“本质”作进一步分析。这种分析有可能还需继续下去,直到分析出的“成分类别”同多数高职生的既有认知结构、生活体验图式能够发生直接、高效的衔接、融合。
五、结语
对高职生分析能力的培养是高等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从落实的专业教学内容、课程类别设置、教学目的描述、课堂教学内容、课程考核内容等方面看,我国高职教育实践长期、普遍忽视了对高职生分析能力培养的意识和系统行动。需求规律内涵教学中的分析流程包括其各个层级内部先后有序的“成分类别分析、成分性能分析、成分联系分析”三个环节——层内横向分析流程和不同层级间的上位分析与下位分析所构成的层间纵向分析流程。内涵教学中分析的层级数取决于分析结果同大多数高职生既有认知结构直接、高效的融合要求。横向分析流程与纵向分析流程相互交织形成需求规律内涵的教学分析流程系统。例解,对于形成分析流程的操作原型、高职教师训练高职生分析能力的教学演示、高职生模仿训练分析流程这一心智技能,提高高职生分析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迪.辩证思维中的分析与综合[J].教育时空,1982:131-132.
[2]周钺,宋国忠.论分析与综合观的历史发展[J].四川大学学报,1986(3):42-47.
[3]刘佩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辞典[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424-425.
作者简介:胡军(1971-),女,重庆万州人,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和和职业技术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