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壁间质干细胞的肿瘤,由未分化或多能的梭形或上皮样细胞组成。2005年1月~2010年5月收治GIST患者24例,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对其石蜡标本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GIST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表达特点及其生物学行为。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5月收治GIST患者24例,肿瘤组织石蜡标本。试剂一抗均为鼠抗,EDTA抗原修复缓冲液,DAB和AEC显色剂。
方法:对24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肿瘤组织标本经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SP染色法检测CD117,CD34,SMA,S-100,Vim的表达情况,用已购阳性切片作阳性对照,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DAB显色,苏木精复染,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结果判定:结构清晰,着色明显高于背景,在相应部位出现棕黄色颗粒者为阳性细胞;不着色或显色强度与背景无差别为阴性细胞。每例切片随机选择5~10个高倍视野(×400),统计阳性细胞数,取其平均值;无着色或<10%为阴性,10%~25%为+,26%~50%为++,>50%为+++。
结果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4例,男16例,女8例。男女比例2:1。年龄29~75岁,中位年龄545±135岁;其中≥50岁15例(625%)。病灶位于胃14例(583%),小肠5例(208%),直肠4例(167%),结肠1例(42%)。临床首发表现:腹部隐痛不适8例,腹部肿物6例,消化道出血5例,上腹部饱胀3例,体检或术中探查发现2例(无症状)。伴随症状有贫血、乏力、体质量减轻等。除1例患者在术中探查被发现外,其他均行内镜检查,发现黏膜下肿物12例,黏膜溃疡性肿物6例,黏膜肿物出血5例。内镜下组织活检确诊5例(208%)。20例行腹部CT检查均发现占位性病变,考虑间质瘤9例、胃肠道癌6例、淋巴瘤5例。14例行X线造影发现胃肠道腔内充盈缺损12例。均行手术切除治疗,其中胃大部切除术10例,胃部分切除术3例,全胃切除术1例,小肠部分切除5例,Miles术2例,直肠前切除2例,左半结肠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
病理结果:GIST肿瘤细胞基本形态为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多数梭形细胞界限不清,胞质丰富。上皮样细胞多呈弥漫片状、束状或巢状排列,胞质可嗜酸或嗜碱或二者都有,细胞界限清楚。依据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的比例可分为上皮样细胞型、梭形细胞型和混合型。本组有梭形细胞型18例(750%)、混合细胞型4例(167%)、上皮样细胞型2例(83%)。核分裂像>5/50HPF 5例,5例其中4例伴有囊性变或出血。核分裂像在2~5/50HPF 4例,其中上皮样细胞型和梭形细胞型各2例。CD117阳性22例(917%)、CD34阳性15例(625%),CD117和CD34共同阳性表达14例(583%),多数病例的CD117阳性强度和范围高于CD34。Vim阳性16例(667%),CD117,CD34,Vim多呈弥漫强阳性。SMA局灶阳性表达2例(83%),S-100均无阳性表达。
讨论
目前认为,GIST起源于消化道间叶组织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间质干细胞,是由于人类染色体4q12~13区的c-Kit基因第11外显子发生突变所致,极少数是由第9,13,14,17外显子上发生突变所致。GIST可见于各年龄段,高峰50~70岁,无性别显著差异。GIST发生在消化道肌层,主要在肌壁内或向浆膜面生长,内镜多无法在消化腔内取到肿瘤组织。即使其向腔内生长引起黏膜溃疡、出血、坏死,钳取肿瘤组织的阳性率也较低。对于GIST应积极手术治疗,特别是首次手术时注意完整切除。对于有恶性倾向者应行根治性切除。本组显示,原发肿瘤较小、恶性程度较低并行完整切除的病例预后较好,而原发肿瘤较大者其恶性程度增加、完整切除的机会减少,故复发的机会增加,使预后变差。目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CD117,CD34联合应用是诊断GIST的最有效方法。CD117是诊断GIST的一项主要指标但不是惟一标准,必须结合CD34或其他免疫组化标记,才能更有效与其他肿瘤鉴别。Vim阳性表明肿瘤起源于间叶组织,本组Vim阳性率667%,高于CD34,因此,Vim也是诊断GIST的一个重要辅助指标。本组结果显示CD117,CD34,Vim,SMA和S-100 5项指标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及大小和预后均无相关性,并且这5项指标内部之间的阳性表达也无相关性,因此他们在GIST中的表达意义仅限于诊断,对GIST的预后判断及治疗方式无指导意义。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5月收治GIST患者24例,肿瘤组织石蜡标本。试剂一抗均为鼠抗,EDTA抗原修复缓冲液,DAB和AEC显色剂。
方法:对24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肿瘤组织标本经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SP染色法检测CD117,CD34,SMA,S-100,Vim的表达情况,用已购阳性切片作阳性对照,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DAB显色,苏木精复染,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结果判定:结构清晰,着色明显高于背景,在相应部位出现棕黄色颗粒者为阳性细胞;不着色或显色强度与背景无差别为阴性细胞。每例切片随机选择5~10个高倍视野(×400),统计阳性细胞数,取其平均值;无着色或<10%为阴性,10%~25%为+,26%~50%为++,>50%为+++。
结果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4例,男16例,女8例。男女比例2:1。年龄29~75岁,中位年龄545±135岁;其中≥50岁15例(625%)。病灶位于胃14例(583%),小肠5例(208%),直肠4例(167%),结肠1例(42%)。临床首发表现:腹部隐痛不适8例,腹部肿物6例,消化道出血5例,上腹部饱胀3例,体检或术中探查发现2例(无症状)。伴随症状有贫血、乏力、体质量减轻等。除1例患者在术中探查被发现外,其他均行内镜检查,发现黏膜下肿物12例,黏膜溃疡性肿物6例,黏膜肿物出血5例。内镜下组织活检确诊5例(208%)。20例行腹部CT检查均发现占位性病变,考虑间质瘤9例、胃肠道癌6例、淋巴瘤5例。14例行X线造影发现胃肠道腔内充盈缺损12例。均行手术切除治疗,其中胃大部切除术10例,胃部分切除术3例,全胃切除术1例,小肠部分切除5例,Miles术2例,直肠前切除2例,左半结肠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
病理结果:GIST肿瘤细胞基本形态为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多数梭形细胞界限不清,胞质丰富。上皮样细胞多呈弥漫片状、束状或巢状排列,胞质可嗜酸或嗜碱或二者都有,细胞界限清楚。依据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的比例可分为上皮样细胞型、梭形细胞型和混合型。本组有梭形细胞型18例(750%)、混合细胞型4例(167%)、上皮样细胞型2例(83%)。核分裂像>5/50HPF 5例,5例其中4例伴有囊性变或出血。核分裂像在2~5/50HPF 4例,其中上皮样细胞型和梭形细胞型各2例。CD117阳性22例(917%)、CD34阳性15例(625%),CD117和CD34共同阳性表达14例(583%),多数病例的CD117阳性强度和范围高于CD34。Vim阳性16例(667%),CD117,CD34,Vim多呈弥漫强阳性。SMA局灶阳性表达2例(83%),S-100均无阳性表达。
讨论
目前认为,GIST起源于消化道间叶组织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间质干细胞,是由于人类染色体4q12~13区的c-Kit基因第11外显子发生突变所致,极少数是由第9,13,14,17外显子上发生突变所致。GIST可见于各年龄段,高峰50~70岁,无性别显著差异。GIST发生在消化道肌层,主要在肌壁内或向浆膜面生长,内镜多无法在消化腔内取到肿瘤组织。即使其向腔内生长引起黏膜溃疡、出血、坏死,钳取肿瘤组织的阳性率也较低。对于GIST应积极手术治疗,特别是首次手术时注意完整切除。对于有恶性倾向者应行根治性切除。本组显示,原发肿瘤较小、恶性程度较低并行完整切除的病例预后较好,而原发肿瘤较大者其恶性程度增加、完整切除的机会减少,故复发的机会增加,使预后变差。目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CD117,CD34联合应用是诊断GIST的最有效方法。CD117是诊断GIST的一项主要指标但不是惟一标准,必须结合CD34或其他免疫组化标记,才能更有效与其他肿瘤鉴别。Vim阳性表明肿瘤起源于间叶组织,本组Vim阳性率667%,高于CD34,因此,Vim也是诊断GIST的一个重要辅助指标。本组结果显示CD117,CD34,Vim,SMA和S-100 5项指标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及大小和预后均无相关性,并且这5项指标内部之间的阳性表达也无相关性,因此他们在GIST中的表达意义仅限于诊断,对GIST的预后判断及治疗方式无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