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根有情感的芦苇”:《诗经·蒹葭》与中国民族审美情感的历史源流

来源 :学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士林在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撰文认为,西方人讲“人是会思想的芦苇”,其意义在于,人与自然区别不在其他方面,仅仅是因为他多了一种思想的机能。中国民族与之有很大的不同,人之所以不同于自然界的其他物种,是因为他比自然界的物质或生物多了一颗有情之心,即“人是一根有情感的芦苇”。“有情感的芦苇”,可以一直追溯到中国文明奠基时期的周代社会。《蒹葭》一诗,既是中国民族生命意识最早的流露,也把这种精神体验提到审美的高度。如何使每一根“有情感的芦苇”内在地生产出属于他个体的理性机能,是中国民族在其现代启蒙
其他文献
该中心成立以来,承担了“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及其学科建设研究”、“当代中国哲学与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化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当代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
思想与社会互动关系研究的理论范式和思想方法 中国思想理论的产生、演进和更新的历史过程及其影响社会的历史机制 中国重要社会变动的历史过程、规律及其对思想体系演进更新的影响 中国传统思想体系的构成、内核和精髓及其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的创造性阐释 中国现阶段的主要思想困惑和社会问题,传统思想文化资源在当代“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
摘 要:现在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个“难”字。就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教师作文教学要体现一个“妙”字,学生作文学习要体现一个“趣”字,并加以论述。  关键词:作文教学;现状;妙趣横生;写作舞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与深入,作文教学备受关注。我们语文教师也早已意识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可现在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个“难”字。教师一提到作文教学就怨声载道、叫
期刊
一 科举制度废除一百年了,百年来人们一直对它褒贬不一。其实,当我们冷静、科学、理性地对它重新审视,不难发现,它蕴涵着十分珍贵的可供借鉴的基本原理——选考。
如今,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与传统的教学工具相比,它在很多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教学优势,弥补了传统教学工具的
对高蛋白大豆的高产优质栽培关键措施进行了探讨,总结了"一增施、二示范、三改革、四推广、十统一"等20项规模化生产技术.实践证明,采取以上技术,高蛋白大豆可实现3 000 kg/h
马克思激活了法国唯物主义的社会政治理念,使之实践化、世界化,并通过“实践”概念释放了其中共产主义的内蕴。“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的命题是对传统本体论思维方式的超越,同时揭示了共产主义的哲学根源,创建了以主体的价值取向为中心的对世界的实践理解方式,深刻揭示了共产主义的哲学基础以及唯物主义哲学内蕴的共产主义趋势。
"一课双修"即在一堂课中实施两种选修课内容的教学模式。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意愿,在科学选择的前提下,经过筛选和组合,挑选两种模式的学习内容展开课堂教学活动。例如:
俗话说:“过河要搭桥,爬高要登梯。”对于教师来说,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犹如写一篇文章,需要精彩的过渡。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过渡语不但对课文内容的讲解起着承上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