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首个响应号召下连当兵的大军区司令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jl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个响应号召下连当兵的大军区司令
  时任济南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上将,是第一个响应号召下连当兵的大军区司令。这位战士出身的将军,1928年1月参加红军,1929年5月转为干部,已脱离士兵生活近30年。为了适应下连后的生活,他在下连前十几天就取消了午睡习惯,在酷热的阳光下暴晒。每天早晚,请公务员按新条令教他操练。下连的前几天,他领来战士服装,高兴地穿戴起来,照着镜子,练习走齐步、敬礼。临走前,杨得志专门召集同他一块下连当兵的干部开会,研究下去后怎样锻炼自己。
  1958年9月20日,总政治部的通知刚下发,杨得志就带领军区政治部主任李耀文少将、干部部部长陈美藻少将,佩戴列兵衔,背着被包,冒雨来到军区驻徐州某部六连。从团部到连队,3位将军谢绝了军、师领导的陪同,徒步走到连队。为了让班长大胆管理,杨得志暂时改名叫“杨绍起”。
  “不锻炼、不学习怎能行呢”
  到连队后,杨得志被分配到二排四班。他向班长尹必辉说:“我是个新兵,有许多东西不熟悉,你要好好帮助我。”班长拉开杨得志床铺旁的抽屉,教他怎样放牙膏、肥皂盒。
  放好后,班长问:“老杨同志,你的挎包哩?”
  杨得志急忙取过挎包,双手递了过去。班长稀罕地拿起里面的刮脸刀,问:“你怎么还拿这个来?”
  杨得志说:“年老啦,一周得刮两次胡子,你们年幼的用不着这个。”
  一席话,逗得大伙笑了起来。
  班长看到杨得志的包还按以前的要求打成4个“十”字,在被包上插着鞋子,就告诉他:现在的打法都是打6个“十”字。杨得志迅速纠正了过来。
  第二天,连里给新战士发武器,杨得志领了一支自动步枪。老战士帮他分解了一次,他看了一遍就能分解结合了。班长惊讶地说:“你学得真快呀,怎么教一遍就学会了。”
  杨得志笑着说:“你不知道,我是当过兵的。”
  班长看到杨得志左手腕处有被子弹打伤的痕迹,便劝说道:“像你这么大年纪,参军又久,苦也吃了,罪也受了,见多识广,还需要再当兵锻炼吗?我看,只要跟在后面,站在一旁,指点指点就行了。”
  杨得志说:“不,这里有很多地方值得学习。我脱离士兵生活的时间太久了,连里的变化很大,不锻炼、不学习怎能行呢。”
  早饭后,连队去训练场进行单个射击预习。杨得志对新条件下的一些战术动作有些生疏,但他边看边学边做,和战士们一样摸爬滚打。在做体育科目时,杨得志不顾腰酸腿痛坚持练。他当时已快50岁了,由于过去当过兵,有基础,仍能敏捷地从铁丝网下面匍匐前进,迅速地爬上吊绳。
  不久,团里组织考核全能射手。杨得志虽然多年没有摸过枪了,但终究是从枪林弹雨中出来的人,临场射击时获得了2个优秀、1个良好,全场无不喝彩。
  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
  下连后的杨得志处处以身作则,丝毫不搞特殊化。每天早上收操回来,他争先恐后地去扫地、擦玻璃、倒痰盂。开饭时,就忙着给大家分菜、盛饭。
  一天午饭时,杨得志发现饭桌上多了一盘辣椒炒肉丝,于是找到司务长,耐心说明干部下连当兵不能搞特殊的道理,然后把桌上的菜倒进了大菜盆里。这一举动深深感动了连队官兵。
  一次集合吃早饭,他跑出去一看,别人都穿着衬衣,而他上身穿的是军服,于是又赶忙跑回去换衣服。班长说:“天冷就不要脱了。”他说:“大家都没穿,我不能特殊。”
  周末,他向班长请假外出买肥皂,班长给了他1小时假,而给同样去买肥皂的战士半小时假。杨得志严格要求自己,也在半小时内返回销了假。


  排长为了照顾杨得志休息,安排夜间岗哨时把他排在头班或末班,但他坚决不同意,坚持按顺序排班,经常半夜起来放哨。
  维护集体荣誉和班长权威
  杨得志十分注意维护班集体的荣誉,每天总要去看看本班检查内务时评出的分数。一次,他看到班里擦脸的毛巾评了3分(总分5分),回来问班长:“咱班是哪条毛巾不好?”
  班长说:“这个你不要管。”
  他说:“这哪能不管,是我的不好就纠正,是他们的不好就督促他们做好。”
  在服从管理方面,杨得志也做出了榜样,处处维护班长的权威。
  一次,地方剧团来营房演出,他给本班同志每人买了一张戏票,刚想分给大家,又停住了,把票交给了班长统一分发。这样的行为深深教育了班里的每个人,个别过去对班长不够尊重的战士也主动进行了检讨。
  与士兵交心后真实身份“暴露”
  训练间隙休息时,战士们喜欢把这个“红军老战士”围起来谈心。杨得志的战斗故事最叫座,什么井冈山、大渡河以及雪山草地等等,一开讲就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
  一次,杨得志表演他的拿手节目———长子过矮子。他伸出双手,拇指对拇指、食指对食指,将两手合在一起,在手指尖不分开的情况下,将两个中指缓缓地从两个食指下钻了过去。战士们看后都笑了,有的模仿着做,有的拉起杨得志的手,研究有什么特殊之处。
  很快,杨得志就和战士们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战士们有心事都愿和他说,四班班长连未婚妻来信的内容都和杨得志谈。
  不久,有的战士开始猜疑起来。他们觉得杨得志这样大的年纪,参军又这么久了,绝不是一位普通干部,一定是一位首长。是哪一位首长呢?报纸上登过杨司令员下连当兵的消息,可是谁都不知道到了哪个连队。一些好奇的人就跑到俱乐部,找出济南军区党代表大会的合影查对。有的说:“面孔很像,身材不像。”有的说:“杨绍起的言谈话语、一举一动,都和我们普通士兵一样,他会是个首长吗?”
  后来,杨得志觉得和大家已经熟悉了,即便让战士们知道自己的身份,他们也不会再拘束,于是就在一次全营的军人大会上和官兵见了面。全营立刻沸腾起来了,许多人都感到司令员在自己营里当兵,十分荣幸。   六连的每个人和班、排,都纷纷写了决心书、保证书,决心争取更大的荣誉。连里的战士赋诗一首:
  社会主义出新闻,有个上将当列兵。
  来到连里许多天,同志不知是何人。
  端详相貌看又看,几个都是老革命。
  每天一块过生活,遵守制度可认真。
  这时心中乱估计,莫非就是咱主任。
  通知今天开大会,说要讲件大事情。
  原来是个欢迎会,欢迎部队杨司令。
  大家欢呼又激动,个个心里喜盈盈。
  上将当兵不简单,好比苏联放卫星。
  深受班级士兵好评
  不知不觉间,一个月过去了。10月17日晚,四班召开班务会,对杨得志一个月的表现进行鉴定。杨得志先作自我检查,说这次下连当兵收获很多,同时又很谦虚地表示自己的努力还不够。他说:“这回只向同志们学会了自动枪、骑枪、轻机枪,还没有学会重机枪,这是一个缺陷,以后要补上这一课。体育方面做得比较差,主要是平时在机关里缺乏锻炼。班里的劳动活干得也不够主动。还有其它不少的缺点,希望大家不客气地给我提出来,对我是有好处的。”
  班长尹必辉第一个发言,杨得志拿出本子认真记录他的意见。尹必辉说:“杨得志同志虽然是司令员,但是能服从班长的领导,很好地遵守制度。他虽然快50岁了,可是还能和我们年轻人一样勤学苦练,每天早晨起床动作很快,集合哨一响就抢先列好了队,跟大家一样出早操、长跑,虽然气喘得很厉害,仍然坚持到底。在野外进行单枪战斗射击预习的时候,天气很热,他和大家背一样多的东西,在700公尺(米)的地段上,半天的工夫,连续跑七八趟,脸上的汗水直往下流。同志们让他休息,他说:‘我要和大家一起锻炼夜间射击预习。’他年纪大,眼力不好,但还是尽力地瞄。一次夜间射击,他用4发子弹消灭了4个目标,取得了‘优秀’。”
  尹必辉接着说:“杨得志同志团结友爱方面做得好,我有一次害急性肠炎,他夜里摸着黑到卫生连去看我,关心地询问我的病情,又拿出自己带来的药给我吃。第二天清早和中午,他又去看我,用手摸了我的头,又摸我的手,嘱咐我要安心休养。还有,他的劳动观念好,每天抢着打扫卫生、倒痰盂,修礼堂的广场时,别人都休息了,他还在铲土、搬石头,汗水将衬衣都湿透了。他的优点很多,一时想不全,请大家补充。”


  战士张春仲说:“杨得志同志完全和一个普通士兵一样,一点架子都没有,能和大家打成一片。刚来时,大家都不知道他是司令员,有时我就老杨长、老杨短地称呼他。他学习很虚心,想成为一个全能枪手。自己背的是自动枪,一有工夫,就帮我拆卸轻机枪,让我教他怎样分解、结合。他经常教咱班里的同志学文化,还帮助别人整理内务,叠蚊帐。我常想:他那么大年纪还这样干,我们年轻人为什么不能加把劲干呢?”
  张春仲讲完以后,杨得志插了一句:“要给我提些缺点。”
  一班列席的战士杨官合发言:“杨得志同志各方面都是我们的标兵。他过去很少摸枪,可是他勤学苦练,4次射击有3次优秀、1次良好,成了连里的优等射手,还带上了光荣花。我整天摸枪,有时还打不好,这说明他学习上比我们用心。今后我一定得好好锻炼,争取更好的成绩。”
  杨得志又向大家要求说:“希望同志们给我提缺点。”
  副排长江连珏发言说:“杨得志同志比我们小伙子还活跃,给大家讲战斗故事、说笑话、做小游戏,还在晚会上表演家乡的花鼓戏《刘海砍樵》和《采茶》。要让讲缺点,我觉得有一个,就是因为他年纪大,大家要求他在劳动中注意身体,不要过分劳累,可是他不论活的轻重,总是抢着干。我们觉得首长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当兵锻炼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身体累坏了是不好的。”
  几乎在每个人的发言中,都谈到杨得志同志是他们学习的榜样,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鼓舞,班里工作也因他的到来呈现了新气象。张春仲看到杨得志这么大年纪,还坚持练单杠,自己更加苦练,晚睡早起,手上打了泡,腹部磨破皮,都不休息,终于在4天的时间内,从原来只会5个动作,到学会了全部10个动作。现在全班在体育训练方面,人人都达到了优秀水平。射击方面,过去全班总评都是良好,从未打过优秀,这次单枪战斗射击第二练习射击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最后,大家一致提出,把杨得志同志评为“五好标兵”。杨得志最后发言,他说:“在连干部和各级干部领导下,在同志们的帮助下,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是很不够的,同志们对我的过分鼓励,我很感激。我希望大家给我提些缺点,这对我是个帮助。假如时间来不及,明天还可以向我谈。回到工作岗位以后,我们还可以互相通信,交换工作意见。但是,评我做标兵可不行,我的条件还不够,‘五好标兵’可以作为我的努力方向。”
  一个月来,杨得志和战士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离开连队时,他们依依惜别,互相赠言题字,并约定今后继续通信联系。杨得志还建议将他的名字列入六连的花名册,他愿意永远作六连的一名列兵。
其他文献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军,是1949年2月由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改编而成的。  27军的前身,是1937年12月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组成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1938年9月,与掖县抗日游击队第3支队等合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5支队;12月,改编为山东纵队第5支队,辖6个团。1939年秋,第5支队整编为13、15两个基干团,又以黄县、掖县地方武装组成14团。1940年9月,第5支队改称第5旅,
期刊
为革命事业鞠躬尽瘁  李寿轩1906年4月22日生于湖南省宝庆(今邵东)龙陂乡一个农民家庭。9岁入私塾,两年后因家贫而辍学。12岁便给别人放牛。17岁到沅江县阳罗州(镇)一家南货铺当学徒。1926年7月入国民革命军第8军当兵,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7月参加平江起义。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第5纵队第12大队中队长,第4纵队第8大队中队长、大队长,红3军团第9师第7团团长、独
期刊
在1955年授衔的开国将军中,少将钟国楚是唯一一位参加过自己追悼会的将军。  1935年春,一位身穿破衣烂衫,腰系褪色蓝腰带,头戴竹制烂雨笠,手握一把大砍刀,一副樵夫打扮的大汉,在福建永春山的密林中已经穿行了两个昼夜,其真正目的是寻找红军游击队。  这天他突然发现一个新坟包,上面摆着一个由松枝和野花编织的花圈,地下随风飞舞着些许烧过不久的纸灰,一块就地取材制作的简易木牌上写着“钟国楚政委之墓”7个
期刊
彭德清是福建省同安县人。他幼年丧父,家境贫苦,12岁入学,16岁辍学。大革命时期,他积极投身农民运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共青团同安县委组织部长,泉州中心特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第2支队政治委员。抗日战争时期,他从新四军连指导员逐渐成长为纵队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任苏中军区第1师3旅旅长、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12师师长、第3野战军第23军副军长。他是一个性格沉稳、办事果断的指挥员。  
期刊
“我16岁那年离开了家,和我一起的,有16个青年,个个生龙活虎。”詹大南清晰地记得,离开家乡安徽金寨县是在1931年。他和伙伴们参加了红军。1934年,他成为红25军军长徐海东的保卫员,从此不离其左右。  “如果没有徐海东军长,我早就没了。”大概是在1935年前后,在一次战役中,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脚踝,令他无法行走。  按照当时的惯例,行动不便的必须都留下来,不能跟随大部队。但是,留在当地就意味着
期刊
孙端夫,原名孙正谊,祖籍山东省曹县,他的出生地在河南省虞城县贾寨孙场。  大约10岁时,孙端夫跟随在北京的五叔孙锡璜求学。最初,孙正谊在北平培根小学读书,成绩优异。15岁考入北平平民中学,18岁转入大同中学,在读高二时就考入北平大学法学院预科班,第二年转为正式生。也是在这一年,孙正谊改名为孙端夫。  孙端夫读大学时,国家内忧外患,日本猖狂入侵继续向华北扩张,整个华北面临着沦为日本殖民地的危险。在中
期刊
刘浩天16岁投身革命,192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刘浩天任总高级步兵学校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军事学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院长,海军东海舰队政治委员、司令员。参与培育了闻名全军的先进典型“海空雄鹰团”、“海上猛虎艇”。  1957年,刘浩天升任校政治委员,主持全校的党政工作。总高级步兵学校自成立至1958年的近7年间,培训中、高级军
期刊
尤太忠将军身材魁梧,鼻大嘴阔,双耳奇长,几近垂肩,双目炯炯,眉宇间两道竖纹,酷似京剧武生相。  尤太忠将军运筹帷幄之际,必以三指捏额头。此时,无人敢近也。若举手压帽檐,意决心已下,无人可变也。若脱帽而起,必赴前沿指挥,如脱兔奔鹿,无人能挡也。若以三指摸腮,此仗胜局已定,其时将军心境极佳,人人皆可近,事事皆可办。  原十二军副军长许克杰言:尤太忠将军耳所闻辄终记不忘。  战争年代,将军到纵队接受战斗
期刊
“我这次下去一定要把兵当好”  1958年9月,总政治部根据毛泽东指示下发《关于军队各级干部每年下连当兵一个月的规定》时,南京军区正在召开党委扩大会。第二天,毛泽东来到南京接见党委扩大会代表,他非常关心地询问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世友同志啊,现在地方上规定每个领导干部要有一段时间进工厂当工人,下乡当农民,你们部队干部可不可以下连当兵?可不可以作个议?”  一向对毛泽东指示说一不二的许世友坚定表示:“
期刊
“我要当好一名普通水兵”  1958年11月14日上午,“井冈山”舰全体官兵站立在虬江码头上,欢迎陶勇和另外7位校尉军官上舰当兵。  当天晚上副政委边照玉点名时,叫:“陶司令!”  没人回答,边照玉为难地看着陶勇,欲言又止。陶勇跟他说:“我是你的一个兵,应该叫我陶勇啊。”  边照玉只好鼓起勇气叫了一声:“陶勇!”  陶勇立即立正,大声应答。他郑重宣布:“今后大家不要叫我司令了,就叫我老陶吧,我要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