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肩负着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重要责任,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受应试教育影响,对小学思想品德课程重视不够,只是进行机械的照本宣科,使得原本生动活泼的学科变成了枯燥而机械的理论说教课,这样不仅会让学生失去学科学习兴趣,而且不利于学生的知识技能与道德修养的提高,从而丧失思想品德课的学科功效。那么如何实现小学思想课程的有效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更好地成长与成才打下坚实基础,这是我们所必须重视的课题。现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科学习热情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愿意亲近老师,才能对其所任教的学科感兴趣,而兴趣正是推动学生积极参与认知活动的原动力,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激起学生对教师的积极情感,并实现情感的正面迁移,从而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学习热情。
第一,教师要对师生角色重新定位。教师与学生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学习主体。教师要由高高在上、不容置疑的师者转变为与学生平等的学习者。当学生感受到与教师的平等,自然就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从而使师生成为平等的学习者、友好的朋友。
第二,教师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教师要做到心中有爱,心中有学生,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不因学生成绩好而喜,不因学生成绩差而厌,而是要热爱每一个学生,用爱搭建起通往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这样自然可以换来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信任与喜爱,从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二、引入生活这股活水,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思想品德课程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新教材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非常重视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但教材具有普遍性,而学生具有特殊性,要想让学生真正学有动力,学有所获,就必须改变以往机械的照本宣科,而是要引入生活这股源头活水,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物与生活现象引入新知学习。这样就可以改变机械的理论灌输,将抽象的理论寓于真实的生活之中,让学生感受到学科教学的真实性与形象性,同时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现象中获取更为丰富的信息,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在学习《与邻居友好相处》这一内容时,我们就可以将学生和他们的邻居搬入课堂,以学生所熟悉的人物与事件引入新知学习,引导学生展开充分交流与讨论。这样的教学模式改变了枯燥的理论讲述,将理论的学习与具体生活相结合,加深了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深刻理解。
三、运用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展开主动的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运用问题教学法,可以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机械灌输,能够以问题诱发学生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在探究中主动构建知识,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由被动参与到主体参与,由机械接受到主动构建,这正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核心环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只是一味地讲解,而要学会运用提问,在最为恰当的时机抛出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互动。教师不仅要设计好问题本身的价值,而且要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展开积极交流与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见解,进行不同思想与不同观念的交汇与碰撞,这样更加利于学生个性展现,从而实现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当然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勇于挑战教材与教师,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勇于提出新问题,让整个探究过程成为学生不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
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促进学生道德行为内化
课外有着更为宽广的空间,这正是提高学生认知的重要渠道,同时是学用结合的主阵地。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促进学生道德内化,将理论转化为行为,就必须充分利用课外这一宽广的平台,为学生设计丰富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充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以理论指导行为,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形成自觉行为。
1.开展社会调查。带领学生一起走出教室,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这样可以让学生认清教材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将课堂所学用于指导行为实践,同时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形成持久而稳定的学习动力。
2.进行情景表演。表演是学生所喜爱的重要活动方式,不管是参与表演,还是观看,学生对之都非常向往。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课外充足的时间,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开展情景表演活动,让学生走进教材,走入角色,通过生动的表演加深体验与感悟,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形成自觉化行为。
总之,有效教学建立在学生的主体参与与主动探究的基础之上,能够让学生得到知识与技能的全面发展。我们要以新课改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灵活运用教学手段,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这样才能让学生学有动力,学有所获,实现有效教学。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科学习热情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愿意亲近老师,才能对其所任教的学科感兴趣,而兴趣正是推动学生积极参与认知活动的原动力,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激起学生对教师的积极情感,并实现情感的正面迁移,从而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学习热情。
第一,教师要对师生角色重新定位。教师与学生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学习主体。教师要由高高在上、不容置疑的师者转变为与学生平等的学习者。当学生感受到与教师的平等,自然就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从而使师生成为平等的学习者、友好的朋友。
第二,教师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教师要做到心中有爱,心中有学生,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不因学生成绩好而喜,不因学生成绩差而厌,而是要热爱每一个学生,用爱搭建起通往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这样自然可以换来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信任与喜爱,从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二、引入生活这股活水,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思想品德课程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新教材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非常重视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但教材具有普遍性,而学生具有特殊性,要想让学生真正学有动力,学有所获,就必须改变以往机械的照本宣科,而是要引入生活这股源头活水,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物与生活现象引入新知学习。这样就可以改变机械的理论灌输,将抽象的理论寓于真实的生活之中,让学生感受到学科教学的真实性与形象性,同时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现象中获取更为丰富的信息,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在学习《与邻居友好相处》这一内容时,我们就可以将学生和他们的邻居搬入课堂,以学生所熟悉的人物与事件引入新知学习,引导学生展开充分交流与讨论。这样的教学模式改变了枯燥的理论讲述,将理论的学习与具体生活相结合,加深了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深刻理解。
三、运用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展开主动的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运用问题教学法,可以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机械灌输,能够以问题诱发学生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在探究中主动构建知识,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由被动参与到主体参与,由机械接受到主动构建,这正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核心环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只是一味地讲解,而要学会运用提问,在最为恰当的时机抛出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互动。教师不仅要设计好问题本身的价值,而且要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展开积极交流与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见解,进行不同思想与不同观念的交汇与碰撞,这样更加利于学生个性展现,从而实现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当然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勇于挑战教材与教师,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勇于提出新问题,让整个探究过程成为学生不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
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促进学生道德行为内化
课外有着更为宽广的空间,这正是提高学生认知的重要渠道,同时是学用结合的主阵地。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促进学生道德内化,将理论转化为行为,就必须充分利用课外这一宽广的平台,为学生设计丰富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充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以理论指导行为,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形成自觉行为。
1.开展社会调查。带领学生一起走出教室,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这样可以让学生认清教材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将课堂所学用于指导行为实践,同时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形成持久而稳定的学习动力。
2.进行情景表演。表演是学生所喜爱的重要活动方式,不管是参与表演,还是观看,学生对之都非常向往。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课外充足的时间,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开展情景表演活动,让学生走进教材,走入角色,通过生动的表演加深体验与感悟,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形成自觉化行为。
总之,有效教学建立在学生的主体参与与主动探究的基础之上,能够让学生得到知识与技能的全面发展。我们要以新课改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灵活运用教学手段,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这样才能让学生学有动力,学有所获,实现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