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充分彰显服务人民的价值追求,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简称“三化”)。这是从思想上、理论上、政治上建设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大举措,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三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三化”。这就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殊国情相结合,顺应时代主题与时代潮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武装人民群众。文章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必须弄清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而不是说“德国话”“美国话”,以此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辩证结合和双向互动,焕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性和现实性。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让马克思主义说“新话”“实话”,而不是说“旧话”“假话”“大话”“空话”“套话”,就是使马克思主义不断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焕发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感。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说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而不是说人民群众“不愿听”“听不懂”的话,就是要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心悦诚服地接受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焕发马克思主义的感召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这实际上点明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意义所在。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我们团结和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历史的经验表明,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是要先造舆论,总是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尼克松曾说过:“尽管我们与苏联在军事、经济和政治上进行竞争,但美苏对抗的根本原因是意识形态,因而意识形态是我们争夺的根源。”在美国的资产阶级政治家看来,“最终对历史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而不是武器”,“最重要的是搞攻心战”,“在宣传上花一个美元等于在国防上花五个美元”。
回顾苏联,1917年,只有20万党员的俄罗斯布尔什维克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41—1945年只有200万党员的苏联共产党面对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法西斯侵略者,无所畏惧,终于赢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1991年,拥有1800万党员的苏联共产党,在没有任何外来侵略的情况下,散失了70多年的执政地位,并最终导致国家解体。苏联出现党变质、国变色,最后失去苏联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国家解体的剧变这一教训,给人们的深刻启示就是:必须高度重视和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让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牢牢占领阵地,否则势必会导致人心涣散、天下大乱。如果我们不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和团结广大群众,别的思想就会占领群众的思想,群众就会跟着别的思想走,跟着各种形形色色的宗教走,甚至跟着各种邪教走。社会一旦形成了多元化、复杂化、甚至不健康的信仰的局面,科学思想和理论必然受到冲击,群众的向心力必定受到严重的削弱。只有我们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那些“杂草”、“乱草”才不会干扰我们。在21世纪,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历史的昭示、人民的选择、实践的呼唤,是我们永远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
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 必须充分彰显服務人民的价值追求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准确把握改革发展实际,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这实际上阐明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江泽民曾指出:“我们在党内和全社会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做了大量工作,取得的成绩很大。但是,为什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道德对一些人却往往难以发生作用呢?因素很多。但特别要说的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 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感召力,必须充分彰显服务人民的价值追求,切实关注影响广泛的民生问题,确保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我们都知道,从理论传播与接受的一般规律来看,理论接受的基础又在于利益认同。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理论掌握群众←理论说服人←理论彻底←抓住事物的根本←抓住人的根本)。”切实关注并着力解决事关广大群众的民生问题,是增强群众对马克思主义认同感的根本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实践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我们党的政策兼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品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关键在于对我们党的政策的认同,在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认同。毛泽东说得很好:“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毕其功于一役。我们要以“世情为鉴、国情为据、党情为要、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三化”的进程中,不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理论走向实践,从专家走向市民,从党员走向群众,从书本走向生活,使其成为当代中国最具活力、最具魅力、最具创造力的科学理论和伟大实践。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艾思奇.艾思奇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4]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三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三化”。这就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殊国情相结合,顺应时代主题与时代潮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武装人民群众。文章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必须弄清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而不是说“德国话”“美国话”,以此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辩证结合和双向互动,焕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性和现实性。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让马克思主义说“新话”“实话”,而不是说“旧话”“假话”“大话”“空话”“套话”,就是使马克思主义不断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焕发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感。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说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而不是说人民群众“不愿听”“听不懂”的话,就是要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心悦诚服地接受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焕发马克思主义的感召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这实际上点明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意义所在。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我们团结和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历史的经验表明,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是要先造舆论,总是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尼克松曾说过:“尽管我们与苏联在军事、经济和政治上进行竞争,但美苏对抗的根本原因是意识形态,因而意识形态是我们争夺的根源。”在美国的资产阶级政治家看来,“最终对历史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而不是武器”,“最重要的是搞攻心战”,“在宣传上花一个美元等于在国防上花五个美元”。
回顾苏联,1917年,只有20万党员的俄罗斯布尔什维克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41—1945年只有200万党员的苏联共产党面对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法西斯侵略者,无所畏惧,终于赢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1991年,拥有1800万党员的苏联共产党,在没有任何外来侵略的情况下,散失了70多年的执政地位,并最终导致国家解体。苏联出现党变质、国变色,最后失去苏联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国家解体的剧变这一教训,给人们的深刻启示就是:必须高度重视和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让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牢牢占领阵地,否则势必会导致人心涣散、天下大乱。如果我们不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和团结广大群众,别的思想就会占领群众的思想,群众就会跟着别的思想走,跟着各种形形色色的宗教走,甚至跟着各种邪教走。社会一旦形成了多元化、复杂化、甚至不健康的信仰的局面,科学思想和理论必然受到冲击,群众的向心力必定受到严重的削弱。只有我们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那些“杂草”、“乱草”才不会干扰我们。在21世纪,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历史的昭示、人民的选择、实践的呼唤,是我们永远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
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 必须充分彰显服務人民的价值追求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准确把握改革发展实际,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这实际上阐明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江泽民曾指出:“我们在党内和全社会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做了大量工作,取得的成绩很大。但是,为什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道德对一些人却往往难以发生作用呢?因素很多。但特别要说的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 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感召力,必须充分彰显服务人民的价值追求,切实关注影响广泛的民生问题,确保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我们都知道,从理论传播与接受的一般规律来看,理论接受的基础又在于利益认同。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理论掌握群众←理论说服人←理论彻底←抓住事物的根本←抓住人的根本)。”切实关注并着力解决事关广大群众的民生问题,是增强群众对马克思主义认同感的根本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实践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我们党的政策兼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品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关键在于对我们党的政策的认同,在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认同。毛泽东说得很好:“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毕其功于一役。我们要以“世情为鉴、国情为据、党情为要、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三化”的进程中,不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理论走向实践,从专家走向市民,从党员走向群众,从书本走向生活,使其成为当代中国最具活力、最具魅力、最具创造力的科学理论和伟大实践。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艾思奇.艾思奇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4]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