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由甘肃、青海、宁夏三个西北地区落后省、区组成的小西北经济区1990~2010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分析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首先采用平均受教育年限法测算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其次用组间方差法测算城乡收入差距,经过比较得出二者存在周期性倒“U”型曲线关系,与人们的普遍猜想不一致。这说明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并没有自始至终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而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提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
[关键词] 小西北;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城乡收入差距系数;受教育年限法;组间方差
一、引言
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在经济研究领域备受关注,源于其与每个国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这一问题的存在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团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向上溯源就是城乡收入分配不均,为何城乡收入分配会不均?收入分配制度首当其冲,我国自建国以来,打破了旧中国收入水平极低,分配极不平等的收入分配制度,施行以城乡分割为基础、平均化的单一按劳分配制度(俗称“大锅饭”)。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总体不高且呈现出多层次特征,发展不平衡,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势必会扼杀其他生产要素的生产积极性,所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有所调整,不再是单一的按劳分配,而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与此同时,收入差距产生了,收入差距包含地区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等,本文即以其中的城乡收入差距为研究对象。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有很多,综观大量相关文献,涉及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制度因素等,具体可细分为二元经济结构、城镇化水平、市民化水平、经济开放度、政府经济行为、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投资、不同来源的收入差距、产业结构、技术进步、金融发展等。经济学者们或是研究多个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或是研究某一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而且,大多数经济学者从全国层面来谈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本文选择经济落后的小西北 地区为例进行分析,并以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为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目的是要证实地理位置偏远、经济落后的小西北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是否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方向是不是自始至终的。进而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提出该地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选择农村人力资本水平这一影响因素来做此分析也是基于从这一角度分析该问题的研究很少,即便有用农村人力资本来分析城乡收入差距的也是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来分析的。
二、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综述
参考大量相关文献,关于影响收入差距的因素分析,综述如下:
陈宗胜(2002)[1]分析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人口比和农村非农产业等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
陆铭,陈钊(2004)[2]认为城市化对降低统计上的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作用,而地区间人口户籍转换、经济开放、非国有化和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参与都是加大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政府财政支出的结构也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影响。
姚耀军(2005)[3]通过实证分析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金融发展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正相关且二者具有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金融发展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负相关且两者也具有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贾小玫、周瑛(2006)[4]把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认定为经济增长的必然现象。
侯风云、徐慧(2004)[5]认为农村人力资本具有外溢性特征,而城镇人力资本具有內溢性特征,农村人力资本长期支持着城镇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在人力资本投入还是在人力资本形成后的作用发挥方面都存在城镇对农村的剥夺,进而产生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刘文忻、陆云航(2006)[6]研究发现高水平人力资本向城市聚集带来的劳动力流动会显著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张秀生、柳芳、王军民(2007)[7]从定性的角度认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缺乏是造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
贺建风、刘建平(2010)[8]利用广东省1978-2006年的数据分析了对外开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他们认为在改革初期对外开放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是随着对外贸易中农产品的比重逐渐下降,工业加工品的比重不断上升,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使得城乡收入差距加剧扩大。但从长期趋势来看,对外开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动效应呈小幅的正向收敛状。
左义河(2011)[9]认为工资性收入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度最大,经营性收入差距和转移性收入差距的贡献度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
罗序斌、胡德龙(2011)[10]用科技三项费作为反映科技进步的指标,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作为反映我国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城乡科技进步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并呈正向变动关系。
段景辉、陈建宝(2011)[11]利用非参数逐点回归的方法,证实产业结构的优化及非农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越高,意味着城乡收入差距可能会越小。
众多学者对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有定量分析也有定性分析,有的从全国层面谈问题,也有以某一省区为例来分析。本文另辟蹊径,采用受教育年限法测算小西北的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然后从统计方法出发运用组间方差法测算小西北城乡收入差距,分析小西北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与该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以求有所创新。
三、小西北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测算
四、小西北城乡收入差距的测度
目前,在众多的衡量城乡收入差距方法中,学者们使用较多的方法有2种:1.基尼系数法。用基尼系数测度收入分配差距源于基尼对洛伦兹曲线的量化改变,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是国际上通用的反映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其数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状态越趋于平均,反之,则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在计算过程中,计算出的基尼系数往往是一个近似值,计算基尼系数时的分组对其近似的程度有重要影响,分组越少,误差越大,分组越多,误差就越小。在本文的计算中如果采用基尼系数法把小西北作为一个整体,把这一整体分为“城镇”和“农村”两个组来测度城乡收入差距,误差肯定会比较大,数据对事实的描述失真。另有计算基尼系数的难度问题,所以在此我们不使用基尼系数法来测算城乡收入差距。
2.城乡收入比法。众多研究者在使用此方法时直接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进行对比,用比值的大小来描述城乡收入差距的大小,比值越大,说明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反之,则越小。关于城乡收入比,不同的学者在实际测算中选择的城乡收入指标会有不同:李实,岳希明(2005)[16]使用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名义比率来计算城乡收入比进而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曾国安,胡晶晶(2005)[17]以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的名义比率来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蔡昉,杨涛(2000)[18]以城镇居民的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的人均实际纯收入的比率来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郭兴方(2005)[19]以城乡居民的消费和储蓄之比来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无论学者们采用的城乡收入指标是哪一组,我们都可以总结出该方法的特点:优点是操作简单,容易理解,缺点是该方法有一个“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数相等”的假设前提,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数的差异越大,误差就会越大。按照我国目前的人口城乡分布现状来看,不管是整个国家,还是某一个省区或是某一个大的经济区,农村人口很明显地多于城镇人口。故从方法论角度来说,该方法用来测度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系统性误差。
本文采用以1990年为基期的可比价来计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称为城镇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实际人均纯收入。使用王永瑜,刘会勇(2011)[20]的组间方差法测算小西北的城乡收入差距,设定小西北居民分为m组,由于分析的是城乡收入差距,在此取m=2。小西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是这两个组之间的组间方差,其数值大小是由城乡居民平均收入(组平均数)和城乡居民人口数(组权数)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
[关键词] 小西北;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城乡收入差距系数;受教育年限法;组间方差
一、引言
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在经济研究领域备受关注,源于其与每个国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这一问题的存在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团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向上溯源就是城乡收入分配不均,为何城乡收入分配会不均?收入分配制度首当其冲,我国自建国以来,打破了旧中国收入水平极低,分配极不平等的收入分配制度,施行以城乡分割为基础、平均化的单一按劳分配制度(俗称“大锅饭”)。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总体不高且呈现出多层次特征,发展不平衡,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势必会扼杀其他生产要素的生产积极性,所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有所调整,不再是单一的按劳分配,而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与此同时,收入差距产生了,收入差距包含地区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等,本文即以其中的城乡收入差距为研究对象。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有很多,综观大量相关文献,涉及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制度因素等,具体可细分为二元经济结构、城镇化水平、市民化水平、经济开放度、政府经济行为、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投资、不同来源的收入差距、产业结构、技术进步、金融发展等。经济学者们或是研究多个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或是研究某一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而且,大多数经济学者从全国层面来谈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本文选择经济落后的小西北 地区为例进行分析,并以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为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目的是要证实地理位置偏远、经济落后的小西北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是否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方向是不是自始至终的。进而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提出该地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选择农村人力资本水平这一影响因素来做此分析也是基于从这一角度分析该问题的研究很少,即便有用农村人力资本来分析城乡收入差距的也是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来分析的。
二、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综述
参考大量相关文献,关于影响收入差距的因素分析,综述如下:
陈宗胜(2002)[1]分析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人口比和农村非农产业等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
陆铭,陈钊(2004)[2]认为城市化对降低统计上的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作用,而地区间人口户籍转换、经济开放、非国有化和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参与都是加大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政府财政支出的结构也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影响。
姚耀军(2005)[3]通过实证分析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金融发展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正相关且二者具有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金融发展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负相关且两者也具有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贾小玫、周瑛(2006)[4]把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认定为经济增长的必然现象。
侯风云、徐慧(2004)[5]认为农村人力资本具有外溢性特征,而城镇人力资本具有內溢性特征,农村人力资本长期支持着城镇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在人力资本投入还是在人力资本形成后的作用发挥方面都存在城镇对农村的剥夺,进而产生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刘文忻、陆云航(2006)[6]研究发现高水平人力资本向城市聚集带来的劳动力流动会显著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张秀生、柳芳、王军民(2007)[7]从定性的角度认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缺乏是造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
贺建风、刘建平(2010)[8]利用广东省1978-2006年的数据分析了对外开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他们认为在改革初期对外开放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是随着对外贸易中农产品的比重逐渐下降,工业加工品的比重不断上升,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使得城乡收入差距加剧扩大。但从长期趋势来看,对外开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动效应呈小幅的正向收敛状。
左义河(2011)[9]认为工资性收入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度最大,经营性收入差距和转移性收入差距的贡献度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
罗序斌、胡德龙(2011)[10]用科技三项费作为反映科技进步的指标,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作为反映我国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城乡科技进步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并呈正向变动关系。
段景辉、陈建宝(2011)[11]利用非参数逐点回归的方法,证实产业结构的优化及非农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越高,意味着城乡收入差距可能会越小。
众多学者对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有定量分析也有定性分析,有的从全国层面谈问题,也有以某一省区为例来分析。本文另辟蹊径,采用受教育年限法测算小西北的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然后从统计方法出发运用组间方差法测算小西北城乡收入差距,分析小西北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与该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以求有所创新。
三、小西北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测算
四、小西北城乡收入差距的测度
目前,在众多的衡量城乡收入差距方法中,学者们使用较多的方法有2种:1.基尼系数法。用基尼系数测度收入分配差距源于基尼对洛伦兹曲线的量化改变,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是国际上通用的反映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其数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状态越趋于平均,反之,则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在计算过程中,计算出的基尼系数往往是一个近似值,计算基尼系数时的分组对其近似的程度有重要影响,分组越少,误差越大,分组越多,误差就越小。在本文的计算中如果采用基尼系数法把小西北作为一个整体,把这一整体分为“城镇”和“农村”两个组来测度城乡收入差距,误差肯定会比较大,数据对事实的描述失真。另有计算基尼系数的难度问题,所以在此我们不使用基尼系数法来测算城乡收入差距。
2.城乡收入比法。众多研究者在使用此方法时直接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进行对比,用比值的大小来描述城乡收入差距的大小,比值越大,说明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反之,则越小。关于城乡收入比,不同的学者在实际测算中选择的城乡收入指标会有不同:李实,岳希明(2005)[16]使用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名义比率来计算城乡收入比进而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曾国安,胡晶晶(2005)[17]以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的名义比率来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蔡昉,杨涛(2000)[18]以城镇居民的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的人均实际纯收入的比率来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郭兴方(2005)[19]以城乡居民的消费和储蓄之比来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无论学者们采用的城乡收入指标是哪一组,我们都可以总结出该方法的特点:优点是操作简单,容易理解,缺点是该方法有一个“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数相等”的假设前提,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数的差异越大,误差就会越大。按照我国目前的人口城乡分布现状来看,不管是整个国家,还是某一个省区或是某一个大的经济区,农村人口很明显地多于城镇人口。故从方法论角度来说,该方法用来测度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系统性误差。
本文采用以1990年为基期的可比价来计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称为城镇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实际人均纯收入。使用王永瑜,刘会勇(2011)[20]的组间方差法测算小西北的城乡收入差距,设定小西北居民分为m组,由于分析的是城乡收入差距,在此取m=2。小西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是这两个组之间的组间方差,其数值大小是由城乡居民平均收入(组平均数)和城乡居民人口数(组权数)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