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观念认为:数学教学历来是呆板、枯燥的课堂教学,其实不然。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智力水平的高低,非智力因素如学习目的、学习兴趣、爱好、情感、意志力等直接影响到一个人整体心理素质水平和事业的成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利用情感、兴趣、需要等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乐学、爱学。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数学课;趣味性教学
数学教学,历来被看作是呆板、枯燥的课堂教学,教师都是板着脸孔,训导师般训教,课堂上缺乏读书声、笑声、掌声。即使参观一些优秀教师的优质课,也一样难见教者一丝笑容。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对数学望而生畏,人人谈“数”色变。
无可厚非,数学科讲究知识的准确性、规范性、逻辑性,推理严密,应用性强,灵活多变,一时很难学好。国内外大量的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智力水平的高低,非智力因素如学习目的、学习兴趣、爱好、情感、意志力等直接影响到一个人整体心理素质水平和事业的成败。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所激发的潜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智力因素方面的不足,同时对智力因素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在其教学中应利用情感、兴趣、需要等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乐学、爱学。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大小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而趣味性教学则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求知欲。数学教学如何才能实施趣味性教学呢?我认为要从下面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搭建师生沟通桥梁,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趣味性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诸多人际关系中的主导因素。教师给学生的印象好,师生关系就好,学生爱老师,就会“爱屋及乌”,爱其所教的学科;师生关系好,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高,就会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教师教给的各种信息就会在学生头脑里出现一种“易接受”的心理优势。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过渡,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以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数学教学模式。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归納、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去理解掌握。
二、培养和提高自身的数学专业知识素质
要实施趣味性教学,不但要求老师要有坚实的数学专业知识,还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有人曾形象地说,教师自己拥有一桶水,给予学生的那一杯水才会有分量和质量。所以,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应加强相关学科的学习,如心理学、教育学、文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等;关心时事学习,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在教学中,既能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又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由于数学课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问题联系密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生活热点、焦点问题,如果老师能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理解这些生活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学生在学习中最反感的简单说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知识的单薄和陈旧,教学方式的呆板和单调。
三、掌握课堂的驾驭技巧,调动课堂气氛
导言是否生动、直观、有趣将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成功的导言应该富有情趣,富有吸引力,它可以使学生主动迅速地进入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主动迅速地进入教学情境之中,激发他们探求新知的欲望。
我在教学“不等式解法”中创设了如下情境:
问题:若导火线燃烧的速度为每秒0.8cm,人跑开的速度为每秒5米,那么点火的战士若要在爆破时能够跑到100米以外安全区去,问这个导火线的长度应大于多少cm?
(师问)若点火的人是你,你现在可要小心地算算了,不然……
(学生异口同声)……丢了小命!
由此学生个个精力集中,积极思考,课堂气氛活跃,笑声一片,激发了学生对知识探索的兴趣。而后我又继续补充下问:
四、加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数学课教学是一个普遍联系的过程,同时也是教与学的矛盾运动过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当”。一个好的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获得最大的效益就一定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和选择。在教学中应尽量将抽象的概念、原理用生动具体的事例、图案、歌谣等来表述。如果依然按传统方法教学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我讲你听,我写你录,我问你答,我打你通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课堂上不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学生学习的兴趣肯定是不会有的,也就谈不上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了。
教学手段多样化,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能否达到教学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课堂艺术。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二十分钟。如果只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光是教师的讲,没有学生的思和练,学生就很容易疲劳,就会开始走神。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答记者问”、辨论会等,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投影机、电脑等多媒体,在课件中加入动画、鼓声、掌声、笑声,使学生的多个感观器官都受到适当的刺激,让学生在整堂课中都能处于一种兴奋状态。
五、精心设计,充实生动有趣的数学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习内容讲述诸如数学发展简史、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的成长过程和有关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名称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还可有的放矢地讲述一些趣味性强、容易使学生产生强烈好奇心和丰富想象力的数学典故,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令学生产生了愉快的学习心理,自然意兴盎然、其乐无穷。
六、注意强化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尽量做到不再偏重于传授书本知识,而是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科技发展联系起来,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素养。
数学内容复杂,综合性强,抽象,学生感觉难学难懂,枯燥乏味,学习缺乏兴趣。但是,如果把这些知识变一种新的方式加以运用,效果就不同了。
大量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使人产生兴趣和好奇的往往是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并感到有价值的事物。教学中我们十分注重情景的创设,尽量使教学问题从学生熟悉和喜欢的生活事例中产生,设计成使学生产生好奇并能激发其求知欲的问题。
其实,数学中处处充满美,图形美,逻辑推理美;充满乐趣,钻研难题,解决难题的乐趣,获得成功,其乐无穷。数学课堂也能有掌声,笑声,也能上得有声有色,只要我们善于挖掘知识的趣味因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教学方式方法,让课堂动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就会有掌声,有笑声!
当前,课堂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以往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已经过时、落后,新课标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主体意识,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少讲多练,把课堂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探索、操作、实践、发现、归纳。这更依赖我们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了,更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多设计趣味性教学,让学生们在掌声、笑声中学习!
作者简介:杨伊玲(1966- ),女,1988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数学系,2001年获得高级讲师资格,现任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数学骨干教师,从事高职的高等数学教学工作。
关键词:数学课;趣味性教学
数学教学,历来被看作是呆板、枯燥的课堂教学,教师都是板着脸孔,训导师般训教,课堂上缺乏读书声、笑声、掌声。即使参观一些优秀教师的优质课,也一样难见教者一丝笑容。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对数学望而生畏,人人谈“数”色变。
无可厚非,数学科讲究知识的准确性、规范性、逻辑性,推理严密,应用性强,灵活多变,一时很难学好。国内外大量的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智力水平的高低,非智力因素如学习目的、学习兴趣、爱好、情感、意志力等直接影响到一个人整体心理素质水平和事业的成败。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所激发的潜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智力因素方面的不足,同时对智力因素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在其教学中应利用情感、兴趣、需要等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乐学、爱学。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大小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而趣味性教学则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求知欲。数学教学如何才能实施趣味性教学呢?我认为要从下面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搭建师生沟通桥梁,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趣味性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诸多人际关系中的主导因素。教师给学生的印象好,师生关系就好,学生爱老师,就会“爱屋及乌”,爱其所教的学科;师生关系好,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高,就会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教师教给的各种信息就会在学生头脑里出现一种“易接受”的心理优势。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过渡,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以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数学教学模式。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归納、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去理解掌握。
二、培养和提高自身的数学专业知识素质
要实施趣味性教学,不但要求老师要有坚实的数学专业知识,还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有人曾形象地说,教师自己拥有一桶水,给予学生的那一杯水才会有分量和质量。所以,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应加强相关学科的学习,如心理学、教育学、文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等;关心时事学习,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在教学中,既能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又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由于数学课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问题联系密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生活热点、焦点问题,如果老师能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理解这些生活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学生在学习中最反感的简单说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知识的单薄和陈旧,教学方式的呆板和单调。
三、掌握课堂的驾驭技巧,调动课堂气氛
导言是否生动、直观、有趣将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成功的导言应该富有情趣,富有吸引力,它可以使学生主动迅速地进入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主动迅速地进入教学情境之中,激发他们探求新知的欲望。
我在教学“不等式解法”中创设了如下情境:
问题:若导火线燃烧的速度为每秒0.8cm,人跑开的速度为每秒5米,那么点火的战士若要在爆破时能够跑到100米以外安全区去,问这个导火线的长度应大于多少cm?
(师问)若点火的人是你,你现在可要小心地算算了,不然……
(学生异口同声)……丢了小命!
由此学生个个精力集中,积极思考,课堂气氛活跃,笑声一片,激发了学生对知识探索的兴趣。而后我又继续补充下问:
四、加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数学课教学是一个普遍联系的过程,同时也是教与学的矛盾运动过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当”。一个好的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获得最大的效益就一定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和选择。在教学中应尽量将抽象的概念、原理用生动具体的事例、图案、歌谣等来表述。如果依然按传统方法教学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我讲你听,我写你录,我问你答,我打你通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课堂上不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学生学习的兴趣肯定是不会有的,也就谈不上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了。
教学手段多样化,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能否达到教学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课堂艺术。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二十分钟。如果只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光是教师的讲,没有学生的思和练,学生就很容易疲劳,就会开始走神。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答记者问”、辨论会等,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投影机、电脑等多媒体,在课件中加入动画、鼓声、掌声、笑声,使学生的多个感观器官都受到适当的刺激,让学生在整堂课中都能处于一种兴奋状态。
五、精心设计,充实生动有趣的数学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习内容讲述诸如数学发展简史、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的成长过程和有关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名称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还可有的放矢地讲述一些趣味性强、容易使学生产生强烈好奇心和丰富想象力的数学典故,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令学生产生了愉快的学习心理,自然意兴盎然、其乐无穷。
六、注意强化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尽量做到不再偏重于传授书本知识,而是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科技发展联系起来,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素养。
数学内容复杂,综合性强,抽象,学生感觉难学难懂,枯燥乏味,学习缺乏兴趣。但是,如果把这些知识变一种新的方式加以运用,效果就不同了。
大量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使人产生兴趣和好奇的往往是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并感到有价值的事物。教学中我们十分注重情景的创设,尽量使教学问题从学生熟悉和喜欢的生活事例中产生,设计成使学生产生好奇并能激发其求知欲的问题。
其实,数学中处处充满美,图形美,逻辑推理美;充满乐趣,钻研难题,解决难题的乐趣,获得成功,其乐无穷。数学课堂也能有掌声,笑声,也能上得有声有色,只要我们善于挖掘知识的趣味因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教学方式方法,让课堂动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就会有掌声,有笑声!
当前,课堂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以往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已经过时、落后,新课标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主体意识,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少讲多练,把课堂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探索、操作、实践、发现、归纳。这更依赖我们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了,更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多设计趣味性教学,让学生们在掌声、笑声中学习!
作者简介:杨伊玲(1966- ),女,1988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数学系,2001年获得高级讲师资格,现任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数学骨干教师,从事高职的高等数学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