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希望的种子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zh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至2017年,河北省承德市已连续四年被农业部列入全国整市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市之列,下辖7县1市均成为国家示范县市。全市农广校体系充分发挥专门机构作用,紧紧围绕农业五大主导产业、扶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重大举措。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谁来种地”问题的重要论断,到连续多个中央一号文件的战略部署,从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应运而生,承德市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并呈现出可喜局面——提升了一批对农业有感情、有经验的“老农”,吸引了一批有乡愁、想创业的“新农”,引进了一批有学历、能创业的“知农”。
  实践证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这条独具中国特色的农民职业化之路,不仅正在改变着农民的命运,也在深刻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据统计,截至目前,承德市已累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4924人,其中,种养大户7900多人,家庭农场主620多人,有320多人成为合作社的负责人,1200多人成为农业龙头企业技术骨干,为承德市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育人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为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017年11月,承德市农广校聘请知名专家授课,在隆化县举办了历时15天的高端现代青年农场主肉牛养殖专业培训班,培训了100名肉牛养殖大户。
  春季是牛病多发季节,为了帮助学员更好的预防和治疗肉牛疾病,承德市农广校聘请丁玉臣和赵晓东两位肉牛养殖专家,进村入户对隆化县现代青年农场主养牛户进行了回访,回访中,两位专家分别就如何避免春季疫病传播、防止春季中毒病发生、怀孕母牛如何预防流产以及产前产后如何管理与疾病预防等多方面问题,对肉牛养殖学员进行指导。听说专家进村,没有参加培训班的肉牛养殖户也来听课、咨询。
  过去的4年多时间里,承德市陆续开设50多所这样的“田间学校”。眼下,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期。农民是农村生产生活的主体,是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首要力量。农村人才的流失给农业农村发展带来新的挑战,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核心是要解决人的问题。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是农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是农民最实际的期盼,更是农民的真心诉求。
  为了满足农民的这一诉求,承德农广校围绕全市农业五大主导产业发展,大力培育职业农民。在培育工作中,市、县农广校积极探索培育路子,在田间地头开设“田间学校”,邀请专家、教授和农业、林业、畜牧等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现场指导培训,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愿意学,学得会。
  据统计,截至目前已培育蔬菜产业3040人,食用菌产业1648人,林果产业4323人,中药材900人,畜牧业3228人,休闲农业95人。有2185人达到了中专学历水平,1129人通过技能鉴定获得中级工资格,24人被评为农民高级专业技术职称,3人荣获 “河北省农村青年拔尖人才”称号,2人被评为全国“风鹏行动新型职业农民”,1人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得到壮大,综合素质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一大批农民正在走向农业职业化道路,成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助人
  探索出培育工程与扶贫攻坚相融合模式
  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过程中,本着培育以能人为主的领头雁与培育专业技能型相衔接的原则,将职业农民培育与脱贫致富相融合。培育工作涵盖450个贫困村,培育贫困户农民1550多人,其中有1070户通过培育发展产业实现脱贫,69个贫困村出列。同时探索出一批行之有效的产业帮扶模式。
  一是企业带动模式。2014年,平泉市中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000余万元,在卧龙镇头道沟村租地300余亩,建设现代化恒温发菌棚3万余平米。农广校现代青年农场主学员——公司法人齐艳斌,吸纳200多个贫困户进入园区,将建好设施免费给贫困户使用,贫困户从园区赊购生产食用菌的生产资料,利用设施棚生产食用菌,园区以市场价格统一收购食用菌,收购后从购买的食用菌款中扣除农户所用的生产资料和相应的管理费用,从而激励贫困户提高产量,增加效益,摆脱贫困。
  二是合作社带动模式。滦平县西双闸子村50多名贫困培育对象以土地和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集中投入到宏凯园林建筑有限公司1100亩现代化苹果园,30多名贫困农民经过系统培训后进入果园从事果树修剪、水肥管理等技术工作,实现了股金分红与工资双收入。这就是合作社带动模式,即培育对象中的贫困农民以土地入股形式进入合作社,实现“土地租金、打工薪金、产业股金”三“金”收入。
  三是产业带动模式。平泉县小寺沟镇趟道新村是个贫困村,经过培育的新型职业农民2015年建设了120亩标准化“三优”苹果园,2016年建设了24栋日光温室大棚。贫困户王翠娥一家以前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2016年建了2个温室,年收入达到5万余元,彻底摆脱了贫困。
  承德县大营乡桲椤树村也是产业带动模式的受益村。桲椤树村是一个贫困村,2016年县农广校结合村级产业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4人, 2016年建设果园500亩,2017年新建600亩,目前全村发展到2700亩,有80%贫困户建立果园,2016年实现脱贫。
  因产业带动模式受益的还有围场建昌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农户。该合作社是种植连翘和金莲花为主的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帮扶贫困户发展中药材产业脱贫,合作社为发展中药材的农户免费发放连翘苗,鼓励农户种植,最后统一收购农户连翘种子,目前全村发展中药材农户达到13户,种植面积1700多亩,由原来“输血”变为自身“造血”,使贫困户彻底脱贫。   四是基层组织带动模式。平泉市茅兰沟乡五家村是这一模式的成功范例。五家村曾是省级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5户,贫困人口137人,在村两委班子主动请求下农广校进村开展培育工作,两年来,为该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9人,组建了惠众蔬菜专业合作社,创建了蔬菜产业园区,43名培育对象进入园区,16人创办了家庭农场,园区年产值达到1500多万元。同时,还吸引村外11名专业大户前来本村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女学员梁桂英自建两个大棚,三年时间有了车,还在县城买了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喜人
  新型职业农民为“三农”带来巨变
  培育对象在接受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法规、职业素养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等内容的培训后,综合素养有了质的飞跃,这不仅从根本上提高了农业的内在潜力和发展动力,也为乡村带来生机和活力,带动更多农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据对112名培育对象的调查显示,参加培育前家庭户均收入6.25万元,两年后的2017年户均收入达到12.6万元,增长101.6%。
  除了物质上的变化,新型职业农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重大转变,生态绿色有机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我现在办农场,有底气,有技术,有办法,有市场。农业让我有体面有尊严,我为自己成为一名新型职业农民而自豪!”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哈里哈乡台子水村农民郭金平说。正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讓她从一个只有一腔热血的莽撞青年脱胎换骨成一名具有专业技能和现代思维的新农民。郭金平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通过培育后,她对发展生态有机农业有了深刻认识,认定了“用良心做产业”的“死理”,在承包230亩盐碱地的基础上,2017年又流转土地468亩,成立了山妞家庭农场,严格按照绿色有机标准种植规模化蔬菜,成为新型职业农民转变观念,励志图变的典型。
  丰宁满族自治县黄旗镇东村农民李凤琴,2008年开始发展谷子产业,并成立了黄旗皇种植有限公司。在公司发展遇到市场和品牌双重瓶颈的情况下,参加了农广校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2015—2017年,有机地块认定达到5478亩,进行黄豆、向日葵、玉米轮作倒茬,生产规模一年一个台阶,“黄旗皇”小米成为“黄旗小米”地理标志产品的核心品牌。
  同时,新型职业农民不仅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动力,也吸引了一大批大学生、农民工和退伍军人等回乡投身农业。
  平泉市桲椤树社区农民张春风是个返乡农民,经过参加食用菌专业系统培训后,创建了三个食用菌园区,解决劳动力就业100余人,年收入达到450万元。围场县顺鑫果蔬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吴瑞国打过工,搞过建材,有了资本积累后毅然回乡联合33家农户整合360亩地搞起了果蔬种植合作社,从对农业一窍不通,变成了乡土种植技术专家。
  隆化县偏坡营乡靠山营村农民白颖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2009年,带着三年在外工作闯荡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和创业梦想,回到老家开启了自主创业之路。刚接触农牧业技术方面知识时,什么都不懂,一切都是从零开始。2014年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后,她创办的耀翔种养殖有限公司逐步走上正轨,40栋高标准、高质量的多功能日光温室,年产绿色蔬菜600多吨,年收入480多万元,实现纯利润280万元,带领33个贫困户走上致富路。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还助推了美丽乡村休闲农业建设。2014年以来,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覆盖了22个乡镇的27个美丽乡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7人。滦平县下营村围绕中药材产业连续三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29人,全村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200亩,被中国中医科学院确定为中国北方最大、最全的品种资源保护及展示基地。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村容村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被誉为“药花小镇”,成为美丽乡村的典范,每年接待参观游客2万多人次。
  在兴隆县上庄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名,培育中,农广校不仅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还带领学员到北京、天津、武安等地乡村游名村参观考察,使学员们开拓了视野,回来后许多学员办起了农家游。眼下,上庄村已由单纯的诗歌小镇向休闲农业与休闲文化融合方向发展,努力发展成为休闲文化美丽乡村,在转型过程中,农广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作者单位: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承德市分校)
其他文献
在漕泾有一位85后辣妈李琳,从辛勤耕耘的园丁到开荒种田的农民,这是她勇敢闯出第一步的选择。  2007年,李琳大学毕业在小学当了教师,开始了她七年的教师生涯。七年之间,她结婚怀孕生子,安逸地过着她的小日子。  一天,她的母亲体检查出了重病,相继她的婆婆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去世,孩子谁照顾?家庭的重担谁来挑?李琳决定告别讲台,她要留在家乡,留在家人的身边,回家乡搞农业,像鱼一样游向蓝色的大海。  当她和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的朱启臻教授认为:  首先新型职业农民要以农业为职业,没有兼业,就专职来做农业,农业就是终生职业,全力以赴从事农业对农业是非常有好处的。因为农业强调经验性,一定是有丰富的经验才能从事农业,你缺乏经验,就算你再有知识,博士毕业,恐怕也不能把地种好。另外一个,职业农民不同于传统农民,他要有知识文化,会经营,能够管理,这是新型职业农民的特征。  —— 三农早报
年终将至,回忆过去一年,我们所拟定的健康计划是否都一一实现?我们的答案,通常都是否定的。每年规划的健康计划往往无法实践,或总是半途而废。  其实,健康计划未必非要严格控制饮食、积极运动、杜绝一切诱惑。做好生活上的简单小事,也会提升未来一年的健康指数,从今天开始,忘掉那些伟大的健康理想蓝图,从小处做起吧!  1. 伸懒腰  每天早上醒来时,别急着赶巴士或匆忙上班,伸个懒腰吧!专家说,伸懒腰可以让颈腰
菲律宾开放大学(University of Philippines Open University, UPOU)成立于1995年2月23日,作为菲律宾大学系统的第五个自治校区,为那些渴望接受高等教育、提高学历,但又不能享受传统教育为人们提供的受教育机会。  菲律宾开放大学通过远程教育手段为菲律宾居民提供优质的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其使命是使学习者获得正式的学历证书,培养他们在当今知识社会中成为终身学
育种人员以烟台黑猪为母本、以丹系长白猪为第一父本、以施格猪为第二父本,采用先进的育种技术,培育出了生产性能高,猪肉品质好的肉猪新品种——鲁烟白猪。本期节目将向观众朋友们介绍育种单位购买后备公猪和后备母猪怎样繁殖商品鲁烟白猪,以及养殖人员在各个生产阶段都需要如何饲养管理的相关内容。
延长县,因“中国大陆第一口油井”和苹果为主的产业格局,被誉为“石油之母、梨果之乡”。大力实施“果菜增效富民,油气轉型强县,三产提升兴业,项目带动发展”战略,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职业农民成为延长县农业发展当务之急。  一、统筹现代农业谋全局,积极作为夯基础  2005年延长县被陕西省政府认定为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2016年全县果业总面积32.25万亩,产量23.2万吨,产值8.
编者按: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需要从环境、制度、政策等层面引导和扶持。创新土地流转机制,鼓励成规模的土地向新型职业农民流转集中,将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发展平台,“谁来种地?地在哪里?”问题也将逐一破解。  随着“农二代”放弃务农、走进城市,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致部分地区土地撂荒严重。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为荒弃的土地带来了甘露,成为了催生职业农民的“加速器”。  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中耕地分散给管理带来不
新疆沙湾县农广校自2014年被确定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以来,围绕沙湾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重要任务,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科技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民对现代农业科技的吸纳转化应用能力和综合发展能力为重点,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在不断提高农民致富技能和创业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363人,在开展培训工作中,积极探索,
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以产业有人才、养老有保障、农民有技能、服務有组织、经营有效益为目标,以制度设计、政策扶持、多元培育、认定管理为抓手,以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新型职业农民为核心,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近三年,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7606人次,认定新型职业农民2449名。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制度设计,凝聚培育合力  一是明确目标任务。根据苏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都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山东省章丘市位列2015年全国百强县市第30位,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但地区差异大,南部山区、北部黄河滩区的贫困村和贫困户还比较多,实现全部脱贫的任务艰巨。结合实际情况,章丘明确提出将于2017年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任务目标。章丘农广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