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亿保险资金投资困境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ra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业
  内期盼已久的《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和《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9月5日出炉。未上市企业股权和不动产,对保险投资开闸。
  从7月份开始的两个月内,保监会已连发数文,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意在改善保险资产负债结构,优化资产配置,缓解投资压力。
  截至6月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到4.17万亿元。巨额的保险资金面临投资困境,成为政策频出的催化剂。
  根据保监会公布的数据,2010年上半年,受资本债券市场低迷影响,中国保险资产平均投资收益率从2009年上半年的3.44%降到1.93%,不仅低于同期CPI,甚至低于同期存款利率。
  受投资渠道狭窄、投资市场成熟度及容量所限,中国保险资金投资长期遇困:投资配置无法多元化,缺乏长期投资产品,收益率随市场基本面“涨跌”而波幅巨大,投资收益无法保持稳定。而投资收益作为承保的基础,其“低收益、大波幅”的局面,不仅影响了保险新产品的开发,而且影响了承保能力的提高。
  投资与承保能力之间构成恶性循环,影响了整个保险市场的再发展。
  
  新开闸
  8月5日,《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的公布,开启了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和未上市企业股权的大门,规定保险公司投资不动产的账面余额不得超过公司上季度末总资产的10%,保险资金投资未上市公司股权的上限为5%。
  按照2010年6月末保险业的总资产计算,最多将有4523.5亿元和2261.7亿元的保险资金进入不动产和PE市场。
  本次《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和《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以下简称“两个《办法》”)出台,是对上述资金运用管理办法的细化。对保险机构的投资团队、偿付能力、财务指标、净资产规模等提出了较高的资质要求,对投资的标的也进行了明确的界定。
  国泰君安保险业分析师彭永刚表示,两条渠道的开闸给保险资金带来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目前不动产的投资收益率能达到7%~8%,明显高于股市和债市。
  但目前看来,新投资渠道只为保险资金缓解投资压力、提高收益增加了一份可能,具体执行情况尚未可知。
  一家中型保险公司的高管表示:“在不动产投资和未上市企业股权投资领域,保险公司是新手,仍需要时间磨合。”合众人寿保险总精算师王睛认为,各家保险公司的投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未来可能出现分化的局面。
  实际上,2010年资本市场的低迷,成为保险业投资格外艰难的一年。
  保监会预计全年需要配置的保险资产规模将增至2万亿元,比2009年增加近一倍,但是保险投资收益却大幅缩水。2010年上半年,保险业实现资金运用收益755.2亿元,较2009年同期减少了344.7亿元。
  在承保利润微薄的情况下,投资收益对支撑保险业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为缓解投资压力,保监会2010年7月放开了险资利率互换业务,还调整了保险的投资比例。权益类投资占比从20%上升至25%,股票和股票型基金10%的比例限额被“打通”,二者总占比仍为20%。
  
  投资之困
  当前,保险产品收益低、同质化严重、不能吸引消费,已经成为制约保险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截至2009年底,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保险深度已达12%左右,而中国为3.32%。从保险密度来看,发达国家已达3000美元,而国内人均保费为856.72元,约合126.92美元,保障程度明显偏低。
  保险投资渠道的狭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品创新的可能。
  在以往股市火爆、基金热销时,保险公司为迎合市场需求曾推出投资型产品,如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等。这些产品兼有保障和投资双重功能,但对保险投资状况的依赖性很高。如果经营不好,分红险可能无红可分;进入降息周期,万能险收益将会下降;随着股市的振荡下跌,投连险账户也一度呈现负收益率。
  另一方面,这种创新产品的保障优势并不明显。投资型保险的保障功能低,相比其他理财产品,收益又低。所以在全国理财市场一路膨胀之际,投资型的保险产品并没有分得多少好处,还挤占了传统保障型产品的市场。
  面对保险业回归保障的需求,7月份传统寿险2.5%的预定利率放开,给保险市场带来较多想象。一位大型保险公司的市场人士表示,在投资型险种占主导的市场中,放开传统寿险的预定利率将会吸引消费者的目光,机构未来很可能推出高利率寿险来抢占市场。
  但高利率产品能否顺利推出,最终取决于保险公司的运营状况和投资盈利水平,如果保险公司运营不佳或收益不高,将只是“一纸空谈”。
  某保险公司高管告诉记者,国外保险公司的承保收益加上投资收益,一般可以达到10%以上。由于传统保险业务在很多国家都增长缓慢,盈利空间有限,不少保险巨头把投资收益作为保险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现在国内投资渠道有限,是制约保险往深度发展的重要因素。
  国内的半数保险资金投资于债市,还有大约三成的资金只能沉淀于低利率的银行存款。虽然保险资金的运用领域和投资品种目前得到了扩展,但是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上,真正做到增值还是有难度。
  
  创新掣肘
  随着多条新投资渠道的放开,国内保险业的资金运营结构与国外越来越相似,但是国内外投资市场状况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金融市场还不够发达,相对于物价上涨和资产价格膨胀,固定收益市场利率过低,甚至倒挂,金融市场目前所提供的增值空间并不大。
  以保险资金最大的投资渠道——债市为例。2009年中国债券市场累计发行人民币债券4.9万亿元(约0.7万亿美元),而美国发行债券已达7万亿美元。国泰君安的分析报告显示,按照35%的保费增速和70%的积累率,2010年保险业投资资金将增加10500亿元;按债券平均投资周期5年计,有3200亿元保险资金购买的债券到期,需要再投资。但是年内符合保险公司投资要求的中长期债券并不多。
  此外,中美两国债券市场的品种和结构都相差甚远。根据wind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国内企业债券仅占了债券市场的约4.9%份额,其余大部分为国库券和金融债,而保险资金目前大比例配置的也是国债。反观美国的保险资金可以在市场上配置多种债券,政府债、市政债券、公司债券和外国债券等都位列其中,保险资金投资债券的收益得到了灵活的保障。
  债券利率曲线的缺失,也致使国内的债市平稳有余,收益不高。2010年债券市场收益率一路走低,5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的2.95%降到了2.5%左右。保险资金投资债券的难度加大,保险资产面临低效配置和错配。发达国家的保险资金还可以运用衍生工具,规避可能风险。但是国内金融衍生品的匮乏也限制了保险资金的运用灵活性。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表示,目前保险产品创新的基础还不成熟。只有金融市场出现新的投资产品且有相应金融工具可以对冲风险时,才能达到实质性创新。
其他文献
不久前,余世存先生发来短信说,他写了本《老子传》,邀几个朋友坐一起谈谈。既然面对的是老子,又是世存君的作品,这我是极乐意去的。  接触老子,在我,很早,十二岁,“文革”期间,几乎还是懵懂少年。当时由于老饿肚子,反感那时的社会。那时的老子,教我认识了一点,即老百姓一直被愚弄。许多现象,只要一读老子,用他的逆向思维方法,立马看透。又过了这么多年,感觉老子真的给了我太多太多的利益。只是由于自己懒惰的缘故
期刊
9月6日上午9:30,中国商务部大楼6号楼8层,公平贸易局会议室。一场紧急闭门会议在此召开,气氛紧张、严肃。  会议由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副局长刘丹阳主持,议题只有一个:针对10天前美国商务部抛出的14条贸易救济政策建议展开讨论,逐条分析,研究对策。机电、轻工、五矿等六大进出口商会代表悉数出席,数位贸易救济领域权威律师也受邀参与讨论,会议一直持续到下午2点。  此前的9月1日,中国商务部在其网站上发表
期刊
作为2010年一项极为重要的法律修订,尽管《预算法》修改没有如期出现在8月底和10月底的全国人大常委会议程中,但其修正案草案的最新一版征求意见稿已在8月底出炉。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最新版草案征求意见稿维持原法十一章的结构不变,原法共79条,修改后为96条,其中,未修改38条,修改32条,新增26条。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是1994年3月22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期刊
管控稀土是中国主权权利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在10月26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指出,管控稀土资源是中国的主权权利,也符合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定。中国是稀土生产大国,目前占全球稀土产量的97%,但是稀土储备量在1996年~ 2009年之间跌37%。据专家称,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中国的中重稀土储备仅能维持15年至20年。    稀土也是政治问题  德国经济部长鲁德雷10月26日表示,由于该国依赖进口多数工业
期刊
中央高层的明确表态,把保障房建设问题再次推上公共议程的重要位置。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近期分别在北京视察、常州座谈时就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发表讲话。讲话中,李克强副总理特别提到在保障房建设中,地方政府是责任主体,要多渠道增加资金投入,切实安排好土地供应,推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全面实现。  早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就提出全国将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580万套;5月,住房和
期刊
《财  经国家周刊》第18期曾刊登《上海楼市调控:迟来的风暴》。近日,上海市住房保障管理局就上海房地产调控细则一事给出正面回应。尽管没有具体调控细则,但上海市在落实调控精神、整顿市场秩序和加快住房保障建设等方面,都已有自己的动作。  《财经国家周刊》:上海作为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之一,至今未有与“国十条”相配套的政策出来,原因是什么?是否与调控的基调相违背?  上海市住房保障局:国务院10号文下发后
期刊
《SOHO小报》神秘地停刊了。张欣、潘石屹和小报的主编许洋,只是选择微博解释了两句,媒体对此似乎也波澜不惊。张欣的说法是:“纸媒杂志似乎不再适应我们的节奏,而怎么在更大更广更有影响力的新媒体中继续我们的文化追求就成了我们的新课题”;而潘石屹的说法和张欣差不多:“我想一定要依赖先进的技术和互联网”;许洋只是说:“在这个热衷谈论成功、财富和时尚的年代,SOHO小报安静并执着地走完了她的路。”另一位主编
期刊
发达国家和拉美国家的经验以及世界银行的建议模式,都说明一国应该建立多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其中,第一支柱来自于社会统筹,国家财政对此应发挥重要的支撑力度;第二部分是基金积累模式下的职业年金;第三部分则是商业保险的发展。  事实上,中国城镇当前正在推行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就是在这3支柱模式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中国养老体系的基本框架,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同时鼓励有能力的企业提供补充养老保险(或
期刊
广为国人瞩目的《预算法》修订已经列入201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并将于2010年年底前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其中,深化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改革,重塑政府间的财政关系,既是修订《预算法》的重要前提,又是修订《预算法》的首要目标。  实行分级管理的分税制预算体制,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推行的财政管理体制模式。但目前中国分税制预算体制仍不完善。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事权划分是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
期刊
当下的中国社会对于深圳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寄予厚望,深圳自己也有些踌躇满志、跃跃欲试。但是,深圳对自己即将要推进的改革真的想清楚了吗?会不会自以为已经清楚其实并没有真正想清楚,或者说只是一些人想清楚了更多的人还没有想清楚?这后一点尤其重要,因为政治体制改革毕竟不是少数人的游戏,而是大家的事。  深圳的政改究竟要改什么?从表面上看,这一问题的答案好像很明确。要改革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向完善、不符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