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情缘

来源 :三月三·故事王中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run46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多年前的事了。
  一天,文友李亮来找我借书。他在大玻璃书橱前指名要借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并说是一位爱读书的人托他借的。
  几天后的傍晚,我正在伏案赶写一篇文稿,这时响起了轻轻的叩门声。我打开门,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位陌生的姑娘,中等身材,穿一件紫色的连衣裙,鹅蛋形的脸庞上长着一双明亮的眸子。见我在发愣,她嫣然一笑,说:“王老师,真不好意思,打扰你了。李亮在厂里加班,抽不开身,我就冒昧地跑来还书了。”
  “哦,你就是李亮说的那位爱读书的人!请进来吧。”我把她请进书房。她从挎包里取出书还我,还一再表示感谢。当她的目光落到我的大玻璃书橱上时,眼睛立刻迸射出兴奋的光彩:“啊,王老师,你拥有这么多的书,真幸福啊!”
  她又挑选了一本书,然后和我聊了起来。她叫张兰,和李亮在同一个工厂,是厂办的秘书。这位洋溢着青春气息、活泼大方的姑娘给我的第一印象极好。从此她十天半月总要来我这里还书、借书。我们以书和书中主人公的命运作为交谈的主题,无拘无束地交流着,谈得很投机,沉醉在文学作品所营造的诗意境界之中。有时候碰上节假日我们还相约到茶馆喝茶,或去郊外游玩。
  半年过去了,张兰一直到我家来借书,但是间隔的时间已经缩短到两三天一次,我们交谈的话题也不局限在书本上,发展到海阔天空无所不谈的地步,而且彼此的兴趣越来越接近。我对她的感情也起了变化,真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
  一天,张兰在厂里打电话给我说,她听别人说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极富人生哲理,很想读一读。我刚好买了契诃夫的短篇小说集,便让她只管来拿好了。我把书找出来放在书桌上,突然灵机一动,我想何不来一个借书传情,向她表达爱意呢。于是我写了一封情信夹在书中。
  下午,张兰匆匆赶来取书,然后急着要回厂赶写一份材料。我想向她暗示书中藏有情信都来不及了。
  时间有时过得真慢,一天、两天……我在不安中等待着她做出回应。
  一周后,张兰把这本书还给我,却没有任何表示。我仔细翻遍全书却什么也没有发现。我坠入了失望的深渊。她这分明是拒绝了我,但顾及我的面子,没有挑明罢了。我的爱情之火一下子被扑灭了。
  不久,张兰因为要照顾年迈的父母,调到北方一个海滨城市了。临走前她来向我道别:“王老师,你可不要忘了我啊!”
  我这个情场败将又能说什么呢,只好强装笑脸祝她前程似锦。
  后来张兰虽然给我来过信,我却有意疏远了她。大概是自尊心作怪,我逐渐连信也不回了。
  时间在不停地流逝,转眼间又过了几年。一次碰巧我到张兰所在的那个城市出差,办完事后,我决定去看看张兰。她在家中接待我,故人重逢自然有许多感慨,她已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了。她非常关心地问我的婚姻状况,我说自己仍然是一个光杆司令。
  “王老师,你的条件很好,人品也好,为什么还不找一位年轻漂亮的伴侣呢?”
  “唉,这都因为曾经沧海难为水呀!”我话中有话地回答。
  “过去我还以为你是在等待神秘的心灵之约,条件高不可攀。”她也不甘示弱地还我一句。
  这时,我禁不住问她:“我写给你那封夹在《契诃夫小说集》里的信,你为什么始终不给我答复?”
  她惊讶地反问道:“你给我写过信,夹在《契诃夫小说集》中?真有这回事吗?”
  张兰陷入深深的回忆中,过了一会儿,她突然“呀”了一声说:“想起来了,那天过大桥时,我无意中翻过那本书,好像夹着一张字条。我还没来得及看上面写的什么,就被一阵风吹到河里去了……”
  回到住宿的旅店,整个晚上我没有闭过眼,心中不停地咒骂自己是个无可救药的书呆子,是个天底下最大的傻瓜。从那以后,每当我看见那本《契诃夫小说集》,总会想起书中的《带阁楼的房子》那最后一句:“米修司,你在哪里?”
  (发稿编辑/苏 朝)
其他文献
吃完晚饭后,父亲对坐着看电视的女儿说:“女儿啊,咱们来谈谈心吧。来说说你的人生理想!”  女儿指着电视说:“我要当演员,做大明星!”  父亲鼓掌道:“非常好!理想要付诸实践,那么,现在就开始学表演!你能演一个家庭主妇吗?”  女儿:“当然可以!”  父亲:“很好,那么先把碗洗了吧!”
期刊
清朝道光年间,湖南常德府出了个机智人物叫陈二郎,家住城北柳叶湖大堤下的陈家村,在村里以教书为生。因为他会作对子,又写得一手好字,被人誉为“对子王”“书法家”,在方圆百里很有名气。  这天,陈二郎听说县城以东的乡下有个赵家村,村子里很多人会对对子,被人叫作“对子村”。可陈二郎不相信,“对子村”的人能对出好对子么?乡巴佬的对子不讲平仄、语言土气的他见得多了,荤的素的胡诌几句开开心可以,但要上台面肯定不
期刊
在五台一中上学时,小刚、木柱和金锤是最好的朋友。他们三人家境贫寒,成绩都在中游,可以说都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后来,他们的命运却有着天壤之别。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巨大的反差呢?这要从李万发李老板回母校说起……  财大气粗的李老板回到母校时,老师和几十名学生在大门口欢迎他。凛冽的寒风中,有三个衣衫单薄的学生被冻得瑟瑟发抖。李老板动了恻隐之心,他让司机到街上买了三件棉大衣,发给这三个家境贫寒的学生。为了不
期刊
李华回到梨花溪开了间农家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唐诗让李华有了灵感,所以把自己的农家乐取名为“香雪园”。  为了招揽生意,李华经常去论坛上发帖联系客人。这天,李华登录论坛,竟然发现了一则征婚帖,于是好奇地打开浏览:我叫沈芳,30岁,身材匀称,长相一般。本科毕业,工作稳定。希望男友是梨花溪人,热爱自然,向往田园生活,经济独立,感情专一,有责任心。期待结识有缘的你。  嗬,这好像是专
期刊
江南泾县城里,有位书生名叫杨学勤。这天鸡叫四遍之时,他起了床,打开自家的大门,准备在门前的空地上活动一下筋骨,然后读书习文。  刚要跨出门槛,杨学勤忽然看见门槛上放着一个白色的东西,他拾起那个东西,借着屋内的灯光细看,竟是一尊玉佛,有拳头般大小。  杨学勤心想:这玉佛是谁的呢?怎么会丢在我家的门槛上?丢失玉佛的人现在一定很着急吧?不行,我一定要找到它的主人,物归原主。  天渐渐亮了,杨学勤吃过早饭
期刊
禁毒战
期刊
老婆:“亲爱的,今天是情人节,我闺蜜小丽的老公送了她金项链,小美的老公送了她银镯子,小雯的老公送了她玫瑰花。你打算送我啥?”  老公:“亲爱的,我送你的可是他们的礼物之和哦!”  老婆:“真的?老公你真好!”  老公:“喏,这包金银花茶送给你!”
期刊
大青山是种茶之地,处处可见大大小小的茶庄。  其中,以陈员外和林员外两家的茶庄规模最大。陈员外为人和善,经常扶贫济困,铺路造桥,造福乡里;而林员外恰恰相反,为人刻薄,吝啬成性,人称林扒皮。两家的茶庄规模不相上下,产出的茶叶也在伯仲之间,竞争格外激烈。  这日,陈府外来了一个老头儿。  这老头儿见了陈员外,开口便道:“敝姓王,岭南人氏,无儿无女,孤寡一人,本以种茶为生,无奈家乡发大水,只得舍家弃业,
期刊
中午吃饭时,邻桌的情侣吵了起来。  只听那女的大叫:“我不要听!我不要听!”  我心想这下有好戏看了,看这男的怎么解决。  只见那男的故作镇定地说:“好好好,依你!不要听——装的。服务员,来大瓶装的可乐!”  女的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
期刊
妻子让丈夫做家务,丈夫看见妻子在一旁看电视,便抱怨道:“老婆,俗话说得好,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你不要光看电视啊。”  妻子一听,明白了丈夫的意思:“来,你把咱家闺女背上干活儿吧!”  丈夫哑然无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