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拿科的胸胁迸伤又称努伤,或岔气。主要由于用力举重,搬运物品,抬或提拿重物时用力屏气,局部使用力量超过胸部(胸椎、胸壁或胸腔)所能承受的力量,或姿势不正,用力不当,使胸壁的肌肉、小关节受到牵拉扭错,产生胸胁闷痛,呼吸不畅、攻窜不定等一系列症状。多见于青壮年、重体力劳动者。急性发病,经手法推拿,配合药物内服外敷,可于1~2周内康复。然在内科诊疗过程中,发现一些患者,病位在胸胁(背)及胃脘部,症状或痛或胀或异常感。这些患者经四诊合参,证属气滞血瘀,审证求因,与胸胁迸伤的病因相似,是由于用力不当,或长期慢性用力,特别是屏气用力所致。中医基础理论中气滞的病因病机有用力努伤这一条,故笔者将这类患者诊断为“慢性努伤”,以于急性发病的胸胁迸伤区别开来。现从诊治过的诸多慢性努伤患者中,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病例,来解析慢性努伤的证治。
胃脘部剧痛如刀割
患者,男,20岁。2007年4月18日就诊。自诉胃脘部疼痛2个月,曾在某医院予颠茄铝胶囊、多潘立酮等治疗无效。近几日病情加重,胃脘部剧痛如刀割,多见于夜间,辗转反侧,跪坐不宁。肝肾功能、血尿淀粉酶、血常规检查均为异常,彩超示肝、胆、脾、胰无异常,CT上腹部平扫加增强扫描未见异常。胃镜检查提示食道未见异常,胃部轻微炎症。医技检查提示无异常,与病情不相吻合。患者饮食二便自调,疼痛昼轻夜重,并有胸胁部疼痛,攻窜不定,肩、肘、腕等处酸痛(被胃脘部剧痛掩盖),舌见紫气,苔薄,脉弦涩。胸胁部疼痛攻窜不定为气滞的特征,胃脘部痛如刀割、夜间加剧为血瘀的特征。考虑是否为用力努伤导致气滞血瘀,进一步询问,患者16岁时即辍学与其父一起贩运水产品,经常搬搭重物,每次重约100kg,故确诊为“慢性努伤”,证属气滞血瘀,治当行气止痛,活血化瘀。予血府逐瘀汤,方药组成:桃仁各10g,红花10g,当归10g,生地10g,川芎6g,赤芍20g,川牛膝10g,桔梗6g,柴胡10g,枳壳10g,炙甘草3g,炮山甲6g(先煎)。5剂后痊愈。2年后复因搬搭重物用力努伤,胃脘痛复作,再予血府逐瘀汤4剂即愈。
胸胁后背疼痛
患者,女,45岁,2001年6月12日就诊。自述胸胁后背及肩部疼痛半年,開始尚可忍受,近3个月疼痛难忍,卧床后痛甚,致夜不成寐。患者行针灸配合推拿、理疗等治疗,无好转,10天前,在某院由骨科、神经内科、胸外科等多位专家会诊,颈胸椎核磁共振、血清肌酶、肌电图、甲状腺等全面检查,均无异常,无法明确诊断。后求诊中医,患者疼痛似针刺如刀割,刺痛为主,夜卧加重,疼痛部位似固定又走窜,外表无异常,面色灰暗,口干不欲饮,舌质紫,脉细弦涩,为气滞血瘀证像。患者多因其工作性质,长期用力后导致气滞血瘀,形成“慢性努伤”,治当行气止痛,活血化瘀,予血府逐瘀汤加炮山甲6g、瓜蒌根10g。4剂后疼痛明显缓解,夜已能寐,加炙黄芪20g,补气助气行瘀化,继服8剂,诸苦皆除。
胸脘胀痛,左胸局部内里发热
患者,男,56岁,2010年3月17日就诊。诉胸脘胀痛,左胸乳头左下方4cm外处有手掌大小的部位内里发热感4个月。1个月前曾至某院就诊,胸部及上腹部CT平扫未见异常,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予雷贝拉唑、胶体铋等治疗无效。患者多因瘀血可发热,气滞血瘀可致胸脘疼痛,进一步求证,患者近1年经常进行俯卧撑锻炼,且胸部胀痛有走窜,并有口干不欲饮,舌见紫气,脉弦涩,诊断为“慢性努伤”,证属气滞血瘀,治当行气止痛,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加丹参30g,檀香4g,砂仁5g。7剂,胸部胀痛、口干不欲饮消失,左胸局部内里发热已不明显,感胃脘胀痛显著改善,上方再服5剂后诸恙悉除。
胃脘部异物感
患者,男,36岁,1995年9月12日就诊。自诉觉胃脘部有拳头大小的部位异物感,像糯米糍粑粘连在该处已1年,曾在某院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经中西药物治疗1年无效,后来就诊。细辨得知,异物感昼轻夜重,该部位尚有刺痛,但轻,不频,历时短,患者不知饥,纳后饱胀,二便调,舌质淡红有紫气,脉弦涩。进一步求证,患者每天劳动需较用力,遂确诊患者为“慢性努伤”,证属气滞血瘀,予行气止痛,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4剂,复诊自述异物感的部位已缩小1/2,刺痛纳后饱胀已除,上方继服5剂后异物感完全消失。
结 语
以上病例显示,可以明确长期不恰当用力,或与呼吸配合不当的用力(主要是屏气用力)会导致气滞血瘀于胸(背)脘部。其主症状各异,但细辨必有气滞和血瘀两方面的症状,既有气滞的胀、刺痛、攻窜不定等特征,又有血瘀的疼痛如刀割似针刺、痛处固定(包括固定部位的异常感)、瘀血发热、昼轻夜重、舌质紫或有紫气、脉弦涩等特征。上述诸证,不必悉具。临证中,患者病位在胸(背)脘部,医技检查无阳性结果、或有阳性结果但与临床症状不吻合、或按检查结果治疗无效的,细辨如有气滞血瘀特征症状的,并患者有长期不当用力史的,应诊断为“慢性努伤”,证属气滞血瘀,治当行气止痛,活血化瘀,方选血府逐瘀汤。
胃脘部剧痛如刀割
患者,男,20岁。2007年4月18日就诊。自诉胃脘部疼痛2个月,曾在某医院予颠茄铝胶囊、多潘立酮等治疗无效。近几日病情加重,胃脘部剧痛如刀割,多见于夜间,辗转反侧,跪坐不宁。肝肾功能、血尿淀粉酶、血常规检查均为异常,彩超示肝、胆、脾、胰无异常,CT上腹部平扫加增强扫描未见异常。胃镜检查提示食道未见异常,胃部轻微炎症。医技检查提示无异常,与病情不相吻合。患者饮食二便自调,疼痛昼轻夜重,并有胸胁部疼痛,攻窜不定,肩、肘、腕等处酸痛(被胃脘部剧痛掩盖),舌见紫气,苔薄,脉弦涩。胸胁部疼痛攻窜不定为气滞的特征,胃脘部痛如刀割、夜间加剧为血瘀的特征。考虑是否为用力努伤导致气滞血瘀,进一步询问,患者16岁时即辍学与其父一起贩运水产品,经常搬搭重物,每次重约100kg,故确诊为“慢性努伤”,证属气滞血瘀,治当行气止痛,活血化瘀。予血府逐瘀汤,方药组成:桃仁各10g,红花10g,当归10g,生地10g,川芎6g,赤芍20g,川牛膝10g,桔梗6g,柴胡10g,枳壳10g,炙甘草3g,炮山甲6g(先煎)。5剂后痊愈。2年后复因搬搭重物用力努伤,胃脘痛复作,再予血府逐瘀汤4剂即愈。
胸胁后背疼痛
患者,女,45岁,2001年6月12日就诊。自述胸胁后背及肩部疼痛半年,開始尚可忍受,近3个月疼痛难忍,卧床后痛甚,致夜不成寐。患者行针灸配合推拿、理疗等治疗,无好转,10天前,在某院由骨科、神经内科、胸外科等多位专家会诊,颈胸椎核磁共振、血清肌酶、肌电图、甲状腺等全面检查,均无异常,无法明确诊断。后求诊中医,患者疼痛似针刺如刀割,刺痛为主,夜卧加重,疼痛部位似固定又走窜,外表无异常,面色灰暗,口干不欲饮,舌质紫,脉细弦涩,为气滞血瘀证像。患者多因其工作性质,长期用力后导致气滞血瘀,形成“慢性努伤”,治当行气止痛,活血化瘀,予血府逐瘀汤加炮山甲6g、瓜蒌根10g。4剂后疼痛明显缓解,夜已能寐,加炙黄芪20g,补气助气行瘀化,继服8剂,诸苦皆除。
胸脘胀痛,左胸局部内里发热
患者,男,56岁,2010年3月17日就诊。诉胸脘胀痛,左胸乳头左下方4cm外处有手掌大小的部位内里发热感4个月。1个月前曾至某院就诊,胸部及上腹部CT平扫未见异常,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予雷贝拉唑、胶体铋等治疗无效。患者多因瘀血可发热,气滞血瘀可致胸脘疼痛,进一步求证,患者近1年经常进行俯卧撑锻炼,且胸部胀痛有走窜,并有口干不欲饮,舌见紫气,脉弦涩,诊断为“慢性努伤”,证属气滞血瘀,治当行气止痛,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加丹参30g,檀香4g,砂仁5g。7剂,胸部胀痛、口干不欲饮消失,左胸局部内里发热已不明显,感胃脘胀痛显著改善,上方再服5剂后诸恙悉除。
胃脘部异物感
患者,男,36岁,1995年9月12日就诊。自诉觉胃脘部有拳头大小的部位异物感,像糯米糍粑粘连在该处已1年,曾在某院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经中西药物治疗1年无效,后来就诊。细辨得知,异物感昼轻夜重,该部位尚有刺痛,但轻,不频,历时短,患者不知饥,纳后饱胀,二便调,舌质淡红有紫气,脉弦涩。进一步求证,患者每天劳动需较用力,遂确诊患者为“慢性努伤”,证属气滞血瘀,予行气止痛,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4剂,复诊自述异物感的部位已缩小1/2,刺痛纳后饱胀已除,上方继服5剂后异物感完全消失。
结 语
以上病例显示,可以明确长期不恰当用力,或与呼吸配合不当的用力(主要是屏气用力)会导致气滞血瘀于胸(背)脘部。其主症状各异,但细辨必有气滞和血瘀两方面的症状,既有气滞的胀、刺痛、攻窜不定等特征,又有血瘀的疼痛如刀割似针刺、痛处固定(包括固定部位的异常感)、瘀血发热、昼轻夜重、舌质紫或有紫气、脉弦涩等特征。上述诸证,不必悉具。临证中,患者病位在胸(背)脘部,医技检查无阳性结果、或有阳性结果但与临床症状不吻合、或按检查结果治疗无效的,细辨如有气滞血瘀特征症状的,并患者有长期不当用力史的,应诊断为“慢性努伤”,证属气滞血瘀,治当行气止痛,活血化瘀,方选血府逐瘀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