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文化活动中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才观念的更新,社会上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目前的人才市场,不仅对人才的实际技能提出了要求,同时越来越关注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质。这些新发展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要求高职院校慎重对待学生的文化教育问题,切实通过文化知识教育,提高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笔者在此背景下,对目前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措施,致力于提高校园文化的层次和品位。
  【关键词】高职院校 文化活动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46-01
  高职院校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各种专业性的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高职院校的学校教育大部分重点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上,相对而言,明显的忽视对学生文化知识和道德素质的培养,使得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缺失型”人才,专业技能强而综合素质不达标。这些问题,都要求高职院校要结合目前的人才需求,认真考虑自身的教学设置,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提供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都优秀的人才。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是高职院校加强学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笔者主要对目前高职院校的文化活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现状分析
  1.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娱乐性较强,而实质的文化因素较少
  高职院校在组织文化活动时,考虑到学生的综合特点,为了吸引学生的参与热情,普遍的采用娱乐性较强的方式,虽然学生参与者众多,但是实质上所得较少。这样一来,文化活动就达不到既定的目标。学校组织文化活动,不外乎以下四个目标: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加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虽然娱乐性是校园文化活动的应有因素。但是学校的文化活动,关注的重点应该是文化而非娱乐。但是目前的高职校园文化活动,娱乐性意义远远大于文化含义,大多数只是形式上的文化活动,而实质上已经成为庸俗的娱乐节目。虽然也有利于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放松心情,有益学生的身心健康。但是文化活动的最终目标却不明显。学生大多只是“凑热闹”,过后很快忘记。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活动的质量。
  2.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设置不科学
  大多数学校在选择文化活动时,比较青睐于文体活动,常见的活动方式有辩论赛、演讲比赛以及运动会,却轻视科技类的活动,很少利用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此类知识的教育。 而常见的文体活动又千篇一律,无法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有的学校虽然也开展科技类的文化活动,但是选择的内容都比较平常,大多是常识性的知识,专业性特色不强,无法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
  3.缺乏对文化活动的有效引导
  虽然文化活动的的主要对象是高职学生,文化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他们的校园生活,使他们在活动中学到课堂之外的知识。但是高职院校在组织活动时,一般只负责将活动的主要内容以及过程传达给学生,其余的完全由学生自己掌握。这样一来,有时候活动会偏离学校既定的目标,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学校缺乏对活动的有效引导, 活动管理人员数量有限,忽略了教师在活动中的重要引导作用。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应有的意义
  1.校园文化活动应该努力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校园文化活动是充分展示学生智慧的重要途径,可以和课堂教学实现有机的结合。课堂教学中未充分展开的教学内容,可以借由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进行延伸教育。同时文化活动可以很好地发掘学生的兴趣点,教师可以借鉴活动中的有利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文化活动本身应该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对于提高学生的品质、组织能力以及自我表现能力等素质发挥作用。
  2.鼓励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应该是当下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学校教育中更要积极地鼓励学生的创新实践,努力培养他们自主研究的能力和热情。教师在这方面可以适当的进行引导,比如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自主设计大赛,或者是当前活动规模较大的“挑战杯”大赛,这些文化活动都强调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鼓励他们的奇思妙想,促使学生努力地运用自己的智慧,设计出独具创新意识的作品,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科技文化素质,也可以巩固课堂教学的内容。
  3.结合社会实践,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高职院校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为学生即将面临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因此在文化活动中,更应该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的目标,切实组织有针对性的文化活动, 比如通过开展一些职业技能竞赛,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技能,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高职院校可以充分的借助于校企合作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实训机会,提高学生的未来就业技术和竞争力。
  三、提高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有效性的改进对策
  1.转变观念,体现校园文化活动的显形教育性
  课堂教学虽然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根本渠道,但是在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校园文化活动的群众性、课余性、娱乐性特征则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校园文化活动应该以丰富的形式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特别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那种认为“课堂教学重要,校园文化活动影响了正常教学活动,可有可无,需要的时候突击一下”的观念必须转变,把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当成一项常规工作来抓,将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校园文化活动的课程化建设,使之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2.加强设计,凸显校园文化活动的多层次、高品位
  根据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以高职学生原有的结构认知特点,构建新的结构认知体系为目的来设计校园文化活动,探索新形势下校园文化活动的规律,建立一种符合高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多层次、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
  总之,高职院校的文化活动要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起到了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满足了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我们要不断地在活动中去求新、求发展,开辟校园文化活动的多种途径。
  参考文献:
  [1]李鹏,徐云慧,王博. 打造高职院校精品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J]. 煤炭高等教育,2010,(4).
  [2]李玲. 高职院校体育文化活动公关策划的研究[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1).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人才市场上“川流不息”,“金三银四月”正是跳槽季,当所在的公司给不了你满意的薪资待遇、升不了你心仪的职位时,你是跃跃欲试、另谋出路还是苦守阵营,宁把职场坐穿?某些时候,固守原地未必是缺乏迎接挑战的勇气,更是一种职场智慧,学会在压力中成长,可能下一个逆势升职的人就是你。    职场故事    争做部门核心支柱  出场/苏娉婷(女,29岁,经理助理)  娉婷的上司陈经理辞职后,很快来了新经理,无论是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