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再读课本中的年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jugj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很多人最初的文学记忆,都来自中小学语文课本。课本中的古诗词文、“鲁郭茅巴老曹”等名家经典选段,从童年至今给我们无穷乐趣。让我记忆尤深的是中小学课本上的年,因为那些丰富讲究、有声有色、热闹欢乐的传统习俗,让世纪之交长大的孩子,尤其是90后,感到陌生、神秘而有趣。小的时候我们一遍遍阅读,想象过去的年,和课文中的伙伴交流并美滋滋地获得共鸣。写过年的作品远不止课本收录的,都给我们亲切感,让孩子时的我们以稚嫩的仪式感努力理解和实践过年。
  读儿时的读:新鲜,熟悉与陌生
  小学时我最喜欢语文课本中那些未被意识到是历史、文化、风俗的东西,因为它们对我来说是遥远却浪漫有趣的事情,只需观赏游戏,无须参与负责,那种乐趣就和玩过家家一样。
  梁实秋先生在散文《过年》里说,自己小的时候不喜欢过年,因为虽然宫灯、纱灯烛火辉煌,地上芝麻杆踩起来“咯吱咯吱”响,可是守岁、凛冽的寒风都令人难受。童年的梁先生可能是一位细腻的人,不喜欢响声震天的大麻雷子、二踢脚子,看不上落了灰的杂拌儿。过年的吃食看似丰富,实则标准化的大锅大灶,量多花样少,“随取随吃,大概历十余日不得罄,事实上是天天打扫剩菜”。小时候看到这一句大呼过瘾。小孩总希望完美的欢乐,一切都得按自己想的来,否则会闹别扭。我课堂朗读时被老师表扬“罄”这个字“读得很准”,因此对这句话印象更深刻。“炕桌上呼卢喝雉,没有孩子的份。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大厅上供着祖先的影像,长辈指点曰:‘这是你的曾祖父,曾祖母,高祖父,高祖母……’虽然都是岸然道貌微露慈祥,我尚不能领略慎终追远的意义。”这是删掉的内容,自从核心家庭取代了四世同堂,连大人都难以领略此意。
  记得清楚的还有“除夕夜,煮饽饽端上来了。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胡乱吃两个,倒头便睡,不知东方之既白”。如果用一个词传达身为小孩子的困意,真没有比“低枝倒挂”更准确的了!可是从小嗜吃的我不认同“胡乱吃两个”——饺子那么好吃,怎么像梁山好汉一样呢!还是莫言先生在《过去的年》里说得实在:饺子在锅里煮熟后,并不像今天一样直接一盘盘端上桌,而是由父亲端著、男孩子跟着,放在大门外磕头、点起鞭炮祭祀天地神灵。“神秘的仪式已经结束,接下来就是活人们的庆典了。”吃饺子前要向长辈磕头,小莫言为了吃到带着硬币的好运饺子,连吃三碗,差点撑没了小命。后来他才知道,好运饺子都带着记号,是孝顺儿媳要夹给公婆的。
  幼时不喜欢过年的还有许钦文先生,原因是“言论不自由”(不让小孩乱说话)、“迷信和虚伪的礼节”(给陌生“亲戚”磕头拜岁)、青年时期新旧历带来的不便,以及他和别人对于过年必要性的意见分歧等(《过年恨》)。但我明白,恨是因为爱——希望这个吃好穿好玩好的年是完美无憾的,如果它与扫兴和“屈尊”沾边,孩子宁愿不要,比大人还容不得含糊。也因为大人们的年为他人而过:祭祖祭天,慎终追远,尊长扶幼,遍访亲朋。在传统大家庭,“妇女们忙得脚丫子朝天,男人们却蹲篱笆根晒太阳,说闲话儿”。(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大人们能不焦头烂额!而孩子们的年是为了自己,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里说:“孩子是过年过节的中心人物,他们应当享受,快活。”孩子们无忧无虑,安身故乡,椿萱并茂,伯埙仲篪,这可不是真正的天伦之乐么?他们单纯无暇,身处孝道伦理的成人礼教之外,本应接受爱和诚信等顺应天性的教育就足够了。
  老舍的《北京的春节》则几乎不带儿时个人感情,比较客观地展现北平年景,让小时候的我好像亲历了一次,看不到什么阴影。老北京的春节在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奶奶家厨房终年存在的一大玻璃罐泡着蒜的醋,以及我们家开始泡腊八蒜,都是《北京的春节》的启示。小时候读觉得有趣,现在读明白了老舍先生有意无意教人过年的苦心孤诣,难道他已经预见了现在过年的“精简”?老北京人崔岱远先生在《京味儿》一书中,讲述了腊八节起源于古代重大祭祀活动,近世腊八腌蒜据说是取“算”的谐音,是有里有面儿的老北京人催债的提示。他还就醋、蒜、罐儿详细传授了泡出“翡翠豆儿似的”“甘甜、爽利”“嘎嘣脆”的腊八蒜之秘籍,并且深情地说:“原来,腊八蒜之所以能变绿,是因为它是活的,是有生命的!难怪在肃杀的严寒里,腊八蒜儿给人们带来了绿色的希望!”
  课文中老北京孩子过年吃的杂拌儿,是我们不熟悉的。毕竟我们成长在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的社会,超市里五光十色的糖果、巧克力、果冻还吃不完呢。然而,在玩乐方面我们可能就不如过去的伙伴了。梁实秋在《北平年景》中痛快地讲:
  孩子们玩花炮是没有腻的。九隆斋的大花盒,七层的九层的,花样翻新,直把孩子看得瞪眼咋舌。冲天炮、二踢脚、太平花、飞天七响、炮打襄阳,还有我们自以为值得骄傲的可与火箭媲美的“旗火”,从除夕到天亮彻夜不绝。
  小时候在烟台东南山窝儿里过年的冰心,在《童年的春节》和《漫谈春节》中回忆道,过年时父亲从烟台市买回一套吹打乐器,锣、鼓、箫、笛、二胡、月琴,表哥们弹奏起来热闹得很,可惜她挤不进去!童年的丰子恺先生在浙江嘉兴镇上过年,他的花炮有雪炮、流星、金转银盘、水老鼠、万花筒……语文课本中的伙伴还要买孩子的各种小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原来梁先生真正喜欢的是放风筝,“虽然冻得涕泗横流,而我心滋乐”。
  孩子眼中的大人在过年大开赌戒,“推牌九、状元红、呼么喝六,老少咸宜”(梁实秋语),家家开赌,脱去所谓“好人家”的礼法,尽情享受这唯一的家庭娱乐。在我学龄前,家中长辈也在过年大搓麻将,我和表妹觉得他们简直无聊至极,就顺手牵来好看的幺鸡等牌搭积木玩。结果被大人们觉察,还遭了训斥。
  老舍、莫言、丰子恺讲述的小年习俗——祭灶,磕头,给灶王爷嘴上抹糖,烧黄表纸,打年糕等等,对于我们这代孩子来说也比较陌生。我童年的春节,已经不像课本里伙伴家那样承认并尊奉家庭的保护神,至于祖先方面,也只有奶奶叫我们一起叠纸、烧纸,祭奠她故去的亲人。祭奠的传统,在年轻化和被减少代目、被淡化代际联系的家庭中,越来越难存在了。   長大了读:温馨中的怀恋
  长大以后再来读语文课本里的年,意外地发现书中伙伴其实是个大人,真实的他们存在于被删减的片段——那些不宜或不必进入孩子视野的内容。原来,作家笔下的年是他们对童年和故乡的深情怀念,试图一次次通过记忆中的真实而非现实中的真实,回归到那个代表稳定、安全和温暖的时空。他们再难以回去。我们懂了这一层的同时,突然发现自己有声有色、热闹欢乐的童年之年也回不去了。
  语文课本中写过年的作家大都提到“童年”,年节和童年联系起来绝非偶然,可能是因为它们都是超拔于凡俗常规的精神飞地,孩子过年是生命之初的新奇体验,年节又因为孩子视角凸显自身各方面的欢乐而非负担,相得益彰。长大的读者,重读长大的作家回忆儿时过年之作,竟读出两分想念,三分骄傲,四分欢乐,一分哀愁。莫言先生说,他小时候焦急地盼过年,因为又长大了一岁,又可以穿新衣饱口福。大人们却“总是发出深沉的感叹,好像他们不但不喜欢过年,而且还惧怕过年”。小时候的他因为大人的态度感到失望和困惑,可后来完全能够理解了——拮据年岁的开支,衰朽残年的零落。当然还因为成人世界的波折:春节“年岁越大,欢乐越少”。
  刘绍棠先生1996年作的《本命年的回想》篇末倒很达观:“今年岁逢丙子,是我的本命年,六十‘高龄’回忆往事,颇有返老还童之感。”一年后的早春他去世了,可是童年的他在鲜活的文字中生命长存。鲁迅先生的《祝福》和《故乡》更靠近成人视角,他笔下的过年蒙上了更浓厚的阴影,时间、生活的苦难、礼教,似乎都告诉他和读者:回不去了,还是走罢。
  谁人过年不怀乡?不论是语文课本中的作家还是普通人,无论身居何地,都会一次又一次触景生情、回到那个在记忆里日渐模糊,在现实中人事变改的故乡。对于故旧空间,善于记忆和书写的人是幸福而悲情的,习惯遗忘并前进的人是欢愉却怅惘的。可是当故乡难回,故人已逝,当年的情景再也难以复刻了,“究竟不是地道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琦君在《春酒》中最后这样说道,节制而深厚,也让人瞬间恍惚——难道这些记录和书写的,都是个人生活中不复存在的事物(正在经历的不用也无法被记录)?都是我们“回家”和对故乡的情感想象?
  表面上看,过年是个人和家庭的事情,但如果时局动荡,社会黑暗,“过年”便瞬间加倍转向了它的反面。梁实秋对过年印象不佳,最重要的原因是民国元年初袁世凯唆使兵变,大掠平津,给万民欢腾的新年假期做了一个悲惨而荒谬的结束。这道阴影不但笼罩在梁实秋之后的年,必定也弥散到他的儿时过年记忆。同样被删去的还有《北平年景》开头,他怀想北平、羁旅凄凉、没有双亲和儿女的飘零之感,使童年的过年故事多了一分沉重。巴金小说中的过年,尤其是《家》《灭亡》等,充斥着豪门大户喜庆有序外表下“旧制度的腐朽和吃人盛筵”(子羽《巴金笔下的过年习俗》)。老舍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以北平沦陷为历史背景,正如三部曲的名称“惶惑”“偷生”“饥荒”一样,“古城的人们必须过年”与“战争带来的物资匮乏和恐怖时局使人过不成年”形成深刻的矛盾。常二爷的世界变了,小顺儿那属于孩子的过年快乐竟都不能实现,战争成为人民无法抚平的伤痕。当我们长大,视野从自身投向社会,从国内望到国际,发现自己得以幸运成长的安宁是有限的、局部的,终于明白语文课本中的年节故事为什么感人:它们是作家们最美好最珍贵的记忆啊!
  个人难以回到自己的童年,社会也难以回到自己的历史,很多传统风俗被新的消费现象取代。个人的长大老去和社会风貌的变迁共振,带给每一代难逃的无所适从感:“没有美食的诱惑、没有神秘的气氛、没有纯洁的童心,就没有过年的乐趣,但这年还是得过下去,为了孩子。我们所怀念的那种过年,现在的孩子不感兴趣,他们自有他们的欢乐的年。”(莫言《过去的年》)现在的年,形式上不再是祭祖守岁等专情的仪式,虽然在人们心中有各自的分量。个人和社会都无法回归到以往的时空,这是人类的永恒遗憾。好在我们执有未来的时间和未知的可能。我们不是停留在历史和在直线上徘徊的人,而是享受着时光、创造历史的人。长大后对语文课本过年故事的新理解,难道不是收获吗?每一代的历史都值得钦慕,如果我们喜爱老北京人的煮饽饽,老湘西人的花灯,老温州人的春酒,那么也应该好好去经营自己当下的年,可以拉回自己的童年——和作家儿时的乐趣不同,也可以将此时此刻“最幸福化”。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1963年我做了一个破釜沉舟的决定,全家迁往新疆。我认为这是真正实行《讲话》,开阔自己,锤炼自己。不这样,就只剩下了死路。  我仍然满心光明与希望。我带着一缸小金鱼坐火车,我吟着诗:“日月推移时差多,寒温易貌越千河,似曾相识天山雪,几度寻它梦巍峨。”“死死生生血未冷,风风雨雨志弥坚,春光唱彻方无恨,犹有微躯献塞边。”  同样在运动中没顶,具体处境不同,我的光明的底色与逢灾化吉、遇难呈祥的自信使我从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固然展示了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取得的重大成就,但也昭示了中国古典小说创作传统的魅力。2005年,李敬泽先生就已指出,莫言的《生死疲劳》是一部向我们伟大的古典小说传统致敬的作品。马瑞芳教授则明确地指出莫言的成功在于向中国古典小说经典——尤其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致敬。莫言自己也说:“问我师从哪一个,淄川爷爷蒲松龄。”  客观地说,莫言斩获诺贝尔文学奖,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他认真学习包
曹植(192—232)字子建,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其作品感情浓烈,文采华美,是六朝时期举世公认的文学高峰,被誉为“建安之杰”。他性格热情,待人真诚,留下了丰富的交友作品(有28篇相关诗赋)。这些作品真切地反映了曹植对友情的珍视和赞誉,体现出纯美的人情和忠诚的交友品格。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认为,曹植诗对友情的赞美,发现了友情对人生的意义,具有划时代的文学史意义(吉川幸次郎著,章学诚译:《中国诗史》,安
/壹/  《离骚》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篇之一。“其所倾诉的,是屈原为坚持自己理想和人格而经受的种种不幸,他的顽强的斗争、追求和由于眷恋故国而决意献出自己生命的悲愤。”(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新著》增订本)一句话,这是“一个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然而,一个时期以来,因为受特定历史的局限,研究者多从诗歌表层出发,将其看作是屈原政治经历集中反映的“悲剧性传记”,是一首政治长诗。这自然是不
十年之前,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肇始于美国华尔街。当危机来临时,西方世界再次兴起了阅读马克思的热潮。不惟如此,西方世界还出现了诸如《21世纪资本论》《不平等的社会》等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理论资源,揭示和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分配和福利待遇不公的深度研究著作。虽然,西方世界基于经济危机的背景对马克思的重新阅读、发现,其动机、目的和结论等值得质疑,但却足以说明,21世纪仍然必须面对马克思所提出的问题
《青春无界》是伊春青年才俊施立夫的散文集。施立夫是穆棱人,我本人也出生在穆棱,在文学大家园里遇上的唯一从事文学创作的穆棱老乡,这样的相遇让我格外惊喜,“他乡遇故知”是古人所谓的人生一大乐事,此情此感,古今相通。相对于施立夫这个笔名,我本人更习惯称呼他的本名,王波这个名字会让我感到故乡和亲人般的亲切——对于游子而言,故乡是刻画在心头的伤,特别是想念故乡的时候。  谦和、儒雅的王波是位绅士,他师从名门
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河北人民出版社日前组织出版了《徘徊与觉醒:改革开放的酝酿和启动》。作者运用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粉碎“四人帮”后中央的战略部署和实践困境写起,到改革开放的全局性展开结束,真实地再现当代中国大转折时期,改革开放酝酿和启动的那段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过程,展现了中国人民徘徊与觉醒的心路历程,特别是展现了以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勇于创新、不断奋进,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图书漂流”活动(原文是“BookCrossing”,简称BC,BCing或者BXing),是指将一本图书放在一个公共场所,任由他人取阅,阅后将书再度留在公共场所,依旧供人取阅。这样,一本书就可以在读者中“漂流”起来。“图书漂流”活动的目的非常美好,是“要把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图书馆”。  有人说“图书漂流”活动源自上世纪 60年代的欧洲,但实际上真正的发源地和令其风靡世界的,还是在美国。据悉,“图书
2018年4月20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受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委托评选出全国全民阅读优秀推广人,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振良荣获这一称号,作为天津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人,他可谓实至名归。  优秀少年是书痴  当今多元时代,每个人所好千差万别,或喜文雅,或逐玩乐,琴棋书画者有之,纸醉金迷者有之,刻苦力学者有之,觥筹戏牌者亦有之,而王振良则是个嗜书的人,购书、藏书、读书、著书、编书,还到处推广书,
值此《博览群书》出版400期之际,《博览群书》邀全球读者共同寻找400位善写400字美文高手。  一、活动主题和文章副题:我(们)与“博览群书”。其中括号内内容由作者确定,可以是作者本人,也可以是“我们家”“我们班”“我们组”“我们宿舍”“我们学校”等等;“博览群书”可以是本刊,可以是本刊微信公众号,也可以是您长期以来对“博览群书”四字的践行。  二、美文字数:400字(如包含个人身份信息,不超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