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源性囊肿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uye262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支气管源性囊肿的诊断方法、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方法

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1年1月至2020年5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支气管源性囊肿患者86例,食管囊肿5例。支气管源性囊肿男37例,女49例;年龄23~70岁,平均(49.27±10.70)岁。根据发病位置分为纵隔型65例(75.6%),肺内型21例(24.4%);起源于食管的支气管源性囊肿(9例10.5%)。

结果

术前明确诊断8例(9.3%)。胸腔镜手术51例(59.3%),对比开胸手术,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80±1.25 )天对(4.97±1.54 )天,P<0.001]和住院时间[(7.08±1.75)天对(9.60±2.58 )天,P<0.001]明显缩短。随访65例(71.4%,65/91),中位随访34(2~111)个月,均未见复发。

结论

支气管囊肿无特征性临床表现,术前明确诊断较为困难,胸部MRI对囊肿的诊断有较大优势;对于大多数病例,胸腔镜手术可以达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具有微创优势。起源于食管的支气管源性囊肿与食管囊肿术前鉴别困难,临床特点无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气管出现较大或完全病损是外科重建棘手难题,气管替代治疗是其有效治疗手段。由于缺乏理想移植物材料及移植术后存活效果差,导致气管临床移植依然面临巨大挑战。本文综述圆周型气管替代治疗的临床案例报道,总结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同种异体移植术、自体组织重建、生物假体重建及组织工程重建;当前临床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移植物缺乏维持管腔通畅的力学性能、再血管化欠佳、上皮细胞与软骨细胞再生能力不足。结果表明,深入开展
期刊
目的比较改良三管法与传统三管法在治疗食管癌术后胸内瘘时的临床效果,为食管癌术后胸内瘘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传统三管法治疗食管癌术后胸内瘘为传统组,以改良三管法为改良组,以上消化道造影时造影剂无外溢及患者能正常进食作为治愈标准。通过收集不同时间段在我院采用两种治疗方法的食管癌胸内瘘患者的相关资料(传统组为2008年2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0例患者;改良组为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
本文对剑突下入路在复杂胸腺手术中的国内、外研究进行整合概述,并结合本中心剑突下双拉钩扩大胸腺切除术进行病例分享,探索剑突下双拉钩入路在Masaoka Ⅲ期胸腺肿瘤患者的应用前景。
期刊
胸腺肿瘤是前纵隔中最常见的肿瘤,以往认为发病率较低,同时生物学行为相对惰性,缺乏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获得的高级别循证证据指导临床。目前不同区域内对胸腺肿瘤诊治经验并不均衡,胸腺肿瘤诊疗过程中仍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探讨。本文拟通过综合纵隔占位手术指征、胸腺肿瘤手术切除范围、手术路径、术中淋巴结清扫及术后管理策略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规范胸腺肿瘤外科治疗体系。
期刊
目的探讨自体心包移植纵隔大血管重建治疗局部晚期恶性胸腺瘤技术的安全性与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同一诊疗组,接受自体心包移植左头臂静脉旁路重建联合上腔静脉修补的6例局部晚期恶性胸腺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移植物血管通畅情况以及近期预后等指标。结果全组手术(192.3±32.5)min,
目的比较经剑突下切口和经肋间切口两种不同手术入路胸腔镜(video 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胸外科2013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行VATS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118例,男67例,女51例。根据切口入路不同分为两组:经剑突下切口组45例,男25例,女20例;经肋间切口组73
收集2016年1月至10月唐都医院242例剑突肋缘下前纵隔病变切除术后患者资料。男105例,女137例;年龄(37.3±12.2)岁。按照术后使用不同的胸腔积液处置方式分为3组,包括无管组(128例),双侧胸腔引流管组(62例)和纵隔引流管组(52例)。统计3组患者术后总引流量、引流时间、管口愈合时间、胸腔积液量、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与纵隔引流管组比较,双侧胸腔引流管组总引流量多[
期刊
目的食管癌术中应用纳米碳混悬液行淋巴示踪,分析各区域淋巴示踪效果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因食管癌在我科进行食管癌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术中应用纳米碳混悬液行淋巴示踪,对照组仅行常规手术,对比两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及各区域淋巴结数量、阳性淋巴结数量,随访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生存情况,对比两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全肺切除术是中央型肺癌的一种治疗手段,为了最大程度切除肿瘤组织需要切除一侧肺组织,其导致结果包括:(1)肺容积减少及肺通气换气量减少;(2)肺血管床减少及由此导致的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后负荷增加;(3)健侧肺门与纵隔移位及由此引起的肺通气,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4)与局部血供不良,术后低氧,局部张力增高等危险因素相关的气管残端或气管支气管吻合口愈合不良,及可能出现的支气管胸膜瘘或气管支气管吻合口瘘。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