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化学教学中应该树立以“教人要教心,育才先育德”的教育观,即要意识到教育的首要任务和根本目的是把人教育成“人”。作为化学教师不能只重视化学知识教学和智能的培养,而忽视品德教育。在教学中,我们应把对学生的思德教育融化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好化学,提升教学品位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紧密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1. 利用化学史进行优良品质的教育
通过化学史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观点,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给学生重点介绍中国是世界上对化学工艺发明和使用最早的国家之一,许多发明创造对推进世界精神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是有卓越贡献的,如造纸术、火药,瓷器工艺,酿造技术,冶金技术等等。通过对古代和现代,中国和外国的对比,使学生意识到我国是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及我国近几年来取得巨大成就和与世界各国存在的差距,从而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2. 讲述科学家的爱国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结合化学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中国和世界上有重大发明的化学家,颂扬他们经历艰辛,百折不挠,坚强意志,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顽强刻苦的意志品质。如氟单质的制取,从1813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开始对氟进行研究到1886年有法国科学家莫瓦桑制得单质氟,其间有不少科学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很多人中毒,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然而科学家们还是前仆后继,毫不退缩。又如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博士,于1921年放弃外国优越条件毅然回国,改进了苏维尔制碱工艺,提出了先进的“侯氏制碱法”,名震中外,为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用这些名人轶事启发引导学生要不畏困难、不怕失败、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及激发勤奋求学,追求真理,顽强不屈的现身科学精神。要懂得为人类进步做贡献,才是人生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
3. 穿插实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如讲授“燃料和热量”一节时,结合介绍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以地质学的伟大成果,驳斥外国学者称“中国是贫油国”的错误谬论,从六十年代开始,大庆、胜利、大港油田的投产,证明了李四光的科学预言。又如:“金属的性质”一节中,可以穿插实例讲解“性质决定用途”,金属镁和铝又可以广泛应用于哪些领域呢?学生讨论后可以补充:海陆空交通工具的制造材料大量应用到铝。讲解合金的性质时,人造卫星、火箭、导弹也要用到铝合金。为什么不能用纯铝而要用合金呢?是哪个国家首先制造合金呢?我国最早最大的合金工艺制品是什么呢?(是我国的司母大方鼎)。近三千年前我国就能制造青铜(也是一种合金),为什么古代的工艺技术如此先进而近代却如此落后呢?(帝国主义列强的掠夺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讲叙新中国成立以后,不久就制成了无缝钢管,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火箭上天,原子弹试验成功;二十一世纪“神六”“神七”上天等。
诸如此类的例子的引入,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及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结合实验教学,努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良好的道德修行和行为习惯
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优良品质的重要途径。在实验教学中做到:(1)严格要求学生做好每一个实验;(2)提倡节约使用化学药品;(3)做好仪器的摆放和卫生工作。
通过化学实验结合实验注意事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环保意识教育,爱护公物,热爱劳动,节约药品,水电等教育。
通过实验教学教育,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们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目的、有计划,还要有坚持到底的决心。最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
三、通过环境保护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这是涉及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联系环境保护的知识,把环境和资源同祖国的命运、人类的命运联系起来,教育学生爱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自觉地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源源不断地产生了大量的工业“三废”,使得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据有关资料记载,美国洛杉矶、英国伦敦发生了光化学污染;日本,发生了“水俣病”事件;在我国也由于“三废”的污染引起事故每年多达数千件;我国的一些大工业城市今年来连降大量的“酸雨”……显然,环境的污染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阻碍了工农业及科技的发展。学生可以根据亲身体验谈污染 及危害,再用“假如我是环保专家”的假设去激励学生,去研究治理,研究排污方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丰富了学生的未来生活。严峻的环境危机,使得加强环保教育成为我们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树立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组织专题讲座。讲述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和名人的轶事趣事,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事。如爱迪生钻研实验,不怕挫折,长大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的奋斗历程;选择举世瞩目的居里夫妇以身殉职,献身化学事业,为人类做贡献的事迹,举办居里夫人生平事迹报告会,使同学们激动不已,深受教育。
组织参观,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如根据学到的化学知识,收集家乡的乡土教材,让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到工厂、农村、商店等地进行参观、访问、调查。举办环境保护知识讲座,这样一方面使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增强了参与意识。让学生更详细地了解家乡的发展和变化,了解学习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开展科技活动、从课外兴趣小组开始。比如:可以先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再结合课本,适当补充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进行一些趣味性而有意义的实验,如“测定本地土壤的酸碱度,提出种植方案”、“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爱护水资源”等课外活动,学生自制汽水、净水器等。让学生把学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看到自身在社会中的存在和价值,为社会能作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龙建刚
一、紧密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1. 利用化学史进行优良品质的教育
通过化学史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观点,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给学生重点介绍中国是世界上对化学工艺发明和使用最早的国家之一,许多发明创造对推进世界精神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是有卓越贡献的,如造纸术、火药,瓷器工艺,酿造技术,冶金技术等等。通过对古代和现代,中国和外国的对比,使学生意识到我国是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及我国近几年来取得巨大成就和与世界各国存在的差距,从而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2. 讲述科学家的爱国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结合化学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中国和世界上有重大发明的化学家,颂扬他们经历艰辛,百折不挠,坚强意志,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顽强刻苦的意志品质。如氟单质的制取,从1813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开始对氟进行研究到1886年有法国科学家莫瓦桑制得单质氟,其间有不少科学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很多人中毒,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然而科学家们还是前仆后继,毫不退缩。又如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博士,于1921年放弃外国优越条件毅然回国,改进了苏维尔制碱工艺,提出了先进的“侯氏制碱法”,名震中外,为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用这些名人轶事启发引导学生要不畏困难、不怕失败、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及激发勤奋求学,追求真理,顽强不屈的现身科学精神。要懂得为人类进步做贡献,才是人生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
3. 穿插实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如讲授“燃料和热量”一节时,结合介绍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以地质学的伟大成果,驳斥外国学者称“中国是贫油国”的错误谬论,从六十年代开始,大庆、胜利、大港油田的投产,证明了李四光的科学预言。又如:“金属的性质”一节中,可以穿插实例讲解“性质决定用途”,金属镁和铝又可以广泛应用于哪些领域呢?学生讨论后可以补充:海陆空交通工具的制造材料大量应用到铝。讲解合金的性质时,人造卫星、火箭、导弹也要用到铝合金。为什么不能用纯铝而要用合金呢?是哪个国家首先制造合金呢?我国最早最大的合金工艺制品是什么呢?(是我国的司母大方鼎)。近三千年前我国就能制造青铜(也是一种合金),为什么古代的工艺技术如此先进而近代却如此落后呢?(帝国主义列强的掠夺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讲叙新中国成立以后,不久就制成了无缝钢管,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火箭上天,原子弹试验成功;二十一世纪“神六”“神七”上天等。
诸如此类的例子的引入,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及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结合实验教学,努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良好的道德修行和行为习惯
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优良品质的重要途径。在实验教学中做到:(1)严格要求学生做好每一个实验;(2)提倡节约使用化学药品;(3)做好仪器的摆放和卫生工作。
通过化学实验结合实验注意事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环保意识教育,爱护公物,热爱劳动,节约药品,水电等教育。
通过实验教学教育,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们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目的、有计划,还要有坚持到底的决心。最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
三、通过环境保护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这是涉及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联系环境保护的知识,把环境和资源同祖国的命运、人类的命运联系起来,教育学生爱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自觉地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源源不断地产生了大量的工业“三废”,使得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据有关资料记载,美国洛杉矶、英国伦敦发生了光化学污染;日本,发生了“水俣病”事件;在我国也由于“三废”的污染引起事故每年多达数千件;我国的一些大工业城市今年来连降大量的“酸雨”……显然,环境的污染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阻碍了工农业及科技的发展。学生可以根据亲身体验谈污染 及危害,再用“假如我是环保专家”的假设去激励学生,去研究治理,研究排污方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丰富了学生的未来生活。严峻的环境危机,使得加强环保教育成为我们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树立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组织专题讲座。讲述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和名人的轶事趣事,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事。如爱迪生钻研实验,不怕挫折,长大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的奋斗历程;选择举世瞩目的居里夫妇以身殉职,献身化学事业,为人类做贡献的事迹,举办居里夫人生平事迹报告会,使同学们激动不已,深受教育。
组织参观,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如根据学到的化学知识,收集家乡的乡土教材,让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到工厂、农村、商店等地进行参观、访问、调查。举办环境保护知识讲座,这样一方面使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增强了参与意识。让学生更详细地了解家乡的发展和变化,了解学习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开展科技活动、从课外兴趣小组开始。比如:可以先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再结合课本,适当补充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进行一些趣味性而有意义的实验,如“测定本地土壤的酸碱度,提出种植方案”、“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爱护水资源”等课外活动,学生自制汽水、净水器等。让学生把学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看到自身在社会中的存在和价值,为社会能作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