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28日,中国农业银行发布公告,通过附属机构设立的农银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农银金科”)在北京正式注册成立。这意味着,除邮储银行外,五大国有银行旗下均拥有了自己的金融科技子公司。
看似平静的表面下,一场名为金融科技的战争正式打响。各大行为了抢占先机,纷纷在金融科技这片沃土上播种土壤。目前,宇宙行已经完成“一部、三中心、一公司、一研究院”的金融科技架构、农行提出了“iABC”战略、中行完成了云平台搭建、建行将金融科技定位为“三大战略之一”、交行形成“一部四中心一子公司一研究院”的新格局、邮储银行也行成了“部两中心”IT治理架构…
在国有大行紧锣密鼓布局金融科技的同时,中小银行也加速了数字化转型进程。去年,招行在信息科技投入超过93亿元、兴业数金云累计签约366家中小银行,上线实施211家中小银行…
在金融科技大战之中,各个银行实力不同、特色各异,那么谁才是金融科技之王?
5大行金融科技子集结完毕
2020年7月28日,中国农业银行(下称“农行”)官网发布公告,该行通过附属机构设立的农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农银金科”)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6亿元,注册地为北京市通州区,主要业务方向是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开展技术创新、软件研发、产品运营与技术咨询。
自此,国有6大行中除邮储银行外的5大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已经全部就位。其中,建行领国有大行之先,2018年4月于上海创立建新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建信金科”),注册资本16亿元,是国有大行金融科技子中注册资本最为雄厚的;其次是工行,2019年5月于雄安成立工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工银科技”),注册资本6亿元;中行紧随其后,2019年6月于上海成立中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银金科”),注册资本6亿元;同样位于上海,今年1月,交通银行通过附属机构出资6亿元发起设立交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交银金科”)。
在看似平静的表面下,一场名为金融科技的战争正式打响。各大行为了抢占先机,纷纷在金融科技这片沃土上播种土壤。
宇宙行将打造“数字工行”的总体战略。2019年工行落地了多个重大项目:一是在雄安成立科技子公司工银科技,二是成立金融科技研究院,三是推出智慧银行生态系统ECOS1.0。成立金融科技研究院后,完成“一部、三中心、一公司、一研究院”(总行金融科技部、业务研发中心、数据中心、软件开发中心、工银科技有限公司、金融科技研究院)金融科技新架构构建。这一组织变革,对于智慧银行转型有更有力、敏捷的支撑。
农行以“推进数字化转型再造一个农业银行”为口号实施总体战略布局。近日,农行发布的《中国农业银行信息科技近期发展规划(2020-2021年)》提出了“iABC”战略,将通过“七大技术、五大支柱、六大中台、两大保障”具体推进。此外,农行构建了以“农银e贷”总品牌的线上信贷品牌和产品体系。2019年末,“农银e贷”余额589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721亿元。目前,农行推出的“农银智慧+”场景金融品牌,聚焦政务民生、消费零售、产业链三大领域,新增场景项目2540个。
中行则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持续推动全行数字化转型。一方面成立中银金融,落地联创机制和客户经理派驻制。另一方面,推进新一代多地多种新基础设施布局,完成云平台搭建。此外,中行已经基本建成数字化渠道运营体系和数字化风控体系,推出了业内首家手机银行综合金融服务专区和业首家全功能无人网点“中国银行5G智能+生活馆”;在组织架构方面,中行组建了个人数字金融部,下设数字化平台中心和私人银行中心等。
建行将金融科技定位为“三大战略之一”,意在践行新金融,开启第二发展曲线。具体来看,在推进智能化平台建设方面,建行构建企业级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人工智能平台、物联网平台以及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平台。在金融科技支持业务发展方面,建行构建了“场景化、个性化、智能化”的新零售,打造“交易性与新兴业务无缝融合”的新对公服务,建设“只能、高效、强风控”的普惠金融。打造5G+智能银行新型网点体验等。
交行2020年初先后了成立信息科技发展规划办公室、金融科技创新研究院,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在此前,该行还将信息技术管理部变革为金融科技部,形成“一部四中心一子公司一研究院”的新格局(金融科技部、数据中心、测试中心、软件开发中心、数据管理和应用中心、交银金科、金融科技创新研究院)。
邮储银行则了成立金融科技创新部和管理信息部,由此总行“三部两中心”IT治理架构形成。另外,新建的苏州研发分中心投入运营,行程“1+3+N”自主研发体系。邮储银行表示,接下来将加大金融科技创新,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加大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在云计算方面,邮储银行基于OpenStack 开放云平台,构建了“两地三中心”云服务架构体系,提升了研发效率,缩短了創新周期。截至报告期末,该行生产系统云平台有效支持了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渠道管理平台、 第三方支付等 60 个系统,日均交易量达到 3.78亿笔,超过全行交易总量的 80%。
中小银行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力度
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从长期来看无疑将大幅降低银行和终端消费者的成本,对交易成本、运营成本、人力成本的节约将尤为明显。不仅国有大行将金融科技视为实现长足发展的左膀右臂,对于中小银行而言金融科技更是一片亟待深耕的领域。例如在小微金融和消费金融领域,借助金融科技实现批量获客、线上授信以及大数据风控,成本节约成效非常突出。
在中小银行中,排在股份行前列的招行、兴业、平安、光大等银行都在金融科技领域发展迅速且颇有建树。 例如,素有“零售之王”之称的招行在建设金融科技子公司这一层面走在了国有大行前列。2016年2月,招行于深圳创立了其金融科技子公司——招银云创,注册资金6500万。去年,招行在信息科技投入超过93亿元,在科技投入方面,招行不仅领衔股份制银行更是超越了邮储和交行。
目前,招行也在寻求金融科技质变。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招行两大App的月活跃用户(MAU)已经突破1亿户,成为客户经营的主要平台。另外,招行围绕账户及支付体系数字化、数字化融资、金融科技能力输出三大方向打通产业链,在统一支付结算体系方面创新实现收款分账功能和B2B平台内部户结算模式。
兴业银行是最早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银行。2015年9月24日,兴业银行董事会发出公告称该行拟通过旗下兴业财富资产管理公司,与高伟达软件、深圳市金证科技、福建新大陆云商等三家公司共同设立兴业数字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同年12月22日正式成立开业,注册资本5亿元。
兴业数金主要经营范围即为金融云服务和开放银行服务,是兴业银行布局金融科技的先行军。2019年,数金云累计签约366家中小银行,累计上线实施211家中小银行;开放平台已推出252项金融服务和API接口服务,至2019年底,共完成交易2.15亿笔,同比增长59.26%,交易规模4016.28亿元,同比增长160.12%。
在金融市场端,兴业银行依托非银(金融机构)资金管理云平台、银银平台、“钱大掌柜”等提供服务。至2019年底,兴业银行同业客户覆盖率超90%。此外,兴业银行提出了将打造“三个金融生态圈”,即场景生态圈、投行生态圈和投资生态圈。
股份行中,光大银行的金融科技布局也十分有特色,该行着力于将金融科技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业务成果。光大云缴费是光大银行的明星金融科技产品,2018年云缴费的缴费金额达2063亿元,接入项目总量达4041项,缴费用户达2.53亿户,手续费收入达到了1.59亿元。2019年末,光大云缴费、阳光惠生活、手机银行的月活用户达2155万户。去年,光大银行将电子银行部更名为数字金融部,且全行电子渠道交易柜台替代率达到98.48%。
另外,平安银行在零售业务层面推行全面AI化。目前,AI客服、AI营销、AI风控与管理等AI底层技术已经基本完备。值得注意的是,平安银行还创新推出了开放银行的概念:以全面AI化的AI Bank为内核,围绕“能力开放”、“流量开放”、“经营开放”三个目标。截至去年年末,该行开放银行以API、SDK、H5等方式接入客户1072家。
除上述几家在金融科技领域排名靠前的股份行外,民生银行提出的“三个银行”和“四个平台”建设、浦发银行业内首推的“数字员工”和自主设计的智能微型网点“浦惠座舱”、浙商银行打造的平台化服务银行和智能制造服务银行、渤海银行的智能化体系建设、广发银行提出的“智慧城市”以及华夏银行提出的“智慧金融、数字华夏”也颇具特色。
另外,城商行方面,北京银行也将金融科技视为未来主要发展领域。6月30日,北京银行手机银行APP5.0上线,新增了60余项功能与服务,对200余项存量业务进行流程重构。据了解北京银行电子银行客户目前已超过1000万,移动银行客户超过900万,手机银行客户近700万。
上海银行则将金融科技运用到具体实践当中。2017年,上海银行启动建设大数据风控新工具——“魔镜”项目,2018年推出,目前在該行对公领域广泛使用,逐渐成为经营层的决策工具。据悉,“魔镜”通过大数据分析客户风险特征,采集了全网海量的风控信息,深度挖掘行内数据,针对单一客户的工商、司法、涉税和舆情四大维度进行了分项评分,并叠加财务健康智能分析、负面信息等各维度重要变量,形成企业当期风险评分,为授信决策提供辅助支撑。
谁是金融科技之王?
金融科技实力的比拼是一场全方位的较量,需要从战略布局、科技实力、科技投入力度、人才体系等多方面衡量才可得出结论。在国有大行中,建行和工行是公认的“金融科技之王”;在中小银行中,招行也以立足全局的战略观、完善的组织架构和大额科技投入拔得金融科技领域头筹。
在科技投入方面,根据2019年年报数据显示,六家国有大行科技投入总和超700亿元,其中建行与工行都在150亿以上,领国有大行之先。财报显示,2019年工行金融科技人员数量达到3.48万人,占全行员工的7.8%;其中,金融科技机构人员数量达到1.65万,占全行员工的3.7%;
紧随其后的建设银行信息技术开发与运营人员达到2.77万,在全行员工中的占比7.99%,其中科技类人员数量破万,在全行员工中的占比为2.75%。
工行董事长陈四清曾表示,未来的银行就是金融科技公司。在组织架构方面,去年11月,工行成立了金融科技研究院。由此,工行形成了“一部、三中心、一公司、一研究院”的金融科技新格局。此外,工行先后自主研发了四代核心系统,实现了数据大集中,奠定了在国内同业中的科技领先优势。建行则在2019年年报中表示将全面推进人才兴行战略,以市场化机制提升金融科技人才团队力量。
在中小银行的金融科技投入上,招行最为突出。招行行长田惠宇表示,自招行提出金融科技银行战略后,在成本投入方面,除了常规的费用,比如业务管理费、人力成本以外,主要都投入在科技。去年,招行信息科技投入超过93亿元。此外,为了实施金融科技战略,招行还把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的占比写到公司章程:2019年起,每年投入金融科技的整体预算额度原则上不低于上一年度本行经审计的营业收入的3.5%。今年会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招行的投入有望在2020年突破100亿元。
组织架构方面,招行也在2019年12月将“一部三中心”改为“一部六中心”,总行层面首设金融科技办公室,改变以往分支行分散经营的做法,打造零售经营数据化支撑平台,确保让技术、业务、产品可以最大化的衔接。
在这次颠覆银行业的金融科技浪潮之中,国有大行和中小银行都在奋力前行。但相较于财力物力都更为雄厚的国有大行而言,中小银行受制于资本、人才、规模、科技等因素,在转型中更显得举步维艰,迫在眉睫的数字化转型需求与转型过程中的技术基础薄弱形成了巨大的鸿沟,疫情的发生更是扩大了大行与中小银行的两极分化程度。因此,中小银行更应结合自身体制灵活、决策半径短、区域网点多,覆盖面大等优势,走出一条特色化的转型之路,更好的服务社会大众。而国有大行也没有喘息的余地,大家都在数字化转型中厉兵秣马,稍有不慎便会被后来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