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民初乡村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以20世纪30年代四川为例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g00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收入、社会权益和职业声望是衡量一种职业的社会地位的主要标准。以20世纪30年代的四川乡村小学教师而言,其经济收入菲薄,福利待遇低下,职业岗位得不到保障,社会声望不及塾师,严重影响了小学教师的社会形象和从教积极性,进而影响到国民教育的普及与质量提高。
其他文献
唐宋社会经济制度演变的特点是在经济制度与运行方式上由注重平等转向注重效率,在政治制度的运行方面则是由注重效率到注重平等。唐代后期至五代中央政权统治能力的下降、社会
主要针对湖北经济学院专科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分析教学环境,采用具体案列来探索如何在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
<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实施再度引发民办教育机构能否营利问题的争议.党的十六大确立的&#39;要素贡献分配原则&#39;为民办教育营利运作的必要性提供了政策支撑;教育服务产品的二
一、裂缝的简单概况通过对砖混结构的民用住宅、框架结构的办公楼、厂房等多种建筑的设计及调查发现.大多数都存在着不同形式的裂缝.但很多裂缝是有规律的。对这些裂缝进行了总
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不利于耕地保护和维护农民权益.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必须以人为本,从保护农民合法的权益出发,明确征地目的和适用范围、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