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小主人公杰瑞和哥哥汤姆每天放学回家都要被爸爸妈妈还有奶奶“高频率说教”,杰瑞通过旁白说出了孩子们共同的心声:大人经常以为,和我们说很多话,就是沟通了,其实都是他们自己讲,自己爽,而我们通常都是假装在听。我们到底有没有听进去,他们不管,只要他们有讲,就算了。你看我们被他们淹死,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大人说那么多话,为什么不明白,多了就很难消化的道理呢?
电影描绘的是家庭中很普遍的现象。父母对同一问题不断说教,就是一种单调的刺激,孩子慢慢会关闭自己的耳朵,你的话就像背景噪音,孩子充耳不闻。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长此以往会封闭内心不愿和父母沟通,甚至出现逆反心理。这种現象在心理学上叫做“超限效应”,它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说白了,就是你太唠叨!
带女儿逛花鸟市场,女儿见着各色各样的花鸟,高兴地手舞足蹈,一阵逛奔后汗流浃背,头发也湿漉漉地贴满了脸颊。
看她满头大汗,我翻出包里的皮筋,想帮她把头发扎起。向来不爱扎头发的女儿,见我拿出皮筋,一溜烟地跑走了,我追在后面使劲喊:“快点过来。”我越追,她跑得越兴奋,在她看来,这更像是在玩赛跑游戏。
两个人绕着花市中的铺面跑了两圈,最后我败了,皮筋被老老实实放回包里。女儿虽赢了,但赢得一点也不爽快。
后来的闲逛中,我不停地给女儿更换汗巾,还不忘责怪她拒绝把头发绑起来。喋喋不休地碎碎念惹恼了女儿,她冲我咆哮:“妈妈,你别说我了!”
同行的朋友也提醒说:“对啊,你老说绑头发,我都快受不了了。”被大朋友小朋友这么一说,我才恍然醒悟,这一路,我像只蚊子一样,不停地在孩子和朋友面前,嗡嗡嗡地叫,如果换做是我早就忍受不了了。
父母过度唠叨,有时会失去孩子的尊重。在家庭里,父母是受人尊敬的。而有一种父母,逐渐失去了孩子对自己的敬爱,那就是唠叨的父母。
认识一位妈妈,她说不知道该如何跟孩子相处,总觉得自己出力不讨好。她说孩子有个习惯,每天回家就把自己卧室的门顺手关上。本来她还不能理解孩子的这种“自闭”行为,后来才发现,孩子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听听收音机,收拾收拾衣物,甚至发发呆,都不愿从屋里出来,因为耳边没有妈妈的碎碎念,孩子觉得这样很舒服。
是啊,本以为自己想多说两句是为了孩子好,可在孩子们看来,唠叨的父母即使掏了心,也还得不到孩子的认可。这是为什么呢?父母太唠叨,孩子的心理可能就会从原来的内疚不安到反感讨厌再到无视麻木状态,最后被“逼急”了,还会出现“我偏要这样”,“我偏不让你如愿”的逆反心理和行为。因此,时间过长、内容过多或教育方式单调重复等不良教育手段,均可引起孩子的超限效应。
那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到底该如何避免超限效应,达到有效沟通呢?
1.指令清晰明确、现实可行
有些时候,不少父母在面对孩子的行为问题时,往往不停地抱怨孩子,絮絮叨叨,不良情绪宣泄完了,亲子关系也僵了,孩子又没听明白你到底要他做什么。比如:孩子做作业拖拖拉拉,一小时能完成经常两小时还没做好。妈妈对此很有意见:“我都说了多少遍了,做作业就做作业,不要东摸西想。”紧接着妈妈走进房间:“你看你,书桌上乱糟糟,又是杂志,又是手机,能不分心吗?赶紧把东西收拾好。”看到孩子撅起了嘴巴,妈妈走出房间前不忘又说一遍:“少喝点水,不然半小时上一次厕所,真不知道你到底用没用心!哎!”。孩子这会儿却更不耐烦了,做作业效率怎么可能高呢?
妈妈这些指令,一件又一件,絮絮叨叨,并没有很清楚地说明要让孩子做什么。正确的做法是,明确告诉孩子:“我希望你把桌面清理干净,给你一小时时间专心完成作业,完成后你才可以走出房间做其他事。我相信你能做到的。”指令中包含时间、任务和你对他的期待,清晰明确,现实可行。
2.运用“我—信息”模式与孩子沟通
面对孩子的问题行为,父母最有效的做法是就事论事,指出他的错误行为。不可东拉西扯翻旧账,轻易评判孩子行为,乱贴标签。比如:孩子测验成绩不太好,回家没敢告诉你,在你追问后才告诉了你。你知道了立马来气:“你看看你,哪件事情做的好。做作业拖拖拉拉的还没改正,现在又学会隐瞒成绩,你不仅懒,而且还不求上进!”你想想看,孩子听了你这些话能心平气和地和你说话吗?
面对孩子这样的情况,你其实可以运用“我—信息”模式与孩子沟通,效果会更好。
①描述孩子的行为:孩子,今天的测验成绩你回来没有主动告诉我。
②说出你的感受:我感到很不开心,因为你剥夺了我作为爸爸/妈妈的知情权。当然,我也感到疑惑,是什么原因你不愿意告诉我?是不是觉得我会骂你,或者对你毫无帮助地唠叨一通?
③表达你的需求:我希望爸爸/妈妈在你心中是一个可以求助的人。孩子,请你能让我知道你的情况,并给我帮助你的机会。
“我—信息”沟通模式由描述孩子的行为 说出你的感受 表达你的需求三个部分组成,由于“我—信息”是平和的、坦诚的,所以它会促使孩子也同样坦诚地回应父母,有效避免了案例中破坏性的亲子沟通。
3.示范正确行为,给孩子成长时间
美国心理学家简·尼尔森说:“如果父母能够少说多行动,与孩子之间75%的问题很可能都会消失”。
相信孩子并不想故意犯错来惹怒父母或为难挑战父母,很可能只是他不知道或者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做好。所以家长在指出孩子错误行为的同时,更应该示范正确的做法,并且帮助孩子掌握正确行为的能力。
比如对那些乱花零用钱的孩子来说,出现这样的行为是因为他自控能力弱,难以抵御外界的诱惑,或者他还没有正确的理财观念和消费行为,这些能力都不是孩子天生就有的,是需要家长不断地培养和引导,而且要给孩子足够的“重复”成长时间。
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有了“留白”,会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和美感。家庭教育也同此理,父母在平时与孩子的交谈中,要“点到为止”,适当地留点“空白”,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反省。这样,孩子会敞开心扉,与你为友。
由此可见,我们如果希望自己说的话能够起作用,不能长时间简单重复相同的话语,而是要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方式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运用以上三个有效沟通的小贴士,说不定,你很快就能真正体验到“一语千金”的威力,享受到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赶紧试试吧!?笏(摘自竹兜育儿)(编辑/紫苏)
电影描绘的是家庭中很普遍的现象。父母对同一问题不断说教,就是一种单调的刺激,孩子慢慢会关闭自己的耳朵,你的话就像背景噪音,孩子充耳不闻。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长此以往会封闭内心不愿和父母沟通,甚至出现逆反心理。这种現象在心理学上叫做“超限效应”,它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说白了,就是你太唠叨!
在唠叨中长大的孩子会怎样?
带女儿逛花鸟市场,女儿见着各色各样的花鸟,高兴地手舞足蹈,一阵逛奔后汗流浃背,头发也湿漉漉地贴满了脸颊。
看她满头大汗,我翻出包里的皮筋,想帮她把头发扎起。向来不爱扎头发的女儿,见我拿出皮筋,一溜烟地跑走了,我追在后面使劲喊:“快点过来。”我越追,她跑得越兴奋,在她看来,这更像是在玩赛跑游戏。
两个人绕着花市中的铺面跑了两圈,最后我败了,皮筋被老老实实放回包里。女儿虽赢了,但赢得一点也不爽快。
后来的闲逛中,我不停地给女儿更换汗巾,还不忘责怪她拒绝把头发绑起来。喋喋不休地碎碎念惹恼了女儿,她冲我咆哮:“妈妈,你别说我了!”
同行的朋友也提醒说:“对啊,你老说绑头发,我都快受不了了。”被大朋友小朋友这么一说,我才恍然醒悟,这一路,我像只蚊子一样,不停地在孩子和朋友面前,嗡嗡嗡地叫,如果换做是我早就忍受不了了。
过度唠叨,会失去孩子的尊重
父母过度唠叨,有时会失去孩子的尊重。在家庭里,父母是受人尊敬的。而有一种父母,逐渐失去了孩子对自己的敬爱,那就是唠叨的父母。
认识一位妈妈,她说不知道该如何跟孩子相处,总觉得自己出力不讨好。她说孩子有个习惯,每天回家就把自己卧室的门顺手关上。本来她还不能理解孩子的这种“自闭”行为,后来才发现,孩子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听听收音机,收拾收拾衣物,甚至发发呆,都不愿从屋里出来,因为耳边没有妈妈的碎碎念,孩子觉得这样很舒服。
是啊,本以为自己想多说两句是为了孩子好,可在孩子们看来,唠叨的父母即使掏了心,也还得不到孩子的认可。这是为什么呢?父母太唠叨,孩子的心理可能就会从原来的内疚不安到反感讨厌再到无视麻木状态,最后被“逼急”了,还会出现“我偏要这样”,“我偏不让你如愿”的逆反心理和行为。因此,时间过长、内容过多或教育方式单调重复等不良教育手段,均可引起孩子的超限效应。
那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到底该如何避免超限效应,达到有效沟通呢?
1.指令清晰明确、现实可行
有些时候,不少父母在面对孩子的行为问题时,往往不停地抱怨孩子,絮絮叨叨,不良情绪宣泄完了,亲子关系也僵了,孩子又没听明白你到底要他做什么。比如:孩子做作业拖拖拉拉,一小时能完成经常两小时还没做好。妈妈对此很有意见:“我都说了多少遍了,做作业就做作业,不要东摸西想。”紧接着妈妈走进房间:“你看你,书桌上乱糟糟,又是杂志,又是手机,能不分心吗?赶紧把东西收拾好。”看到孩子撅起了嘴巴,妈妈走出房间前不忘又说一遍:“少喝点水,不然半小时上一次厕所,真不知道你到底用没用心!哎!”。孩子这会儿却更不耐烦了,做作业效率怎么可能高呢?
妈妈这些指令,一件又一件,絮絮叨叨,并没有很清楚地说明要让孩子做什么。正确的做法是,明确告诉孩子:“我希望你把桌面清理干净,给你一小时时间专心完成作业,完成后你才可以走出房间做其他事。我相信你能做到的。”指令中包含时间、任务和你对他的期待,清晰明确,现实可行。
2.运用“我—信息”模式与孩子沟通
面对孩子的问题行为,父母最有效的做法是就事论事,指出他的错误行为。不可东拉西扯翻旧账,轻易评判孩子行为,乱贴标签。比如:孩子测验成绩不太好,回家没敢告诉你,在你追问后才告诉了你。你知道了立马来气:“你看看你,哪件事情做的好。做作业拖拖拉拉的还没改正,现在又学会隐瞒成绩,你不仅懒,而且还不求上进!”你想想看,孩子听了你这些话能心平气和地和你说话吗?
面对孩子这样的情况,你其实可以运用“我—信息”模式与孩子沟通,效果会更好。
①描述孩子的行为:孩子,今天的测验成绩你回来没有主动告诉我。
②说出你的感受:我感到很不开心,因为你剥夺了我作为爸爸/妈妈的知情权。当然,我也感到疑惑,是什么原因你不愿意告诉我?是不是觉得我会骂你,或者对你毫无帮助地唠叨一通?
③表达你的需求:我希望爸爸/妈妈在你心中是一个可以求助的人。孩子,请你能让我知道你的情况,并给我帮助你的机会。
“我—信息”沟通模式由描述孩子的行为 说出你的感受 表达你的需求三个部分组成,由于“我—信息”是平和的、坦诚的,所以它会促使孩子也同样坦诚地回应父母,有效避免了案例中破坏性的亲子沟通。
3.示范正确行为,给孩子成长时间
美国心理学家简·尼尔森说:“如果父母能够少说多行动,与孩子之间75%的问题很可能都会消失”。
相信孩子并不想故意犯错来惹怒父母或为难挑战父母,很可能只是他不知道或者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做好。所以家长在指出孩子错误行为的同时,更应该示范正确的做法,并且帮助孩子掌握正确行为的能力。
比如对那些乱花零用钱的孩子来说,出现这样的行为是因为他自控能力弱,难以抵御外界的诱惑,或者他还没有正确的理财观念和消费行为,这些能力都不是孩子天生就有的,是需要家长不断地培养和引导,而且要给孩子足够的“重复”成长时间。
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有了“留白”,会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和美感。家庭教育也同此理,父母在平时与孩子的交谈中,要“点到为止”,适当地留点“空白”,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反省。这样,孩子会敞开心扉,与你为友。
由此可见,我们如果希望自己说的话能够起作用,不能长时间简单重复相同的话语,而是要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方式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运用以上三个有效沟通的小贴士,说不定,你很快就能真正体验到“一语千金”的威力,享受到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赶紧试试吧!?笏(摘自竹兜育儿)(编辑/紫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