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是对学生施行全面发展教育和实现教育目标的基层单位,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班主任班级日常管理工作是项琐碎的工作,同时又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怎样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充分利用班级资源协调内外因素,真正促进学生集体和个体的发展,就成了班主任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班级各项活动正常开展的基本保障,是今后班级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任务。根据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班风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做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重视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教育,同时在班级中出现不和谐的人际关系时,要注意引导,使学生之间的关系走向缓和;与学生家长建立和谐的关系,尊重学生家长,家校密切联系,多与学生家长沟通,当学生在学习上或品行上出现异常时,及时与该生家长取得联系,指出该生的优点及表现出的不足,取得家长的支持,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要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凝聚力和向心力是班集体对班级成员的吸引力和班级成员对班集体的责任感和光荣感的统一。这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内容。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既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也是班主任借以进行教育的手段。马卡连柯说过:“有很高的威信和值得敬爱的学校集体的舆论监督,能够锻炼学生的性格,培养学生的意志……”可见,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班集体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园地。因此,培养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每位班主任不懈追求的目标。
三、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公平是教育的前提,“有教无类”是教育的普遍原则。这里不仅仅指学生受教育权的公平,更多地体现在教师让学生公平接受教育。有些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处处照顾,而对成绩差的学生却百般刁难。更有甚者,教育学生还看家长的地位贫富,那就很不应该了。在现实生活中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我们在教育孩子学做真人的同时却在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学生做一个“假人”。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知道每个班级总是由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组成的,你在不知不觉中宠坏了一半,同时也失去了另一半。所以我在接班的第一天我就告诉学生,不管你过去表现怎样,不管你父母是谁,你在我的班级里就是我的学生,所有的学生是平等的,我不仅要这样说,更要这样做。在班级里我通常会把很多事情放到班级中让大家一起解决,正因为有了一颗公平心,我也就拥有了整个班级。
四、充分发挥班、团干部作用
良好的班风的形成,班干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力量,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关键因素。因而班干部应由那些品学兼优且有一定感召力与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班主任对班干部应严格要求,使他们在各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真正成为学生中的表率,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切忌忽视班、团干部的协助作用。首先应选好班、团干部。但中学生,多数不愿从事班、团干部工作。因中职阶段学生学习负担普遍较重,因此,大多数学生认为从事班、团干部工作会耽误学习,尤其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表现得尤为突出。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应给他们讲清从事班、团干部工作,是一种对自身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的培养及锻炼,同时对自己也是一种约束和鞭策,尤其能为今后从事社会工作奠定基础。故在选择班、团干部时,一方面要物色有能力胜任且有兴趣从事班、团干部工作的学生,同时在他们的工作中经常给予指导和帮助,随时倾听和采纳他们合理的意见及建议,充分发挥他们的协助作用。
五、班主任赞美表扬艺术
表扬是教育的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手段。表扬是一种积极的强化手段,应对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恰当适时的表扬不但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激励其进取和自信,而且还会对其他学生的思想行为起导向作用。但是许多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太少,好像教师的话一字千金,轻易不出嘴。还有一些教师表扬手法单调,效果没有达到最佳。我认为班主任不应吝啬自己的“赞美”与“表扬”,学生有了进步,不妨表扬;与以前相比,学习成绩有所进步,也可以表扬。表扬是学生进步的阶梯,学生会踏着表扬的阶梯不断进步。
表扬应实事求是,班主任对学生的表扬,既不能夸大,也不要缩小,必须实事求是,分寸适度,真实可信。表扬应该把握时机,班主任要做学生的贴心人,工作上的细心人,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细小进步,了解他们的长处和短处。学生表现出一点点进步的苗头,班主任就应该给予适时适度的表扬。另外,如果一时学生没有值得表扬的方面,可以用赞美的方式,激励他们积极进取。
六、组织班级活动的艺术
活动是实施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对于丰富班级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活动时,首先要科学地确定活动的内容,学校计划、教育目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来确定班级活动的内容,如开展政治性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训练;开展知识性活动,以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扩展学生知识视野;开展娱乐性活动,以培养学生在文艺、体育等方面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开展实践性活动,密切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其次,班主任要能合理地安排活动计划,有效地保证活动实施。班级活动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活动内容、形式、时间和程序应周密计划,精心安排。再次,班主任要发挥指导作用,在开展每项活动之前,班主任应做好充分准备,做好思想工作,特别是讲清活动的意义和目的要求,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进而产生对科学知识的渴求心理和对学习各项技能、本领的浓厚兴趣,促使他们跃跃欲试、孜孜以求,在活动中增长才干。最后在活动中,班主任应善于把握活动的进程,恰当安排活动程序,控制每个活动环节,使之环环相扣,针对实际进行指导。当学生受挫时,应耐心示范,使之满怀攻关信心。总之,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应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
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必然会遇到各种难题;对班主任工作艺术的探索,也是一个摸索前进的过程。班主任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班级各项活动正常开展的基本保障,是今后班级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任务。根据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班风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做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重视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教育,同时在班级中出现不和谐的人际关系时,要注意引导,使学生之间的关系走向缓和;与学生家长建立和谐的关系,尊重学生家长,家校密切联系,多与学生家长沟通,当学生在学习上或品行上出现异常时,及时与该生家长取得联系,指出该生的优点及表现出的不足,取得家长的支持,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要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凝聚力和向心力是班集体对班级成员的吸引力和班级成员对班集体的责任感和光荣感的统一。这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内容。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既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也是班主任借以进行教育的手段。马卡连柯说过:“有很高的威信和值得敬爱的学校集体的舆论监督,能够锻炼学生的性格,培养学生的意志……”可见,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班集体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园地。因此,培养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每位班主任不懈追求的目标。
三、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公平是教育的前提,“有教无类”是教育的普遍原则。这里不仅仅指学生受教育权的公平,更多地体现在教师让学生公平接受教育。有些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处处照顾,而对成绩差的学生却百般刁难。更有甚者,教育学生还看家长的地位贫富,那就很不应该了。在现实生活中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我们在教育孩子学做真人的同时却在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学生做一个“假人”。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知道每个班级总是由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组成的,你在不知不觉中宠坏了一半,同时也失去了另一半。所以我在接班的第一天我就告诉学生,不管你过去表现怎样,不管你父母是谁,你在我的班级里就是我的学生,所有的学生是平等的,我不仅要这样说,更要这样做。在班级里我通常会把很多事情放到班级中让大家一起解决,正因为有了一颗公平心,我也就拥有了整个班级。
四、充分发挥班、团干部作用
良好的班风的形成,班干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力量,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关键因素。因而班干部应由那些品学兼优且有一定感召力与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班主任对班干部应严格要求,使他们在各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真正成为学生中的表率,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切忌忽视班、团干部的协助作用。首先应选好班、团干部。但中学生,多数不愿从事班、团干部工作。因中职阶段学生学习负担普遍较重,因此,大多数学生认为从事班、团干部工作会耽误学习,尤其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表现得尤为突出。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应给他们讲清从事班、团干部工作,是一种对自身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的培养及锻炼,同时对自己也是一种约束和鞭策,尤其能为今后从事社会工作奠定基础。故在选择班、团干部时,一方面要物色有能力胜任且有兴趣从事班、团干部工作的学生,同时在他们的工作中经常给予指导和帮助,随时倾听和采纳他们合理的意见及建议,充分发挥他们的协助作用。
五、班主任赞美表扬艺术
表扬是教育的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手段。表扬是一种积极的强化手段,应对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恰当适时的表扬不但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激励其进取和自信,而且还会对其他学生的思想行为起导向作用。但是许多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太少,好像教师的话一字千金,轻易不出嘴。还有一些教师表扬手法单调,效果没有达到最佳。我认为班主任不应吝啬自己的“赞美”与“表扬”,学生有了进步,不妨表扬;与以前相比,学习成绩有所进步,也可以表扬。表扬是学生进步的阶梯,学生会踏着表扬的阶梯不断进步。
表扬应实事求是,班主任对学生的表扬,既不能夸大,也不要缩小,必须实事求是,分寸适度,真实可信。表扬应该把握时机,班主任要做学生的贴心人,工作上的细心人,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细小进步,了解他们的长处和短处。学生表现出一点点进步的苗头,班主任就应该给予适时适度的表扬。另外,如果一时学生没有值得表扬的方面,可以用赞美的方式,激励他们积极进取。
六、组织班级活动的艺术
活动是实施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对于丰富班级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活动时,首先要科学地确定活动的内容,学校计划、教育目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来确定班级活动的内容,如开展政治性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训练;开展知识性活动,以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扩展学生知识视野;开展娱乐性活动,以培养学生在文艺、体育等方面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开展实践性活动,密切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其次,班主任要能合理地安排活动计划,有效地保证活动实施。班级活动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活动内容、形式、时间和程序应周密计划,精心安排。再次,班主任要发挥指导作用,在开展每项活动之前,班主任应做好充分准备,做好思想工作,特别是讲清活动的意义和目的要求,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进而产生对科学知识的渴求心理和对学习各项技能、本领的浓厚兴趣,促使他们跃跃欲试、孜孜以求,在活动中增长才干。最后在活动中,班主任应善于把握活动的进程,恰当安排活动程序,控制每个活动环节,使之环环相扣,针对实际进行指导。当学生受挫时,应耐心示范,使之满怀攻关信心。总之,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应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
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必然会遇到各种难题;对班主任工作艺术的探索,也是一个摸索前进的过程。班主任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