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具有史诗品质和文献价值的系列电影《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是电影史上最长的战争片,它将人民解放战争的宏伟历史画卷全景式地展现在银幕上……
一、《大转折》
1947年,国民党反动军队以优势兵力大举向我解放区进攻,红色中国的版图在缩小。在至关重要的中原地区,国民党军队更是集中了最为精良的部队,企图一举歼灭刘伯承、邓小平为首的中原野战军。为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扭转战局,刘邓大军南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在极为艰难的战争环境中,实现了中央的战略意图,使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转折,人民解放军提前进入战略进攻阶段。
电影《大转折》描述的正是这段历史,它拍摄于1996年,在《大决战》之后。正是由于《大决战》系列三部的空前成功,引发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将整个解放战争搬上银幕的宏伟计划。
在《大转折》当中,邓小平是理所当然的主要角色。他和刘伯承分别是中原野战军的政委和司令员。在1947年那胶着的战局当中,刘邓大军所充当的角色至关重要且极具戏剧性。《大转折》的上集《鏖战鲁西南》为我们全景式地展现了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国民党和共产党在中原——这片至关重要的区域内所进行的令人惊心动魄的博弈过程。
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片,在军事技术方面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在一场大战开始之前,往往都会细腻地铺陈敌我双方的运筹帷幄。在表现军事策略、谋略布局的方面必然会下最大的力气。刘邓大军渡过黄河之后,进入到一个无比凶险的三角地带,蒋介石从各战区调集部队,对刘邓大军进行围追堵截。如何才能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实现党中央的大战略,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的中原野战军在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体现出了卓越的智慧和军事才能。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不同于辽沈战役这样的大规模的、时间跨度很长的巨型战争。实际上它是一个在较短时间之内实现的重要的军事部署,敌我双方的目的都非常具体而明确。在叙事上,有着强烈的矛盾冲突和悬念;在节奏上,张弛有度,快慢相宜。而《大转折》也充分地体现出了紧打慢唱继而一气呵成的特征,无论从各个角度而言,都体现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在军事题材领域那高超而成熟的创作能力。而这种创作能力在整个《大决战》、《大进军》、《大转折》的创作过程中都是一以贯之的。
前苏联的电影《解放》,许多人当时是带着面包、干粮,喝着矿泉水去看,因为它放映八个小时。我们的《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系列加在一起将近24个小时,是电影史上最长的战争片。所以说它是人民解放战争的画卷,是将历史全景式地展现在银幕上。这是八一厂对中国大片、战争大片的一个贡献。它具有史诗品格,具有文献价值,具有深远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大决战》
先于《大转折》,早在1991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就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争史诗巨作——《大决战》。《大决战》分为《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部。这三部作品以史诗般宏伟的气魄,艺术地再现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两大军事集团3次决定性的战役。
从1948年到1949年初,在东北、华东、华北地区进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以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和国民党的惨重失败为结局,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是人民革命战争史上的光辉篇章。
在隆隆的炮声当中,首先与观众见面的是这部系列电影的第一部——《辽沈战役》,也正是在这部电影当中,林彪——这个极其复杂且极具争议性的历史人物首次登上了中国银幕。
用历史唯物主义,站在今天的角度上去审视历史,这句话在《大决战》的整个创作理念中是最为关键的原则之一。以往的革命历史战争影片,往往会在一些具有争议性的具体历史人物身上踯躅不前。比如林彪这个人物,他的众所周知的结局已经将他牢牢地钉在了历史的阴暗面上,但如果我们回望“辽沈战役”这场决定国家命运的大决战的时候,林彪又是一个完全无法忽略的人。他是东北野战军的一号首长,是整个辽沈战役的总指挥,他在那个年代当中的所作所为,毫无疑问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因而八一电影制片厂在创作和表现辽沈战役中的林彪的时候,采取的方式是,既要兼顾他那折戟沉沙的结局,也要实事求是地表现他在三大战役当中所作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而恰恰正是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才使得林彪这个人物显得真实而丰满,并在观众那里得到了一致的肯定和好评。
在战争场面的表现上,《辽沈战役》也秉承了八一电影制片厂恢弘大气、千军万马的艺术特色。因为八一厂是军队电影厂的这个独特背景,所以能够得到军方最充分的支持。在《大决战》乃至《大转折》和《大进军》当中随处可见的飞机航拍的大兵团作战的宏伟场面,完全没有任何电脑合成的因素,全部都是由真实的士兵、真实的武器,在真实的地理空间上演出来的;所有的爆炸、所有的烟火,也都是经过预先精密的设计而真实出现的;所有的枪支、所有的巨炮,无论是天上的飞机还是地上的坦克全部都是真实的,它们其中一部分甚至就曾经参加过解放战争的浴血搏杀。八一电影制片厂能够调动这样大规模的战争场面而不依赖任何的电脑特技,即便放眼全球,恐怕也只有前苏联可与我们相媲美。
《辽沈战役》1991年公映之后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当时的情况可以说万人空巷,在那个年代,票房收入就已经超过两个亿,让广大观众看了《大决战》后,了解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
与《辽沈战役》同时推出的是《淮海战役》,这是解放战争最终决定战局的关键一役。在表现淮海战役的过程中,《大决战》恢弘壮观的气质得到了最为充分最为淋漓的展现。
《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之后,1992年,《大决战》系列的最后一部《平津战役》再次将人们拉入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当中。但《平津战役》并没有壮阔如辽沈、淮海的战争场面,在表现和平解放北平的过程当中,更多的是对于傅作义这个特定历史人物的深入刻画。《大决战》在表现历史人物的时候,除了秉承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之外,对于这些历史人物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内心情感、思想斗争乃至人伦亲情等诸多方面的表现上,遵循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人性化。
一个历史人物,无论他属于哪一个阵营,无论他是否顺应历史的潮流,当我们在银幕上重现他的时候,都应当首先将之回归到一个基本的人性层面之上。《平津战役》中的傅作义,在北平和平解放的过程中居功至伟,但他绝不是一个当解放军兵临城下之后就立即举手投降的人,他能够接受和平改编,必然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同时又举棋不定、左右徘徊的过程。这就是基本的人性。从基本的人性出发来再现历史人物,就会更加地真实,更加地有说服力。
类似的问题,其实出现在几乎所有历史人物身上。毛泽东不仅是挥斥方遒,统领全局的开国领袖,同时也是一个慈祥的父亲,睡不好觉的时候也会暴跳如雷。而毛泽东的对手蒋介 石,尽管是人民的公敌,但在家人的面前,却依然是一个深爱自己妻子的丈夫和疼爱儿孙的老人。解放战争是国家前途命运的选择,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但如果我们站在今天的角度上再去回望,那些变幻的风云际会当中又有多少的偶然、多少的必然呢?
历史既是冷漠的,又是满怀深情的;既有你死我活的博杀,又有马革裹尸的苍凉。《大决战》创造了这种苍凉悲悯的历史气度,形成了中国电影在革命历史题材上明确而坚定的风格,2009年曾经创下国产电影票房纪录的史诗巨片《建国大业》仍然是在沿承这种风格。
三、《大进军》
在《大决战》之后,与《大转折》同期推出的是《大进军》系列,这个系列总共有四部,分别是:《解放大西北》、《席卷大西南》、《南线大追歼》和《大战宁沪杭》。这个系列将解放军渡江战役之后,解放全中国的整个过程全面展现了出来。
《解放大西北》表现的是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率领王震第一兵团、许光达第二兵团、周士弟第十八兵团、杨得志第十九兵团向盘踞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地区的国民党反动派军队胡宗南部及马步芳、马鸿逵部发起追歼。彭大将军指挥果断,一野将士作战勇猛,经“扶眉战役”、“兰州战役”,消灭了敌人主力。至1950年3月,除新疆的陶峙岳将军、包尔汉省主席和平起义外,一野共歼灭敌军30万人,解放了西北全境。
影片用苍凉的笔调刻画出了西北野战军总司令彭德怀横刀立马、傲视顽敌的英雄气概和在他的指挥下,解放军进军荒凉贫穷的大西北,解放大西北的战争史实。
《席卷大西南》表现的是,1949年9月,在人民解放军强大的攻势下,国民党政府退至最后一个据点——重庆。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二野主力及四野一部,以隐蔽的动作,从敌人意料不到的湘鄂黔川地域突然挺进,对敌人围而歼之。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蒋介石见大势已去,于12月10日逃往台湾。
《席卷大西南》着力表现了刘伯承和邓小平之间深厚的革命友谊,细腻刻画了这些开国元勋对战场、对时局的英明判断和他们对国家对人民怀有的深沉的情怀。
《大进军》的第三部《南线大追歼》表现的是1949年4月,朱德总司令、毛泽东主席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我第四野战军及第二野战军一部根据毛泽东“远距离、大规模、迂回包围”的战略方针,以“宜将胜勇追穷寇”的大无畏气概,对盘踞在湖南、两广等地的以白崇禧桂系军阀为主的国民党军队发起了全面大追歼。
人民解放军兵分三路南下,其时正值盛夏雨季,高温酷暑加上长途跋涉引起的中暑虚脱、极度疲劳和水土不服、疾病肆虐,对部队造成很大威胁。按照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我军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三路大军互相配合,防止敌人的南逃和西窜,经“衡宝战役”、“阳江战役”、“广西战役”等一系列大规模作战行动及强有力的政治瓦解工作,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了长沙,并使湖南、广东、广西等中南地区回到人民怀抱。
历经八个多月,歼敌三十余万的南线大追击,消灭了国民党最具作战实力的桂系军事集团,这是解放战争史上辉煌的篇章。而我军指战员吃大苦、耐大劳、前仆后继、英勇牺牲的精神值得人们永远怀念和崇敬。
《大进军》的最后一部是《大战宁沪杭》。1949年4月,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国共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根据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向尚被国民党当局控制的广大地区发起了大规模的战略进攻,矛头所指首先对准了国民党重兵盘踞的宁沪杭地区。
影片在展现这一恢弘壮阔、气势磅礴的历史画面的同时,也充分展示了中国社会重大变革的历史时刻,及历史事件的决策者、指挥者、参与者以及当事人的各种不同心态及情感世界。
至此,波澜壮阔、影响深远的解放战争被完整地展现在电影银幕之上,这九部辉煌的战争史诗巨片,是中国电影史上至今无人可以匹敌的革命战争史诗巨制,它们为中华民族后世子孙研究解放战争提供了珍贵的电影素材,为革命历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创作了极为形象化的影像课本。当我们一同回顾革命前辈艰苦卓绝地创建新中国的伟大历史,更能领会到八一电影制片厂这九部丰碑之作对于中国历史和中国电影而言究竟有多么重要。
一、《大转折》
1947年,国民党反动军队以优势兵力大举向我解放区进攻,红色中国的版图在缩小。在至关重要的中原地区,国民党军队更是集中了最为精良的部队,企图一举歼灭刘伯承、邓小平为首的中原野战军。为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扭转战局,刘邓大军南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在极为艰难的战争环境中,实现了中央的战略意图,使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转折,人民解放军提前进入战略进攻阶段。
电影《大转折》描述的正是这段历史,它拍摄于1996年,在《大决战》之后。正是由于《大决战》系列三部的空前成功,引发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将整个解放战争搬上银幕的宏伟计划。
在《大转折》当中,邓小平是理所当然的主要角色。他和刘伯承分别是中原野战军的政委和司令员。在1947年那胶着的战局当中,刘邓大军所充当的角色至关重要且极具戏剧性。《大转折》的上集《鏖战鲁西南》为我们全景式地展现了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国民党和共产党在中原——这片至关重要的区域内所进行的令人惊心动魄的博弈过程。
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片,在军事技术方面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在一场大战开始之前,往往都会细腻地铺陈敌我双方的运筹帷幄。在表现军事策略、谋略布局的方面必然会下最大的力气。刘邓大军渡过黄河之后,进入到一个无比凶险的三角地带,蒋介石从各战区调集部队,对刘邓大军进行围追堵截。如何才能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实现党中央的大战略,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的中原野战军在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体现出了卓越的智慧和军事才能。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不同于辽沈战役这样的大规模的、时间跨度很长的巨型战争。实际上它是一个在较短时间之内实现的重要的军事部署,敌我双方的目的都非常具体而明确。在叙事上,有着强烈的矛盾冲突和悬念;在节奏上,张弛有度,快慢相宜。而《大转折》也充分地体现出了紧打慢唱继而一气呵成的特征,无论从各个角度而言,都体现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在军事题材领域那高超而成熟的创作能力。而这种创作能力在整个《大决战》、《大进军》、《大转折》的创作过程中都是一以贯之的。
前苏联的电影《解放》,许多人当时是带着面包、干粮,喝着矿泉水去看,因为它放映八个小时。我们的《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系列加在一起将近24个小时,是电影史上最长的战争片。所以说它是人民解放战争的画卷,是将历史全景式地展现在银幕上。这是八一厂对中国大片、战争大片的一个贡献。它具有史诗品格,具有文献价值,具有深远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大决战》
先于《大转折》,早在1991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就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争史诗巨作——《大决战》。《大决战》分为《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部。这三部作品以史诗般宏伟的气魄,艺术地再现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两大军事集团3次决定性的战役。
从1948年到1949年初,在东北、华东、华北地区进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以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和国民党的惨重失败为结局,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是人民革命战争史上的光辉篇章。
在隆隆的炮声当中,首先与观众见面的是这部系列电影的第一部——《辽沈战役》,也正是在这部电影当中,林彪——这个极其复杂且极具争议性的历史人物首次登上了中国银幕。
用历史唯物主义,站在今天的角度上去审视历史,这句话在《大决战》的整个创作理念中是最为关键的原则之一。以往的革命历史战争影片,往往会在一些具有争议性的具体历史人物身上踯躅不前。比如林彪这个人物,他的众所周知的结局已经将他牢牢地钉在了历史的阴暗面上,但如果我们回望“辽沈战役”这场决定国家命运的大决战的时候,林彪又是一个完全无法忽略的人。他是东北野战军的一号首长,是整个辽沈战役的总指挥,他在那个年代当中的所作所为,毫无疑问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因而八一电影制片厂在创作和表现辽沈战役中的林彪的时候,采取的方式是,既要兼顾他那折戟沉沙的结局,也要实事求是地表现他在三大战役当中所作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而恰恰正是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才使得林彪这个人物显得真实而丰满,并在观众那里得到了一致的肯定和好评。
在战争场面的表现上,《辽沈战役》也秉承了八一电影制片厂恢弘大气、千军万马的艺术特色。因为八一厂是军队电影厂的这个独特背景,所以能够得到军方最充分的支持。在《大决战》乃至《大转折》和《大进军》当中随处可见的飞机航拍的大兵团作战的宏伟场面,完全没有任何电脑合成的因素,全部都是由真实的士兵、真实的武器,在真实的地理空间上演出来的;所有的爆炸、所有的烟火,也都是经过预先精密的设计而真实出现的;所有的枪支、所有的巨炮,无论是天上的飞机还是地上的坦克全部都是真实的,它们其中一部分甚至就曾经参加过解放战争的浴血搏杀。八一电影制片厂能够调动这样大规模的战争场面而不依赖任何的电脑特技,即便放眼全球,恐怕也只有前苏联可与我们相媲美。
《辽沈战役》1991年公映之后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当时的情况可以说万人空巷,在那个年代,票房收入就已经超过两个亿,让广大观众看了《大决战》后,了解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
与《辽沈战役》同时推出的是《淮海战役》,这是解放战争最终决定战局的关键一役。在表现淮海战役的过程中,《大决战》恢弘壮观的气质得到了最为充分最为淋漓的展现。
《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之后,1992年,《大决战》系列的最后一部《平津战役》再次将人们拉入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当中。但《平津战役》并没有壮阔如辽沈、淮海的战争场面,在表现和平解放北平的过程当中,更多的是对于傅作义这个特定历史人物的深入刻画。《大决战》在表现历史人物的时候,除了秉承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之外,对于这些历史人物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内心情感、思想斗争乃至人伦亲情等诸多方面的表现上,遵循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人性化。
一个历史人物,无论他属于哪一个阵营,无论他是否顺应历史的潮流,当我们在银幕上重现他的时候,都应当首先将之回归到一个基本的人性层面之上。《平津战役》中的傅作义,在北平和平解放的过程中居功至伟,但他绝不是一个当解放军兵临城下之后就立即举手投降的人,他能够接受和平改编,必然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同时又举棋不定、左右徘徊的过程。这就是基本的人性。从基本的人性出发来再现历史人物,就会更加地真实,更加地有说服力。
类似的问题,其实出现在几乎所有历史人物身上。毛泽东不仅是挥斥方遒,统领全局的开国领袖,同时也是一个慈祥的父亲,睡不好觉的时候也会暴跳如雷。而毛泽东的对手蒋介 石,尽管是人民的公敌,但在家人的面前,却依然是一个深爱自己妻子的丈夫和疼爱儿孙的老人。解放战争是国家前途命运的选择,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但如果我们站在今天的角度上再去回望,那些变幻的风云际会当中又有多少的偶然、多少的必然呢?
历史既是冷漠的,又是满怀深情的;既有你死我活的博杀,又有马革裹尸的苍凉。《大决战》创造了这种苍凉悲悯的历史气度,形成了中国电影在革命历史题材上明确而坚定的风格,2009年曾经创下国产电影票房纪录的史诗巨片《建国大业》仍然是在沿承这种风格。
三、《大进军》
在《大决战》之后,与《大转折》同期推出的是《大进军》系列,这个系列总共有四部,分别是:《解放大西北》、《席卷大西南》、《南线大追歼》和《大战宁沪杭》。这个系列将解放军渡江战役之后,解放全中国的整个过程全面展现了出来。
《解放大西北》表现的是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率领王震第一兵团、许光达第二兵团、周士弟第十八兵团、杨得志第十九兵团向盘踞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地区的国民党反动派军队胡宗南部及马步芳、马鸿逵部发起追歼。彭大将军指挥果断,一野将士作战勇猛,经“扶眉战役”、“兰州战役”,消灭了敌人主力。至1950年3月,除新疆的陶峙岳将军、包尔汉省主席和平起义外,一野共歼灭敌军30万人,解放了西北全境。
影片用苍凉的笔调刻画出了西北野战军总司令彭德怀横刀立马、傲视顽敌的英雄气概和在他的指挥下,解放军进军荒凉贫穷的大西北,解放大西北的战争史实。
《席卷大西南》表现的是,1949年9月,在人民解放军强大的攻势下,国民党政府退至最后一个据点——重庆。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二野主力及四野一部,以隐蔽的动作,从敌人意料不到的湘鄂黔川地域突然挺进,对敌人围而歼之。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蒋介石见大势已去,于12月10日逃往台湾。
《席卷大西南》着力表现了刘伯承和邓小平之间深厚的革命友谊,细腻刻画了这些开国元勋对战场、对时局的英明判断和他们对国家对人民怀有的深沉的情怀。
《大进军》的第三部《南线大追歼》表现的是1949年4月,朱德总司令、毛泽东主席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我第四野战军及第二野战军一部根据毛泽东“远距离、大规模、迂回包围”的战略方针,以“宜将胜勇追穷寇”的大无畏气概,对盘踞在湖南、两广等地的以白崇禧桂系军阀为主的国民党军队发起了全面大追歼。
人民解放军兵分三路南下,其时正值盛夏雨季,高温酷暑加上长途跋涉引起的中暑虚脱、极度疲劳和水土不服、疾病肆虐,对部队造成很大威胁。按照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我军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三路大军互相配合,防止敌人的南逃和西窜,经“衡宝战役”、“阳江战役”、“广西战役”等一系列大规模作战行动及强有力的政治瓦解工作,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了长沙,并使湖南、广东、广西等中南地区回到人民怀抱。
历经八个多月,歼敌三十余万的南线大追击,消灭了国民党最具作战实力的桂系军事集团,这是解放战争史上辉煌的篇章。而我军指战员吃大苦、耐大劳、前仆后继、英勇牺牲的精神值得人们永远怀念和崇敬。
《大进军》的最后一部是《大战宁沪杭》。1949年4月,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国共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根据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向尚被国民党当局控制的广大地区发起了大规模的战略进攻,矛头所指首先对准了国民党重兵盘踞的宁沪杭地区。
影片在展现这一恢弘壮阔、气势磅礴的历史画面的同时,也充分展示了中国社会重大变革的历史时刻,及历史事件的决策者、指挥者、参与者以及当事人的各种不同心态及情感世界。
至此,波澜壮阔、影响深远的解放战争被完整地展现在电影银幕之上,这九部辉煌的战争史诗巨片,是中国电影史上至今无人可以匹敌的革命战争史诗巨制,它们为中华民族后世子孙研究解放战争提供了珍贵的电影素材,为革命历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创作了极为形象化的影像课本。当我们一同回顾革命前辈艰苦卓绝地创建新中国的伟大历史,更能领会到八一电影制片厂这九部丰碑之作对于中国历史和中国电影而言究竟有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