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理干预措施及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in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理干预措施及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40例,心理干预措施),B组(40例,常规心理护理措施),对比不同心理护理措施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结果:A组患者焦虑、抑郁总改善率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措施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心理干预
  随着国内医学模式的不断完善,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由于多数冠心病患者对此治疗方法缺乏了解,易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对手术的顺利进行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采取有效心理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1]。本研究主要讨论了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理干预措施及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以A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理状况的影响进行分析。下面将本组研究详尽汇报: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39~83岁,平均年龄55.1±5.85岁;体重42~64kg,平均体重48.5±4.8kg;身高156~166cm,平均身高155.8±5.55cm;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身高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分组研究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
  注: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B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采用常规心理护理措施进行心理护理[2],A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在采用常规心理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措施进行心理护理,具体干预方法如下:(1)患者入院后由有经验的护士热情接待患者,消除患者的陌生感,进行初期心理指导;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给予患者鼓励、安慰;动员患者的家人帮助、支持患者做好心理辅导。(2)护理人员应从行为、信念、知识等方面进行指导,采取实际问题指导与理论指导相结合、连续指导与及时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全方位讲解和指导。(3)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掌握放松要领,使其达到放松要求,让患者学会对情绪进行自我调节,对自身进行生理活动,以达到改善心身症状的目的。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心理护理后焦虑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3],按1~4级计分法,以标准分50分为焦虑评定界值,>50分为存在焦虑,分值越高,焦虑倾向越明显,其中正常、轻度、中度为总改善率)、抑郁程度(采用抑郁自评量表[4],按1~4级计分法,以标准分53分为抑郁评定界值,>53分为存在抑郁,分值越高,抑郁倾向越明显,其中正常、轻度、中度为总改善率)等。
  1.4 数据处理
  初步录入数据时要保证数据的科学、真实性。将数据输入EXCEL(2010版)进行逻辑校对并分析,得出清洁数据后经SPSS14.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以频数(%)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护理后的焦虑程度分析,A组患者焦虑总改善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焦虑程度对比
  注:两组患者焦虑程度对比,P<0.05。
  2.2 两组患者心理护理后的抑郁程度分析,A组患者抑郁总改善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抑郁程度对比
  注:两组患者抑郁程度对比,P<0.05。
  3 讨论
  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是一种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的方法,由于患者对这项治疗方法缺乏了解,担心治疗费用、术后康复、手术风险等,多数冠心病患者术前会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较强的负性情绪,而恐惧、焦虑、抑郁也是手术病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相关研究表明[5],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后常因心理反应过激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肌缺血,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死,导致猝死,因此,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措施进行心理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手术前对家属及冠心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患者在手术后减轻不良情绪;在工作中,护理人员采取连续指导与及时指导相结合、个别指导与集体指导相结合、实际问题指导与理论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改变冠心病患者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使患者积极遵照医嘱进行治疗;心理干预措施能明显降低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情感、情绪障碍,提高治疗效果。主要措施还包括:患者间的沟通与理解;采取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的措施及方法,进行心理治疗、心理疏导,给予患者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方法;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建立安静的家庭治疗环境等。综合以上措施才能教会患者进行正确的心理应激调节,才能给患者情感上的鼓励和支持,达到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目的[6]。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均有所改善。A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在采用心理干预措施进行心理护理后,焦虑总改善率为97.5%,抑郁总改善率为95.0%;B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采用常规心理护理措施进行心理护理后,焦虑总改善率为62.5%,抑郁总改善率为65.0%;A组患者焦虑、抑郁总改善率均显著高于B组,心理护理效果更加明显。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措施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芳.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0,31(30):5431.
  [2] 盛金燕.临床护理路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疗效及心理状态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82-83.
  [3] 刘琦,张奇军.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11(23):68-71.
  [4] 钟美容,胡明,麦超等.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身康复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8):3390-3391.
  [5] 张新红.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22):124-125.
  [6] 齐文敏.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4,30(28):211-21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0-2013年收治的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患者458例,其中感染患者138例,研究分析影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结果:发生感染部位主要以泌尿系统为主,其次为切口;年龄越大的患者发生感染率越高,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导尿管时间越长,发生感染率越高,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糖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S型锁定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在锁骨近远端骨折中的应用进行比较。 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80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实施S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肩关节功能等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锁骨骨折愈合率为100.00%、90.00%,P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AT量表评分与MMRC呼吸困难指数评分的相关性。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共86例,对COPD患者行肺功能检查、CAT评分及MMRC评分,并对结果作相关性分析。结果:CAT分值随着患者病情加重而增加,患者病情越严重,mMRC评分级别越高。对CAT 评分与MMRC评分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为0.65
期刊
摘要:目的:调查顺德地区居民高血压流行现况,分析其危险因素并提供防治对策。方法: 以系统抽样、整群抽样相结合随机对顺德区18周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用体检和问卷方法进行调查。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为28.38%,其中35岁以上居民患病率为32.53%。对多个项目资料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发现年龄、文化水平、饮酒、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关系显著,并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结论 :本地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倡导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应用于重型阑尾炎临床治疗中取得的效果,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入住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重型阑尾炎患者,针对120例患者实施分组治疗,对照组60例通过开腹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治疗组6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实施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耗时、下床活动耗时、术后排气耗时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胸外科开胸术后导致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胸外科进行开胸手术的428例患者为分析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经过和治疗后相关情况。其中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共计91例,无心律失常的患者为337例。结果:肺切除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组与无心律失常组患者相比,平均年龄较大,吸烟比例较高,术前合并并发症多,淋巴结清扫比例较高以及全肺切除的比例较高,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扩张型心肌病应用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的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3月-2014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96例,按照完全抽样法1:1分成对照组与比较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比较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卡维地洛片,对比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改善及心功能指标、BNP值。结果:治疗后比较组心功能疗效的总有效率77.1%多于对照组43.7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妇科全麻手术患者中,应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妇科全麻手术患者10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拔管后的疼痛程度和镇静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拔管后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拔管5min、10min、20min后的OAA/S评分明显优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在微创经皮肾穿刺气压弹道碎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泌尿外科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共80例行微创经皮肾穿刺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接受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及连续硬膜外麻醉。比例(1)两组手术出血量、术中血压变异率、心率变异率及术后两组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出血量、术中血压变异率、心率
期刊
摘要:目的:保障儿童用药需要,促进儿童合理用药。方法:通过对目前儿童用药现状的分析,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存在儿童用药品种少,药品信息不规范,临床使用不规范等问题。结论:儿童用药不仅需要根据其生理特点选择最佳治疗方案,还应加大儿童用药的研发力度,生产合适的药物品种及剂型,促进儿童合理用药。  关键词:儿童用药;现状;对策  Abstract :Objective:to guarantee the c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