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朋友离去草地已经很久/他带着他的瓢,去了大海/他要在大海里盗取海水/远方的火焰正把守海水/他带着他的伤/他要在火焰中盗取海水/天暗下来,朋友要一生才能回来”(《朋友》),东荡子仙行了,朋友们要一生才能与他相见。而同时,他又似乎从未离开,他通过他的诗,一直在朋友圈中来而复往。而以朗诵或评论的方式演绎与阐释东荡子的诗歌,既是对故去诗人、朋友的怀念,也是让好诗得以更大范围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喜欢诗歌的有效途径。
躬行自明:肉身与心灵的苦修
自东荡子到增城定居后,朋友们与他见面的机会便少了,但每次在诗歌活动中相见,世宾、黄礼孩、安石榴、黄金明、浪子、梦亦非、老刀等几个较常聚的老朋友和诗会上随机遇到的一些诗友都会聚在他的房间一起聊天,甚至彻夜谈诗论事,乃至争论得不可开交。每次说话最多的都是东荡子,他那洪亮的声音伴随着香烟烟柱在空气中荡漾、发散。每次聚会看到他只顾抽烟、喝酒、聊天,我总忍不住要叫他先吃点东西。他却总说“没关系的,食物对我来说不重要,我只要一点点就足够。”
2004年圣诞节前夕,我和东荡子、世宾、老刀,还有开车的姐姐琳娜,一行五人出发去红海湾。一路上东荡子一如既往地滔滔不绝,像是一个诗歌布道者,一直在说着有关于诗的话题。乃至到了汕尾,当地的诗友围着他,向他请教诗歌问题,他依然一一解说,仿佛是一台强劲的永动机,永不疲倦。姐姐琳娜作为局外人,对他的印象是有点愤青,有点犟。我想,诗人多少都有点愤世吧。诗人往往具有济世情怀,也是最敏感的群体,当他(她)洞察到世事的各种荒谬与残酷,因为眼里揉不进沙子,愤世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而诗歌正是诗人含沙成珠的丰盈产物。
当自然法则与天理被潜规则败坏与摧毁,无力制住某些特权阶层挥舞的刀子——“往来于各个节气/然而在低处,从未见你把刀的爪子抓住”(《何等的法则》)——当“天空已裂缝”,处于低处的众生只能哀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时,“坍塌便不只是掩没大地的声音”,而是整个人文世界的坍塌。面对这样零落的世界,若要在心灵上获得平静,在写作上达到自由,则取决于我们怎么去平衡这种内心与现实的冲突。在东荡子这里,他的处理方式是苦行僧式的修行,他不断地为自己的人生做减法,在生活上,他摄取最低限度的所需;在诗写上,他恪守最精练的表达;在精神上,他驱除着侵占心灵旷野的各种黑暗,躬行自明,身体力行。他说“人和万事万物都是泥巴捏的,要想不再被捏来捏去,只有砍掉或远离那些伸来的手。”①我在为东荡子作的挽联中有“东士仙行”之语,正是特指他具有“士”那种修身律己的品格。
因为摒弃了诸多物质的诱惑,诗人得以静下心来倾听万物的声音,从东荡子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自然物象的深切洞察与共鸣。“一首赞美诗我要献给鲜嫩的野草:它容易腐烂/容易再生 但永不消逝”(《夜晚不能带走的》P)。与自然界的通感把诗人带入一种无欲无求,无功利得失的虚静之境,“我沉醉在他们的帮助之中 同时我也沉默/面对他们的倔强 来自破土的植物……他们是我看见的所有的人 没有恐惧/走近陷阱像走近自己 照见自己 也把自己唤醒/他们让卑微显现伟大 像草木一样生息 繁荣/当死亡吹出时光的老脸 裹着黑色的披风出现/在他们面前 他们没有惊慌 微笑着迎接了它”(《卑微》),这时的诗人,已获得了一种“上穷碧落下黄泉”的极致——领悟了自然规律之道,并从此进入生命的广阔境界——对荣辱生死处之淡然。这时的“我”,已命随草木,随遇而安,无需在时间的节点上设立为之奔忙的目标。
东荡子与聂小雨结婚后,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来家里看小雨啊。”在一次《人民文学》组织作家到增城采风时,我和张鸿来到了他家——九雨楼。一进家门,最打眼的是一长排的简易书架和长长的书桌,地板配搭鹅卵石图案的地砖,给人一种简朴和谐的气息。我不禁说,好!很简洁。他满脸得意地说:“这都是我自己做的。”作为木匠的儿子,他有这个能力。这时的他,有一种家常的温暖与近乎天真的笑脸。小雨则在旁准备煮水待客,家有娇妻,任是多犟硬的男人,也有温存的一面啊。而我们也发觉,自从有了小雨,东荡子的性格也悄悄发生了转变,不再那么锋芒毕露。而小雨本身也是作家,这对于两者的创作,无疑也是相得益彰的,故他们夫妻双双摘取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也是题中之义。还记得当时得知获奖消息时是在顺德,我们正一起参加“第11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活动,大家纷纷祝贺东荡子时,他还不忘让我致电小雨,告诉她这个消息。心安则性平,正是家给他带来俗世安妥的栖居。
曾经与世宾讨论过东荡子的诗,说起他如果阅读更多的书,视野的宽阔和丰富的心灵体验将会有助他的诗歌达到更加辉煌的境界,也曾和东荡子当面谈论过。到了后来,也就是“阿斯加”出现在东荡子的诗歌世界那个时段,世宾说:“东荡子就这样走下去,继续冥想,继续走向内心,一条道走到底就行了,这路适合他。”这似乎不无道理,随着年岁的增长,并不断在写作中反省自我与他者的共同弱点中,东荡子之前外露的锐气已逐渐内化为作品的力量,并发明了“阿斯加”这个诗歌符号,这个既是自我,也是他者的“人”,成为东荡子自由挥舞诗学之剑的载体,也使他的写作得到了更加游刃有余的挥洒。他在向内自我挖掘式的思考中,不少诗歌都附着了自我设问与自我解答的哲思范式,使其诗具有一种答辩式的自足性,比如《我永不知我会是独自一人》、《信徒》、《何等的法则》等。他的诗也因而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
修辞的力量与精神修炼的共同发力
东荡子的诗歌之所以受人喜爱,当与他所赋予作品的力量感与思想性(诗学精神)有关。他与世宾、黄礼孩共同提出的“完整性写作”理论是他的写作所树立的坐标。
理论并不是用来指导我们每一首诗的写作,而是我们为自己所归纳和认同的审美方法树立一个信仰般的思想标尺,这把标尺用于防止自己滑向美的反面,同时推动自己无限接近于心中审美理性的标高。
东荡子的诗歌有一种演讲式的占领感,他以简短有力的诗篇开门直入式地抓住了读者。有力的修辞是一张拉满的弓,而一旦修辞上的张力与精神指向上的某一主题互相触发,则精神主题的利箭脱弓而射向读者的靶心。像他的《黑色》、《宣读你内心那最后一页》、《异类》、《让他们去天堂修理栅栏》等诗作,都以其紧绷的力量感而直抵人心。 “我从未遇见过神秘的事物/我从未遇见奇异的光 照耀我/或在我身上发出 我从未遇见过神/我从未因此而忧伤//可能我是一片真正的黑暗/神也恐惧 从不看我/凝成黑色的一团 在我和光明之间/神在奔跑 模糊一片”(《黑色》)。从未见过神是大众的体验,神在大众的心目中是高高在上的,谁都没有见过神,而东荡子却用“遇”这个字,把神拉到了与人平等的位置上,他让我们领会到,我们随时都有可能遇见神,他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心中。人有时就在神性和人性,甚至是鬼性中穿梭!
既然神可以“遇”,为什么我又没见过神秘事物、没在我身上发出光呢?下半阙的诗告诉了我们——如果“我”心存黑暗,则“神”也“凝成黑色的一团”,我们只有规避人性的黑暗面,奔向光明,才可能与神重合,形成神与我一体的“模糊一片”,这时,我们正走在通向光明的路上,呼应了上半阙末句的“我从未因此而忧伤”,因为我们可以用诗学精神修身,走向神性的超我——能够发出智慧光芒的我。
诗学精神是神性的、充满美与爱的精神,这里的神性并非指神话故事中所指的那类“神”,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讲,神其实就是人类心目中用以自律、宽慰、提升灵魂的个人宗教。人在神性、人性乃至鬼性(恶念)中穿梭,诗人需要建构的,正是去除鬼性,拓展人性与神性,让人类的行为(包括写作)及灵魂在不断批判现实、规避黑暗——“这里黑暗除了政治的,还必须揽括人类事务的所有领域,包括:人类心理内部的怯懦、无可奈何、人云亦云及一切精神性病症;外部的疾病、战争、灾难、死亡”②——中无限靠近光明和谐的前景。
而东荡子的《世界上只有一个》让我们体会到每个诗人都是诗学精神的追求者,是驱散自身的黑暗与世界黑暗的修行者。所有的诗人都是诗学之塔的一块砖,在修炼自己的同时修炼出诗学精神的高塔,修炼出顶天立地的“大诗人”。在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时代,一个重拾往昔珍贵事物的异类是多么孤单——“我孤身一人,只愿形影相随/叫我异类吧/今天我会走到这田地/并把你们遗弃的,重又拾起”(《异类》)——又是多么可贵!
心灵图境的永恒性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诗人白昼时必须在世俗生活的层面上停留,黑夜里则可以继续灵魂的前行,以期与世人看不见的上帝相见。“上帝一直在我左右/他如唤我,好像他也在躲避/从不跟我讨论我错误的一生/也不愿把我的灵魂放在合适的地方//当我最后离去/我只在秋天的怀里待过一个白昼/上帝却在黑夜的林中,我看不见”(《上帝在黑夜的林中》),并通过与黑夜中的上帝——也就是和“超我(诗性的我)相见——达到驱除“黑暗”,到达光明的境界;使放养的心灵一步步走向更宽广的牧场,从而构筑出自由的心灵图境。
而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真的能带给我们幸福吗?当人们由世俗标准裹挟着,一路狂奔在追名逐利的狭路,而从不停下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真正合适自己的道路时;当我们忙得没有时间来珍惜身边的所有时;当我们的精神生活一片荒芜而行尸走肉时;这种同一模式的幸福,无疑是一副副的枷锁和镣铐,这种盲目的、想得到和别人一样的成功和幸福这种无休止的追逐和轮回,不能不说是人类永劫回归的怪圈。“谁在指使我们/创造光辉的勋章要我们佩戴/我们却往往在同一炉膛打出枷锁和镣铐……也没有人,不愿意不追求幸福/那好,还是让我们/来把幸福的含义全部揭穿/它来自人类/它是人类一场永劫的惩罚”(《生存》)。
唯其对人生意义持续的追问和透彻的参悟,才让诗人卸下了困住心灵的枷锁,获得了精神的自由——看淡世事,看轻生死。“他已不再谈论艰辛,就像身子随便挪一挪/把在沙漠上的煎熬,视为手边的劳动”(《别怪他不再眷恋》)。不管在世俗中获得了多么“光辉的勋章”,那都只是一枚暂时佩戴在身上的标签,一切终会隐入大地的恒久寂穆中。只有触及灵魂的吟唱依然会在一代代人的共振与时光的淘洗中发出独立的光芒。“我快要死了,一边死我一边说话/有一个东西我仍然深信/它从不围绕任何星体转来转去/倘若它一心发光/死后我又如何怀疑/一个失去声带的人会停止歌唱”(《倘若它一心发光》)。我们无法掌握生命的存亡与年轮的长短,但“值得我回味的或许是我已发出自己的声响/像闪电,虽不复现”(《不要让这门手艺失传》),闪电所照亮的人生,虽然仍不可操控,但只要诗艺不失传,诗歌精神的光芒依然会照亮更多人行进中的前路。
“一个季节的迟到并未带来钟声的晚点/笨拙而木讷的拉动钟绳的动作/也不能挽留树叶的掉落。你见证了死亡/或你已经看见所有生命归去的踪迹/它是距离或速度的消逝,是钟声/敲钟的拉绳和手的消逝。大地并非沉睡/眼睛已经睁开,它伸长了耳朵/躁动并在喧哗的生命,不要继续让自己迷失/大地将把一切呼唤回来/尘土和光荣都会回到自己的位置”(《树叶曾经在高处》)。不管是先行者还是后来者,一切终究敌不过时间的磨盘,万物均归于尘土,而又永生于永恒的尘土——心灵图境。
“我无知而生存/我盲目地有知而生存得如此热烈/为虚无写下颂辞,为真实而斗争/即使痛苦也得用半生来眷恋……我永不知到达山峰还能继续上升/我永不知那山峰为什么使我前往/我永不知我会疲倦而去像那巨石滚下/我永不知我会是独自一人”(《我永不知我会是独自一人》),东荡子独自一人疲倦而去了,唯有心灵的吟唱永远伴随着他,并回旋在亲友中,在更多人群中传诵。反之,心灵图境与诗学精神的永恒性,正是一个诗人赖以安心与归宿的土壤。朋友说,东荡子是天上派来的,现在回去了。是的,东荡子就是诗神派来传道的,他完成了他的使命,“别怪他不再眷恋,他已收获,仿若钻石沉眠”。
注 释
①东荡子:《不落下一粒尘埃》。《诗歌与人》专刊,2009年4月,第125页。
②世宾:《梦想及其通知的世界》。《诗歌与人》,2005年,第9期,第19页。
躬行自明:肉身与心灵的苦修
自东荡子到增城定居后,朋友们与他见面的机会便少了,但每次在诗歌活动中相见,世宾、黄礼孩、安石榴、黄金明、浪子、梦亦非、老刀等几个较常聚的老朋友和诗会上随机遇到的一些诗友都会聚在他的房间一起聊天,甚至彻夜谈诗论事,乃至争论得不可开交。每次说话最多的都是东荡子,他那洪亮的声音伴随着香烟烟柱在空气中荡漾、发散。每次聚会看到他只顾抽烟、喝酒、聊天,我总忍不住要叫他先吃点东西。他却总说“没关系的,食物对我来说不重要,我只要一点点就足够。”
2004年圣诞节前夕,我和东荡子、世宾、老刀,还有开车的姐姐琳娜,一行五人出发去红海湾。一路上东荡子一如既往地滔滔不绝,像是一个诗歌布道者,一直在说着有关于诗的话题。乃至到了汕尾,当地的诗友围着他,向他请教诗歌问题,他依然一一解说,仿佛是一台强劲的永动机,永不疲倦。姐姐琳娜作为局外人,对他的印象是有点愤青,有点犟。我想,诗人多少都有点愤世吧。诗人往往具有济世情怀,也是最敏感的群体,当他(她)洞察到世事的各种荒谬与残酷,因为眼里揉不进沙子,愤世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而诗歌正是诗人含沙成珠的丰盈产物。
当自然法则与天理被潜规则败坏与摧毁,无力制住某些特权阶层挥舞的刀子——“往来于各个节气/然而在低处,从未见你把刀的爪子抓住”(《何等的法则》)——当“天空已裂缝”,处于低处的众生只能哀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时,“坍塌便不只是掩没大地的声音”,而是整个人文世界的坍塌。面对这样零落的世界,若要在心灵上获得平静,在写作上达到自由,则取决于我们怎么去平衡这种内心与现实的冲突。在东荡子这里,他的处理方式是苦行僧式的修行,他不断地为自己的人生做减法,在生活上,他摄取最低限度的所需;在诗写上,他恪守最精练的表达;在精神上,他驱除着侵占心灵旷野的各种黑暗,躬行自明,身体力行。他说“人和万事万物都是泥巴捏的,要想不再被捏来捏去,只有砍掉或远离那些伸来的手。”①我在为东荡子作的挽联中有“东士仙行”之语,正是特指他具有“士”那种修身律己的品格。
因为摒弃了诸多物质的诱惑,诗人得以静下心来倾听万物的声音,从东荡子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自然物象的深切洞察与共鸣。“一首赞美诗我要献给鲜嫩的野草:它容易腐烂/容易再生 但永不消逝”(《夜晚不能带走的》P)。与自然界的通感把诗人带入一种无欲无求,无功利得失的虚静之境,“我沉醉在他们的帮助之中 同时我也沉默/面对他们的倔强 来自破土的植物……他们是我看见的所有的人 没有恐惧/走近陷阱像走近自己 照见自己 也把自己唤醒/他们让卑微显现伟大 像草木一样生息 繁荣/当死亡吹出时光的老脸 裹着黑色的披风出现/在他们面前 他们没有惊慌 微笑着迎接了它”(《卑微》),这时的诗人,已获得了一种“上穷碧落下黄泉”的极致——领悟了自然规律之道,并从此进入生命的广阔境界——对荣辱生死处之淡然。这时的“我”,已命随草木,随遇而安,无需在时间的节点上设立为之奔忙的目标。
东荡子与聂小雨结婚后,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来家里看小雨啊。”在一次《人民文学》组织作家到增城采风时,我和张鸿来到了他家——九雨楼。一进家门,最打眼的是一长排的简易书架和长长的书桌,地板配搭鹅卵石图案的地砖,给人一种简朴和谐的气息。我不禁说,好!很简洁。他满脸得意地说:“这都是我自己做的。”作为木匠的儿子,他有这个能力。这时的他,有一种家常的温暖与近乎天真的笑脸。小雨则在旁准备煮水待客,家有娇妻,任是多犟硬的男人,也有温存的一面啊。而我们也发觉,自从有了小雨,东荡子的性格也悄悄发生了转变,不再那么锋芒毕露。而小雨本身也是作家,这对于两者的创作,无疑也是相得益彰的,故他们夫妻双双摘取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也是题中之义。还记得当时得知获奖消息时是在顺德,我们正一起参加“第11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活动,大家纷纷祝贺东荡子时,他还不忘让我致电小雨,告诉她这个消息。心安则性平,正是家给他带来俗世安妥的栖居。
曾经与世宾讨论过东荡子的诗,说起他如果阅读更多的书,视野的宽阔和丰富的心灵体验将会有助他的诗歌达到更加辉煌的境界,也曾和东荡子当面谈论过。到了后来,也就是“阿斯加”出现在东荡子的诗歌世界那个时段,世宾说:“东荡子就这样走下去,继续冥想,继续走向内心,一条道走到底就行了,这路适合他。”这似乎不无道理,随着年岁的增长,并不断在写作中反省自我与他者的共同弱点中,东荡子之前外露的锐气已逐渐内化为作品的力量,并发明了“阿斯加”这个诗歌符号,这个既是自我,也是他者的“人”,成为东荡子自由挥舞诗学之剑的载体,也使他的写作得到了更加游刃有余的挥洒。他在向内自我挖掘式的思考中,不少诗歌都附着了自我设问与自我解答的哲思范式,使其诗具有一种答辩式的自足性,比如《我永不知我会是独自一人》、《信徒》、《何等的法则》等。他的诗也因而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
修辞的力量与精神修炼的共同发力
东荡子的诗歌之所以受人喜爱,当与他所赋予作品的力量感与思想性(诗学精神)有关。他与世宾、黄礼孩共同提出的“完整性写作”理论是他的写作所树立的坐标。
理论并不是用来指导我们每一首诗的写作,而是我们为自己所归纳和认同的审美方法树立一个信仰般的思想标尺,这把标尺用于防止自己滑向美的反面,同时推动自己无限接近于心中审美理性的标高。
东荡子的诗歌有一种演讲式的占领感,他以简短有力的诗篇开门直入式地抓住了读者。有力的修辞是一张拉满的弓,而一旦修辞上的张力与精神指向上的某一主题互相触发,则精神主题的利箭脱弓而射向读者的靶心。像他的《黑色》、《宣读你内心那最后一页》、《异类》、《让他们去天堂修理栅栏》等诗作,都以其紧绷的力量感而直抵人心。 “我从未遇见过神秘的事物/我从未遇见奇异的光 照耀我/或在我身上发出 我从未遇见过神/我从未因此而忧伤//可能我是一片真正的黑暗/神也恐惧 从不看我/凝成黑色的一团 在我和光明之间/神在奔跑 模糊一片”(《黑色》)。从未见过神是大众的体验,神在大众的心目中是高高在上的,谁都没有见过神,而东荡子却用“遇”这个字,把神拉到了与人平等的位置上,他让我们领会到,我们随时都有可能遇见神,他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心中。人有时就在神性和人性,甚至是鬼性中穿梭!
既然神可以“遇”,为什么我又没见过神秘事物、没在我身上发出光呢?下半阙的诗告诉了我们——如果“我”心存黑暗,则“神”也“凝成黑色的一团”,我们只有规避人性的黑暗面,奔向光明,才可能与神重合,形成神与我一体的“模糊一片”,这时,我们正走在通向光明的路上,呼应了上半阙末句的“我从未因此而忧伤”,因为我们可以用诗学精神修身,走向神性的超我——能够发出智慧光芒的我。
诗学精神是神性的、充满美与爱的精神,这里的神性并非指神话故事中所指的那类“神”,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讲,神其实就是人类心目中用以自律、宽慰、提升灵魂的个人宗教。人在神性、人性乃至鬼性(恶念)中穿梭,诗人需要建构的,正是去除鬼性,拓展人性与神性,让人类的行为(包括写作)及灵魂在不断批判现实、规避黑暗——“这里黑暗除了政治的,还必须揽括人类事务的所有领域,包括:人类心理内部的怯懦、无可奈何、人云亦云及一切精神性病症;外部的疾病、战争、灾难、死亡”②——中无限靠近光明和谐的前景。
而东荡子的《世界上只有一个》让我们体会到每个诗人都是诗学精神的追求者,是驱散自身的黑暗与世界黑暗的修行者。所有的诗人都是诗学之塔的一块砖,在修炼自己的同时修炼出诗学精神的高塔,修炼出顶天立地的“大诗人”。在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时代,一个重拾往昔珍贵事物的异类是多么孤单——“我孤身一人,只愿形影相随/叫我异类吧/今天我会走到这田地/并把你们遗弃的,重又拾起”(《异类》)——又是多么可贵!
心灵图境的永恒性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诗人白昼时必须在世俗生活的层面上停留,黑夜里则可以继续灵魂的前行,以期与世人看不见的上帝相见。“上帝一直在我左右/他如唤我,好像他也在躲避/从不跟我讨论我错误的一生/也不愿把我的灵魂放在合适的地方//当我最后离去/我只在秋天的怀里待过一个白昼/上帝却在黑夜的林中,我看不见”(《上帝在黑夜的林中》),并通过与黑夜中的上帝——也就是和“超我(诗性的我)相见——达到驱除“黑暗”,到达光明的境界;使放养的心灵一步步走向更宽广的牧场,从而构筑出自由的心灵图境。
而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真的能带给我们幸福吗?当人们由世俗标准裹挟着,一路狂奔在追名逐利的狭路,而从不停下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真正合适自己的道路时;当我们忙得没有时间来珍惜身边的所有时;当我们的精神生活一片荒芜而行尸走肉时;这种同一模式的幸福,无疑是一副副的枷锁和镣铐,这种盲目的、想得到和别人一样的成功和幸福这种无休止的追逐和轮回,不能不说是人类永劫回归的怪圈。“谁在指使我们/创造光辉的勋章要我们佩戴/我们却往往在同一炉膛打出枷锁和镣铐……也没有人,不愿意不追求幸福/那好,还是让我们/来把幸福的含义全部揭穿/它来自人类/它是人类一场永劫的惩罚”(《生存》)。
唯其对人生意义持续的追问和透彻的参悟,才让诗人卸下了困住心灵的枷锁,获得了精神的自由——看淡世事,看轻生死。“他已不再谈论艰辛,就像身子随便挪一挪/把在沙漠上的煎熬,视为手边的劳动”(《别怪他不再眷恋》)。不管在世俗中获得了多么“光辉的勋章”,那都只是一枚暂时佩戴在身上的标签,一切终会隐入大地的恒久寂穆中。只有触及灵魂的吟唱依然会在一代代人的共振与时光的淘洗中发出独立的光芒。“我快要死了,一边死我一边说话/有一个东西我仍然深信/它从不围绕任何星体转来转去/倘若它一心发光/死后我又如何怀疑/一个失去声带的人会停止歌唱”(《倘若它一心发光》)。我们无法掌握生命的存亡与年轮的长短,但“值得我回味的或许是我已发出自己的声响/像闪电,虽不复现”(《不要让这门手艺失传》),闪电所照亮的人生,虽然仍不可操控,但只要诗艺不失传,诗歌精神的光芒依然会照亮更多人行进中的前路。
“一个季节的迟到并未带来钟声的晚点/笨拙而木讷的拉动钟绳的动作/也不能挽留树叶的掉落。你见证了死亡/或你已经看见所有生命归去的踪迹/它是距离或速度的消逝,是钟声/敲钟的拉绳和手的消逝。大地并非沉睡/眼睛已经睁开,它伸长了耳朵/躁动并在喧哗的生命,不要继续让自己迷失/大地将把一切呼唤回来/尘土和光荣都会回到自己的位置”(《树叶曾经在高处》)。不管是先行者还是后来者,一切终究敌不过时间的磨盘,万物均归于尘土,而又永生于永恒的尘土——心灵图境。
“我无知而生存/我盲目地有知而生存得如此热烈/为虚无写下颂辞,为真实而斗争/即使痛苦也得用半生来眷恋……我永不知到达山峰还能继续上升/我永不知那山峰为什么使我前往/我永不知我会疲倦而去像那巨石滚下/我永不知我会是独自一人”(《我永不知我会是独自一人》),东荡子独自一人疲倦而去了,唯有心灵的吟唱永远伴随着他,并回旋在亲友中,在更多人群中传诵。反之,心灵图境与诗学精神的永恒性,正是一个诗人赖以安心与归宿的土壤。朋友说,东荡子是天上派来的,现在回去了。是的,东荡子就是诗神派来传道的,他完成了他的使命,“别怪他不再眷恋,他已收获,仿若钻石沉眠”。
注 释
①东荡子:《不落下一粒尘埃》。《诗歌与人》专刊,2009年4月,第125页。
②世宾:《梦想及其通知的世界》。《诗歌与人》,2005年,第9期,第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