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
过去的教学目标过分强调思想性文学性,强调知识的传授,滔滔不绝一堂课,到头来学生在语文能力培养上收效甚微。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这一理念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注意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以及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各种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比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朱自清的《春》这一课,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间写得好的句子,并运用“我认为—— 句子(或词语)写得好,它好在……用……的修辞,写出了……”的句式,说说你为什么认为它写得好,有的同学特别是女同学读得很有感情,更多的同学赏析得非常具体、合理,这样,学生的语言丰富了,良好的语感也逐渐的在培养。周末,我还布置了作业: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以“找春天说春天”为话题,让学生在自己家乡找不同的观察点,如有的小组重点观察池塘里的水,有的小组重点观察花草,有的小组重点观察树木。在课堂上先问问大家找春天都找到什么,再互相发问。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有一些男同学带来了柳枝、桃花,有的还带来了小鱼,用实物来说明这是他们找到的春天,我首先肯定了他们善于发现生活,同时也告诉他们:我们应该保护大自然,不要乱攀摘花草树木。看到他们羞愧的低下的头,我想他们的品德修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是由研究教法向研究学法转变,唤醒主体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驱动学生自己去主动介入,产生心理体验,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设计要变“教”为“导”,营造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有意识的强化活用,形成教与学的互相推进。这与过去的那种过分强调教法,强调老师在一堂课中的主体地位是不一样的。以前我们研究的是“这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应该怎么安排才能把知识都传授给学生,而现在我们应该研究的是”怎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知识。 还是结合教学实例来谈一谈。在教学蒲松龄的《狼》这一篇文言文时,我先指导学生利用课本下面的注释疏通文意,把全班分为6个小组,分别给每一个自然段配上一副插图,小组成员很积极,会画的拿起笔画,会写的为插图题小标题,连那些平时对语文兴趣不大的同学也热烈的参与讨论,出谋划策。同学们在激烈的争论和探讨中间,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要远远强于老师空洞的说教。看到这样的课堂,我感觉很欣慰,既照顾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了以人为本,又将学生的主体意识唤醒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并产生了强烈的心理体验,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达到了目的。
三、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坚持生活化、信息化、社会化的大语文教育观
“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社会是个大课堂,教材要作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范例,而新课程标准下,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开辟第二课堂,挖掘隐性课程。如课外阅读,书法训练,诗歌背诵,看电视报纸等等都可以成为教学内容。七年级下册有一个综合性学习叫“走进戏曲天地”,我看到这个话题感觉很棘手——我自己都不会唱戏曲,对戏曲了解都不多,让我怎么上呢?在一个周末,我布置了这样一个家庭作业:回家向老人学唱一段戏曲,不管什么剧种都可以,星期天我要检查的。学生顿时沸腾了,我也在心里打鼓。到了星期天,我让同学们唱给小组长听,小组长列一个表,把同学所唱的曲目,剧种,唱的质量是好、一般还是优秀列出来,反馈的结果大大出乎我意料之外,有95%的同学多多少少学会了一段,并且剧种多样,有的唱黄梅戏《天仙配》,有的唱京剧《红灯记》选段,有的唱《花木兰》片段等等,问起他们是怎么学来的,有的是从电视里学的,有的是跟自己爷爷奶奶学的,有的是看影碟学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学到了很多戏曲知识:比如戏曲的几个剧种;京剧的角色;每个剧种有代表行的人物,这都是他们潜移默化的学到的,真可谓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真正体现了新的理念。
四、课程评价的转变,由过去的以“分”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由考察知识为主向以考察能力为主转变
在教学中,教师一句表扬性的语言,可能激励一位学生,从而改变他的一生,也可能因为一句不恰当的评价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失去自信心。所以,正确、科学的评价方法在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程提倡的评价方法,不是以点代面,以考试分数看学生,把“差生”看得一无是处,也不是无限制的“表扬”“赞美”学生。反思一下以往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就会发现其中的弊端。教师在衡量过程中往往因主观原因而产生偏差。有的是根据一时的表现来评价;有的靠一俊遮百丑,用成绩代表全面;更不可思义的是,有的仅以师生关系是否密切作为标准。至于戴着有色眼镜看学生的语文能力的现象,也不是一列二列。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采用正确、科学的评价方法,重视学生语文全面素质的提高,综合评价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要有合适的环境,他们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只要教师公正的对待,他们都能在应有的位置上发挥最佳作用。
(作者单位:四川省营山县柏林小学)
编辑/杨俊飞
过去的教学目标过分强调思想性文学性,强调知识的传授,滔滔不绝一堂课,到头来学生在语文能力培养上收效甚微。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这一理念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注意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以及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各种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比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朱自清的《春》这一课,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间写得好的句子,并运用“我认为—— 句子(或词语)写得好,它好在……用……的修辞,写出了……”的句式,说说你为什么认为它写得好,有的同学特别是女同学读得很有感情,更多的同学赏析得非常具体、合理,这样,学生的语言丰富了,良好的语感也逐渐的在培养。周末,我还布置了作业: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以“找春天说春天”为话题,让学生在自己家乡找不同的观察点,如有的小组重点观察池塘里的水,有的小组重点观察花草,有的小组重点观察树木。在课堂上先问问大家找春天都找到什么,再互相发问。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有一些男同学带来了柳枝、桃花,有的还带来了小鱼,用实物来说明这是他们找到的春天,我首先肯定了他们善于发现生活,同时也告诉他们:我们应该保护大自然,不要乱攀摘花草树木。看到他们羞愧的低下的头,我想他们的品德修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是由研究教法向研究学法转变,唤醒主体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驱动学生自己去主动介入,产生心理体验,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设计要变“教”为“导”,营造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有意识的强化活用,形成教与学的互相推进。这与过去的那种过分强调教法,强调老师在一堂课中的主体地位是不一样的。以前我们研究的是“这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应该怎么安排才能把知识都传授给学生,而现在我们应该研究的是”怎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知识。 还是结合教学实例来谈一谈。在教学蒲松龄的《狼》这一篇文言文时,我先指导学生利用课本下面的注释疏通文意,把全班分为6个小组,分别给每一个自然段配上一副插图,小组成员很积极,会画的拿起笔画,会写的为插图题小标题,连那些平时对语文兴趣不大的同学也热烈的参与讨论,出谋划策。同学们在激烈的争论和探讨中间,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要远远强于老师空洞的说教。看到这样的课堂,我感觉很欣慰,既照顾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了以人为本,又将学生的主体意识唤醒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并产生了强烈的心理体验,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达到了目的。
三、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坚持生活化、信息化、社会化的大语文教育观
“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社会是个大课堂,教材要作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范例,而新课程标准下,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开辟第二课堂,挖掘隐性课程。如课外阅读,书法训练,诗歌背诵,看电视报纸等等都可以成为教学内容。七年级下册有一个综合性学习叫“走进戏曲天地”,我看到这个话题感觉很棘手——我自己都不会唱戏曲,对戏曲了解都不多,让我怎么上呢?在一个周末,我布置了这样一个家庭作业:回家向老人学唱一段戏曲,不管什么剧种都可以,星期天我要检查的。学生顿时沸腾了,我也在心里打鼓。到了星期天,我让同学们唱给小组长听,小组长列一个表,把同学所唱的曲目,剧种,唱的质量是好、一般还是优秀列出来,反馈的结果大大出乎我意料之外,有95%的同学多多少少学会了一段,并且剧种多样,有的唱黄梅戏《天仙配》,有的唱京剧《红灯记》选段,有的唱《花木兰》片段等等,问起他们是怎么学来的,有的是从电视里学的,有的是跟自己爷爷奶奶学的,有的是看影碟学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学到了很多戏曲知识:比如戏曲的几个剧种;京剧的角色;每个剧种有代表行的人物,这都是他们潜移默化的学到的,真可谓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真正体现了新的理念。
四、课程评价的转变,由过去的以“分”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由考察知识为主向以考察能力为主转变
在教学中,教师一句表扬性的语言,可能激励一位学生,从而改变他的一生,也可能因为一句不恰当的评价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失去自信心。所以,正确、科学的评价方法在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程提倡的评价方法,不是以点代面,以考试分数看学生,把“差生”看得一无是处,也不是无限制的“表扬”“赞美”学生。反思一下以往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就会发现其中的弊端。教师在衡量过程中往往因主观原因而产生偏差。有的是根据一时的表现来评价;有的靠一俊遮百丑,用成绩代表全面;更不可思义的是,有的仅以师生关系是否密切作为标准。至于戴着有色眼镜看学生的语文能力的现象,也不是一列二列。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采用正确、科学的评价方法,重视学生语文全面素质的提高,综合评价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要有合适的环境,他们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只要教师公正的对待,他们都能在应有的位置上发挥最佳作用。
(作者单位:四川省营山县柏林小学)
编辑/杨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