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家长走进课堂是家校合作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家长参加主题班会,给学生作专题讲座,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的积极性、兴趣爱好产生了很好的引导作用。教师主动邀请家长提升了家校合作的层次,充分相信家长参与教育对学生有积极的影响,构筑家校合作教育的模式。同时,家长走进课堂注意其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多样性、广泛性。
关键词:家长走进课堂;家校合作教育模式;家长进课堂的注意事项
正如福禄贝尔早就指出:“学校必须与家庭取得联系,学校和家庭的一致,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的一致,是儿童时期完善教育的首要和不可缺少的条件。”搭建家校互动平台,促进学生全面成长,越来越被广大学校、家庭高度重视。
在家校合作中,有家长会、家访、电话联系、家长QQ群、家长学校等形式,这些形式更多的是关注学生智育的发展、品德表现的好坏、或者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一般而言,学生有问题,家长和学校才会联系。然而,对于家长本身就是很好的教育资源比较忽视,没有很好的利用。开展“家长走进课堂”的主题活动,巧用家长资源,家校共同关注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家长走进课堂的实践
(一)参与主题班会
(1)精心策划主题班会。开学初,通过《告家长书》向家长提出邀请。“请家长以‘我为我的孩子而……’或伤心、欣慰、自豪、或担忧、困惑、或一把鼻涕一把泪,为孩子写一篇文章。字数不限、题材不限,要求写出真情实感。”共收到30位家长的文章,挑选了每一位家长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在班会上分享,以便学生都能聆听到家长的心声。教师也写了一篇文章“妈妈,我爱您”。还发动学生广泛参与,收集资料,准备主题班会。
(2)巧妙安排班会内容。班会的分为三个部分:妈妈的心、关爱父母、爱的表达。“妈妈的心”这个环节全部呈现家长的文章,特别安排两位家长代表发言。一位爸爸为儿子写的“我为儿子骄傲”, 赢得了很长时间的掌声。选择这篇文章也是教师希望其他家长也能做到:把赏识当作一种生命需要,真诚的接纳和肯定孩子。“关爱父母”这部分的内容首观看视频: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陈斌强“背着妈妈上班“,然后寻找我们班主动关心父母的同学。“爱的表达”首先由班主任“妈妈,我爱您”的文章作为开启爱的表达的序幕,再通过邹越先生激情、动人演讲视频让现场的师生的激情点燃。最后是主持人带领全班学生进行爱的表达。那一刻,学生与家长们拥抱在一起,他们终于勇敢的表达了对父母的爱,完成了他们人生道路上的重要一课:“爱你的妈妈”。
(3)班会让学生学会感恩。这位为儿子写文章的爸爸后来告诉我,在班会上孩子也跟他拥抱在一起。有很长时间因为上网问题,这对父子经常发生争吵,父子关系弄得很僵。班会以后,对于上网问题,父子俩好好的沟通了一下,制定周末在完成作业后可以上网2—3个小时的协议。班会上父亲发自肺腑的反省也让这位学生幡然醒悟,开始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一片苦心。该学生自此学习态度有很大转变,在期末考试中进步到班上的第十名。在这次家长参与的主题班会上,学生们通过家长的文章感受到父母的对自己的肯定、期望、愧疚,消除了过去认为父母只爱成绩不爱我的错误认识,有利于增进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感情。
(二)专题讲座
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塑造良好的学习习惯三个角度邀请了三位家长作报告。
(1)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我特意请了一位大学物理系教授家长,给学生作了“物理学概述”的报告。家长讲座的时间正是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的时候,是哪一部分泄漏?为什么地震会引发核泄漏?这位家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在第一时间为学生解了疑惑,又让他们知道学习物理的用处极大。讲座中既有精美的图片、又有很多的科学实验视频,让同学们大开眼界,增强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自此以后学生们物理学习的兴趣一直很浓,考试成绩也经常有出色的表现。在升学考试中,我班的理化成绩非常突出,超额完成了学校下达的各项指标。
(2)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和爱好。学习上的两级分化,让一部分学生开始沉溺于動漫,成为了动漫迷。在班上屡禁不止,多次收缴也无济于事。家长不给零花钱,也没有浇灭他们的热情。一味的堵只会激起他们的反感。笔者决定请一位设计师家长来引导学生。这位设计师家长在“建筑美学漫谈”讲座中特别推荐学生看经典名著,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有较好的引导作用。怎么把对漫画的喜爱转移到对艺术的热爱?让家长作为设计师的身份告诉学生该怎么做,比班主任天天批评教育和简单的收缴漫画书更有效果。家长说:如果说把设计比喻成一棵树,土壤就是文学,学设计要有深厚的国学功底。要多读、多看、多写,建议有志学设计的同学读《史记》、《资治通鉴》等中国传统文学著作。此后班上看漫画的现象有一些改观,部分同学开始更注重学习。
(3)塑造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对待作业不认真,数学做题不规范,不写过程,计算题总是错的很多。这些是很多学生的通病。为了帮助他们改掉这个毛病,批评教育、罚抄,教师都用过。还是无济于事。有一位家长担任海上远洋运输轮机长多年,如果让他讲述“海上安全与防范”,通过讲述海上见闻,说明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比老师的枯燥说教更管用。在讲座中,有学生提问“您在海上航行中,最可怕的是什么?”家长说:“最可怕的是船失去动力,一旦失去动力就可能导致船毁人亡。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悲剧,出发之前,必须要反复检查,排除一切隐患,做到万无一失。就如同同学们的考试,不能仓促上阵,也不能马马虎虎。那就不是扣几分的事,而是要命的事。同学们在学习中要细心、耐心,也是在为将来的职业做准备。”家长以自己的职场故事告诉学生要养成严谨、务实的求学作风,注重细节,否则就会危及生命。这种家长讲述的活生生的事例,更有一种震撼的效果。
学生家长说《上安全与防范讲座》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自从听了讲座后,特别是生活中的小事认真多了,责任心也增强了。”该同学的成绩较好,但是学习不踏实,数学的解题过程能省就省,缺乏求真务实的习惯,该讲座对他很有启发。他开始注重细节,做题规范细致,在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中一跃为班级第一名,年级28名。进步了56名。 二、家校合作教育模式的构建
家长进课堂是家校合作的一种有效方式。其目的是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最后总是家庭教育再来支持和强化学校教育,即双方优势互补相互利用和相互补充。怎么样构建这种以家长走进课堂的家校合作教育模式呢?
1.教师要主动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有利于提升家校合作的层次。家校合作的层次理论是爱尔兰大学教授摩根(V.Morgan)等人提出的。按家长参与的层次分为三类:(1)低层次的参与。这个层次的家校合作方式有:访问学校、参加家长会、开放日、学生作业展览等活动。另外,家长联系簿、家长小报、家庭通讯等也属此类。 ⑵ 高层次的参与。这种层次的合作方式有:经常性的家访、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帮助制作教具、为学校募集资金等。 ⑶ 正式的组织上的参与。合作方式有家长咨询委员会等。在低层次的家校合作中,家长与教师往往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教师成为合作教育的管理者和指导者,而家长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美国著名专家范德格里夫特和格林提出,参与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内在和积极态度,平等的教师和家长地位有利于高层次的家校合作。家校合作层次的高低固然需要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但主动权更多的在于校方和教师的态度。开学初,通过“告家长书”向家长发出邀请,为孩子们写文章、参加主题班会家长与孩子面对面交流、家长作专题讲座,这些做法体现了教师在家校合作的主动权。主动的邀请家长参与到班级的活动中,是对家长的尊重,也让他们能更好了解学校的教育活动,搭建了家校沟通的桥梁。这种教师主动走进家长的做法,使教師和家长在互相尊重合作的气氛中建立了有效的家校合作关系。
2.教师要充分相信家长参与教育对学生有积极的影响。美国学者安妮·汉德森和南茜·波拉的研究表明:不论家长贫富、种族背景及受教育程度如何,只要他们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孩子的学业成绩就能提高,学生的不良行为将会大幅度下降。有很多的时候,当教师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遇到阻力时,会认为这些问题即使家长参与了解决不了。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的问题积累下来成为顽疾无法根治。如:针对班上很多学生迷恋动漫的现象,笔者一方面是收缴,另一方面就是与家长配合减少发放零花钱,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措施,虽然有些效果,但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后来笔者想到了与漫画有关的艺术设计,于是请这位家长走进课堂作“美学漫谈”的报告,把学生对漫画的这种爱好提升到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有几位家长告诉笔者说“孩子说他(她)将来也想当设计师”。这个讲座还帮助学生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理想,逐步明白不应该把很多时间消磨在看漫画上面。也许自己的家长无法解决的问题,借助于别的家长可以解决。所以教师面对学生的问题时,除了开动脑筋想办法,还可以多方借力家长资源携手一起解决问题。效果往往比自己单兵作战好很多。
三、家长走进课堂活动”注意事宜
(1)活动的针对性。针对班上一部分家长反映,学生在进入初中以后,跟家长的关系不融洽。作业不给家长看、考试成绩也不告诉家长。甚至还有家长说,孩子不让他来开家长会。只要一说到学习,家长和孩子就会吵架,弄的大家都很不开心。这种现象也让班主任的工作开展的不顺畅。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决定召开一个“爱你的妈妈”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与家长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学会感恩、理解父母,进而能接受父母的教育。
(2)活动的及时性。学生进入初二年级以后,要开设一门新的课程物理。笔者所带的班数学本来就不是很好,如果学生的物理又学不好,升学必然受影响。笔者决定做点什么让学生喜欢学习物理。笔者在家长qq群发出呼吁,请大家帮帮我,让孩子爱上物理课。一位大学的物理系教授的家长愿意为学生做这个讲座,还认真地备了课。讲座很精彩,教授还把很多视频和图片留给我。学生后来多次拿出来观看回味。笔者所带的班的物理成绩在同类班级中遥遥领选,与这个报告有密切的联系。
(3)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在上述的形式中,主要是主题班会和专题报告两种形式。开展的多了,学生容易厌倦。如果家长能给学生演示一些可看的、或带学生走出去参观、或作为普通劳动者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对学生来说,将是更加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
(4)活动内容的广泛性。“家长走进课堂”系列活动的开展,通过工作在各个领域家长的讲座,有效的整合家长这一宝贵的资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校园生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开展这个主题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涉及到更多的领域、关注更多与学生成长的主题。如:学生的人际交往、青春期的烦恼、如何面对考试压力等等。
“家长走进课堂”系列活动的开展,缩短了家校之间的距离,开辟了家校联系的新途径。教师主动走进家长提升了家校结合的层次;同时教师要充分相信家长的参与对学生有积极的影响,一起构筑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在家长走进课堂过程注意其活动内容的针对性、及时性、多样性和广泛性。这些活动达到了家校教育的合力,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席春玲.家校合作理论研究述评[J].教育评论,2010(4).
[2]王 伟.“家长参与教育”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基础教育,2009.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附属中学)
关键词:家长走进课堂;家校合作教育模式;家长进课堂的注意事项
正如福禄贝尔早就指出:“学校必须与家庭取得联系,学校和家庭的一致,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的一致,是儿童时期完善教育的首要和不可缺少的条件。”搭建家校互动平台,促进学生全面成长,越来越被广大学校、家庭高度重视。
在家校合作中,有家长会、家访、电话联系、家长QQ群、家长学校等形式,这些形式更多的是关注学生智育的发展、品德表现的好坏、或者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一般而言,学生有问题,家长和学校才会联系。然而,对于家长本身就是很好的教育资源比较忽视,没有很好的利用。开展“家长走进课堂”的主题活动,巧用家长资源,家校共同关注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家长走进课堂的实践
(一)参与主题班会
(1)精心策划主题班会。开学初,通过《告家长书》向家长提出邀请。“请家长以‘我为我的孩子而……’或伤心、欣慰、自豪、或担忧、困惑、或一把鼻涕一把泪,为孩子写一篇文章。字数不限、题材不限,要求写出真情实感。”共收到30位家长的文章,挑选了每一位家长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在班会上分享,以便学生都能聆听到家长的心声。教师也写了一篇文章“妈妈,我爱您”。还发动学生广泛参与,收集资料,准备主题班会。
(2)巧妙安排班会内容。班会的分为三个部分:妈妈的心、关爱父母、爱的表达。“妈妈的心”这个环节全部呈现家长的文章,特别安排两位家长代表发言。一位爸爸为儿子写的“我为儿子骄傲”, 赢得了很长时间的掌声。选择这篇文章也是教师希望其他家长也能做到:把赏识当作一种生命需要,真诚的接纳和肯定孩子。“关爱父母”这部分的内容首观看视频: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陈斌强“背着妈妈上班“,然后寻找我们班主动关心父母的同学。“爱的表达”首先由班主任“妈妈,我爱您”的文章作为开启爱的表达的序幕,再通过邹越先生激情、动人演讲视频让现场的师生的激情点燃。最后是主持人带领全班学生进行爱的表达。那一刻,学生与家长们拥抱在一起,他们终于勇敢的表达了对父母的爱,完成了他们人生道路上的重要一课:“爱你的妈妈”。
(3)班会让学生学会感恩。这位为儿子写文章的爸爸后来告诉我,在班会上孩子也跟他拥抱在一起。有很长时间因为上网问题,这对父子经常发生争吵,父子关系弄得很僵。班会以后,对于上网问题,父子俩好好的沟通了一下,制定周末在完成作业后可以上网2—3个小时的协议。班会上父亲发自肺腑的反省也让这位学生幡然醒悟,开始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一片苦心。该学生自此学习态度有很大转变,在期末考试中进步到班上的第十名。在这次家长参与的主题班会上,学生们通过家长的文章感受到父母的对自己的肯定、期望、愧疚,消除了过去认为父母只爱成绩不爱我的错误认识,有利于增进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感情。
(二)专题讲座
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塑造良好的学习习惯三个角度邀请了三位家长作报告。
(1)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我特意请了一位大学物理系教授家长,给学生作了“物理学概述”的报告。家长讲座的时间正是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的时候,是哪一部分泄漏?为什么地震会引发核泄漏?这位家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在第一时间为学生解了疑惑,又让他们知道学习物理的用处极大。讲座中既有精美的图片、又有很多的科学实验视频,让同学们大开眼界,增强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自此以后学生们物理学习的兴趣一直很浓,考试成绩也经常有出色的表现。在升学考试中,我班的理化成绩非常突出,超额完成了学校下达的各项指标。
(2)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和爱好。学习上的两级分化,让一部分学生开始沉溺于動漫,成为了动漫迷。在班上屡禁不止,多次收缴也无济于事。家长不给零花钱,也没有浇灭他们的热情。一味的堵只会激起他们的反感。笔者决定请一位设计师家长来引导学生。这位设计师家长在“建筑美学漫谈”讲座中特别推荐学生看经典名著,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有较好的引导作用。怎么把对漫画的喜爱转移到对艺术的热爱?让家长作为设计师的身份告诉学生该怎么做,比班主任天天批评教育和简单的收缴漫画书更有效果。家长说:如果说把设计比喻成一棵树,土壤就是文学,学设计要有深厚的国学功底。要多读、多看、多写,建议有志学设计的同学读《史记》、《资治通鉴》等中国传统文学著作。此后班上看漫画的现象有一些改观,部分同学开始更注重学习。
(3)塑造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对待作业不认真,数学做题不规范,不写过程,计算题总是错的很多。这些是很多学生的通病。为了帮助他们改掉这个毛病,批评教育、罚抄,教师都用过。还是无济于事。有一位家长担任海上远洋运输轮机长多年,如果让他讲述“海上安全与防范”,通过讲述海上见闻,说明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比老师的枯燥说教更管用。在讲座中,有学生提问“您在海上航行中,最可怕的是什么?”家长说:“最可怕的是船失去动力,一旦失去动力就可能导致船毁人亡。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悲剧,出发之前,必须要反复检查,排除一切隐患,做到万无一失。就如同同学们的考试,不能仓促上阵,也不能马马虎虎。那就不是扣几分的事,而是要命的事。同学们在学习中要细心、耐心,也是在为将来的职业做准备。”家长以自己的职场故事告诉学生要养成严谨、务实的求学作风,注重细节,否则就会危及生命。这种家长讲述的活生生的事例,更有一种震撼的效果。
学生家长说《上安全与防范讲座》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自从听了讲座后,特别是生活中的小事认真多了,责任心也增强了。”该同学的成绩较好,但是学习不踏实,数学的解题过程能省就省,缺乏求真务实的习惯,该讲座对他很有启发。他开始注重细节,做题规范细致,在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中一跃为班级第一名,年级28名。进步了56名。 二、家校合作教育模式的构建
家长进课堂是家校合作的一种有效方式。其目的是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最后总是家庭教育再来支持和强化学校教育,即双方优势互补相互利用和相互补充。怎么样构建这种以家长走进课堂的家校合作教育模式呢?
1.教师要主动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有利于提升家校合作的层次。家校合作的层次理论是爱尔兰大学教授摩根(V.Morgan)等人提出的。按家长参与的层次分为三类:(1)低层次的参与。这个层次的家校合作方式有:访问学校、参加家长会、开放日、学生作业展览等活动。另外,家长联系簿、家长小报、家庭通讯等也属此类。 ⑵ 高层次的参与。这种层次的合作方式有:经常性的家访、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帮助制作教具、为学校募集资金等。 ⑶ 正式的组织上的参与。合作方式有家长咨询委员会等。在低层次的家校合作中,家长与教师往往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教师成为合作教育的管理者和指导者,而家长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美国著名专家范德格里夫特和格林提出,参与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内在和积极态度,平等的教师和家长地位有利于高层次的家校合作。家校合作层次的高低固然需要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但主动权更多的在于校方和教师的态度。开学初,通过“告家长书”向家长发出邀请,为孩子们写文章、参加主题班会家长与孩子面对面交流、家长作专题讲座,这些做法体现了教师在家校合作的主动权。主动的邀请家长参与到班级的活动中,是对家长的尊重,也让他们能更好了解学校的教育活动,搭建了家校沟通的桥梁。这种教师主动走进家长的做法,使教師和家长在互相尊重合作的气氛中建立了有效的家校合作关系。
2.教师要充分相信家长参与教育对学生有积极的影响。美国学者安妮·汉德森和南茜·波拉的研究表明:不论家长贫富、种族背景及受教育程度如何,只要他们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孩子的学业成绩就能提高,学生的不良行为将会大幅度下降。有很多的时候,当教师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遇到阻力时,会认为这些问题即使家长参与了解决不了。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的问题积累下来成为顽疾无法根治。如:针对班上很多学生迷恋动漫的现象,笔者一方面是收缴,另一方面就是与家长配合减少发放零花钱,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措施,虽然有些效果,但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后来笔者想到了与漫画有关的艺术设计,于是请这位家长走进课堂作“美学漫谈”的报告,把学生对漫画的这种爱好提升到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有几位家长告诉笔者说“孩子说他(她)将来也想当设计师”。这个讲座还帮助学生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理想,逐步明白不应该把很多时间消磨在看漫画上面。也许自己的家长无法解决的问题,借助于别的家长可以解决。所以教师面对学生的问题时,除了开动脑筋想办法,还可以多方借力家长资源携手一起解决问题。效果往往比自己单兵作战好很多。
三、家长走进课堂活动”注意事宜
(1)活动的针对性。针对班上一部分家长反映,学生在进入初中以后,跟家长的关系不融洽。作业不给家长看、考试成绩也不告诉家长。甚至还有家长说,孩子不让他来开家长会。只要一说到学习,家长和孩子就会吵架,弄的大家都很不开心。这种现象也让班主任的工作开展的不顺畅。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决定召开一个“爱你的妈妈”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与家长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学会感恩、理解父母,进而能接受父母的教育。
(2)活动的及时性。学生进入初二年级以后,要开设一门新的课程物理。笔者所带的班数学本来就不是很好,如果学生的物理又学不好,升学必然受影响。笔者决定做点什么让学生喜欢学习物理。笔者在家长qq群发出呼吁,请大家帮帮我,让孩子爱上物理课。一位大学的物理系教授的家长愿意为学生做这个讲座,还认真地备了课。讲座很精彩,教授还把很多视频和图片留给我。学生后来多次拿出来观看回味。笔者所带的班的物理成绩在同类班级中遥遥领选,与这个报告有密切的联系。
(3)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在上述的形式中,主要是主题班会和专题报告两种形式。开展的多了,学生容易厌倦。如果家长能给学生演示一些可看的、或带学生走出去参观、或作为普通劳动者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对学生来说,将是更加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
(4)活动内容的广泛性。“家长走进课堂”系列活动的开展,通过工作在各个领域家长的讲座,有效的整合家长这一宝贵的资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校园生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开展这个主题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涉及到更多的领域、关注更多与学生成长的主题。如:学生的人际交往、青春期的烦恼、如何面对考试压力等等。
“家长走进课堂”系列活动的开展,缩短了家校之间的距离,开辟了家校联系的新途径。教师主动走进家长提升了家校结合的层次;同时教师要充分相信家长的参与对学生有积极的影响,一起构筑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在家长走进课堂过程注意其活动内容的针对性、及时性、多样性和广泛性。这些活动达到了家校教育的合力,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席春玲.家校合作理论研究述评[J].教育评论,2010(4).
[2]王 伟.“家长参与教育”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基础教育,2009.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