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肥胖大鼠褐色脂肪组织产热作用的影响

来源 :中国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myj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针刺对肥胖机体褐色脂肪组织(brownadiposetissue,BAT)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protein1,UCP1)和肾上腺素能受体(β-adrenergicreceptor,β-AR)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RNA印迹试验(NorthernBlot)测定UCP1和β-AR的基因表达水平,观察针刺治疗前后肥胖大鼠(SD大鼠,n=18)体质量、Lee’s指数、体脂,BATUCP1和β-AR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肥胖大鼠体质量、Lee’s指数、体脂均显著高于正常大鼠(t=7.51,9.15,8.20;P<0.01),而BATUCP1和β-AR的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大鼠(RT-PCR分析:t=-5.66,-4.66;NorthernBlot分析:t=-4.25,-4.925;P均<0.01)。相关分析显示,肥胖指标与BATUCP1和β-AR的基因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T-PCR或NorthernBlot分析P<0.05~0.01)。针刺治疗取得良好减肥疗效同时,肥胖大鼠BATUCP1和β-AR的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回升(RT-PCR分析:t=2.20,6.72;NorthernBlot分析:t=2.33,2.35;P均<0.05)。结论:BATUCP1和β-AR的基因表达异常低下可能是产生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刺促进肥胖机体BATUCP1和β-AR的基因表达可能是针刺减肥的细胞分子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3月诊治的8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症状、胃镜检查结果、Hp检出率、治疗及预后。结果
目的探寻不同阶段糖尿病胃运动障碍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不同阶段糖尿病胃运动障碍患者118例,归为观察组,其中依据胃运动障碍情况,依次分为早期39例、中期41例及
目的分析中西药联合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治疗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并加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共8
中国语境下的集体谈判制度具有一定特色,突出体现为谈判启动困难、工会角色错位、政府不够中立以及罢工立法不完善等,这些特色在2014年发生的湖南常德沃尔玛分店闭店案中有突
目的探讨性分析总结肝外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分析在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来大庆油田总医院就诊的31例肝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经验总结。结果治愈30例;死亡1例,均为严重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