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十一年前,鲁迅到访西安易俗社,一部原创秦腔古典剧震撼了这位文坛巨匠,改变了他对中国戏曲固有的偏见。这部戏就是西安易俗社创作的历史剧《双锦衣》。
近一个世纪后,该剧社第四次复排、第五代演出的《双锦衣》于2015年6月重新亮相,让一代文豪点赞的经典之作究竟蕴藏着怎样的艺术魅力?
灯光一起,大幕拉开,人生百态粉墨登场,一段南宋时期的往事浮现于现代的戏台上。
6月23日晚,历时半年排练打磨的经典老戏《双锦衣》,时隔几十年后重新走上现代舞台。
这是《双锦衣》此次复排首轮演出的最后一场前本。来自西北大学的几位同学在舞台一侧等待演出结束,他们要上台为艺术家们献花。
雕梁画栋的舞台,精美的戏服,讲究的戏词,婉转的唱腔,曲折的情结,第一次完整看秦腔戏的这些年轻人,多少颠覆了对秦腔固有的粗犷印象。
几位老艺术家正坐在台下观看着演出,当年的角儿们早已是满头华发。半年来,他们为这部老戏的“复活”付出了汗马功劳。
这次《双锦衣》亮相,距上一次公演已有二十三年,距首演已经九十五年。该剧的剧本早已遗失,老艺术家们是根据1992年演出的录音带,并对照着过去的玻璃字幕台词,一点点将剧本找了回来。
鲁迅为《双锦衣》点赞
“一个小误会搅乱了一锅粥,几段儿女情长的故事撬动大历史、引领大场面,展开的是整个家国情怀。我们在剧里能感觉到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的情怀,也展现了易俗社的人文风骨和艺术水平。”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观看了《双锦衣》的复排演出后,对该剧的编剧技巧赞不绝口。
《双锦衣》由易俗社老社长吕南仲先生担任编剧。吕南仲祖籍浙江绍兴,是清末附生,早年到陕西,虽是南方人,但却酷爱秦腔。
在易俗社近九年,他创作出了《双锦衣》《殷桃娘》等多部大戏和《端阳节》《十二金钗》等十余出经典折子戏。而创作首演于1920年的《双锦衣》,被称为他的巅峰之作。
1924年,鲁迅先生来西安的西北大学讲学时,作为绍兴老乡的吕南仲陪同他观看了《双锦衣》,当时由当家花旦刘箴俗主演。
《双锦衣》讲述的是南宋时洛阳乡臣姜景范长女姜雪春与王善、次女姜琴秋与学生吴给之间由于爱情纠葛所牵扯出的一系列复杂故事,同时又将抵抗金兵侵略这样的时代大背景融入其中,传递出“国安家亦安”这一理念,让来自南方的鲁迅很快被秦腔慷慨激越的戏曲形式所打动,察觉到编剧移风易俗、启迪民智的良苦用心。
这些都让对传统戏曲一直持批判态度的鲁迅深受震撼,也改变了他大半生对中国戏曲的偏见。
那次,鲁迅一反常态,还特意前往易俗社陆续观看了《大孝传》《人月圆》等秦腔名剧,同样深受震撼和鼓舞,感怀之至,不但给易俗社捐赠了50块大洋(当时鲁迅来西北大学讲学的全部酬劳是300块大洋),而且欣然为易俗社亲笔题词“古调独弹”,并制匾相赠,这块匾额至今仍挂于易俗社剧场之内。
沉 寂
“《双锦衣》前后本初演时座客拥挤屡至闭门不纳。”这是有关《双锦衣》首演之时盛况的文字记载。
这种盛况与演员们在舞台上的精湛表演是离不开的,从早期的刘箴俗、刘迪民、沈和中、路习易、马平民、汤涤俗,到上世纪80年代的肖若兰、尹良俗、全巧民、王芷华、张咏华、郭葆华、张锦华、孙莉群、任慧中、桑梓……他们的演绎给当时的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易俗社的戏,不同于一般的“大路子戏”,大多都是群戏,无论角色大小,均有戏份。代表作《三滴血》,每个人的戏份非常均等,却都极其出彩,造就一代又一代秦腔名流。《翰墨缘》中两个小不起眼的差役戏份都很足,每次演出都能在关键的时段里爆发出亮点来。
《双锦衣》亦如此,前后两本仅有名有姓的角色就超过了四十人,加上龙套、配角,演员总数极为庞大。另外,剧目角色设置比人们一般认为易俗社“双生双旦”戏更复杂,这也就预示着必须是最强劲的阵容才能够展现出剧目所要传递的效果。
易俗社从1912年创立至今,已有一百零三年的历史,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家剧社之一,为中国戏曲舞台创作了800多部戏曲剧本。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秦腔经典剧目沉寂于历史的风烟中,包括这部经典中的经典《双锦衣》。
由于《双锦衣》剧情曲折复杂,剧中人物众多,场面宏大,它并未像《三滴血》那样持续地在舞台上演出,它于1930年前后、1938年前后、1957年、1960年、1982年、1992年,断断续续地演之改之,重复排、再演出。最近的一次演出是在1992年易俗社八十周年社庆之时,距今已过去了二十三年。
传 承
对一出秦腔剧目来说,二十三年足以使它由舞台经典走进博物馆。时隔二十三年后的复排,完全可以用挖掘整理来形容它。
总导演是著名小生演员王芷华。2014年底,当易俗社的负责同志告诉她要复排《双锦衣》时,王芷华并没有很快应承下来,她考虑的是:剧目复排导演工作一人能否胜任?青年演员能否把剧目完整地拿下来?创作于近百年前的剧目能否适合观众的审美需求?
“外面的躯壳怎么换都可以,但内在的精神和灵魂不能换。”梅兰芳先生曾说过,“新瓶装老酒,移步不换形。”这是王芷华答应《双锦衣》复排任务的前提条件和宗旨。
剧本找回来之后,老艺术家们又着手修改剧本、整理唱腔、设计舞美。王芷华特意邀请老一辈舞美设计师陶隆担任舞美设计,年轻一辈的张朝晖、庞鹏担纲助手,想让这出经典既不失传统,又能够体现新的时代印记。
为复排“抠戏”的一帮年过古稀的秦腔老艺术家,曾经都是既叫好又叫座的名角儿:王芷华、张咏华、孙莉群、郭葆华、任慧中、张宁中、桑梓……一出老戏的复排,让他们回来干起老本行,搞起了传承。现场进行剧目教学,口传心授,排练厅、演出后台、单位办公院处处都在排练,热火的场面甚是感人。一位來自外媒的记者惊讶道,他采访过中国近十家知名演出团体,易俗社的这种氛围,仅此一例。
公演期间,年过七旬的张咏华每天早出晚归,在后台见缝插针给演员“说戏”,她曾在这部剧中担任主演,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身段、手势、眼神一一传授给青年演员。
她的愿望是要把易俗社那些最经典的老剧目一字一句地保留下来,留给后人。
复 活
《双锦衣》在易俗大剧院登台亮相,就连英国BBC、美国CNN、意大利国家电视台等欧美主流媒体也被吸引。
意大利国家电视台记者盖特在西安访问时,花了两个晚上,看完了《双锦衣》全本。唯美而古典的服装、舞台、灯光,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生旦净末丑粉墨登场所产生的强烈时空穿越感,给歌剧发烧友盖特造成极大的震撼:“你们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团队,在告诉一个生活在2015年的中国人,了解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尽管我是欧洲观众,但剧中的真、善、爱、恨,我都看懂了,每次看到女主角呼唤爱人时那种内心的伤痛,我都会产生共鸣。
盖特认为《双锦衣》的复排,是易俗社在继承了自身传统之外,又与现代观众进行的一场现场交流。
秦腔与意大利歌剧的相通之处,是同在舞台上放歌,并塑造角色的内心世界,演绎出细腻的故事情节。同样面临语言的障碍与壁垒,但是意大利歌剧却传唱到世界各个角落,这给秦腔带来了诸多启示。
在盖特看来,秦腔有着非常强烈的文化冲击力,百年易俗社在中国经济大发展时期,深度挖掘了中国的根脉文化,这一点值得敬佩。他说:“意大利政府对每一个歌剧院都会进行扶持。而易俗社这出优秀剧目《双锦衣》,政府就应该像保护兵马俑一样保护它。”
近一个世纪后,该剧社第四次复排、第五代演出的《双锦衣》于2015年6月重新亮相,让一代文豪点赞的经典之作究竟蕴藏着怎样的艺术魅力?
灯光一起,大幕拉开,人生百态粉墨登场,一段南宋时期的往事浮现于现代的戏台上。
6月23日晚,历时半年排练打磨的经典老戏《双锦衣》,时隔几十年后重新走上现代舞台。
这是《双锦衣》此次复排首轮演出的最后一场前本。来自西北大学的几位同学在舞台一侧等待演出结束,他们要上台为艺术家们献花。
雕梁画栋的舞台,精美的戏服,讲究的戏词,婉转的唱腔,曲折的情结,第一次完整看秦腔戏的这些年轻人,多少颠覆了对秦腔固有的粗犷印象。
几位老艺术家正坐在台下观看着演出,当年的角儿们早已是满头华发。半年来,他们为这部老戏的“复活”付出了汗马功劳。
这次《双锦衣》亮相,距上一次公演已有二十三年,距首演已经九十五年。该剧的剧本早已遗失,老艺术家们是根据1992年演出的录音带,并对照着过去的玻璃字幕台词,一点点将剧本找了回来。
鲁迅为《双锦衣》点赞
“一个小误会搅乱了一锅粥,几段儿女情长的故事撬动大历史、引领大场面,展开的是整个家国情怀。我们在剧里能感觉到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的情怀,也展现了易俗社的人文风骨和艺术水平。”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观看了《双锦衣》的复排演出后,对该剧的编剧技巧赞不绝口。
《双锦衣》由易俗社老社长吕南仲先生担任编剧。吕南仲祖籍浙江绍兴,是清末附生,早年到陕西,虽是南方人,但却酷爱秦腔。
在易俗社近九年,他创作出了《双锦衣》《殷桃娘》等多部大戏和《端阳节》《十二金钗》等十余出经典折子戏。而创作首演于1920年的《双锦衣》,被称为他的巅峰之作。
1924年,鲁迅先生来西安的西北大学讲学时,作为绍兴老乡的吕南仲陪同他观看了《双锦衣》,当时由当家花旦刘箴俗主演。
《双锦衣》讲述的是南宋时洛阳乡臣姜景范长女姜雪春与王善、次女姜琴秋与学生吴给之间由于爱情纠葛所牵扯出的一系列复杂故事,同时又将抵抗金兵侵略这样的时代大背景融入其中,传递出“国安家亦安”这一理念,让来自南方的鲁迅很快被秦腔慷慨激越的戏曲形式所打动,察觉到编剧移风易俗、启迪民智的良苦用心。
这些都让对传统戏曲一直持批判态度的鲁迅深受震撼,也改变了他大半生对中国戏曲的偏见。
那次,鲁迅一反常态,还特意前往易俗社陆续观看了《大孝传》《人月圆》等秦腔名剧,同样深受震撼和鼓舞,感怀之至,不但给易俗社捐赠了50块大洋(当时鲁迅来西北大学讲学的全部酬劳是300块大洋),而且欣然为易俗社亲笔题词“古调独弹”,并制匾相赠,这块匾额至今仍挂于易俗社剧场之内。
沉 寂
“《双锦衣》前后本初演时座客拥挤屡至闭门不纳。”这是有关《双锦衣》首演之时盛况的文字记载。
这种盛况与演员们在舞台上的精湛表演是离不开的,从早期的刘箴俗、刘迪民、沈和中、路习易、马平民、汤涤俗,到上世纪80年代的肖若兰、尹良俗、全巧民、王芷华、张咏华、郭葆华、张锦华、孙莉群、任慧中、桑梓……他们的演绎给当时的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易俗社的戏,不同于一般的“大路子戏”,大多都是群戏,无论角色大小,均有戏份。代表作《三滴血》,每个人的戏份非常均等,却都极其出彩,造就一代又一代秦腔名流。《翰墨缘》中两个小不起眼的差役戏份都很足,每次演出都能在关键的时段里爆发出亮点来。
《双锦衣》亦如此,前后两本仅有名有姓的角色就超过了四十人,加上龙套、配角,演员总数极为庞大。另外,剧目角色设置比人们一般认为易俗社“双生双旦”戏更复杂,这也就预示着必须是最强劲的阵容才能够展现出剧目所要传递的效果。
易俗社从1912年创立至今,已有一百零三年的历史,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家剧社之一,为中国戏曲舞台创作了800多部戏曲剧本。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秦腔经典剧目沉寂于历史的风烟中,包括这部经典中的经典《双锦衣》。
由于《双锦衣》剧情曲折复杂,剧中人物众多,场面宏大,它并未像《三滴血》那样持续地在舞台上演出,它于1930年前后、1938年前后、1957年、1960年、1982年、1992年,断断续续地演之改之,重复排、再演出。最近的一次演出是在1992年易俗社八十周年社庆之时,距今已过去了二十三年。
传 承
对一出秦腔剧目来说,二十三年足以使它由舞台经典走进博物馆。时隔二十三年后的复排,完全可以用挖掘整理来形容它。
总导演是著名小生演员王芷华。2014年底,当易俗社的负责同志告诉她要复排《双锦衣》时,王芷华并没有很快应承下来,她考虑的是:剧目复排导演工作一人能否胜任?青年演员能否把剧目完整地拿下来?创作于近百年前的剧目能否适合观众的审美需求?
“外面的躯壳怎么换都可以,但内在的精神和灵魂不能换。”梅兰芳先生曾说过,“新瓶装老酒,移步不换形。”这是王芷华答应《双锦衣》复排任务的前提条件和宗旨。
剧本找回来之后,老艺术家们又着手修改剧本、整理唱腔、设计舞美。王芷华特意邀请老一辈舞美设计师陶隆担任舞美设计,年轻一辈的张朝晖、庞鹏担纲助手,想让这出经典既不失传统,又能够体现新的时代印记。
为复排“抠戏”的一帮年过古稀的秦腔老艺术家,曾经都是既叫好又叫座的名角儿:王芷华、张咏华、孙莉群、郭葆华、任慧中、张宁中、桑梓……一出老戏的复排,让他们回来干起老本行,搞起了传承。现场进行剧目教学,口传心授,排练厅、演出后台、单位办公院处处都在排练,热火的场面甚是感人。一位來自外媒的记者惊讶道,他采访过中国近十家知名演出团体,易俗社的这种氛围,仅此一例。
公演期间,年过七旬的张咏华每天早出晚归,在后台见缝插针给演员“说戏”,她曾在这部剧中担任主演,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身段、手势、眼神一一传授给青年演员。
她的愿望是要把易俗社那些最经典的老剧目一字一句地保留下来,留给后人。
复 活
《双锦衣》在易俗大剧院登台亮相,就连英国BBC、美国CNN、意大利国家电视台等欧美主流媒体也被吸引。
意大利国家电视台记者盖特在西安访问时,花了两个晚上,看完了《双锦衣》全本。唯美而古典的服装、舞台、灯光,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生旦净末丑粉墨登场所产生的强烈时空穿越感,给歌剧发烧友盖特造成极大的震撼:“你们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团队,在告诉一个生活在2015年的中国人,了解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尽管我是欧洲观众,但剧中的真、善、爱、恨,我都看懂了,每次看到女主角呼唤爱人时那种内心的伤痛,我都会产生共鸣。
盖特认为《双锦衣》的复排,是易俗社在继承了自身传统之外,又与现代观众进行的一场现场交流。
秦腔与意大利歌剧的相通之处,是同在舞台上放歌,并塑造角色的内心世界,演绎出细腻的故事情节。同样面临语言的障碍与壁垒,但是意大利歌剧却传唱到世界各个角落,这给秦腔带来了诸多启示。
在盖特看来,秦腔有着非常强烈的文化冲击力,百年易俗社在中国经济大发展时期,深度挖掘了中国的根脉文化,这一点值得敬佩。他说:“意大利政府对每一个歌剧院都会进行扶持。而易俗社这出优秀剧目《双锦衣》,政府就应该像保护兵马俑一样保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