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琴,1709年出现;小提琴,16世纪已经传遍欧洲。吉他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三千年前古埃及的耐法尔;竹笛,《史记》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豀、斩而作笛,吹作凤鸣”,距今大约4 000多年前……如今,人们使用的乐器,不管是西方派还是东方流,从发明到享誉世界往往需要经过百年以上的时间。但在本世纪初,两位瑞士人发明了一种名叫“Handpan”的乐器,中文名叫手碟。经过短短十几年时间,全世界新潮的年轻人都为它着迷。
① ② 张桦做“玄音”全靠自己摸索,看国外的影像资料、查阅图片,再一点点自己推敲、琢磨。
手碟的外形非常奇特,看起来就像两个倒扣在一起的铁锅。黝黑的颜色加上金属的材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來自外太空的UFO。乐器底部的中心位置有个孔,称“Gu”,为低音部。手碟的上部有7个音区,样子有点像缩小版的陨石坑。每个音区都有一个独立的音,环绕顶部中心点基础音Ding排列开来。
制作手碟,调音是最难的一步。手碟的发声原理是敲击钢片振动发声,但因为各音区都在同一块钢片上,彼此相隔不远。所以其中一片发声,另一片也可能跟着共鸣。要想把每个音区的声音调准,又让音色圆润不尖锐,是非常困难的事。
手碟的演奏不用鼓槌,通常就放置在演奏者的双腿上徒手演奏,它温暖柔和的音色区别于传统钢鼓的明亮与刺激。顶部的音区根据演奏手法的不同,发出尖锐似铃、明亮如钟、温暖如琴的音调,许多人形容它为“来自异星的声音”。
制作出第一批手碟原型后,他带着其中3只原型去北京找唐岩老师。因为,在当时的中国,张桦只知道唐岩拥有手碟。这些未氮化的原型与真正的手碟虽然有差距,但也得到了老唐的认可,这对张桦来说,是极大的鼓励。张桦为自己的手碟品牌取名“玄音”,因为这是一种难以捉摸又无穷变化的乐器,很有东方特色。
雕塑声音
制作手碟难免会产生声音,张桦怕影响邻居,搬过好几次工作室。现在在杭州富阳的一幢独立农居房里,窗外是一片山林。采访他的日子,正是杭州的盛夏。骄阳似火,透过葫芦架洒在院子里。旁边的枣树上,结满了果实。张桦站在藤蔓下,招呼大家进去,神情悠闲得很。
这幢屋子,被他分隔成3个区域。一楼主要堆放原材料以及放置大型设备。三楼是黏合操作间和手碟仓库,那些客户翘首以盼的手碟都存放在这里。二楼是他主要工作的区域,四面墙上都贴了厚厚的隔音材料,手碟音区制作和调音就在这里完成。这是他想过的日子,不为商业雕塑单子所累,一心敲打钟爱的手碟。
现在,向张桦定制手碟的发烧友里,有一半是专业的音乐人,还有一半来自公务员、建筑师,有的还是在读高中生……身份职业各不相同。尽管国内的手碟圈子非常小,但足够狂热。他们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网络上搜索关于手碟的最新动向。渐渐地,张桦在不知不觉中也从信息搜索者变成了被搜索的人。
张桦曾经十分急切地想让更多人了解手碟,但在制作了200个手碟之后,他变得淡然了。对于中国手碟的未来,他更希望能有一个健康的环境——好的制作者、好的演奏者、好的交流平台、好的玩家。
![](/img/pic.php?url=http://img1.qikan.com/qkimages/hand/hand201712/hand20171207-2-l.jpg)
手碟的外形非常奇特,看起来就像两个倒扣在一起的铁锅。黝黑的颜色加上金属的材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來自外太空的UFO。乐器底部的中心位置有个孔,称“Gu”,为低音部。手碟的上部有7个音区,样子有点像缩小版的陨石坑。每个音区都有一个独立的音,环绕顶部中心点基础音Ding排列开来。
制作手碟,调音是最难的一步。手碟的发声原理是敲击钢片振动发声,但因为各音区都在同一块钢片上,彼此相隔不远。所以其中一片发声,另一片也可能跟着共鸣。要想把每个音区的声音调准,又让音色圆润不尖锐,是非常困难的事。
手碟的演奏不用鼓槌,通常就放置在演奏者的双腿上徒手演奏,它温暖柔和的音色区别于传统钢鼓的明亮与刺激。顶部的音区根据演奏手法的不同,发出尖锐似铃、明亮如钟、温暖如琴的音调,许多人形容它为“来自异星的声音”。
制作出第一批手碟原型后,他带着其中3只原型去北京找唐岩老师。因为,在当时的中国,张桦只知道唐岩拥有手碟。这些未氮化的原型与真正的手碟虽然有差距,但也得到了老唐的认可,这对张桦来说,是极大的鼓励。张桦为自己的手碟品牌取名“玄音”,因为这是一种难以捉摸又无穷变化的乐器,很有东方特色。
雕塑声音
制作手碟难免会产生声音,张桦怕影响邻居,搬过好几次工作室。现在在杭州富阳的一幢独立农居房里,窗外是一片山林。采访他的日子,正是杭州的盛夏。骄阳似火,透过葫芦架洒在院子里。旁边的枣树上,结满了果实。张桦站在藤蔓下,招呼大家进去,神情悠闲得很。
这幢屋子,被他分隔成3个区域。一楼主要堆放原材料以及放置大型设备。三楼是黏合操作间和手碟仓库,那些客户翘首以盼的手碟都存放在这里。二楼是他主要工作的区域,四面墙上都贴了厚厚的隔音材料,手碟音区制作和调音就在这里完成。这是他想过的日子,不为商业雕塑单子所累,一心敲打钟爱的手碟。
![](/img/pic.php?url=http://img1.qikan.com/qkimages/hand/hand201712/hand20171207-4-l.jpg)
现在,向张桦定制手碟的发烧友里,有一半是专业的音乐人,还有一半来自公务员、建筑师,有的还是在读高中生……身份职业各不相同。尽管国内的手碟圈子非常小,但足够狂热。他们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网络上搜索关于手碟的最新动向。渐渐地,张桦在不知不觉中也从信息搜索者变成了被搜索的人。
张桦曾经十分急切地想让更多人了解手碟,但在制作了200个手碟之后,他变得淡然了。对于中国手碟的未来,他更希望能有一个健康的环境——好的制作者、好的演奏者、好的交流平台、好的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