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部电影对悲伤的描绘成功且生动地表现出了情绪科学中有关情绪的两个核心见解:第一,情绪组织我们的理性思考,而不是扰乱它;二是情绪构建我们的社交生活,而不是打断它
五年前,皮克斯的导演兼编剧彼特·道格特(Pete Docter)找到了我们,来商讨他对一部电影的设想。他所构思的,是一部描绘情绪如何在人脑中发挥作用,以及如何塑造人与他人的交往方式的电影。他希望这一切能发生在一个正在经历成长烦恼的十一岁小女孩的脑海中。
作为已经研究情绪几十年之久的科学家,我们很乐意提供自己的意见。最终,我们担任了最近上映的影片《头脑特工队》的科学顾问。
我们与道格特先生以及他的团队的交流,总的来说是关于这部电影的核心问题背后的科学:情绪如何控制意识之流?又如何为我们的回忆上色?一个十一岁小女孩的情感世界是什么样的?(研究发现,就在这个年纪,积极的情感体验开始在频率和强度上急遽下降。)
五种情绪的争夺战
《头脑特工队》是一部关于五种情绪“被人格化的愤怒,厌恶,恐惧,悲伤和欢乐”在十一岁小女孩莱莉从明尼苏达州搬家到旧金山的混乱过程中,争夺她大脑的控制权的故事。顾问团队中的一位同事建议,电影应该包含科学领域内研究的全部情绪。但是,道格特出于一个很简单的理由拒绝了这个建议:这个故事最多只能把控好五到六个人物形象。
《头脑特工队》中五种情绪的人格化形象:乐乐(Joy)、忧忧(Sadness)、怕怕(Fear)、厌厌(Disgust)和怒怒(Anger)。
其中,莱莉的个性基调是乐乐(Joy),这也符合我们在科学上所知的事实。研究表明,我们的个性主要是由特定的情绪所决定的。那些情绪塑造了我们看待世界、表达自我的方式,还决定了我们会从他人身上得到怎样的反馈。
但是电影中真正的主角是忧忧(Sadness),因为《头脑特工队》这部电影真正讨论是失去,以及人们被悲伤指引时会收获什么。莱莉搬离明尼苏达州时,她失去了她的朋友和她的家。更心酸的是,她进入了青春前期,这意味着她还失去了她的童年。
我们的确对《头脑特工队》里对忧忧的描绘有一些不满。忧忧看起来是一个拖拖拉拉、动作迟缓的角色,以至于乐乐不得不真的拖着她在莱莉的意识中走来走去。事实上,研究表明,悲伤与更高的生理冲动关联,是在激活身体对失去作出反应。在这部电影里,忧忧看起来邋里邋遢,让人扫兴。但在现实生活中更常见的情况是,一个人的悲伤情绪能促使他人前来安慰、伸出援手。
情绪,比你想象得更重要
然而,这些牢骚暂且不提,这部电影对悲伤的描绘成功且生动地表现出了情绪科学中有关情绪的两个核心见解。
第一,情绪组织我们的理性思考,而不是扰乱它。西方思想史中主流的传统观点将情绪看作理智的敌人,认为情绪会扰乱合作性的社会关系。然而事实是,情绪指引着我们的世界观,我们对过去的回忆,甚至还有我们关于对错的道德判断;情绪使我们能够对眼前的处境作出有效反应——通常是以引导我们作出恰当反应的方式。举个例子,研究发现,我们在愤怒时对不公平的事情更加敏感,这一反应有助于促使人们对不公正行为做出改进。
我们在《头脑特工队》中可以看出这一点。忧忧逐渐控制了莱莉对她所经历的改变的思考方式。在她为莱莉老家生活的回忆添上蓝色色调时,这一点体现得最为明显。科学研究表明,我们当下的情绪能够决定我们如何回忆过去。这是忧忧在这部电影里所起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作用:她引导莱莉意识到自己正在经历的改变,以及她已经失去的东西,这为她建立起自我认识的新层面打下了基础。
第二,情绪构建我们的社交生活,而不是打断它。举例来说,研究发现,情绪构建(而不仅仅是影响)了各式各样的人际互动,比如家长和孩子间的羁绊,兄弟姐妹間的冲突,年轻情侣间的打情骂俏,以及对手间的谈判。
其他研究表明,推动着社会群体对不公平现象表示抗议、试图改进的,更多是愤怒,而非作为对政治身份的认同。我们正在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当人们短暂地打破社会规范时,表现出尴尬情绪能获得其他人的原谅。
这一本质在这部电影中也被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你可能倾向于把悲伤看作是一种不活跃、被动的状态,是缺乏任何有意义的活动。但是在《头脑特工队》,以及在现实生活中,悲伤促使人们在应对损失的时候团结起来。晚餐桌前那场让莱莉冲上楼,一个人躺在黑暗的房间里,让她的父亲不知如何是好的愤怒爆发使我们第一次看到了这一点。
而且,在电影的结尾中,是忧忧使得莱莉再次和她的父母走到一起,让他们彼此接触, 发出充满感情的声音,传达出重聚的深厚喜悦。这种声响被称为“声音爆发”,我们曾在实验室里研究过它。
《头脑特工队》提供了一种新的处理悲伤的方式,这种方式的核心是:接受悲伤,让它呈现出来,耐心地应对前青春期少男少女的情绪挣扎。悲伤会让失去的东西(比如童年)变得更为清晰,并帮助全家人向着他们所收获的东西前进:新身份的形成。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如此。(作者系美国心理学家,著有《情绪的解析》)
五年前,皮克斯的导演兼编剧彼特·道格特(Pete Docter)找到了我们,来商讨他对一部电影的设想。他所构思的,是一部描绘情绪如何在人脑中发挥作用,以及如何塑造人与他人的交往方式的电影。他希望这一切能发生在一个正在经历成长烦恼的十一岁小女孩的脑海中。
作为已经研究情绪几十年之久的科学家,我们很乐意提供自己的意见。最终,我们担任了最近上映的影片《头脑特工队》的科学顾问。
我们与道格特先生以及他的团队的交流,总的来说是关于这部电影的核心问题背后的科学:情绪如何控制意识之流?又如何为我们的回忆上色?一个十一岁小女孩的情感世界是什么样的?(研究发现,就在这个年纪,积极的情感体验开始在频率和强度上急遽下降。)
五种情绪的争夺战
《头脑特工队》是一部关于五种情绪“被人格化的愤怒,厌恶,恐惧,悲伤和欢乐”在十一岁小女孩莱莉从明尼苏达州搬家到旧金山的混乱过程中,争夺她大脑的控制权的故事。顾问团队中的一位同事建议,电影应该包含科学领域内研究的全部情绪。但是,道格特出于一个很简单的理由拒绝了这个建议:这个故事最多只能把控好五到六个人物形象。
《头脑特工队》中五种情绪的人格化形象:乐乐(Joy)、忧忧(Sadness)、怕怕(Fear)、厌厌(Disgust)和怒怒(Anger)。
其中,莱莉的个性基调是乐乐(Joy),这也符合我们在科学上所知的事实。研究表明,我们的个性主要是由特定的情绪所决定的。那些情绪塑造了我们看待世界、表达自我的方式,还决定了我们会从他人身上得到怎样的反馈。
但是电影中真正的主角是忧忧(Sadness),因为《头脑特工队》这部电影真正讨论是失去,以及人们被悲伤指引时会收获什么。莱莉搬离明尼苏达州时,她失去了她的朋友和她的家。更心酸的是,她进入了青春前期,这意味着她还失去了她的童年。
我们的确对《头脑特工队》里对忧忧的描绘有一些不满。忧忧看起来是一个拖拖拉拉、动作迟缓的角色,以至于乐乐不得不真的拖着她在莱莉的意识中走来走去。事实上,研究表明,悲伤与更高的生理冲动关联,是在激活身体对失去作出反应。在这部电影里,忧忧看起来邋里邋遢,让人扫兴。但在现实生活中更常见的情况是,一个人的悲伤情绪能促使他人前来安慰、伸出援手。
情绪,比你想象得更重要
然而,这些牢骚暂且不提,这部电影对悲伤的描绘成功且生动地表现出了情绪科学中有关情绪的两个核心见解。
第一,情绪组织我们的理性思考,而不是扰乱它。西方思想史中主流的传统观点将情绪看作理智的敌人,认为情绪会扰乱合作性的社会关系。然而事实是,情绪指引着我们的世界观,我们对过去的回忆,甚至还有我们关于对错的道德判断;情绪使我们能够对眼前的处境作出有效反应——通常是以引导我们作出恰当反应的方式。举个例子,研究发现,我们在愤怒时对不公平的事情更加敏感,这一反应有助于促使人们对不公正行为做出改进。
我们在《头脑特工队》中可以看出这一点。忧忧逐渐控制了莱莉对她所经历的改变的思考方式。在她为莱莉老家生活的回忆添上蓝色色调时,这一点体现得最为明显。科学研究表明,我们当下的情绪能够决定我们如何回忆过去。这是忧忧在这部电影里所起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作用:她引导莱莉意识到自己正在经历的改变,以及她已经失去的东西,这为她建立起自我认识的新层面打下了基础。
第二,情绪构建我们的社交生活,而不是打断它。举例来说,研究发现,情绪构建(而不仅仅是影响)了各式各样的人际互动,比如家长和孩子间的羁绊,兄弟姐妹間的冲突,年轻情侣间的打情骂俏,以及对手间的谈判。
其他研究表明,推动着社会群体对不公平现象表示抗议、试图改进的,更多是愤怒,而非作为对政治身份的认同。我们正在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当人们短暂地打破社会规范时,表现出尴尬情绪能获得其他人的原谅。
这一本质在这部电影中也被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你可能倾向于把悲伤看作是一种不活跃、被动的状态,是缺乏任何有意义的活动。但是在《头脑特工队》,以及在现实生活中,悲伤促使人们在应对损失的时候团结起来。晚餐桌前那场让莱莉冲上楼,一个人躺在黑暗的房间里,让她的父亲不知如何是好的愤怒爆发使我们第一次看到了这一点。
而且,在电影的结尾中,是忧忧使得莱莉再次和她的父母走到一起,让他们彼此接触, 发出充满感情的声音,传达出重聚的深厚喜悦。这种声响被称为“声音爆发”,我们曾在实验室里研究过它。
《头脑特工队》提供了一种新的处理悲伤的方式,这种方式的核心是:接受悲伤,让它呈现出来,耐心地应对前青春期少男少女的情绪挣扎。悲伤会让失去的东西(比如童年)变得更为清晰,并帮助全家人向着他们所收获的东西前进:新身份的形成。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如此。(作者系美国心理学家,著有《情绪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