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与“人”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略的重要议题,有德,人的社会关系方可维持和谐,只有做到真正以人为本,满足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和对尊严的需要,社会道德方面的秩序才可真正得以维系。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人;德
一、当今“人”与“德”矛盾的基本表现
什么是信仰?信仰是心灵的产物,信仰是个人的意识行为,信仰的内容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天人合一信仰、上帝信仰、神佛信仰、科学信仰、对权利、地位、金钱、声誉、美色等的痴迷和崇拜也是信仰,“及时行乐”、“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得过且过”等也是信仰。而这里要谈的,是关于对善德与真理的信仰。
不可否认历史中不同阶段新的社会制度的实现都是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阶级的狂热而惨烈的斗争,以及一种制度特定历史时期的内部调整,也充满着主动者与被动者都认为理所当然的暴躁与狂热,比方西方的中世纪,中方五四后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否认,文革中对“敌对阶层”的暴力专制,莫非我们只能以历史的必然客观解释这一切而蓦然无助的担心下一次的来临吗?莫非每一次,都必须以规模浩大,理所当然的无辜者不自觉的牺牲为代价吗?哲学,我认为应该做到引导破与立平衡与过程中冲突的缓释。在坚行自己的观念时,都应该是怀着善的,都应该知
道自己做的事是通过立自己,为了以最小的代价让更多人生活的更好,而不是狂热坚行,只论大体不修边幅或者脸大体的动机与方向都是错的……,只希望能够通过“破”别人而立自己。在宇宙对存在有理,必然性而言,“善”固有动态的永恒,而对人而言,善至少应该是一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量保持的社会历史,哲学研究,个人生活的前行中的方法.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善”?柏拉图认为,善与实在是超时间性的,最好的国家是模仿天国的国家,其统治者是能够理解永恒的善的。并且,优秀的政治家是应该知道善,且要接受知识与道德的双重训练;亚里士多德认为德行是为了达“善”而做出的行为;还有一些人主张:好的属性都是属于宇宙整体的,而不能归于这个整体的任意组成部分。纵使,后世在探讨这些观点的时候对这些观点争议颇大,甚至对其中的有些观点进行了质疑与推翻。但不得不认可的是,这些观点都代表了向往追求,引导人们走向更美好生活的动机与实践。
什么又是道德?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取向。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
然而当德的雅正与心的信仰在人们的意识与现实操作中脱节——在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礼义之邦,却出现了以下可窥一斑的个别不良案例:有游客在卢浮宫旅游景点随地大小便;在这个拥有五千年孝慈文明的国度,却出现了许多父母虐待子女的案件,却出现了手握四万元存折而饿死家中的老人;在这个拥有近似完美传统道德体系的国度,却出现了人人痛恨小人却人人乐此为之而不疲;人人怒斥失德却很少有人认真检讨自我而修身立德,人人仰慕有德之人却少有人敢为之;人人善于围观却很少有人甘愿挺身出。
二、当今社会“人”与“德”之矛盾现象之原因分析
细读历史,在此人为,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探讨。首先是中国几千年专制主义体制的弊端,在此体制中,群众的先贤创造了文化,而在相当漫长的一段历史时期,群众却没有真正享受文化的权利;国家兴衰完全取决于皇帝个人意志;生活水平极低,安全得不到保证,人们自然没有那样的条件去践行道德;老百姓得不到来自道德的实惠,自然不会真正信仰道德。但愿随着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这类来自历史的不良影响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消除。
第二个方面便是历史时期道德体系的过于程式化,严苛化人们对道德本身存在某些程度的误解,非人化的扭曲造成了几乎每個人在道德面前根本性的被动.而近代解放了思想,批判了历史,却依旧没有提出符合时代发展的新的思想体系,便造成了整体社会心理的徘徊与无所适从.
就中国最本质的孝文化而言,中国文化从根本上提倡的是仁者爱人,是人与人之间各尽其分的相互关爱,而历史时期的文化强化,却把子女对父母的孝提到了令人害怕的境界,有如“郭巨埋儿”(1),这种提倡自然不符合人性本质,而近代对错误的批判,却在不经意间,动摇了人们对真理本身的敬仰。又如,追本溯源,中国传统文化从来没有将就过只利人而毫不利己的所谓无私,甚至连孔子都强调爱惜自己的身体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未谙药性,故未敢先尝”(2)。而现实中的许多人,却在质疑误解的时候,自以为拷问真理。
三、如何处理好新时代“人”与“德”的关系
首先便是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放下偏见与苛求,最大程度的发掘其精华,纠正人们对传统文化某些致命的误读。再则编整更符合人性本质,符合现代化发展的新的思想体系,并大力宣传实施。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前于生产力的发展,但只要不操之过度,一定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其次,也是最重要,最难的方面,便是期望我们每个人真正认识,尊重自己的价值,从心底真正确立对道德的信仰,让自己的灵魂更为真实,高雅。(3)
再次,我认为,真正树立“心”的信仰在于理解并破解人们内心真正对美德是否真正可望而不可及,是否真正适用于现实存在社会生活的质疑,尤其反方面事例的释疑,诸如对善爱,宽容,亲情,友谊,爱情本身的存在以及是否坚持,如何坚持的疑问与质疑。
善爱,即使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屡见不鲜,但衔环结草,自发助人的事迹依然涌现在时时处处,感动着我们;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提倡,只有善人,地位平等的人之间才能产生友谊,而我认为,友谊,包括所有的情意在内,无关金钱与地位,至关品质与气度。我更倾向于认为,我们应该思索的,不是这些美的元素本身存在与否,而是我们自身,应该选择怎样的人与事,如何选择与面对人与事,做怎样的人,怀怎样的心……
参考文献
[1]许名奎,吴亮著.陈谦译.《忍经.劝忍百箴》[M].崇文书局.2015年6月1日
[2]孔子著,陈晓芬译著.《论语》.[ M]中华书局,2016年,第24页
[3]参见曾小华《论文化生产力及其内涵、结构和表现形式》.[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6期。
作者简介
陶婧(1994-),女,汉族,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人,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宗教哲学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人;德
一、当今“人”与“德”矛盾的基本表现
什么是信仰?信仰是心灵的产物,信仰是个人的意识行为,信仰的内容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天人合一信仰、上帝信仰、神佛信仰、科学信仰、对权利、地位、金钱、声誉、美色等的痴迷和崇拜也是信仰,“及时行乐”、“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得过且过”等也是信仰。而这里要谈的,是关于对善德与真理的信仰。
不可否认历史中不同阶段新的社会制度的实现都是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阶级的狂热而惨烈的斗争,以及一种制度特定历史时期的内部调整,也充满着主动者与被动者都认为理所当然的暴躁与狂热,比方西方的中世纪,中方五四后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否认,文革中对“敌对阶层”的暴力专制,莫非我们只能以历史的必然客观解释这一切而蓦然无助的担心下一次的来临吗?莫非每一次,都必须以规模浩大,理所当然的无辜者不自觉的牺牲为代价吗?哲学,我认为应该做到引导破与立平衡与过程中冲突的缓释。在坚行自己的观念时,都应该是怀着善的,都应该知
道自己做的事是通过立自己,为了以最小的代价让更多人生活的更好,而不是狂热坚行,只论大体不修边幅或者脸大体的动机与方向都是错的……,只希望能够通过“破”别人而立自己。在宇宙对存在有理,必然性而言,“善”固有动态的永恒,而对人而言,善至少应该是一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量保持的社会历史,哲学研究,个人生活的前行中的方法.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善”?柏拉图认为,善与实在是超时间性的,最好的国家是模仿天国的国家,其统治者是能够理解永恒的善的。并且,优秀的政治家是应该知道善,且要接受知识与道德的双重训练;亚里士多德认为德行是为了达“善”而做出的行为;还有一些人主张:好的属性都是属于宇宙整体的,而不能归于这个整体的任意组成部分。纵使,后世在探讨这些观点的时候对这些观点争议颇大,甚至对其中的有些观点进行了质疑与推翻。但不得不认可的是,这些观点都代表了向往追求,引导人们走向更美好生活的动机与实践。
什么又是道德?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取向。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
然而当德的雅正与心的信仰在人们的意识与现实操作中脱节——在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礼义之邦,却出现了以下可窥一斑的个别不良案例:有游客在卢浮宫旅游景点随地大小便;在这个拥有五千年孝慈文明的国度,却出现了许多父母虐待子女的案件,却出现了手握四万元存折而饿死家中的老人;在这个拥有近似完美传统道德体系的国度,却出现了人人痛恨小人却人人乐此为之而不疲;人人怒斥失德却很少有人认真检讨自我而修身立德,人人仰慕有德之人却少有人敢为之;人人善于围观却很少有人甘愿挺身出。
二、当今社会“人”与“德”之矛盾现象之原因分析
细读历史,在此人为,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探讨。首先是中国几千年专制主义体制的弊端,在此体制中,群众的先贤创造了文化,而在相当漫长的一段历史时期,群众却没有真正享受文化的权利;国家兴衰完全取决于皇帝个人意志;生活水平极低,安全得不到保证,人们自然没有那样的条件去践行道德;老百姓得不到来自道德的实惠,自然不会真正信仰道德。但愿随着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这类来自历史的不良影响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消除。
第二个方面便是历史时期道德体系的过于程式化,严苛化人们对道德本身存在某些程度的误解,非人化的扭曲造成了几乎每個人在道德面前根本性的被动.而近代解放了思想,批判了历史,却依旧没有提出符合时代发展的新的思想体系,便造成了整体社会心理的徘徊与无所适从.
就中国最本质的孝文化而言,中国文化从根本上提倡的是仁者爱人,是人与人之间各尽其分的相互关爱,而历史时期的文化强化,却把子女对父母的孝提到了令人害怕的境界,有如“郭巨埋儿”(1),这种提倡自然不符合人性本质,而近代对错误的批判,却在不经意间,动摇了人们对真理本身的敬仰。又如,追本溯源,中国传统文化从来没有将就过只利人而毫不利己的所谓无私,甚至连孔子都强调爱惜自己的身体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未谙药性,故未敢先尝”(2)。而现实中的许多人,却在质疑误解的时候,自以为拷问真理。
三、如何处理好新时代“人”与“德”的关系
首先便是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放下偏见与苛求,最大程度的发掘其精华,纠正人们对传统文化某些致命的误读。再则编整更符合人性本质,符合现代化发展的新的思想体系,并大力宣传实施。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前于生产力的发展,但只要不操之过度,一定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其次,也是最重要,最难的方面,便是期望我们每个人真正认识,尊重自己的价值,从心底真正确立对道德的信仰,让自己的灵魂更为真实,高雅。(3)
再次,我认为,真正树立“心”的信仰在于理解并破解人们内心真正对美德是否真正可望而不可及,是否真正适用于现实存在社会生活的质疑,尤其反方面事例的释疑,诸如对善爱,宽容,亲情,友谊,爱情本身的存在以及是否坚持,如何坚持的疑问与质疑。
善爱,即使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屡见不鲜,但衔环结草,自发助人的事迹依然涌现在时时处处,感动着我们;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提倡,只有善人,地位平等的人之间才能产生友谊,而我认为,友谊,包括所有的情意在内,无关金钱与地位,至关品质与气度。我更倾向于认为,我们应该思索的,不是这些美的元素本身存在与否,而是我们自身,应该选择怎样的人与事,如何选择与面对人与事,做怎样的人,怀怎样的心……
参考文献
[1]许名奎,吴亮著.陈谦译.《忍经.劝忍百箴》[M].崇文书局.2015年6月1日
[2]孔子著,陈晓芬译著.《论语》.[ M]中华书局,2016年,第24页
[3]参见曾小华《论文化生产力及其内涵、结构和表现形式》.[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6期。
作者简介
陶婧(1994-),女,汉族,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人,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宗教哲学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