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进入21世纪初的最大发展将是以信息化来推动工业化进程,最大的特点是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代替传统产业。青岛工业应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是世界发展的潮流,是大势所趋,信息化将给全市的工业化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紧紧抓住历史的机遇,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企业信息化步伐,推动产品更新换代,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实现工业跨越式发展,刻不容缓。
青岛市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九五”期间,青岛市以建设区域性信息中心为目标,加快城市信息化建设,累计投资120亿元,实施了“1331”工程,启动了电子商务应用工程并被列为“国家电子商务试点城市”’使城市信息化水平极大提高。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倡导的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家庭上网工程的推广实施,为企业信息化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物质基础,使一大批企业信息化工作取得了较大突破。
但在充分肯定青岛市信息化取得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企业在信息化工作认识上的误区和不足。
第一,有的企业决策者对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目前,有些企业信息化管理意识淡薄,对信息化工作重视不够,认为搞信息化投入大,见效慢,不合算。有的仍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惯性,对采用信息技术带来的管理方式的变化极不适应,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就是现代制度建立的过程认识不够,对企业信息涉及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工作方法等一系列重大变革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
第二,企业信息化的人力物力投入较低。企业信息化的推广应用是一项资金密集和智力密集型的工作,目前一些企业的投入明显不足。据了解,全市绝大多数企业缺乏科技投入,至少有40%的企业产品多年一贯制,未形成国际竞争力,如斜胶轮胎、低档汽配件、普通机械设备等处于衰退期,性能技术落后,据对300家国家重点企业问卷调查显示,有70%的企业认为对信息化投资不足。被问企业(300余家)迄今用于信息技术和设备方面的投资累计仅占总资产的0.3%,与发达国家大企业信息化投入占总资产8—10%的水平相距甚远。由于投入少,忽略了信息技术管理机制的组建,相关人才匿乏,从而导致了信息化建设步履艰难。
第三,把信息化等同于信息产业。片面认为自己的企业不是做通讯产品,不做信息电子产品就不属于信息产业,严重混淆了信息化与信息产业两者的关系。确切地讲,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信息产业本身,如集成线路、计算机软硬件等,二是指信息系统集成、信息控制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如ERP、BPR的系统应用等。这里应当指出的是,信息化对工业化来说是带动、渗透、提升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对传统的工业技术改造(本文侧重第二层含义)。由于这种片面的认识,给企业信息化工作产生误导。
第四,片面的认为信息化就是网络化。准确地说,网络化是信息化的重要标志,但不是信息化的全部内涵。网络发展很重要的是参与用户信息,与实业相结合。全市共有12387家工业企业,其中中小企业数量为12185家,占工业企业总数的98.73%,这些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应用较低,参与的面较少,难以完成青岛市“十五”计划制定的信息化发展目标,即“全市大中型企业生产过程基本实现自动化控制,应用CAD技术的普及率争取在重点行业达到90%。”
第五,全市企业参与电子商务应用程度较低。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关于电子商务的概念,5%的被访者表示很了解,32%的被访者表示有一定了解,53%的被访者表示不太了解,10%的被访者表示对此一无所知。其中问及37%对电子商务有一定了解者关于电子商务的具体含义时,75%认为是网上营销,20%认为是企业专业门户,只有5%认为是商务活动电子化、网络化。受访企业中,11%的企业已经接入了局域网;53%的企业已经接入了互联网。其中32%的企业打算在未来一年中接入局域网;40%的企业打算在未来一年中接入互联网。可见,全市企业无论在信息化基础建设、应用水平,还是电子商务的认知度、参与程度等方面都远远低于国内发达城市,特别是中小企业的IT应用急待开发。在SCM、ERP、CRM等管理软件应用具有较大的空白。75%的企业电脑应用还继续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与人事管理等基本信息处理方面。相当多的企业抱着无端轻视,无知者无畏心态,认为自己的企业在管理和经营上已经很好了,有无网络无所谓,结果丧失了改造的良机。
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统筹规划,实施宏观调控。一是制定规划,政府宏观管理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把企业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核心和基础加以规划,确定目标和重点,指导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二是制定政策,鼓励和调动企业在实现信息化方面的积极性,进而引导企业行为;三是制定标准,要就企业信息化工作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技术规范,以便让企业在实施过程中有所依据,以利于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交换、网络对接和资源共享;四是培育典型,要大力培育和宣传推广一批在实现企业信息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对各行业涌现出来的信息化先进企业要大力宣传,带动其它企业共同发展,形成比学赶帮热潮。
二、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用足用好现有政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是一项涉及到企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解决好资金问题是顺利实施的关键。对企业来讲,一方面要抓住国家支持信息化建设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机遇,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如“十五”期间,国家将投入8亿元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再如,我国政府将通过一项政策,即国营企业导入ERP系统可以减税10%或提供专项资金支持等。另一方面,企业应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如引入战略投资者作为企业合作伙伴或风险投资基金,积极争取上市融资或国家专项贴息贷款等。另外,市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作好相关政策引导和协调工作,用足用好相关政策,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持。
三、用信息化推动企业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信息化发展与改造传统产业结合起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用信息化和网络化技术改造、提升工业企业的资源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企业决策水平和反应能力。二是用信息化的系统集成技术,改造、提升成套设备工业和组合加工机床、加工设备的集成水平。三是用信息控制技术和各类电子信息产品改造提升钢铁、石化等大型连续加工工业的过程控制、自动化水平。四是用电子商务技术改造企业的物流系统,争取在“十五”末,青岛工业大中型企业1/5的产品销售实现B2B网上销售。另外,要瞄准信息产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加工所需要的装备和生产线,通过引进、吸收、消化,使青岛企业装备加大投入,逐步具备为电子信息产业提供工作母机和生产线的能力。
四、加大技术开发力度,加快企业技术进步步伐。企业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突破口,其内涵是用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创新,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为此,必须立足于掌握和发展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进一步加快企业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的速度。一是加大技术开发费投入,二是建设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开发能力的国家及省级、市场和集团技术开发中心,三是加强产学研联合,密切与国内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
五、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扩大中外合作合资。今年两会期间,青岛市已把招商引资工作列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扩大对外开放,吸引世界500强来青岛合作开发建设,可以为青岛带来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以及机制,这是推动青岛信息产业,改造青岛传统企业的一条重要经验,目前全市IT企业较少、产业规模不突出,今后三至五年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一是寻求与国内IT企业联合在青岛设分公司,二是加强与世界一流跨国公司合资合作,迅速提高青岛信息产业的技术含量和档次,增强全市大中型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规模经营能力、系统集成能力、综合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总之,青岛应把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当作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应尽快制定工业信息化实施计划及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发展计划,抓紧实施。特别是加快开发拥有自己自主知识产权信息技术和产品,发展既有数量规模、又有技术含量和市场控制,更有核心竞争力的信息产业,不断提高和完善增值服务的质量,构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理论基础。力争3—5年的时间,涌现出一批信息企业,生产出一批市场需求的信息产品,全市大中型企业基本实现设计、生产、销售和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普及率达到80%以上,使青岛工业信息化水平领先于全省,走在全国同等规模城市的前列。
(作者单位:青岛市信息中心)
青岛市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九五”期间,青岛市以建设区域性信息中心为目标,加快城市信息化建设,累计投资120亿元,实施了“1331”工程,启动了电子商务应用工程并被列为“国家电子商务试点城市”’使城市信息化水平极大提高。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倡导的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家庭上网工程的推广实施,为企业信息化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物质基础,使一大批企业信息化工作取得了较大突破。
但在充分肯定青岛市信息化取得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企业在信息化工作认识上的误区和不足。
第一,有的企业决策者对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目前,有些企业信息化管理意识淡薄,对信息化工作重视不够,认为搞信息化投入大,见效慢,不合算。有的仍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惯性,对采用信息技术带来的管理方式的变化极不适应,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就是现代制度建立的过程认识不够,对企业信息涉及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工作方法等一系列重大变革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
第二,企业信息化的人力物力投入较低。企业信息化的推广应用是一项资金密集和智力密集型的工作,目前一些企业的投入明显不足。据了解,全市绝大多数企业缺乏科技投入,至少有40%的企业产品多年一贯制,未形成国际竞争力,如斜胶轮胎、低档汽配件、普通机械设备等处于衰退期,性能技术落后,据对300家国家重点企业问卷调查显示,有70%的企业认为对信息化投资不足。被问企业(300余家)迄今用于信息技术和设备方面的投资累计仅占总资产的0.3%,与发达国家大企业信息化投入占总资产8—10%的水平相距甚远。由于投入少,忽略了信息技术管理机制的组建,相关人才匿乏,从而导致了信息化建设步履艰难。
第三,把信息化等同于信息产业。片面认为自己的企业不是做通讯产品,不做信息电子产品就不属于信息产业,严重混淆了信息化与信息产业两者的关系。确切地讲,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信息产业本身,如集成线路、计算机软硬件等,二是指信息系统集成、信息控制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如ERP、BPR的系统应用等。这里应当指出的是,信息化对工业化来说是带动、渗透、提升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对传统的工业技术改造(本文侧重第二层含义)。由于这种片面的认识,给企业信息化工作产生误导。
第四,片面的认为信息化就是网络化。准确地说,网络化是信息化的重要标志,但不是信息化的全部内涵。网络发展很重要的是参与用户信息,与实业相结合。全市共有12387家工业企业,其中中小企业数量为12185家,占工业企业总数的98.73%,这些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应用较低,参与的面较少,难以完成青岛市“十五”计划制定的信息化发展目标,即“全市大中型企业生产过程基本实现自动化控制,应用CAD技术的普及率争取在重点行业达到90%。”
第五,全市企业参与电子商务应用程度较低。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关于电子商务的概念,5%的被访者表示很了解,32%的被访者表示有一定了解,53%的被访者表示不太了解,10%的被访者表示对此一无所知。其中问及37%对电子商务有一定了解者关于电子商务的具体含义时,75%认为是网上营销,20%认为是企业专业门户,只有5%认为是商务活动电子化、网络化。受访企业中,11%的企业已经接入了局域网;53%的企业已经接入了互联网。其中32%的企业打算在未来一年中接入局域网;40%的企业打算在未来一年中接入互联网。可见,全市企业无论在信息化基础建设、应用水平,还是电子商务的认知度、参与程度等方面都远远低于国内发达城市,特别是中小企业的IT应用急待开发。在SCM、ERP、CRM等管理软件应用具有较大的空白。75%的企业电脑应用还继续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与人事管理等基本信息处理方面。相当多的企业抱着无端轻视,无知者无畏心态,认为自己的企业在管理和经营上已经很好了,有无网络无所谓,结果丧失了改造的良机。
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统筹规划,实施宏观调控。一是制定规划,政府宏观管理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把企业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核心和基础加以规划,确定目标和重点,指导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二是制定政策,鼓励和调动企业在实现信息化方面的积极性,进而引导企业行为;三是制定标准,要就企业信息化工作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技术规范,以便让企业在实施过程中有所依据,以利于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交换、网络对接和资源共享;四是培育典型,要大力培育和宣传推广一批在实现企业信息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对各行业涌现出来的信息化先进企业要大力宣传,带动其它企业共同发展,形成比学赶帮热潮。
二、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用足用好现有政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是一项涉及到企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解决好资金问题是顺利实施的关键。对企业来讲,一方面要抓住国家支持信息化建设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机遇,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如“十五”期间,国家将投入8亿元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再如,我国政府将通过一项政策,即国营企业导入ERP系统可以减税10%或提供专项资金支持等。另一方面,企业应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如引入战略投资者作为企业合作伙伴或风险投资基金,积极争取上市融资或国家专项贴息贷款等。另外,市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作好相关政策引导和协调工作,用足用好相关政策,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持。
三、用信息化推动企业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信息化发展与改造传统产业结合起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用信息化和网络化技术改造、提升工业企业的资源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企业决策水平和反应能力。二是用信息化的系统集成技术,改造、提升成套设备工业和组合加工机床、加工设备的集成水平。三是用信息控制技术和各类电子信息产品改造提升钢铁、石化等大型连续加工工业的过程控制、自动化水平。四是用电子商务技术改造企业的物流系统,争取在“十五”末,青岛工业大中型企业1/5的产品销售实现B2B网上销售。另外,要瞄准信息产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加工所需要的装备和生产线,通过引进、吸收、消化,使青岛企业装备加大投入,逐步具备为电子信息产业提供工作母机和生产线的能力。
四、加大技术开发力度,加快企业技术进步步伐。企业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突破口,其内涵是用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创新,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为此,必须立足于掌握和发展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进一步加快企业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的速度。一是加大技术开发费投入,二是建设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开发能力的国家及省级、市场和集团技术开发中心,三是加强产学研联合,密切与国内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
五、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扩大中外合作合资。今年两会期间,青岛市已把招商引资工作列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扩大对外开放,吸引世界500强来青岛合作开发建设,可以为青岛带来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以及机制,这是推动青岛信息产业,改造青岛传统企业的一条重要经验,目前全市IT企业较少、产业规模不突出,今后三至五年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一是寻求与国内IT企业联合在青岛设分公司,二是加强与世界一流跨国公司合资合作,迅速提高青岛信息产业的技术含量和档次,增强全市大中型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规模经营能力、系统集成能力、综合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总之,青岛应把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当作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应尽快制定工业信息化实施计划及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发展计划,抓紧实施。特别是加快开发拥有自己自主知识产权信息技术和产品,发展既有数量规模、又有技术含量和市场控制,更有核心竞争力的信息产业,不断提高和完善增值服务的质量,构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理论基础。力争3—5年的时间,涌现出一批信息企业,生产出一批市场需求的信息产品,全市大中型企业基本实现设计、生产、销售和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普及率达到80%以上,使青岛工业信息化水平领先于全省,走在全国同等规模城市的前列。
(作者单位:青岛市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