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然后从树立职业信仰,乐于奉献抓好典型、榜样示范和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素养。
关键词:师德建设 教师素养 提升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近年来,我国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手段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给教师道德建设带来严峻的考验,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当前教师职业道德现状
广大教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敬业爱岗,兢兢业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教师队伍中不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模范人物。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主体和价值取向多元化,教师职业道德也面临着新的考验,全面提升教师道德修养尤为迫切。
1.部分教师忽视思想道德的修养
个别教师对自身的要求不够,在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上自觉性较差,以身作则不够,有的教师放松和忽视理论学习,政治观念不强,工作态度欠佳,课堂上不能很好地把握分寸,导致负面影响;有的教师育人意识淡漠,对学生缺少关爱,对学生的错误言论和不良行为不闻不问,把教书育人的天职置之脑后,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2.个别教师弄虚作假
个别教师虽然在讲台上讲诚信、讲实事求是,自己却投机取巧、做表面文章,表面上表现出很负责很公正的样子,而私下却在搞抄袭剽窃、弄虚作假、一稿多发、捏造实验数据等学术失范行为。教授、博导、校长开始频频卷入造假风波,社会舆论因此也不免有了“一蟹不如一蟹”的观感。
3.部分教师敬业精神欠佳,功利思想浓厚
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承担着培养各行各业人才的重任。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受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部分教师敬业精神不足,个别教师甚至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不安心教育工作,不潜心钻研业务,治学不严谨,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发展副业,将精力主要放在经营副业上,而将教学放于次要地位。
二、加强师德建设,全面提升师德素养
2009年教师节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时强调,广大教师“应当成为善良的使者,挚爱的化身,做品格优秀、业务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既要言教又要身教,既要立己又要立人,从而为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师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1.树立职业信仰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事业,教师要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因此要认真学习师德基本理论和师德规范以提高明辨道德善恶能力,确立崇高的职业信仰以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行以树立自己的道德形象。教师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治学施教、行为情操、仪表风度等方面以身作则,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
2.乐于奉献
大力倡导奉献精神,这是由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奉献是教师的天职,乐于奉献,甘为人梯,坚守清贫,“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种献身精神,是为师之德的佳境。因此要引导广大教师以苦为乐,不计个人得失,自觉地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敬业、奉献为自己的生活守则,执著于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教育追求,用智慧启迪智慧,用人格塑造人格,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坚守在岗位上,自觉地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敬业、奉献为自己的生活守则。
3.抓好典型,榜样示范
道德建设离不开榜样的示范。首先,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做群众的楷模。中老年教师也要带好头,为青年教师做出表率。其次,要重视典型的示范,要善于利用现实中的先进典型进行教育。对于优秀教师在道德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经验、做法,要积极挖掘整合,用典型事例来感染、鼓舞和带动更多的人,形成崇尚、学习先进的风气,适时组织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充分激发广大教师重视师德建设、争先创优的崇高热情。
4.团结协作,开拓创新
要增强教师的群体意识,发扬团队精神,弘扬正气,要在优势互补中争取更大的突破。当前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而人才的培养从本质上来说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教学与科研的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将知识服务于社会的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因此对于每个教师来讲,勤于学习、善于创新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素质;创新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作者单位:王艳品,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
马其茂,河北省石家庄市高级技工学校)
关键词:师德建设 教师素养 提升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近年来,我国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手段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给教师道德建设带来严峻的考验,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当前教师职业道德现状
广大教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敬业爱岗,兢兢业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教师队伍中不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模范人物。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主体和价值取向多元化,教师职业道德也面临着新的考验,全面提升教师道德修养尤为迫切。
1.部分教师忽视思想道德的修养
个别教师对自身的要求不够,在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上自觉性较差,以身作则不够,有的教师放松和忽视理论学习,政治观念不强,工作态度欠佳,课堂上不能很好地把握分寸,导致负面影响;有的教师育人意识淡漠,对学生缺少关爱,对学生的错误言论和不良行为不闻不问,把教书育人的天职置之脑后,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2.个别教师弄虚作假
个别教师虽然在讲台上讲诚信、讲实事求是,自己却投机取巧、做表面文章,表面上表现出很负责很公正的样子,而私下却在搞抄袭剽窃、弄虚作假、一稿多发、捏造实验数据等学术失范行为。教授、博导、校长开始频频卷入造假风波,社会舆论因此也不免有了“一蟹不如一蟹”的观感。
3.部分教师敬业精神欠佳,功利思想浓厚
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承担着培养各行各业人才的重任。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受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部分教师敬业精神不足,个别教师甚至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不安心教育工作,不潜心钻研业务,治学不严谨,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发展副业,将精力主要放在经营副业上,而将教学放于次要地位。
二、加强师德建设,全面提升师德素养
2009年教师节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时强调,广大教师“应当成为善良的使者,挚爱的化身,做品格优秀、业务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既要言教又要身教,既要立己又要立人,从而为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师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1.树立职业信仰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事业,教师要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因此要认真学习师德基本理论和师德规范以提高明辨道德善恶能力,确立崇高的职业信仰以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行以树立自己的道德形象。教师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治学施教、行为情操、仪表风度等方面以身作则,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
2.乐于奉献
大力倡导奉献精神,这是由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奉献是教师的天职,乐于奉献,甘为人梯,坚守清贫,“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种献身精神,是为师之德的佳境。因此要引导广大教师以苦为乐,不计个人得失,自觉地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敬业、奉献为自己的生活守则,执著于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教育追求,用智慧启迪智慧,用人格塑造人格,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坚守在岗位上,自觉地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敬业、奉献为自己的生活守则。
3.抓好典型,榜样示范
道德建设离不开榜样的示范。首先,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做群众的楷模。中老年教师也要带好头,为青年教师做出表率。其次,要重视典型的示范,要善于利用现实中的先进典型进行教育。对于优秀教师在道德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经验、做法,要积极挖掘整合,用典型事例来感染、鼓舞和带动更多的人,形成崇尚、学习先进的风气,适时组织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充分激发广大教师重视师德建设、争先创优的崇高热情。
4.团结协作,开拓创新
要增强教师的群体意识,发扬团队精神,弘扬正气,要在优势互补中争取更大的突破。当前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而人才的培养从本质上来说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教学与科研的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将知识服务于社会的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因此对于每个教师来讲,勤于学习、善于创新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素质;创新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作者单位:王艳品,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
马其茂,河北省石家庄市高级技工学校)